李老师世界地理必背知识点1
中小学地理教师招聘考试必备地理常识汇总
中小学地理教师招聘考试必备地理常识汇
总
本文旨在为中小学地理教师招聘考试提供必备的地理常识汇总,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地理知识点:
1. 地理概念
- 地球:我们生活的行星,由大量陆地和水域组成。
- 大陆:地球表面上较大的陆地区域。
- 海洋:地球表面上的大片水域。
- 洲:通常由一些大陆和相邻的岛屿组成的地理区域。
- 河流:由地表水向低处流动的自然通道。
- 山脉:由山峰和山谷组成的连续的山地。
2. 主要地理特征
- 亚洲:世界最大的洲,包括中国、印度、日本等国家。
- 欧洲:地理上与亚洲相连,包括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
- 美洲:包括南美洲和北美洲,包括巴西、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 非洲:地理上与欧洲相邻,包括埃及、南非、肯尼亚等国家。
- 大洋洲: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
- 五大洲:指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
3. 中国地理
- 中国地域:东经73°33′E至135°05′E,北纬15°45′N至
53°33′N。
- 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流经九个省市。
- 黄河:中国第二长的河流,被称为中国的母亲河。
- 中国特色地理:如青藏高原、广西桂林的喀斯特地貌、哈尔滨的冰雪奇观、西藏的珠穆朗玛峰等。
以上是一些中小学地理教师招聘考试必备的地理常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选修三必背知识点
高一地理选修三必背知识点地理是人类对地球环境和自然规律的研究,它既包含着理性的分析和解释,又具有感性的认识和体验。
地理知识可以分为天文地理、大地系统、社会地理、区域地理等多个领域。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选修三是一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
下面,我将为你介绍高一地理选修三的必背知识点。
第一,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要了解全球气候变化,首先要知道温室效应的概念和原理。
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上的气体(主要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吸收地球表面辐射而使地表温度升高的现象。
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全球气候变化对于地球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都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因此,我们应该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地球的环境。
第二,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指由于地球内部或外部的力造成的对人类活动和财产造成威胁的地质现象。
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地质滑坡、泥石流等多种形式。
地震是地球上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它是指地球地壳的震动和摆动。
我们应该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和预防地震的方法,并在地震来临时采取相应的避灾措施。
第三,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城市化对于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人口增加,城市面积扩大。
城市化给城市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机遇,但同时也给城市环境和资源带来了压力。
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应该关注城市规划、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对于现代社会特别重要,它旨在满足当前的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未来世代的需求。
在可持续发展中,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我们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采取措施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共同为构建美丽的地球家园而努力。
地理高一必修一到三知识点
地理高一必修一到三知识点高一地理学科是学习地理的入门阶段,主要包括必修一到三的知识点。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必修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基本特征:地球是一个近似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
地球自转产生地球日和地球自西向东的运动。
2.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
大气圈包含气体,水圈包括地球上的水资源,岩石圈是地壳和上部地幔的结合,生物圈是地球上的生物群落。
3. 地理经纬度:地理经度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地理纬度以赤道为基准。
经度和纬度能够确定地球上的任意一点位置。
4. 地图的制图要素:地图由比例尺、图例、方位角、图名和纬经网等要素组成。
比例尺可以表示地图上地理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5. 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是将地球的表面投影到平面上的过程。
常见的地图投影有等距圆柱投影、等面积投影和等角投影等。
二、必修二:中国古代的自然地理环境1. 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中国地理环境多样,包括高山、高原、盆地、平原、河流和湖泊等地貌。
中国经度跨度广,气候多样。
2. 中国的主要山脉: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等。
这些山脉对中国的气候和地形有着重要影响。
3. 中国的主要河流:中国的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珠江、淮河等。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黄河是中国母亲河。
4. 中国的自然灾害:中国常常遭受地震、洪涝、旱灾、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袭击。
这些自然灾害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三、必修三:人口与城市1. 人口分布与人口变动:人口分布不均匀是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人口变动包括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动等。
2. 城市与城市发展:城市是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
城市发展面临着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等挑战。
3. 世界人口问题:世界人口问题涉及人口增长、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动等方面。
人口问题对全球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压力。
4. 中国人口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我的地理老师
我的地理老师地理是一门充满知识的学科,它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有幸遇到了一位非常出色的地理老师,她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户。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大家介绍我的地理老师,她对我的影响以及她所教授的知识。
我的地理老师名叫李老师,她是一位敬业且充满激情的教育工作者。
每当上她的地理课,我总能感受到她对地理学科的深爱和对教学的投入。
她经常给我们分享她自己的旅行经历和对地理的研究,这让我对地理更感兴趣。
在李老师的引领下,地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不再是枯燥的书本知识。
李老师总是利用多种方式来教授地理知识。
她会使用地图、图片、视频和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手段,使我们更加直观地理解地理概念。
她还经常组织地理竞赛和小组讨论,让我们通过互动交流来深化对地理的理解。
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果。
我最喜欢的是李老师给我们讲述她的旅行经历。
她曾去过许多国家,亲身体验了不同文化和自然风光。
她会告诉我们关于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地理特点。
通过她的讲述,我仿佛亲临了那些国家,感受到了地球的多样性和奇妙之处。
这样的学习方式让我更加热爱地理学科,也激发了我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除了教授知识,李老师还尽力培养我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她常常给我们布置一些研究项目和小组作业,要求我们通过调查、分析和归纳总结来探究一些地理问题。
这样的学习方式让我们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思考和实践,培养了我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我与李老师相处的这段时间里,我不仅学到了地理知识,还培养了与人合作、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她的教学风格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找到了自己对地理学科的热爱。
通过我的地理老师,我深深体会到了地理的重要性和魅力。
地理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了解世界和培养全球视野的重要途径。
我很庆幸能够遇到李老师,她为我打开了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激发了我对地理的热情。
我相信,在她的引领下,我会在地理学科上有更加出色的表现,并为更好地了解世界做出贡献。
地理高一下册第一章手写知识点
地理高一下册第一章手写知识点地理是一门涉及地球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综合科学,它帮助我们了解和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下面是地理高一下册第一章的手写知识点,帮助你更好地掌握地理学的基础概念和知识。
一、地理学的基本概念1. 地理学的定义: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及其上的各种现象、过程和规律的科学。
2. 地理学的分类:(1) 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自然现象和自然资源。
(2) 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人类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 综合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二、地球的基本特征1. 地球的形状:地球呈近似扁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稍鼓。
2. 地球的结构:(1) 地壳:地球最外围的一层,分为陆壳和海壳。
(2) 地幔:地壳与地核之间的一层,由岩石组成。
(3) 地核:地球的中心部分,分为外核和内核。
3. 地球的运动:(1) 自转: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完成一次自转约为24小时。
(2) 公转:地球绕太阳运动,完成一次公转约为365.25天。
三、地理坐标与地理区划1. 地理坐标系统:通过经度和纬度表示地球任意点的位置。
2. 经度和纬度:(1) 经度:指定了地球上东西方向的线。
(2) 纬度:指定了地球上南北方向的线。
3. 地理区划:按照一定的标准和依据,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四、地球的自然环境要素1. 大气圈:大气圈是地球的外围,由气体组成,包括对地球的保护层臭氧层。
2. 水圈:水圈是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和地下水等。
3. 陆地:地球表面上的陆地被分为七大洲,包括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4.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组成的生命层,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五、自然灾害与环境保护1. 自然灾害:地球的自然力量所引发的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风暴和洪水等。
2. 环境保护:人类应该保护地球的自然环境,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方式生活。
教资地理知识点整理
教资地理知识点整理地理是教育类考试中的一门知识点,对于准备参加教资考试的人来说,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非常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将整理和介绍一些教资地理知识点,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大气与天气- 大气的组成和结构- 气温、气压和风的形成与变化- 云的分类及形成原因- 气象仪器及其作用2.地球的构成和运动-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地理坐标和时区- 四季交替的原因及特点3.地球的水资源- 淡水和海水的分布- 水的循环和水文循环-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世界著名的河流和湖泊4.板块构造和地震- 地球的板块构造理论- 推动板块运动的力量- 地震的发生原因和地震带- 地震的预测和预防措施5.气候与生态环境- 不同气候带的特点和分布- 植被的分布与特点- 珍稀动植物的保护-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 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 社会问题与城市管理2.经济地理与资源开发- 经济活动的区域差异- 重要的经济产业和资源- 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3.交通运输与通信- 陆上、水上、空中交通运输- 信息技术与通信的发展- 交通建设和运输规划- 交通安全和交通管理4.旅游与文化- 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旅游业的发展和影响-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旅游规划与旅游管理5.地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地理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地理教育的课程设置-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实践- 地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上是一些教资地理知识点的整理和介绍,希望对考生们能够有所帮助。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复习,提高自己的地理知识水平,为教资考试做好准备。
祝各位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选修五】
高一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绕转中心太阳地轴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角速度平均1º/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º(两极除外)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是23º26'(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公转示意图)(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①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随季节的变化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四: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º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º26'(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º,时间相差1小时,每1º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º-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第二单元大气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二:大气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二:大气的热力状况 大气的热力作用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1册 1.2.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师版)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二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目标导航的影响。
知识精讲一、昼夜交替和时差1.昼夜交替(1)图中甲为夜半球,乙为昼半球,线AOB为晨线。
(2)形成原因:地球自转,且地球自身不透明、不发光。
(3)交替周期①周期:1个太阳日=24小时。
②意义:昼夜交替周期长短适宜,使得地面白昼不会过于炎热,黑夜不会过于寒冷,有利于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昼夜交替影响人类的作息,因此,太阳日被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微】假如地球不自转,只有公转,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只不过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年。
【即学即练1】下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以下小题: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昼长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三地的昼长相等B.①地的昼长大于②地C .四地的昼长一定不相等D .③地的昼长大于④地2.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 )①地球公转的变化②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③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答案】1.A 2.B【解析】1.abc 三图晨昏线和经线重合,应该是二分日,此时全球昼夜等长,因此①②③三地的昼长相等,均为12小时,A 正确,BC 错误。
d 图看不出晨昏线和经线的关系,因此无法判断④地昼长情况,D 错误。
故选A 。
2.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因此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般,因而出现昼夜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的各点依次自西向东穿过晨昏线,因而出现昼夜交替现象,②③正确。
B 正确。
地球公转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会导致地球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这不是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①④错误。
ACD 错误。
故选B 。
2.时差(1)地方时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地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早⇒同一瞬间,不同经度的地方, 地方时不同(2)规律⎩⎪⎨⎪⎧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个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3)时区与区时名称区时时区 【微】图示法求时间: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及其地方时,再标出所求经线,计算出两地经度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
北师版初一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版初一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北师版初一地理下册主要内容涵盖了地球的运动和地貌、水资源与水文化、气象与气候、自然灾害预防和人口与城市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的总结。
1. 地球的运动和地貌-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介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包括自转轴、地球公转轨道、地球自转周期等知识点。
-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解释这些日子的含义,春分和秋分是白昼与黑夜长度相等的两天,夏至是北半球白天最长的一天,冬至是北半球黑夜最长的一天。
- 四季变化:介绍地球自转公转运动引起的气候季节变化,包括温度、降水、风向和日照时间等方面的变化。
- 地球的地貌:介绍地壳的结构和地球表面的地貌特征,包括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等。
2. 水资源与水文化- 水的重要性:解释水对人类和地球的重要性,提到水是地球上一种特殊的物质,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
- 水资源的分布:介绍水资源丰富和贫乏的地区分布情况,以及全球水资源的平均分配情况。
- 我国的水资源:包括我国水资源总量、地域分布、水量分布和水利工程等知识点。
- 水文化:介绍水对人类文化的影响,包括饮水文化、农业灌溉、水上交通和水上运动等。
3. 气象与气候- 大气的组成和结构:介绍大气的组成成分和分层结构,包括对流层、平流层和温度层的认识。
- 气象要素:介绍气温、湿度、气压、风和降水等气象要素的意义和测量方法。
- 大气环流:解释地球的全球性大气环流现象,包括赤道低压带、副高压带和极地高压带等。
- 气候类型:介绍气候带和气候类型的划分,包括寒冷气候、温带气候和热带气候等。
- 气候与植被:解释气候对植被分布的影响,包括草原、森林和沙漠等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与气候关系。
4. 自然灾害预防- 地震:介绍地震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包括建设抗震房屋和灾害应急预案等。
- 台风:解释台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台风的预防措施。
- 水旱灾害:包括洪水和干旱等水灾灾害的防治措施。
- 火灾:介绍火灾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包括安全用火、灭火器的使用和火灾应急逃生知识等。
初中地理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中地理重点知识点(一)、中国的经济发展1、(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2、农业的劳动对象是(生物),获得的劳动产品也是(生物本身)。
3、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4、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农业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说中国实现现代化。
5、我国四大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
6、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
7、我国东部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农业的南北差异明显。
以(秦岭—淮河)为界,该线以北地区耕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以南地区耕地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等。
8、走科技强农之路(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9、这里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这叫(宜林则林)。
10、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这叫(宜粮则粮)。
11、这里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牧业,这叫(宜牧则牧)。
12、这里河湖较多,适宜发展渔业,这叫(宜渔则渔)。
(二)、天气与气候一、多变的天气1、天气及其影响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⑴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⑵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⑶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⑷天气预报的内容: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⑸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郑州李老师系列--高考文综地理选择题--1
高考文综地理经典选择题考前突击训练----(一)如果地球是一个半径为R 的正球体,读下图(部分经纬网,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回答1-3 题。
1、此日,图中甲地的白昼时间长为 A.10 时 B.11 时 C.13 时 D.14 时2、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 ) A. 6 时 B.18 时 C.5 时 D.19 时3、在甲地b 千米的上空,若有一航天器沿甲地所在纬度方向飞行,且航天器上的工作人员此日始终见到的是日落景象,那么,航天器的飞行方向和速度是 A.向东 每小时(cos 2326')/24b R π+︒千米 B.向东 每小时(cos 2326')/12b R π+︒千米 C.向西 每小时(cos 2326')/24b R π+︒千米 D.向西 每小时(cos 2326')/12b R π+︒千米材料一 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大峡谷近五千米高的垂直斜面上,发育着世界上最完整、最神奇、最壮美的山地垂直生态系统带谱,而且还可以看到类似我国海南岛到北极的全部自然景观。
此地,物种珍稀,景色壮观,资源丰富,被称为“人类最后的秘景”。
材料二阅读上面材料,回答下列伺题。
4、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位于A.亚欧板块上B.印度洋板块上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D.喜马拉雅山脉以南5、为了合理利用草场资源,天山北坡牧 民在夏季应将牲畜赶往A.高山草甸B. 山地草原C.荒漠草原D.山地草甸草原读图中甲、乙两图,回答6~7题。
6.晨昏圈与北半球纬线圈相切于某一点,甲图是该点纬度的年变化示意图。
该点的纬度变化与下列现象相对应的是A.该点由①到②时,北京昼长逐日变长B.该点由③到④时,悉尼昼长逐日变长C.该点由④到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D.该点位于①和③时,全球昼夜平分7.乙图为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年运动轨迹图,abcd各点的位置与甲图中各点对应正确的是A.a和①B.b和②C.c和③D.d和⑤读G河流流域地形图回答(双选):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M点和N点海拔相等B.M点地形类型是峡谷C. N点河流流速慢D.N点海拔500米9.G河流水量丰富的原因:A.流域位于赤道地区B.终年受赤道高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C.流域大部分为平原D.汇水区面积广10.G河河流三角洲面积狭小的原因是:A. 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大B. 入海泥沙量较大,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C. 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D.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严重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A位于海洋,B是某山地,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
如何快速记忆地理地图
如何快速记忆地理地图地理作为一门学科,记忆地图是学习好地理的基础,那怎么去记忆呢?下面店铺就来为大家推荐的快速记忆地理地图的方法,欢迎参阅! 快速记忆地理地图的方法1.丰富联想,词图对照一味背图、填图是乏味的。
应根据人和动物共有的反射机制,对信息源做恰当处理。
采用多办法刺激,以获得运动记忆和情绪记忆的最佳效果。
把抽象的地图符号化作具体物象激发联想,如柴达木盆地区域图有矿区,有铁路,编成“冷湖向东把鱼(鱼卡)打,打柴(大柴旦)南去锡山(锡铁山)下,挥汗(察尔汗)砍得格尔木,火车东运到茶卡”,一边看图一边诵词,很快就能记住这部分图。
2.要点精减,信号提示对地图承载的信息要分析、加工、分化、改组;提高其精度;缩小范围,排除干扰渠道。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1)以示意图为基础,先易后难,如铁路采取干线为本,枢纽填准,变曲为直的办法,就易掌握。
(2)用单色笔和多色彩笔勾画插图,然后再和地图册对照。
这样先看“黑白”后看“彩电”,可起突出重点,互相弥补作用。
(3)对难记内容进行强化,揭示区域图的关键点,如在图例练习课和快速查图比赛中可不停地揭示,如“水电站应画在水库的上游还是下游?”“基尔运河是在国界上通过吗?”“石太线的中点是哪个矿区?”“吴哥窟画面上有几个塔?”等等。
(4)抓住文字特征,简化信号。
如在学习朝鲜东部港口时,让学生边看图边吟诵“清津金(策)、咸兴兴(南)、无山(釜)山”,这样,省时省力又好记。
3.阅图忆文,看文思图掌握地图知识的落点应放在发现特征、理解概念、揭示规律、阐明成因上。
如果片面阅图而不思文,知识显得支离破碎。
反之死记课文,地理概念失去具体形象的支持,必然造成张冠李戴、桃李不分。
尤其高中学生抽象思维发展很快,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写读图说明文,提取说明要点,开展课后讨论活动,把课本知识活化于地图之中。
4.人为设图,图形赋意为使图像内地理事物的相互区位关系更加明确,把地理事物依附在人为设计的几何框架之内。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背知识点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背知识点地理是研究地球表层及其上的人类活动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作为一名高中生,学习地理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是高一地理湘教版必背的一些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科学,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部分。
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环境,包括地球的形状、地壳构造、气候、水文、岩石、土壤等自然现象;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在地理环境中的表现,包括人口、经济、交通、文化等人文现象。
2. 地球的构造与地壳运动:地球由地核、地幔、地壳三部分组成。
地壳是地球表层的最外围,由岩石和土壤组成。
地壳运动指地球表层受到内部力量引起的地壳变动,分为构造性地壳运动和地球表层的洪积作用。
3. 地球上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包括海洋水、淡水和地下水。
海洋水是地球上水资源的最主要来源,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7%;淡水主要储存在冰川、湖泊、河流和地下。
人类对淡水的需求越来越大,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重要问题。
4.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降水、湿度等因素。
气象是研究大气现象的科学,包括气象要素、气象要素的观测、气象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等内容。
5.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陆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陆地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包括山地、森林、草原和沙漠等。
保护陆地生态系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需要采取措施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平衡的维持。
6. 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管理、处理、分析和表达的系统。
遥感技术是通过对地球表层的物理量进行接收和记录,获得关于地球表层特征和地物信息的技术。
7. 城市化与人口迁移:城市化是指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的过程。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流动。
城市化和人口迁移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
亚洲考点知识点总结
亚洲考点知识点总结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也是最人口稠密的大陆,它包含着多种多样的文化、语言和宗教。
作为地理和历史考试的重要考点,亚洲的知识点涵盖了诸多方面,包括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
以下是一些亚洲考点的重要知识点总结:地理位置亚洲地理位置:东经26度至西经170度,北纬11度至北纬81度,北纬南纬最宽处为9200公里,东西最长处为8000公里。
亚洲地面积1697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亚洲与太平洋、印度洋相连,东北与北美大陆相接,东南可达澳大利亚,东西横跨亚欧大陆,西南界至非洲。
自然地理亚洲地势:地势高低不平。
东西狭长,北高南低。
东部、北部呈高原,西南部、南部地势低。
西藏是世界最高的高原,其中有150多个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山。
华北、西南为低地,平均海拔较低。
亚洲地貌:华北平原,贝加尔湖,喜马拉雅山脉,西藏高原。
亚洲气候:南部热带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地中海气候。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是多热带季风气候。
人文地理亚洲民族分布:亚洲是世界上最人口稠密的大陆,人口分布极不均匀。
最多的是汉族、印度人、印尼人、孟加拉人、巴基斯坦人、伊朗人等。
亚洲宗教: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
亚洲文化:古代东方文化、印度河文明、古代印度文化、阿拉伯文明、东方文化传统、佛教、印度教、泰文化、伊斯兰文化、东亚文化、巴利文化。
历史亚洲历史:古代印度文明、古代中国史、波斯古国史、埃及古国史、古代阿拉伯史、古代印度史、东南亚史。
亚洲政治亚洲政治制度:君主制、共和制、议会制等。
亚洲国家政体:中国政体、印度政体、日本政体、伊朗政体、伊拉克政体、约旦政体、巴勒斯坦政体、沙特阿拉伯政体。
亚洲政治状况:政治制度、政党制度、政府机构、宗教因素、社会制度。
亚洲经济亚洲经济:农业、工业、贸易、金融等。
亚洲经济体系:东亚经济、南亚经济、东南亚经济、西亚经济、中亚经济。
以上是一些亚洲考点的重要知识点总结,我们在备考过程中要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为自己的考试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理学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考查目标的界定及落实措施
展观念;具有保护资源环境与遵守相关法
律法规的法律意识;形成文明的生产与生
【17年全国Ⅲ卷】剪纸是中国民
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
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
和1.风图情1等剪,纸寄所托反人映们的对景美观好主生要活分的布于我国
向往,A.图四1是川一盆帧地剪纸作品。据此
“必备知识、关键 能力”
考查目标的界定及落实措 施 四川省资阳中学 李
玲
第一部分 考查目标 的界定
一、理论依 据 二、试题印 证
第一部分 考查目标 的界定
一、理论依
据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 意见》
2014年9月3日 教育部
这次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 体定位是:促进公平、科学选才。坚 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全 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进一步完善制度,促进教 育公平、提高选拔水平。
• 它在哪里?(地理位置、分布的“方法论” )
• 它是什么样子的?(地理特征与差异的“方 法论”)
• 它为什么在那里?(地理原因的“方法论” )
• 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地理过程的“方法 论”)
• 它产生了什么作用?(地理联系的“方法论
由六大地理问题衍生出的核 心概念
1.地理位置与分布---识别位置关系与空间分布。 2.地方(地理特征与差异)---认识自然和人文特征。 3.地理因果关系 4.地理过程 5.空间的相互作用(空间联系)---认识资源分布不均, 人类现时通过物资和信息交流以及人口迁移等方式产生 的合作行为(区际联系)。 6.人与环境的关系---认识人类一方面受到自然环境的影 响,一方面又在改变周围环境。 7.区域---认识人们如何通过组织区域实现对地球表层复
地理必修一核心知识点岩石与地貌
地理必修一核心知识点岩石与地貌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基础之上的, 初中地理中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地理要素, 往往是高中地理的基础。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一地理学习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地理必修一核心知识点岩石与地貌1、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2、六大板块在软六层上滑动,板块的边界(生长边界、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3、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的形成: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的下面,使亚欧板块的南缘隆起,形成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安第斯山脉的形成: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南极洲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的下面,使美洲板块的西部隆起,形成安第斯山脉。
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与美洲版块碰撞,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的下面,使美洲板块的西部隆起,形成科迪勒拉山系。
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链状岛弧形成: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的下面,使亚欧板块的东部隆起,形成深海沟链状岛弧。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非洲板块的内部张裂形成。
大西洋的形成: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做张裂运动,形成大西洋。
4、地震的相关概念:震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震级相差一级,释放的能量相差30倍。
地震烈度:地震的破坏程度,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由震级的大小、震中距、地面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地震发生的时间、人口的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和灾后的措施等。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的地区地震烈度是不同的。
5、地震波包括横波和纵波横波: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介质纵波:速度快,能通过固态、液态、气态介质地震发生时,纵波先于横波到达地表,所以位于震中的人先觉察到上下颠簸,在左右、前后摇晃。
6、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7、按照形成原因,岩石分为三大类岩石类型成因特点举例形成山体岩浆岩侵入岩岩浆活动矿物晶体颗粒较粗花岗岩华山、衡山、普陀山、黄山喷出岩矿物晶粒细小,多气孔玄武岩长白山、富士山、大洋洋底沉积岩外力作用层理构造;化石石灰岩(太湖石)张家界变质岩变质作用片理构造大理岩,石英岩泰山8、地壳中含量前三位的化学元素:氧、硅、铝9、地貌类型10、等高线地形图地形类型地形特点等高线分布特征平原海拔小于200米,起伏小等高线数值小于200米,稀疏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顶部平缓中央等高线稀疏,边缘等高线密集,数值由中央向边缘减小山地山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200米以上等高线密集,表示河谷的等高线呈V字形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200米等高线较疏,弯曲处较缓和盆地中央低平,四周高中央等高线稀疏,边缘等高线密集,数值由中央向边缘增加陡崖若干条等高线几乎重叠在一起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减低洼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增加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山脊等高线向低值区弯曲山谷等高线向高值区弯曲高一轻松学习高中地理一、学习方法的衔接初、高中是同学们成长的两个重要阶段,这两个阶段跨度比较大。
南北比较表
李老师中国自然地理必背知识点南北方比较表一:表二:表三:表四:南方,北方差异类型差异特征主要原因农耕制度土地利用类型北方:旱地为主南方:水田为主地形,气候主要农作物北方:小麦,大豆等南方:水稻,油菜等气候作物熟制北方:一年一熟(东北)或两年三熟(华北)南方:一年二熟(长江中下游)或一年三熟(华南)气候传统运输方式北方:陆路运输为主南方:水运地形,气候传统民居北方: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南方:屋顶坡度大,墙体高气候其他不同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位置范围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位于青藏高原以东,东临黄海、东海,秦岭-淮河以南,南临南海面积占全国20%占25%人口占全国40%占55%地形区东北平原(黑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黄土)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土)、四川盆地(紫色土)、东南丘陵(红壤)、云贵高原(石灰岩)气候和植被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1月0度以上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常长绿阔叶林)1月0度以下河流(有冰期)黄河、海河、淮河、黑龙江、松花江、图门江、鸭绿江等(无冰期)长江、钱塘江、珠江、闽江等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资源森林东北林区(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次生林)矿产煤、石油、铁矿资源丰富有色金属在全国占重要地位水能不太丰富水能资源丰富农业农作物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东北)冬小麦、棉花、花生、谷子(华北)水稻、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苹果、梨、桃、葡萄柑橘、香蕉、荔枝、桂圆工业工业分布能源基地京津唐、辽中南重工业基地长江沿岸、南方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沪宁杭、珠三角轻工业基地工业中心北京、天津、唐山、西安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鞍山、大庆等上海、杭州、南京、武汉、重庆、攀枝花、广州、深圳主要环境环境问题问题东北平原黑土流失,华北平原旱涝、盐碱、风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洪涝、水污染;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土壤贫瘠产生原因1东北长期不合理的垦殖开荒;2华北降水少,春季升温快,夏季降水集中,低地积水,土壤盐分上移,形成涝灾和盐碱危害,春季干旱,土地沙化,风沙肆虐;3黄土高原植被遭破坏,土质疏松。
最新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最新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是一门文科。
它和文科有很多共同点,有很多知识点需要背诵。
那么你知道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有哪些吗?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第二单元地球运动专题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我与老师的一次地理课
我与老师的一次地理课地理课总是充满了神奇和探索,它让我们了解到世界的广阔和多样。
以下是一篇关于我与老师的一次地理课的作文。
---**我与老师的一次地理课**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全班同学都怀着好奇的心情坐在教室里,等待着地理课的开始。
我们的地理老师,李老师,是一个充满热情和知识的人,他总能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让我们对地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地球的运动。
”李老师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
他打开了一张巨大的世界地图,地图上标注着各种地理信息,从山脉到河流,从城市到国家。
李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他用一个地球仪来模拟地球的运动,让我们直观地看到白天和黑夜是如何交替的。
接着,他讲述了季节变化的原因,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地方会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李老师让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到一个模拟实验中。
他发给我们每个人一个小地球仪和一个小太阳,让我们自己调整地球仪的位置,观察太阳光线如何照射到地球的表面,从而理解季节的变化和气候的形成。
在实验过程中,李老师耐心地指导我们,解答我们的疑问。
他鼓励我们提出自己的想法,让我们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
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让我们对地理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课堂的最后,李老师让我们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同学们纷纷举手,有的讲述了自己对季节变化的新认识,有的分享了对地球运动的新奇体验。
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和热情。
这次地理课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对地理学的兴趣,让我意识到了地理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我期待着下一次地理课,期待着更多的探索和发现。
---这篇作文通过叙述一次生动的地理课,展现了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体验,表达了对地理学的兴趣和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老师世界地理必背知识点(1)
一、世界的海陆分布
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大洲分界线:图中的a 乌拉尔山,b 苏伊士运河,c 直布罗陀海峡,d 白令海峡,e 巴拿马运河,f 德雷克海峡。
3.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的是北冰洋。
归纳总结
岛屿、大陆和大洲的区别和联系
(1)陆地是指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2)大陆和岛屿是人为划分的,面积较小的陆地为岛屿,面积较大的陆地为大陆,大洲则是对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的总称;(3)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二、海底地形和陆地地形
1.海底地形类型与分布
(1)大陆架:水深不超过200米。
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2)大陆坡:大陆架向外海倾斜的陡坡。
(3)海沟:板块的消亡边界。
(4)洋盆:大洋底部,有锰结核分布。
(5)海岭:板块的生长边界。
2.陆地地形的类型与特征
方法技巧
陆地地形特征一般从地势状况、地形类型、特殊地貌、主要地形区、地形类型的排列格局等方面总结。
三、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1.世界人口分布
1
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a 亚洲东部,b 亚洲南部,c 欧洲,d 北美洲东部。
2.世界人种及分布
人种分布
黄色人种区域:a: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
白色人种区域:b: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阿拉伯人)和南部(印度人)、大洋洲、南美洲东部和南部
黑色人种区域:c: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3.世界的发展差异:据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相关链接
1.世界人口分布的稠密区
分布规律形成原因
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区平原广,温湿气候,工农业发达,交通便利2.世界人种体质特征
人种体质特征
白种人肤色、眼色、发色一般较浅,头发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多黄种人皮肤呈淡黄色或棕黑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
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
四、亚洲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象
a 阿拉伯海,
b 阿拉伯半岛,
c 马来群岛,
d 青藏高原,
e 德干高原,
f 温
带大陆性气候,g 亚热带季风气候。
2.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位置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大的大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水能资源丰富
3.亚洲的人文环境特征
(1)人口稠密: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其中有6个国家人口
超过1亿。
(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
(2)多样的地域文化: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创造了各自的文化,如黄河—长
江中下游地区—华夏文化;印度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文化;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阿拉伯文化。
2
(3)经济发展差异: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
其中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如新加坡,经济发展较快;西亚一些国家,因大量出口石油,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
考点一七大洲的经纬度位置与地形特征
图说考点
大洲大洲经纬度位置
特殊经纬线穿过的主要
地形
大洲的地形特征
欧洲10°E穿过斯堪的纳维
亚山脉、日德兰半岛、
波德平原、巴伐利亚高
原、阿尔卑斯山脉、波
河平原、亚平宁山脉
海拔最低,以平
原、山地为主,
冰川地形广布
亚洲80°E穿过哈萨克丘陵、
天山、塔里木盆地、昆
仑山、青藏高原、喜马
拉雅山、恒河平原、德
干高原;40°N由东向西
穿过朝鲜半岛、华北平
原、太行山、黄河、阿
拉善高原、祁连山、塔
里木盆地、帕米尔高原、
图兰平原
地形复杂,起伏
极大;中间高四
周低;高原、山
地面积广大
北
美
洲
40°N由西向东穿过海
岸山脉、内华达山脉、
落基山脉、大平原、密
西西比河平原、阿巴拉
契亚山脉
三大地形,纵列
分布:西部山地,
中部平原,东部
高原和山地
南
美
洲
20°S由西向东穿过安
第斯山脉、拉普拉塔平
原、巴拉圭河、巴拉那
河、巴西高原
西部山地,东部
平原、高原相间
分布
非
洲
0°纬线自西向东穿过
刚果河、刚果盆地、刚
果河、东非大裂谷、东
非高原;20°E由北向南
穿过撒哈拉沙漠、刚果
盆地、南非高原
“高原大陆”,
以高原、盆地为
主,地势起伏较
小
大
洋
洲
23°26′S自西向东穿
过西部高原、澳大利亚
大盆地、大分水岭
三大地形区:西
部高原、中部平
原、东部山脉
南
极
洲
南极半岛位于60°W附
近,与南美南端相对应
冰雪大陆,海拔
最高
3
1.识记亚洲重要经纬线及经过的地形区
3.地形、气候与河流
2.气候特征、成因及分布
(1)特征: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2)成因:①所跨纬度在各大洲中最广,地形起伏大,使各地地面受热状况
和干湿程度差异很大;②巨大的面积和完整的大陆轮廓,促成了大陆性气候
范围广大;③巨大的大陆东临广袤的海洋,冬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
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3)分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