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北师大版_月诗两首
九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
九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一、《长恨歌》作者:白居易内容简介:描写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唐玄宗建造的“东都”长安为背景,展现了盛唐时期的荣光和繁华。
必背内容:“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树木参差觉古意,亭台杳冥想胜践。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翩翩风起云飞扬,渺渺兮志难觏。
”二、《静夜思》作者:李白内容简介:描写出现场静谧,困扰内心的忧虑和烦恼减少,人们在安逸之时,思绪随意飘荡,回忆往事,憧憬未来。
必背内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望岳》作者:杜甫内容简介:描写杜甫对在岷山上投住的老师傅望岳的情景。
通过对岳山的描绘,表达出其对祖国母亲的强烈感情。
必背内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四、《将进酒》作者:李白内容简介:描写李白的豪杰和不屈不挠的气概. 诗中借酒浓情,以“饮酒满腔”的豪情壮志,表达了诗人超越自我,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是民族精神的写照。
必背内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五、《清明》作者:杜牧内容简介:以清明节扫墓来细述人生脆弱、人离凋散的话题。
向芳菲清宵,集思追忆,表达了记忆中的残酷命运,以及对生命的感叹和期待,有时跌宕起伏,有时细腻流畅。
必背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六、《登高》作者:杜甫内容简介:诗人在登高之中领悟生命的重要意义。
以登高观物为引子,通过描绘自然风景,进而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生命的认识。
必背内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时光无情,岁月如梭,唯有积淀留下来的感悟和经验,才是永恒的。
”七、《江雪》作者:柳宗元内容简介:诗人借江雪入微之境抒怀,写山水雪景。
北师大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月诗两首-夜上受降城闻笛-鸟鸣涧》教案
月诗两首夜上受降城闻笛鸟鸣涧教学目标1、朗读两首诗歌,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反复吟咏,体会作者的不同的语言表达特色。
3、比较、探究这两首月诗与本单元其他诗文的不同表达方式和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品味、学习古诗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难点:比较、探究其与其它诗文的不同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五篇与月亮有关的诗文,不同朝代的不同作者用自己的方式去叩问月亮。
在他们的笔下,月展示出不同的风采。
一切景语皆情语,不同的人心目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一轮明月。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另外两首著名的月诗,大家一起来看看,李益、王维笔下的那轮明月又是如何?二、背景知识、作者简介。
1.李益(748—约829),字君虞,唐朝诗人。
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筑有东、西、中三受降城,此处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杭后锦旗乌加河北岸。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愁情的名作。
诗歌笔法简洁轻灵,意韵深隽,曾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
2.王维,盛唐时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字摩诘,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
王维是中国文学史上受佛学影响很深的大诗人,因其诗歌中多有禅宗意象,故后人将其和“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并称为“诗佛”。
王维的诗描写形象、气韵生动,往往在短小的诗篇中借助特殊的意象显示出浑然的意境和隽永的诗意。
所以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对王维的诗艺意境做了很好的总结。
三、学生朗读两首诗,整体感知诗的内容。
1.正音:(板书)烽降涧2.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诗的意思。
〔学情预测〕两首绝句,内容短小,在注释的帮助下,学生基本能理解诗歌的大意。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统一指导。
3.教师明确:《夜上受降城闻笛》:月光像霜一样洁白而寒冷,映照在回乐城东面耸立着的烽火台。
沙漠像雪一样白,边塞一片荒凉景象。
不知什么地方吹响了芦管的音乐,整个夜晚,所有的将士都在思念自已的故乡。
九年级下册《短诗五首》之《月夜》赏析
九年级下册第三课《短诗五首》之《月夜》赏析月夜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选自:《新青年》4卷1号)【赏析】在早期的白话诗人中,沈尹默的诗才受人瞩目,周作人曾说:“只有两个人具有诗人的天分,一个是尹默,一个就是半农。
”(周作人《〈扬鞭集〉序》,北新书局)《月夜》是沈尹默的代表作,这首诗与胡适的《鸽子》以及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等同时发表在《新青年》四卷一号上,为最早发表的新诗作品之一,被誉为中国新诗史上“第一首散文诗而具有新诗美德”。
(北社编选:《新诗年选(1919)》,亚东图书馆,1922)诗题是《月夜》,但它并非一首抒情的小夜曲,诗人仅是选择“月夜”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空旷寂寥的意境。
这首诗的意象集中于“秋风”、“寒霜”、“月光”、“树木”,这些景致在古典诗词中都很常见,难得的是诗人能将这些“旧景”点染出新境界,并从中挖掘出新的时代精神。
全诗共四句,第一句以风吹写动,第二句以月照言静,前两句在动静交融中烘托出萧瑟苍凉的氛围。
诗人写“风”而仅用“霜”字加以形容,既点明了晚秋时节的时间背景,又传达出“吹着”的“风”寒意逼人的触觉感受。
第三句由写物过渡到写人,抒情主人公“我”被赫然推到读者面前,由此开拓出全诗的新气象。
在古典诗词中,“我”很少直接入诗,抒情主人公“我”,往往被隐藏于“物”或者消融在诗歌的意境里,难以凸显出来。
而《月夜》中“我”却带着昂扬之气立于“月夜”的“霜风”之中,“我”作为主体意象出现在诗行里,充分表现了新诗作者与旧诗作者截然不同的精神追求,“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一句,是对“我”的描写更是“我”发出的“独立宣言”,诗人用“并排”形象地写明“我”如何“立着”,其中含有“我”与“树”齐头并进之义,借写“顶高的树”突出“我”的高大。
《月夜》里,“我”的发现、“我”的觉醒、“我”的张扬正是“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的表现。
而最后一句“并没有靠着”与第三句“并排立着”相呼应,进一步彰显了在寒冷寂寞的环境中“我”的独立与自强,诗人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得到了更为明晰的表现,诗歌的精神主旨也上升到新的层次。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本古诗词及译文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本古诗词及译文01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原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
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
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满地。
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将军已是头发花白,士兵抹着思乡的泪水。
02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原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将雕弓拉得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03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原文】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
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第一单元
1诗两首
1.汹柔坟喉惆黎
2.B
3.示例:故乡是一杯浓浓的酒,故乡是一轮圆圆的月。
4.悲欢、无情、蹲踞、冷眼看人间恩怨。
5.由长城联想到祖国多灾多难的历史,表达对长城复杂的情思。
6.C
7.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8.略
2我用残损的手掌
1.(1)憔(2)逐(3)躏恒
2.戴望舒雨巷
3.示例:春天,河堤上杨柳依依,各种花争奇斗妍,如一道锦幛展现在我们面前。
4.指祖国母亲(或:热恋爱人、兄弟姐妹、亲朋好友)。
5.使情感表达更加形象,突出“你的名字”给人的深刻印象。
6.一连串的“轻”字,形象地展露出诗人温柔的心情。
7.略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1)熏惫(2)扉惘
2.舒婷朦胧诗
3.略(提示:古诗或现代诗均可)
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象地写出了小草为大地可以舍弃一切的精神。
5.喻指祖国。
6.歌颂为了祖国可以舍弃一切、抛弃一切的献身精神。
7.略(提示:利用对话式,表现抒情对象的内在精神)。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7咏月诗三首把酒问月课件北师大版
“但见”二句,借明月的夜 出晓没来慨叹时光流逝之速。 明月在夜间从东海升起,拂 晓隐没于西天云海,如此循 环不已,尘世间便在其反复 出没中推演至今。两句中既 表达了对明月踪迹难测的惊 异,也隐含着对人们不知珍 惜美好时光的深沉叹惋。
优选课件
嫦白 娥兔 孤捣 栖药 与秋 谁复 邻春 。,
“嫦娥”两句驰骋想象,就 月中的白兔、嫦娥发问,是 诗人的第二次问月。白兔在 月中年复一年地捣着药杵, 嫦娥在月宫里孤独地生活着, 到底谁来陪伴她呢?在对神 物和仙女寂寞命运的同情中, 流露出诗人自己的孤苦高洁 的情怀。
优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件
塞下曲
天兵下北荒,
李白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关怀人民、不忘现实 的伟大诗人,也十分关心战争这一重要问题。 对保卫边疆的将士予以热情的歌颂(如《塞下 曲》),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则给予无情的鞭 挞(如《战城南》、《丁都护歌》等)。李白 还写了不少乐府诗,描写劳动者的艰辛生活, 表达对他们的关心与同情(如《长干行》、 《子夜吴歌》等)。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 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 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优选课件
我青 今天 停有 酒月 一来 问几 之时 。?
前两句以倒装句式统摄全篇,以 疑问句表达了诗人的这种困惑, 极有气势。诗人停杯沉思,颇有 几分醉意,仰望苍冥发问道:这 亘古如斯的明月,究竟是从何时 就存在的呢?这一对宇宙本源的 求索与困惑,实际上是对自身的 生命价值的思索和探寻,“停杯” 二字生动地表现出他的神往与迷 惑糅杂的情态。
优选课件
绿皎 烟如 来飞 尽镜 清临 辉丹 发阙 。,
“皎如”两句极写月色之美。 浓重的云雾渐渐消散,月亮皎 洁得有若悬挂在天际的明镜, 散射出清澄的光辉,照临着朱 红色的宫门。诗人以“飞镜” 为譬,以“丹阙”、“绿烟” 为衬,将皎洁的月光写得妩媚 动人,光彩夺目。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月诗两首》第1课时练案
金塔县第三中学九年级语文学科下册学教练案…………………… 序号 总第 节5 月诗两首主备人:王丽 责任人:赵贤淑 审核:王生茂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一、预习成果展示。
1.掌握作者。
《夜上受降城闻笛》的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 ________代诗人。
《鸟鸣涧》作者 字 , 代 派的诗人。
与 齐名, 并称“ ”。
2. 加点字注音:受降.城( ) 春涧.( ) 芦.管( ) 回乐烽.( ) 二、课堂学习研讨。
1.逐字逐句翻译全诗,并解释加点字词 。
.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 益回乐烽...( )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 )尽望乡。
鸟鸣涧 (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 )山鸟,时.( )鸣春涧中。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夜上受降城闻笛》全诗共四句,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为 , 。
第二层为 , 。
这样划分根据 。
(2)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 的独特景色。
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
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 。
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
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 情愫。
(3)如果说前两句写景,景中寓情,蓄而未发;那么后两句则 抒情,抒发了 的感情。
(4)《鸟鸣涧》中写了哪些自然景物? 景物的特点是什么?作者着力突出这些特点目的是什么?(5)《夜上受降城闻笛》是 写的一首边塞诗,这首诗借“ ”写出了征人们的思乡之情。
(6)《鸟鸣涧》一诗中以动写静的诗句是三、当堂训练检测。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春山月夜阒无人声的幽寂。
B 、第四句中诗人用“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动静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
C 、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春山月夜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北师大四至六年级古诗注音版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秋浦歌 (唐)李白 炉火照天地, 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 歌曲动寒川。
悯农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竹石 (清)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jìng, 任尔东西南北风。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鲤鱼来上滩。
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诗两首》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诗两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并背诵《登高》和《夜泊牛渚怀古》两首诗。
1.2分析两首诗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1.3掌握作者杜甫和韦应物的生平事迹及其创作背景。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
2.2学会欣赏诗歌的审美价值,提升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培养爱国情怀。
3.2体会诗人的孤独与失落,学会面对挫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背诵两首诗。
1.2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2.教学难点2.1理解诗人的情感及创作背景。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关注杜甫和韦应物的生平事迹。
1.2简要介绍两首诗的创作背景。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阅读两首诗,理解诗意。
2.2学生尝试背诵两首诗。
3.合作探讨3.1分组讨论,分析两首诗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4.课堂讲解4.1讲解《登高》4.1.1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意象。
4.1.2阐述诗人的孤独与忧虑。
4.1.3解读诗歌中的艺术手法。
4.2讲解《夜泊牛渚怀古》4.2.1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技巧。
4.2.2阐述诗人的失落与感慨。
4.2.3解读诗歌中的艺术手法。
5.诗歌欣赏5.1学生分享自己喜爱的诗句,阐述喜爱原因。
6.作业布置6.1背诵两首诗。
6.2写一篇关于两首诗的读后感。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解读两首诗,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2.课堂讲解部分,注重诗歌的结构、意象、意境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3.诗歌欣赏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感受,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4.作业布置注重巩固所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后对学生的背诵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学生能够熟练背诵两首诗。
2.对学生的读后感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诗歌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拓展1.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杜甫和韦应物的其他诗作,拓展文学视野。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短诗五首_月夜
2020/1/2
精品课件
29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有人说“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一联中有 两个字用得格外形象生动,含蓄凝练,你认为 是哪两个字,并请简要说明理由。
是“湿”和“寒”。一“湿”一“寒”可触可
感,形象生动;“湿”写云鬟,“寒”写玉臂,
表现了妻子对诗人的忆念之深而“独看”之久。
“湿”和“寒”的表象是诗人的想象和联想、
2020/1/2
精品课件
34
本诗只写个人的遭遇,与亲人的离散之痛,对 吗?
提示:不对。诗中写个人遭遇,深刻地反映 了安史之乱中人民的悲苦生活。其中写夫妇、父 子之爱已与忧君爱国、悯时伤乱之情融为一体,
这就是文学的典型性。
夫妇之情 父子之爱
(个人)
忧国伤民 悯时伤乱
(国家)
2020/1/2
精品课件
35
反照诗人看月之久,忆念之深的痛苦现实;表
现诗人对妻子的情深爱切,思念之苦、真是言
有尽而意无穷。
2020/1/2
精品课件
30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双照”而泪痕始干,则“独
看”而泪痕不干,意在言外。
月 夜
联想妻子的愿望,亦即自己的 愿望。
“照”字应“月”字,“双”
字应“独”字,“双照”与
“独看”对举成文,由虚入实,
篇?
2020/1/2
精品课件
18
一、 读诗题 找信息
月夜
二、 抓意象 抓情语
kān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地名,在今陕西富县) 守望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古代妇女梳的一种环形的发髻)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北师大版把酒问月课件
白兔捣药秋复春,
想象、联想
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
引发感慨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人生苦短
宇宙永恒 共看皆如此。
及时行乐 唯月当歌对酒时, 快意洒脱 月光长照金樽里。
月 下 独 酌
背景
这首诗写于天宝初年,作者那时胸怀壮志, 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许多人都妒贤嫉 能,对李白大加排挤和诋毁。唐玄宗只是让李白 侍宴陪酒,并没有重用他的意思,所以作者感到孤 独、愤懑,以酒销愁,写下了本文。
题解: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写诗人在月夜 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 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 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 感情。 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 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
月
在“花前月下”的良辰美景中,诗人却“独酌”。 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
莫名凄凉 与寂寞。
我歌月徘徊, 既歌且舞 我舞影零乱。
忘却烦恼 自得其乐
醒时同交欢, 醒欢醉散 醉后各分散。
点尽孤寂 书穷悲凉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真诚相约
良辰独酌
整
邀月与影
体
不解徒随
把
握
暂伴行乐
醉后分散
永结相期
赏诗 都说“举杯邀”一句中的“邀”字传神地表达
出诗人此时的心境。说说你从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 心境? “邀”字,主动者为诗人,因自己坚持高洁的品 质,得罪了权贵,早已无人往来了。在这良辰美景之 中,诗人难以排解这种孤独和寂寞,环顾左右,只有 一轮孤月相伴,只有一轮可邀,凄寂之情溢于言表。 但也是高洁的意象,因而也寄寓着作者高洁的品质在 其中。 所以“邀”字,以物为友,既表现了孤寂之情, 也寄寓着品质的高洁。
九年级关于月的诗句
九年级关于月的诗句摘要:1.引言:月的象征意义2.九年级关于月的诗句概述3.具体分析九年级诗句中的月意象4.总结:月诗句对学生的作用和启示正文:【引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以月为题,抒发他们的感慨。
特别是在九年级这个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更多的文学经典,关于月的诗句更是层出不穷。
本文将分析九年级关于月的诗句,探讨其中的月意象及其对学生的作用和启示。
【九年级关于月的诗句概述】九年级关于月的诗句丰富多样,既有描绘月亮美景的诗篇,也有借助月亮表达诗人情感的诗作。
这些诗句中,月的形象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独特性。
普遍性体现在月的形象可以代表人们共同的情感和体验,如思念、怀古、感时等;独特性则表现在每个诗人对月的感悟和表达方式各有特色。
【具体分析九年级诗句中的月意象】1.杜甫《月夜忆舍弟》:这首诗以月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已故弟弟的深切思念。
诗中写道:“戍楼望辽阳,想象边塞的月光如霜,洒在兄弟别离的地方。
”这里的月意象具有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牵挂。
2.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月夜送别朋友的情景。
诗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里的月意象寓意着时光流转,生命的轮回。
3.李白《将进酒》:这首诗以月开头,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里的月意象具有梦幻般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总结】九年级关于月的诗句中,月的形象千变万化,既可以是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也可以是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启示。
通过学习这些诗句,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月的象征意义,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
同时,月的意象也启示学生们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学会欣赏自然之美,感悟人生百态。
九年级下册古诗文全部
九年级下册古诗文全部《渔家傲·秋思》诗题:《渔家傲·秋思》作者:范仲淹(宋)诗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题:《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苏轼(宋)诗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诗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者:辛弃疾(宋)诗文: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满江红·小住京华》诗题:《满江红·小住京华》作者:秋瑾(清)诗文: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诗题:《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作者:苏轼(宋)诗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诗题:《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1. ◦ ◦ ◦2. ◦ ◦ ◦3. ◦ ◦ ◦4. ◦ ◦ ◦5. ◦ ◦ ◦6. ◦作者:陈与义(宋)诗文: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九下《8月诗两首》word教案 (1).doc
第四单元《月诗两首》(第2课时)教案一.导入新课1.导语: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篇赏析唐诗的随笔,领略一下在学者的眼中,唐诗的神韵如何?2.走近作者(多媒体)胡晓明,1955年生,四川成都人。
199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获文学博士。
现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秘书长。
目前从事中国文学思想研究及近代诗学和学术史的研究。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3.文题“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含义是什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学生交流:唐诗是早晨,是少年,不是下午茶。
下午茶的精神是反省的、回味的、沉思的、分析式的,要不停想问题的,而早晨是不提问题的,不分析的,不反省的,早晨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是清新的样子,是神采飞扬。
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熟读积累文中出现的相关唐诗名句,了解其作者和出处。
(采用小组合作,搜集交流的方式分组展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园》)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
(岑参《过碛》)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种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刘郎又重来。
(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绝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戏为六绝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送柴侍御》)白日依山尽。
(王之涣《登鹳雀楼》)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九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词
九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词九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词第1篇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参考译文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飘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竞相开放。
雪花飘入帘笼沾湿帐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
将军兽角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冷得难穿上。
无边沙漠结成百丈坚冰,忧愁的阴云凝结在长空。
帐中摆酒为回京人送行,助兴的是琵琶羌笛胡琴。
黄昏时辕门外大雪纷飞,冻硬的红旗风吹不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临行时茫茫白雪布满山。
山路曲折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马蹄的印迹。
九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词第2篇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参考译文醉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醒时听到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
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
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
一心想完成替君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的美名。
可惜已成了白发人!九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词第3篇王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参考译文喇叭锁呐呜呜哇哇,曲儿小来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凭你来抬声价。
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
还能到哪里去分真和假?眼睁睁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江水枯竭鹅飞罢!九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词整理归纳相关九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词第4篇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月诗两首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课型:比较•探究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月诗两首课前预习:了解作者及作品,读准字音,熟读两首诗,背诵这两首诗。
相关课程标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对作品中的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李益、王维及作品,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2、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3、品味诗歌的语言,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评价任务:1、自主学习,了解作者及常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
2、通过比较,体会诗歌的意境,加深理解作者的情感。
3、通过比较,品味诗歌的语言,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师生进行有关写月的诗词名句接龙。
多媒体展示:,天涯共此时。
小时不识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从今夜白,。
春风又绿江南岸,。
师导入:月亮,曾激发过无数诗人的才情,留下许多杰出的诗篇。
今天我们一起再学习两篇有关月的诗——《月诗两首》。
二、学习《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李益:(公元748-829年),字君虞,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人。
广德二年(764)随家迁居洛阳。
大历四年(769)进士,授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尉。
多次从军边塞出任幕僚,脱离军府后漫游江淮,入长安历任中书舍人、集贤殿学士、右散骑常侍等职,终于礼部尚书衔。
中晚唐的重要诗人,尤以七言绝句和边塞诗著称。
2、朗读、背诵这首诗:(1)教师朗诵示范(2)学生充分朗诵(3)学生齐背3、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
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意境。
明确:月光像霜一样洁白而寒冷,映照在回乐城东面耸立着的烽火台。
沙漠像雪一样白,边塞一片荒凉景象。
不知什么地方吹响了芦管的音乐,整个夜晚,所有的将士都在思念自己的故乡。
(二)交流研讨:1、《夜上受降城闻笛》与《记承天寺夜游》比较(1)找出本诗描写月色的语句,比较两文对月描写的方法、抒发的感情、给人的感受有什么异同?生指出描写月色的语句: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生独立思考,再讨论探究,比较异同,指生回答。
讨论归纳:描写的方法: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多运用借景抒情的写法。
给人的感受:《夜上受降城闻笛》以霜雪形容月色,一方面见月色之明亮,另一方面渲染了边地的荒寒荒漠,遍地的月光引起人们的思乡之情。
《记承天寺夜游》中“积水空明”表现了月光如水、月色清亮的独特美景,隐含了作者敏锐从容的艺术洞察力。
抒发的感情:《夜上受降城闻笛》借月抒发了“征人”深沉浓郁的思乡之情。
《记承天寺夜游》借月表达作者悲凉的心境和旷达的胸襟。
2、《夜上受降城闻笛》与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有哪些?生齐背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多媒体展示:《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生独立思考,再讨论探究,比较异同,指生回答。
)讨论归纳:内容上相同点:都描写边塞自然风光,都写出边塞的荒凉。
都抒发了征人的思乡之情。
内容上不同点:《渔家傲·秋思》还写出将士想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写法上相同点:都先写景后抒情,都运用借景抒情的写法。
师总结:这首诗写得有色有声有情。
烽火台、沙漠、高城、月色,构成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如泣如诉的笛声更触发起征人无限的乡思。
全诗将诗情、画意和音乐美熔于一炉,构成了幽邃的艺术境界。
诗歌最后摄制征人望乡的特写镜头,非常醒目地点明主旨,令人玩味不已。
三、学习《鸟鸣涧》(一)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
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
盛唐山水田园诗人。
少有才名,开元九年中进士,他是诗人,又兼画师,成为南派泼墨山水的宗师。
他还精通音乐。
这些对他的诗歌创作有积极的影响。
他的诗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而以描写山水田园的成就最高。
因此他和孟浩然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合称“王孟”。
他的山水诗呈多种风格,如《汉江临泛》、《终南山》等诗很浑壮,而《山居秋暝》等又清幽淡远。
还有一些边塞诗,写出边塞苍茫的景色,也很壮观。
其田园诗多表现隐居田园之乐,如《渭川田家》《春日田园作》等,静谧、闲适的情调较深,但也写出了农村朴素的自然美。
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品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2、朗读、背诵这首诗:(1)教师朗诵示范(2)学生充分朗诵(3)学生齐背3、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1)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
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意境。
明确:人的心闲静下来才能感觉到春天桂花从枝头飘落,宁静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
皎洁的月亮从山谷中升起来惊动了山鸟,时而在山涧中发出鸣叫声。
(2)本诗写了哪些景物?突出山涧什么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生独立思考,指生回答。
)讨论归纳:景物有:桂花、春山、明月、鸟。
本诗用桂花从枝上飘落的声息和鸟时而啼鸣于深涧,突出山涧幽静、空寂的特点。
这种写法是“以动写静,以动补静”。
(3)你能说出几个运用这种写法的诗句。
生回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山舞银蛇,原驰蜡像。
……(二)交流研讨:《鸟鸣涧》与《记承天寺夜游》比较(1)《鸟鸣涧》中的“闲”与《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闲人”之“闲”有何不同?(生独立思考,再讨论探究,比较异同,指生回答。
讨论归纳:《鸟鸣涧》中的“人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夜晚的静谧和诗人内心的闲静,并为春山的空寂而惊叹。
其“闲”是心灵的静谧与美好。
《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闲人”之“闲”,表面看是闲情逸致欣赏月色之美,但其深层中则含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饱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感慨,虽闲但绝不静。
师总结: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季月夜山景图,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心情。
充满了静谧的意境,但“花落”“鸟鸣”“月出”写来静中有动,动中见静。
是很成功的写景诗,如同一幅线条清朗的水墨山水画,正是王维所擅长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四、达标检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与李益的《春夜闻笛》比较《春夜闻笛》李益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1、这两首诗都因笛声二引起思归之情,但具体情感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哪里?(提示:《夜上受降城闻笛》抒写将士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感情,而《春夜闻笛》抒写的是迁客的归怨。
)2、两首诗都写了景但作用却不同。
请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夜上受降城闻笛》写景是为了烘托征人心境的孤独、悲惨、凄凉,为后文“尽望乡”做铺垫。
《春夜闻笛》借大雁待春一到急于北飞反衬诗人不能北归的遗憾和怨愁。
)五、布置作业:1、默写这两首诗。
2、用自己的语言、通过想象将这两首诗描写的景色描摹下来。
(不少于100字)教学反思:本课的两首诗从字面上看是非常简单的,学生一读就懂,所以本节课重点安排对比阅读,加深学生对这两首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通过教学,我再次深刻感受到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本课教学中,给学生更多一些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地思考感悟,让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让他们充分的动脑、动嘴。
教学任务倒也没有多费劲便顺利完成。
第二课时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课前预习:搜集与作者及文中涉及诗歌相关的资料。
读准字音,熟读课文。
相关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概括主要内容。
”“初步领略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了解唐诗的精神特质,和唐诗的时代价值,领略唐诗的风采。
3、学习鉴赏类文章的写法,初步学习点评诗歌的方法。
评价任务:1、自主学习,能够熟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了解唐诗的精神特质,和唐诗的时代价值,领略唐诗的风采,学习鉴赏类文章的写法。
3、用具体的唐诗语句为例,初步学习点评诗歌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唐诗是中国诗歌艺术之巅峰,可谓名家辈出,精品如林,盛况空前,后难为继,是我国诗之盛世。
那么,在学者眼里,唐诗的神韵有哪些?今天,我们一起到《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一文中去找寻答案。
二、预习检查评价:(多媒体展示)(生自己先说一遍,再指名回答)1、作者简介:胡晓明:1955年生,四川成都人。
199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获文学博士。
现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秘书长。
目前从事中国文学思想研究及近代诗学和学术史的研究。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多媒体展示,生先在作业本上做,再同位互批)哂(shěn)笑蓬蒿(hāo) 花满蹊(xī) 蓑(suō)笠翁3、题解:通过预习,你能说出题目的妙用吗?明确:题目采用了比喻的说法,用“早晨”说明唐诗旺盛的生命力;用“不是下午茶”是说明唐诗不是用来供人消遣的。
三、自主学习:(一)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唐诗的精神特质1、快速阅读全文。
2、思考以下问题:(1)在作者眼中“早晨”和“下午茶”各自有什么特点?(用文章中句子回答。
)提示:早晨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是清新的样子,是神采飞扬。
下午茶的精神是反省的、沉思的、分析是的。
(2)作者为什么认为“唐诗是早晨”?提示:早晨是充满希望的少年精神,清新,神采飞扬,这与唐诗中表达的精神一脉相承。
(3)唐诗具有哪些精神特质?请从文中找出关键句子,然后分条概括回答。
提示:⑴唐诗世界广阔,力量充沛,精神豪迈;⑵可以提升人格,振作生命;⑶选择题材多为大江大河,高山平原,生命刚健,积极有为;⑷唐诗有贯通宇宙之豪气;⑸唐诗中有充沛的生命力量总之,唐诗中充满了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生命精神。
(二)唐诗的时代价值及意义师过渡语:唐诗中充满了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生命精神。
这种精神与它所处的时代有着怎样的联系?速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1、唐诗的精神内涵与时代有怎样的关系?(生独立思考,再讨论探究,指生回答。
)讨论归纳:唐诗中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生命精神,不仅来自国力、开放等时代气象,而且来自开明、先进的政治文化:即科举、尚贤、纳谏。
2、唐诗对今天的时代具有怎样的价值?(生独立思考,再讨论探究,指生回答。
)讨论归纳:⑴可以增强提升生命的真实力量,从而增强我们社会的英雄主义。
⑵可以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尊重人性。
⑶可以让我们正确认识现代思想,让我们懂得珍惜,懂得引申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