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小麦栽培技术》ppt课件完整版
02
小麦栽培技术基础
Chapter
土壤选择与改良
土壤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结构良好、有机 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土壤。
土壤改良
通过深松深耕、增施有机肥、合 理轮作等方式改良土壤结构和肥 力。
播种前准备
01
02
03
种子处理
选用高质量的小麦种子, 进行晒种、选种、药剂拌 种等处理,提高种子发芽 率和抗病能力。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 小麦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05
小麦栽培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Chapter
倒伏问题及其预防措施
倒伏原因
种植密度过大、氮肥施用过量、病虫害严重、风雨天气等。
预防措施
选用抗倒伏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加强病虫害防治、 做好田间管理等。
冻害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冻害原因
极端低温天气、品种不抗冻、播种过 早或过晚、田间管理等。
应对措施
04
播种方式
采用条播、撒播等适 宜的播种方式,确保 小麦出苗均匀、整齐 。
03
小麦田间管理
Chapter
水分管理
播种前水分管理
确保底墒充足,为小麦出 苗和前期生长提供良好水 分环境。
生长期水分管理
根据小麦生长阶段和土壤 墒情,合理安排灌溉,避 免干旱灌、喷灌等,提高水分利 用效率。
肥料运筹与施肥技术
施肥原则
遵循“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的原则,注重氮、磷、钾等营养
元素的平衡供应。
施肥时期与方法
结合小麦生长需求,合理安排基肥 、追肥和叶面喷肥等施肥措施。
小麦探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镁元素在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2. 探究镁元素缺乏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3. 学习无土栽培技术,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规律。
二、实验原理镁是植物体内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主要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蛋白质合成等生理过程。
植物体内镁主要存在于叶绿体中,是叶绿体构成的骨架。
镁元素缺乏会导致植物生长受阻,叶绿体数量减少,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三、实验材料1. 小麦种子:选用生长状况一致的种子。
2. 无土栽培溶液A:含有小麦生长必需的元素。
3. 无土栽培溶液B:缺少镁元素的无土栽培溶液。
4. 无土栽培溶器:两个完全一样的溶器。
5. 测量工具:尺子、电子天平、温度计等。
四、实验方法1. 将无土栽培溶液A和B分别倒入两个溶器中。
2. 将生长状况一致的种子分别栽入两个溶器中。
3. 定期观察小麦的生长状况,包括株高、叶色、叶片形态等。
4. 每隔一定时间,测量小麦的株高、叶片宽度、重量等生长指标。
5. 对比分析A、B两组小麦的生长差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结果在实验过程中,发现A溶器中小麦生长正常,叶色翠绿,叶片形态正常;而B溶器中小麦叶色发黄,发橙,叶片形态异常,生长缓慢。
2. 数据分析通过对A、B两组小麦的生长指标进行测量,发现:(1)A组小麦株高、叶片宽度、重量等生长指标均高于B组。
(2)B组小麦叶绿素含量明显低于A组。
(3)B组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低于A组。
3.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镁元素是小麦生长的必需元素,缺乏镁元素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
(2)镁元素主要参与光合作用,缺乏镁元素会导致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植物生长。
(3)无土栽培技术可以较好地满足小麦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镁元素是小麦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对小麦的生长有重要影响。
2. 缺乏镁元素会导致小麦生长受阻,叶色发黄,叶片形态异常。
3. 无土栽培技术可以较好地满足小麦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
种植小麦的实验报告
种植小麦的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小麦的生长过程以及和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了解小麦的生长特点和对光照、温度及土壤条件的适应性。
2. 实验器材- 小麦种子- 盆栽- 黄土- 灯具- 温度计- 污染源(可选)3. 实验步骤3.1 实验准备选择健康的小麦种子,并放入温水中浸泡24小时,以利于种子发芽。
同时,准备好盆栽和黄土。
如果有需要,可以准备一些用于模拟污染的源。
3.2 播种将浸泡过的小麦种子均匀撒在盆栽中的黄土上,覆盖一层薄薄的土壤。
根据需要,可以在不同的盆栽中施加不同的处理(例如不同光照条件、不同温度或不同土壤类型)。
3.3 照料将盆栽放置在有适当光照的地方,避免过度曝光或过度阴暗。
同时,根据实验设计,定期测量并记录温度。
3.4 监测生长每天观察小麦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可以测量植株的高度、茎叶的数量以及其他生长指标。
如果进行了不同处理的比较,请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
3.5 结束实验观察实验的一段时间后,根据实验设计的需要,可以停止实验并收集数据。
同时,对盆栽中的小麦进行处理(例如收获或处理污染源)。
4. 实验结果4.1 生长情况根据观察和记录的数据,整理并分析小麦的生长情况。
可以发现小麦的高度、茎叶数量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并逐渐稳定下来。
在不同处理下的小麦生长情况可能存在差异。
4.2 外界环境因素对生长的影响根据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观察数据,分析外界环境因素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例如,观察到光照强度较低时,小麦生长速度较慢;在高温条件下,小麦受到热应激可能导致生长受限。
4.3 污染源对生长的影响如果实验中添加了污染源,可以将添加污染源的盆栽与对照盆栽进行比较。
观察是否出现了植株生长异常或叶片变黄等现象,以评估污染源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5.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小麦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茎叶增长等阶段;- 外界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和土壤条件会对小麦的生长产生影响;- 添加污染源可能导致小麦生长异常或受到损害。
“百农3217”小麦生长发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比安
选 五号 分别 增产 百 分之七 点七 和 十 点 三
今 年二 亩丰 产 田 在 干 旱
。
、
春寒 及 干 热风 等 自然 灾 害
单 产获 得一 千 零山 十九 点 六 斤
( 表 l
、
表
2
)
二
:
、
生长 发 育规律
,
小 麦 生 长发 育有 其 自身 的 规 律 施 是 科 学 种 田 的 重要 依 据
田 礼 4
; l …
ù à 一 ó 伙 书 的 认 ū 卜 获 仁 勺 常 陇 详 豁 龙 徽 泛 州 卜 钊 ù 普 鉴 找 份 仁 月 茸 解 一 泣 胃 偏 巾 价 育 升 目 à 次 一 ǔ 月 探 以 毕 妒 公 日 窝 川 | 往
,
户
,。 、
崛 邵
O〕
( ,-
刊
【O
,
:
,
仁O t、
~
闷 ,
ō ù 、 ù卜 。 么
曰 è ǎ 日 中 叹 城 团 洲 十 t , 彩 宕 畔 昌 笼 仁 一 少 倒 玛 华 琐 川 送 之 扮
叭 认
卜
t 沙 。 "七 团 一
一
价 贯 侧 哪 洲 寸 的 呻 州 必 叫 的 囚 卯 O Q 6 的 旦 的 洲 9 0 O
. 。 。 。 .
.
冒 经 甲 妍 舰 举 残 鱿 段 艇 聆 省 军 签 兴 料 卑 ( 卜 怜 邃 晰 帐 瞪 沉 妈 涤
..
、 邸 旧 淤 内 州 一 9 0 交 户
..
著
年前 未能达 到壮 苗标 准
,
加强 早春 管理 是 一 种行 之有 效 的 措 施
。
农业科个人工作总结7篇
农业科个人工作总结7篇第1篇示例:农业科个人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本人是一名从事农业科研工作的科研人员,主要负责农业作物改良和种植技术研究。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主要专注于小麦的育种和田间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通过对小麦品种的选择、杂交育种以及不同环境下的栽培管理等方面的实验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实施过的具体工作1. 小麦品种选育我对小麦的品种进行了大量的筛选和鉴定工作,选出了适合当地环境的一些良种。
我还参与了与其他研究团队的合作,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技术手段,培育出了一些新的品种,具有抗逆性强、产量高的特点。
2. 田间管理实验在田间管理方面,我着重进行了不同施肥、灌溉及病虫害防治等实验,以探索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比试验,不断改进管理措施,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三、取得的成果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 提高了小麦的抗逆性和产量。
通过育种和田间管理的研究,选育出了一些新的小麦品种,抗逆性更强,产量更高。
2. 探索出了一些可行的小麦种植管理技术。
通过田间试验和实践,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栽培管理方法,对提高小麦产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 在科研方面,发表了若干篇小麦育种和栽培管理方面的学术论文,积极参加了相关学术会议和交流讨论,扩大了学术影响力。
四、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主要包括:1. 研究中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2. 需要深入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更好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于农业生产。
为了改进这些问题,我将会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
也将加强与农业生产一线的联系,更好地服务于农户和农业生产。
第2篇示例:农业科个人工作总结一、工作回顾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主要负责农业科研项目的策划、实施和总结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挑战和收获。
我参与了几个农业科研项目的立项和申报工作,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最终成功申请到了项目资金。
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小麦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农作物之一,被广泛用于食品、饲料和工业领域。
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是农业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旨在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在未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小麦的栽培技术研究变得更为重要。
本文将对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综述。
1. 小麦栽培技术的现状小麦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育种、种植、病虫害防治、施肥和水分管理等方面。
以下是各方面的现状:1.1 育种小麦育种主要分为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两种方式。
传统育种是通过人工选择、杂交、筛选等方式进行的,分子育种则利用分子标记和基因组学等技术来提高育种效率和精度。
目前,分子育种已成为小麦育种的主要趋势。
通过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科学家们已经鉴定出了一系列与小麦产量、品质、抗性相关的基因,为小麦的育种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小麦的种植技术主要包括地块选择、耕种方式、肥水管理、作物保护等方面。
在地块选择方面,需要考虑土壤质量、水分状况、旱涝情况、微环境等因素。
在耕种方式方面,需选择适合当地的耕种方式,如深耕、浅耕、轮作等。
在肥水管理方面,要根据小麦的生长需求来进行灌溉和施肥,避免浪费和污染。
在作物保护方面,可采用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式,控制小麦的病虫害发生。
1.3 病虫害防治小麦的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赤霉病、小麦条锈病、蚜虫、螟虫等。
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主要包括选用抗病抗虫品种、加强栽培管理、使用生物农药等。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需要注重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避免农药污染和人类健康危害。
1.4 施肥小麦的营养需要包括氮、磷、钾等多种元素。
在施肥方面,应选择合适的施肥量和施肥方式,使小麦获得足够的养分,不损坏土壤生态环境和水资源。
可采用有机肥和化肥结合、绿肥轮作、微生物肥等方式,提高肥效和作物产量。
1.5 水分管理小麦是一种较为耐旱的作物,但也需要适量的水分来保证生长发育。
新疆“十五”小麦栽培技术研究主要进展及“十一五”科研与生产建议
( .ntu ri Cos Xn agA ae yo A rut a c ne, rm i80 9 , hn 2 1 I i to Gan r , il cdm gi l rl i c Uu q 3 0 1 C i st e f p jn f c u Se s a; . I tu ln Po co Xnag Aae y o gi l rlSi e , r ̄ i80 9 , hn 3 s te f n i t o Pat rt tn, i i cdm A r u ua ce s Uu 30 1 C i ei jn f ct n c a; .
Ree r h Ad a c n Cut r c n c fW h a u i g S i " e id a d s a c v n e o lu e Te h iso e td rn “ h wu P ro n S g et n n e nn ce t i sa c n r d cin u g si sCo c r i g S in i cRe e r h a d P o u t o f o
年全疆小麦面积恢复到 7 .8 0 h 21 4 . 万亩)平均单产达到 306 /6 2比 20 年平均 6 1 ×1 ( 1 7 4m 2 6 , 5 . k 67 , 00 5g m 单产 324 g 高 了 2 . g 2 .5k 提 82k。有 1 个 县 ( ) 5 市 的小麦 平均 单产 超 过 40k/6m , 中温 宿县 和 泽普 0 g67 2其
维普资讯
新 疆农业科 学 20 ,46 :6 —74 074 ()79 7
小麦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要点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借助先进的技术,促使小麦质量与产量逐步提高,提升了人们生活水平。
本文以小麦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其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要点,针对选种、播种、施肥等多方面钻研,减轻部分地区生产压力,提高我国小麦栽培水平,保证管理效果。
一、栽培技术分析1、播种准备①选精良品种种植过程中,选种决定小麦质量,首先,考虑当地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土壤肥沃和病虫害情况。
其次,选择品种之前,进行田间试验,确定品种特性,提高种子的抗病性与抗逆性。
最后,观察种子的色泽和饱满度,除去劣质品种,保证小麦的纯度,提高出芽率。
根据调查发现,山农28小麦品种抗寒性良好,茎秆弹性好,遭遇狂风和强降雨天气,可以充分体现出抗倒伏的能力,此外,该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如白粉病、叶锈病等。
品种选好之后,需要进行晒种,放在平地上晾晒,以此提高种子发芽率。
②种子处理播种之前,需要处理筛选后的种子,对小粒、坏粒和带有病虫的种子进行挑选,尽量保持麦种粒饱满、大小均匀、没有病虫的基本特性,确保种子发芽率以及小麦产量。
筛选种子时,使用机器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避免出现机器漏洞产生的质量劣质,必要时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降低麦苗的病虫害发生,有效预防害虫侵蚀。
种子处理过程中,使用敌萎丹拌种,大约20mL敌萎丹加入适量水拌种10kg,可以有效预防纹枯病、黑穗病和全蚀病。
科丰一号拌种可以起到杀菌、杀虫的效果。
杀菌剂和杀虫剂混合使用,可以提升病虫害防治功效,将甲基异柳磷药剂均匀撒在地表上方,耕地时翻入地下,从而提升地下害虫防治效果。
此外,可以采用高科技处理种子,不仅能提升小麦高产量和高品质,还能降低管理难度。
③选择种植时间种植时间通常根据气温变化来决定,春小麦种植大约在13℃,冬小麦在15℃左右。
选择小麦品种时,应根据当地气温环境,选择种植时间,即将播种时,时刻关注天气、温度变化,确保小麦在适宜的时间进行播种。
2、整地播种前,为保证小麦高产量,收获之后及时整地,保证土壤的透气性、松散性和不板结。
优质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优质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摘要:本文以淮北地区为例,对优质小麦高产的栽培技术进行研究。
笔者主要从品种的选择、土地的平整与施肥、种子的播种及田间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为淮北地区的小麦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优质小麦;栽培技术;淮北地区中图分类号:s512 文献标识码:a为引导淮北地区农民更加科学合理的种田,笔者以农作物的生产规律为依据,结合当地的农时,对其长期的工作实践技术经验进行总结,使理论与实践充分的结合,以实现淮北地区小麦高产、丰产的目的。
为此,笔者对优质小麦高产的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总结,为今后的农业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1 品种的选择在对品种进行选择时,应以淮北地区的土质为依据进行科学的选择。
应选择那些单株生产力较高、抗逆性较强、品质较为优良,以及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抗早衰的小麦品种,以实现小麦高产的目标。
适合在淮北地区种植的品种主要有周麦22、淮麦22等优质高产的小麦品种。
2 土地平整与施肥2.1 土地整理在种植小麦前需对土地进行平整,对土壤的结构进行改善,以提高土壤保墒蓄水的能力。
同时,还需要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的厚度大约为23~25cm[1]。
此外,还需采用秸秆还田的方法对土壤进行整理,既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也有利于土壤符合相应的耕作标准。
2.2 开沟做畦所谓开沟做畦,是为了便于小麦的灌溉和排水。
在种植小麦时,通常会建立相配套的灌溉设施,并且做好腰沟、墒沟、地头沟等工作,同时还要在开春后,对其进行及时的疏通,从而使它们之间相通,为小麦的灌溉和排水提供便利。
2.3 基肥施用对土壤进行施肥时,需要对土壤的综合肥力状况进行观察,并根据观察结果制定相应的施肥方案,在施肥方案的制定中,要以有机肥料作为主要的施用肥,但同时又要使无机肥与有机肥相结合[2],这有利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改善,进而达到均衡施肥的效果。
在进行耕地时,也需要对土壤施足相应的基肥,如施有机肥30~45t/hm2、纯n 225.0kg/hm2、p2o5 90.0~112.5kg/hm2、k2o 75.0~112.5kg/hm2。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外小麦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外小麦遗传育种研究进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麦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如何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成为全球农业研究的重要课题。
遗传育种作为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小麦作为自受精植物,在育种过程中存在着遗传多样性较低和遗传进展缓慢的问题。
如何通过利用小麦自身的遗传资源和改良方法,提高小麦产量和抗逆性,成为当前遗传育种研究的重要方向。
国内外在小麦遗传育种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涉及到小麦育种目标的确定、遗传育种理论的创新、遗传育种方法的改进等方面。
通过对国内外小麦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的分析和总结,可以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推动小麦遗传育种领域的发展。
1.2 研究目的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遗传育种是提高小麦品质和抗逆性的主要途径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文献计量的方法,系统总结国内外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的进展,为我国小麦遗传育种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国内外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探讨小麦品种改良的现状和趋势,为我国小麦遗传育种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分析国内外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的差异和共同点,从中汲取借鉴经验,促进我国小麦遗传育种的发展和进步。
1.3 研究重要性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遗传育种研究对于提高小麦产量、改良品质、增强抗逆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加强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已成为当前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通过对小麦的遗传育种研究,可以加快育种进程,提高小麦的抗病虫害能力,适应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从而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小麦遗传育种研究还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小麦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提供重要支撑。
深入研究小麦遗传育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提高我国小麦生产水平、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小麦栽培的技术难点与措施
小麦栽培的技术难点与措施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小麦的栽培技术难点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
掌握了小麦栽培的技术难点和相应的措施,对于提高小麦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讨论一下小麦栽培的技术难点与相应的措施。
一、播种前的技术难点与措施1.土壤肥力不足土壤肥力不足会导致小麦生长缓慢,生长势差,生长期也会延长。
需采取措施:提前施肥,合理施用有机肥,如秸秆、畜禽粪尿等,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养分,提高土壤肥力,保证小麦的营养需求。
2.农田墒情不足播种前的土壤墒情不足会造成小麦苗期生长缓慢,甚至引发幼苗死亡。
需要做好农田墒情管理,提前灌溉,保证土壤墒情,为小麦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
3.种子质量不佳种子质量不佳会影响小麦的播种效果,影响小麦的早期生长。
需要选择优质的小麦种子,保证播种效果,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1.病虫害防治小麦的生长期易受到多种病虫害危害,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需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定期进行病虫害监测,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如合理施用农药、轮作种植、清理田间杂草等,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保证小麦的生长安全。
2.密植与疏植小麦的密植和疏植都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适度的密植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但若过于密植则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和通风换气,容易诱发病虫害。
需要合理控制小麦的密植量,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
3.施肥管理小麦生长期需要多种养分,因此需要做好施肥管理。
合理施用氮、磷、钾等养分肥料,满足小麦生长的养分需求,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4.水分管理小麦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需要做好水分管理。
根据小麦的生长需求,科学灌溉,保证小麦的水分需求,促进小麦的正常生长。
5.气候波动气候波动会对小麦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如旱、涝、冻害等。
需要合理预防,做好防寒保暖、抗旱排涝等措施,保证小麦的安全生长。
1.麦类收获机械化水平低我国小麦收获机械化水平较低,大多仍然采用人工收割,效率低下。
烟农系列小麦研究进展与展望
烟农系列小麦研究进展与展望作者:刘洁于经川王鹏等来源:《中国种业》 2019年第11期刘洁于经川王鹏孙亮孙妮娜冯烨宏殷岩(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烟台265500)摘要:总结分析了烟农系列小麦研究进展,共育成省级以上审(认)定品种23个,通过国家审定5次,省级审(认)定35次,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山东省科学大会奖3项、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
1982-2016年累计推广面积3969万 hm2,烟农15、鲁麦7、鲁麦21的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33.33万 hm2,鲁麦14、烟农19的累计推广面积分别达到706.47万 hm2和1231.27 万hm2。
先后创出水地和旱地全国高产纪录8次,创造的骨干亲本蚰包、鲁麦13、鲁麦14被全国13省2市的158个育种单位用作亲本育成品种284个。
对今后的育种方向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小麦;品种;育种;种质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地处黄淮北片冬麦区,是北部晚熟冬麦区向黄淮冬麦区的过渡麦区[1],兼具两大麦区的特征,因而育成品种在黄淮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均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位于山东半岛东部,东、北两面临海,37°30′N,121°16′E,海拔17.6m,大沽夹河、内夹河从东、西两侧流过,属湿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0%以上,为山东省相对湿度的高值区,是白粉病、锈病等多种病害的高发地带和自然鉴定场所。
特殊的生态环境及土壤类型、质地和肥力水平都有利于抗病、高产、广适、优质小麦新品种的培育。
从1958年开展小麦研究以来,育成品种的数量、质量和推广应用面积在山东省和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为山东乃至全国的小麦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育成了中国第一个产量突破7500kg/hm2 的半矮秆高产冬小麦品种蚰包和最早的、利用时间最长的高产优质小麦烟农15,育成的高产、抗病、广适新品种鲁麦14为山东省区域试验对照种(1991-2005年)和黄淮北片中、高肥区试对照种(1995-2000年),抗旱高产品种鲁麦21是1998年以来山东省的旱地对照种。
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栽培技术研究
农业技术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1期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栽培技术研究马瑞清(潍坊市寿光市田柳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山东潍坊 262713)摘要: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食物需求的迅速增加,农业生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小麦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已经成为全球农业界的共同目标。
基于此,讨论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栽培技术,深入探讨技术要点和病虫害防治很有必要。
关键词:高产稳产;新品种;栽培技术0 引言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收入。
如何培育高产稳产的小麦新品种,成为当前小麦生产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科学的育种和栽培技术,可以提高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减少因生长期间遭遇恶劣天气而导致的减产,稳定小麦的产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粮食供应。
1 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栽培技术的重要性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栽培技术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高农作物产量。
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栽培技术可以帮助农民增加小麦的产量。
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措施,包括土壤调理、种植密度、灌溉施肥等,可以提高小麦的生长条件,达到更高的产量水平。
第二,保障粮食供应。
小麦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栽培技术可以提高小麦产量,有效保障粮食供应。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高产的小麦种植技术对于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提高农产品质量。
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栽培技术可以提高小麦的品质。
通过优化种植环境、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控制病虫害等,可以减少对小麦的污染和残留物,提高小麦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性。
2 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栽培技术要点2.1 品种选择品种选择应基于当地气候条件。
小麦对气温和降水的适应性较高,但不同品种对气候的要求并不一样。
在选择品种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包括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等因素来进行考量。
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展 望
[ 中图分类号】 ¥ 5 1 2 . 1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3 — 1 6 5 0( 2 0 1 3 ) 1 0 — 0 0 7 0 — 0 1
我国小麦年 产量 占全国粮食 产 量四分之 一 ,消 费量与年 产 量基本持平 , 小 麦生产在我 国国 民经 济中 占有 重要 的地位 。 进 入二十 一世纪后 , 我国小麦 亩产和总 产量稳步 提升 , 播种 面 积相对稳 定 , 主要 集中于华北 几个省份 以及东 三省 , 上个世 纪 六 七十 年代 , 由于 生产 力水 平比较 低 , 种植技 术很 落后 , 栽 培 的技巧和 方法都不科 学 , 导 致小麦产 量迟迟上不 去 。 但是 随着 改革开放 的到来 , 新技术 、 新思想 、 新 知识进 入我 国, 迅速 的影 响了我 国农业生产 的方方面 面 ,小 麦栽培技 术也得 到了全 面 的改进 , 突 破传统 栽培 理念 的束缚 , 大胆 的改革 尝试 , 在挑 战 中求突破 , 逐渐 找到了小 麦栽培 的新 技术 , 加上我 国 自主 性栽 培技术 的研究 与实验 , 更 加促进 了小麦栽培 技术的迅速发 展 。
科研 ◎农业科学
2 0 1 3 年第 1 O 期( 下半月)
小麦栽培技术 的研究与展望
郭翔 翔 任兆豫
0 4 3 2 0 0) ( 山 西 省 稷 山 县 农 业 委 员会 , 山西 稷 山
【 摘 要】 小麦是我 国主要 的粮食 作物之 一 ,在 我 国农 业生产 中 占据 重要的 地位 ,长期 以来我 国对小麦 生产技 术的研 究和 应 用都很 重视 ,虽然和 水稻等 高产作 物相 比,技术 水平上还 存在客 观性 的差距 ,但是 随着社会 主 义生产 力的 不断提 升 ,小麦 栽 培技 术有 了很 大的进 步和提 升 ,与 上个世 纪相 比 ,我 国小麦产量 翻 了好 多倍 ,成为我 国北 方主要 的农作 物 ,由 以前的 自给 自足到现 在的 出 口贸易 ,小麦逐 渐成 为重要 的经 济作物 。尤其是近 十几年 的发展 ,我 国农业 生产技 术水 平 突飞猛进 ,小 麦栽
北方冬麦区优质强筋小麦栽培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1 种 子准备
小 麦的 品质特 性 和产量 特性 是其 遗传 基础 所决 定 的。
4 适时播种
播 种 过早 , 前 易 出现 旺 长 现 象 , 安 全 越冬 不 利。 冬 对 适 期 播 种 和 适 期 内 的下 限 日期 播 种 的强 筋 小 麦 能够 保 证 优 良的 籽 粒 品 质 , 白质 含 量 和 湿 面 筋 含 量 高 , 团 蛋 面 稳 定 时 间 较 长 , 早 播 种 和 过 晚 播 种 均 影 响 品质 。 般 过 一 适 宜 播 种 期 为 日平 均 气 温在 1 8~ l ℃ , 前 有0 4 冬 ℃积 温
度 和 均 匀 度 , 采 用 等行 距 或 大 小 行 种 植 , 均 行 距 为 可 平 2 3—2 e 为宜 , 5m 大力推广 机播 , 播深3~4m, e 做到均 匀下
拌种 , 可用5 %的辛硫磷 , 0 按种子 量 的02 .%拌种 。
5 0 6 0C 在 适播 期 内, 据 各 品种 的特 性 , 排合 理 7 5 。 o 根 安 播量 , 晚播 应适 当加 大 播 量 , 冬 性 品 种6 8g 6m , 半 k/ 7 6
弱 春 性 品 种8~ 1k /6 m 。 严 格 掌 握 适 宜 的播 种 深 0 g6 7 要
根据小麦 的不 同用 途 , 优质小麦 品种可 分为强筋 小麦 、
高的麦 田, 有机肥 的全部 , 化肥氮肥 的 1 、 的 1 , / 钾肥 3 / 全部 2 的磷 肥 、 锌肥均 作底肥 , 年 春季小麦拔 节期再施 2 氮肥 第2 / 3
优质强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的总结研究
强筋优质小麦是具有专门加工用途的小麦,本文首先概括优质强筋小麦的优点,通过优质种子选取,栽培地土壤检测,营造适宜的生长条件和相关人才培养这四个方面研究优质强筋小麦播种前的准备,通过松土工作,施肥工作和防治病虫害问题研究优质强筋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应做的防护工作,通过加强对种子果实检测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总结研究优质强筋小麦的丰收把控问题。
对优质强筋小麦种子生长的三个阶段研究栽培技术要点。
一、优质强筋小麦的优点优质强筋小麦是一种经济价值比较高的商品粮,并且营养价值丰富,主要利用于制作面包拉面登对面筋性要求比较高的食品中,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
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食物的要求也逐渐从吃饱饭提高到吃好饭,所以,优质强筋小麦也更符合人民的需求。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并且我国小麦种植的亩产量是名列前茅的,但是由于之前太过于强调产量,小麦的质量并没有达到优质的要求,因此,我国进口优质小麦的比率很高,需要我们加强对优质强筋小麦的栽培力度。
二、优质强筋小麦播种前准备1、优质种子选取优质强筋小麦在栽培之前需要考察当地的生态环境与气候条件,并通过对目前我国现有的优质强筋小麦进行栽培试验,找到适合在当地栽培的小麦品种。
积极进行优质强筋小麦种子的研发,提高小麦亩产量的同时提高质量。
栽培种子品种的选取可以在当地农民的土地进行不同品种优质强筋小麦种子的试种,在成长过程中观察小麦的长势,丰收时节查看小麦果实的质量以及产量,择优选择优质强筋小麦种子的栽培品种,并在当地开展针对该种子的品种优化。
在种子品种选取结束后,在栽培之前要将种子晾晒充分,降低病虫害风险,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优质种子的选取过程促使着新优质种子的研发,在科研人员的不断实验中促进栽培质量的提升,为普及优质强筋小麦的栽培有帮助。
种子的选取过程需要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并且对选择的种子进行实验结果的检查,从不同角度提出改进建议,促进优质高筋小麦栽培技术的不断提升。
小麦的栽培技术研究成果
冬前管 理 : 入冬前小 麦需冬灌 , 水时 间应 掌握在地 表 灌 白天 化冻至晚上 。微冻 时进行 , 亩冬灌 量为 6 m 至 7 方 0 3 0平 米 。防止麦 田低洼处积水结冰 。
3 返青期管理
春耙 : 及时春耙 , 开春后地表 刚开始发 白时耙地 为宜 , 耙
锈较 为普遍 , 感病小 麦无法进 行光合作用 , 响小 麦对水 分 影
多, 面积较大 , 就应先喷施杀菌剂 , 再在其周 围麦 田喷洒保护
剂。常用的杀菌农药有粉锈 宁、 双效灵 、 %的过磷 酸钙过滤 5
液等 , 常用 的保 护剂有 0 . 5波美 度的石硫合剂 、0 10倍液 的食 盐水 。春季锈病发生范 围广 , 危害更大 , 及时 中耕 , 应 普遍 喷
施5 %的氨基苯磷溶液进行综合防治。
一
1 — 9
播种量 : 在最佳播期 内, 北疆 亩播 量 1 ~ 0 g 5 2 k 。随播期推
后, 播量逐渐加大 , 按每推迟一天 , 播量增 加 05g . 递增 。 k
2 田 间 管 理
盖全叶 , 以后逐渐变 为灰 色, 最后呈灰褐 色 , 其上 散生黑色小
点。
() 2 防治方法 。合理施肥浇水 , 加强 田间管理 , 培育 壮苗 。 当病 叶率达到 1 %时 , 0 每亩可用 2 %的粉锈宁乳剂 5 m , 0 0 l或 1 %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7 g 5 5, 对水 6 ~ 0 g 0 8k 进行喷雾 防治 。 小麦锈病 。锈病可分为条锈、 叶锈和秆锈 3 , 中以条 种 其
的吸收 , 严重 时小麦叶 、 秆干枯 , 穗小 , 秕粒 , 导致减产 。 () 1发病规律 。锈病发展分 为 3个阶段 : 一是发生期 。二 是潜伏初期。 三是流行期 。 很快使病叶发展 到传病 中心 , 使整
小麦新品种“华麦6号”在寿县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研究
小麦新品种“华麦6号”在寿县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研究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泛的农作物之一。
小麦的种植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小麦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小麦新品种“华麦6号”在寿县种植表现出良好的产量和品质,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
本文将对“华麦6号”在寿县种植的表现及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以期为农民朋友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小麦新品种“华麦6号”的特点“华麦6号”是由我国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选育的一种优质小麦新品种。
该品种具有抗病虫害能力强、耐寒性好、产量高、品质优良等特点。
在寿县种植,“华麦6号”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和稳定产量,受到了农民的青睐。
1. 适应性强“华麦6号”在寿县的种植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
该品种对土壤适应性广,既适合肥沃的黄壤地,也适合一般的土壤。
对气候的适应性也好,耐旱性强,耐寒抗寒能力强,能在不同的环境下取得稳定的产量。
2. 产量稳定在寿县的试验田中,种植“华麦6号”品种的农户获得了比传统品种更高的产量。
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采用“华麦6号”种植的小麦亩产量平均比传统品种增加了10%以上,一些农户甚至取得了更高的产量。
这表明“华麦6号”品种在寿县的种植条件下能够取得较高的产量,并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3. 品质优良“华麦6号”小麦颗粒饱满,色泽鲜艳,质地柔软,口感好。
经过加工成面粉后,面筋强度较高,黏性好,面包蛋糕口感细腻,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
除了高产量外,“华麦6号”的优良品质也成为了其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1. 土壤准备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种植“华麦6号”小麦。
在播种前需进行良好的耕翻和松土,以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2. 种子处理选用健康、无病害的“华麦6号”种子进行播种前的处理,例如浸种、催芽等,以提高播种后的出苗率和生长势。
3. 播种方法在寿县地区,一般采用直播或条播的方式进行播种。
“华麦6号”种植密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一般为每亩15-20公斤。
小麦作物年度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023年,我国小麦生产在政策扶持、科技创新和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推动下,取得了显著成果。
本文将对2023年我国小麦作物年度报告进行总结,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
二、生产情况1.产量稳定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小麦总产量达到1.33亿吨,同比增长0.5%。
其中,主产区产量占比超过90%,显示出我国小麦生产具有较强的区域集中度。
2.种植面积略有增加。
2023年我国小麦种植面积为2.78亿亩,较上年增长0.3%。
这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对小麦生产的扶持,以及农户种植意愿的提高。
3.品质有所提升。
通过推广优质高产小麦品种,以及加强田间管理,我国小麦品质得到明显提升。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平均达到12.5%,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三、政策扶持1.农业补贴政策。
国家继续加大对小麦生产的补贴力度,包括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有效调动了农户种植小麦的积极性。
2.科技支撑政策。
国家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支持小麦育种、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提高小麦生产效率。
3.产业政策。
国家积极推动小麦产业升级,加强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提高小麦产业整体竞争力。
四、市场分析1.国内市场。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小麦的需求不断增长。
2023年我国小麦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2.国际市场。
我国小麦出口量有所增长,主要出口到东南亚、非洲等地区。
在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下,我国小麦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不断提升。
五、未来展望1.持续提高小麦产量。
通过品种改良、栽培技术优化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小麦单产水平。
2.加强小麦品质提升。
加大优质小麦品种选育力度,提高小麦籽粒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3.拓展小麦产业链。
加强小麦深加工、副产品利用等环节的研究,提高小麦产业附加值。
4.应对国际市场竞争。
提高我国小麦的国际竞争力,确保我国小麦产业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小麦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受到了人们的极大重视。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
经济的发展,对小麦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小麦的栽培技术一直是科研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之一。
本文将就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进行探讨,以期为小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提供一些参考。
一、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现状
1. 小麦栽培品种的选择
在小麦栽培技术中,品种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目前,国内外科研机构和种业企
业都在进行小麦品种改良工作,通过对小麦的抗逆性、产量性、品质等性状进行改良,培
育出适合不同地区栽培的小麦品种,为小麦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品种基础。
2. 土壤管理
小麦对土壤的要求较高,一般而言,小麦适宜生长的土壤是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
土壤。
在小麦栽培中,合理施肥和耕地管理是至关重要的,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保持土
壤的水分和保持土壤的松散度,从而为小麦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
3. 种植密度和播种时间的选择
小麦的种植密度和播种时间对小麦产量和品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适当的控制种植密
度和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能够有效地调控小麦的生长势和生长周期,提高小麦的产量和
品质。
4. 病虫害防治
小麦的病虫害防治一直是困扰小麦生产的重要问题。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科研机构和
农业部门都在进行相关研究,逐步总结出一套针对性防治措施,并且不断推出更加环保、
高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产品,以期为小麦生产提供更好的保障。
5. 种植结构优化
目前,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不少地区正在探索调整种植结构,推广适宜的种
植模式。
比如大力发展优质小麦等,从而提高小麦的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率。
1. 利用先进的遗传技术进行小麦品种改良
目前,先进的遗传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植物育种中,也逐渐在小麦育种中得到了应用。
这为小麦获得更好的抗逆性、耐旱性、耐病性等性状提供了新的途径,有望为小麦产业的
发展带来新的突破。
在未来,小麦产业需要更加注重种植结构的优化,推广更加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
的小麦品种和种植模式,实现小麦产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3. 精准施肥技术的推广
精准施肥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施肥效率,减少肥料的使用量,减轻农业对环境的影响。
未来需要更加积极地推广精准施肥技术,为小麦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4. 绿色、生态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发
未来,小麦产业需要更加关注绿色、生态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发,以减轻农药对环
境的影响,保障小麦生产的品质和安全。
5. 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
农业科技的研发不断为小麦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未来,需要更好地推广应用农
业科技,充分发挥科技在小麦产业中的作用,提高小麦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展望值得我们关注和期待。
通过持续地研究创新,小麦产业有
望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期待未来的小麦产业能够实现更高效、高产、高质、高效益的目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