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竞赛试题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doc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doc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00,000 km/sB. 3×10^8 m/sC. 3×10^5 km/hD. 3×10^8 km/s答案:B2. 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其运动状态将()。
A. 保持不变B. 发生改变C. 先变后不变D. 先不变后变答案:B3. 以下哪个单位是力的单位?()A. 牛顿(N)B. 千克(kg)C. 米每秒(m/s)D. 焦耳(J)答案:A4. 物体的惯性与其()有关。
A. 质量B. 体积C. 形状D. 颜色答案:A5.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成正比。
A. 电流的平方B. 电压C. 电阻D. 电流的平方、电阻和通电时间答案:D6. 以下哪种物质是绝缘体?()A. 铜B. 橡胶C. 铁D. 盐水答案:B7. 一个物体从静止状态开始下落,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是()。
A. 匀速直线运动B. 匀加速直线运动C. 匀减速直线运动D. 先加速后减速答案:B8.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A. 海市蜃楼B. 彩虹C. 影子D. 放大镜成像答案:C9.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A. 340 m/sB. 1000 m/sC. 3×10^8 m/sD. 3×10^5 km/h答案:A10. 以下哪种力是保守力?()A. 摩擦力B. 重力C. 空气阻力D. 浮力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定律。
答案:惯性2. 光年是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其数值大约为______米。
答案:9.46×10^153.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______。
答案:电流4. 物体的浮沉条件是:浮力______重力。
答案:大于5. 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和______。
答案:音色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行驶,突然刹车,刹车后加速度为-5 m/s²,求汽车完全停止所需的时间。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体中,密度最大的是()。
A. 铁B. 铝C. 塑料D. 木头答案:A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8 m/sB. 3×10^5 km/hC. 3×10^3 m/sD. 3×10^2 km/h答案:A3. 以下哪种物质是导体?()A. 玻璃B. 橡胶C. 盐水D. 陶瓷答案:C4. 根据欧姆定律,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是()。
A. 电流与电阻成正比B. 电流与电阻成反比C. 电流与电阻无关D. 电流与电阻成二次方关系答案:B5.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能量的转化?()A. 摩擦生热B. 电灯发光C. 热能转化为机械能D.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答案:A6.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A. 影子的形成B. 镜子成像C. 透镜成像D. 彩虹的形成答案:B7.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影子的形成B. 镜子成像C. 透镜成像D. 彩虹的形成答案:C8.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光的衍射?()A. 影子的形成B. 镜子成像C. 日食和月食D. 彩虹的形成答案:C9.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干涉?()A. 影子的形成B. 镜子成像C. 透镜成像D. 双缝干涉实验答案:D10.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散射?()A. 影子的形成B. 镜子成像C. 透镜成像D. 蓝天白云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
答案:介质2.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__和______有关。
答案:温度、质量3.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安培4.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______。
答案:电流5.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______。
答案:介质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已知电阻R1=10Ω,R2=20Ω,串联后接在电压为24V的电源上,求电路中的电流。
答案:I = U / (R1 + R2) = 24V / (10Ω + 20Ω) = 0.8A2. 已知质量为1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m/s²的加速度下落,求物体下落2秒后的速度。
九上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九上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5 km/sB. 3×10^8 m/sC. 3×10^6 m/sD. 3×10^7 m/s2. 以下哪种物质的密度最大?()A. 空气B. 水C. 铁D. 木头3.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速度C. 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D.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4. 电流的单位是()A. 伏特B. 欧姆C. 安培D. 瓦特5.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A. 彩虹B. 透镜成像C. 影子D. 水中的物体看起来位置偏高6. 物体的惯性与其()A. 形状有关B. 质量有关C. 颜色有关D. 温度有关7. 一个完全弹性碰撞中,两物体碰撞前后的总动能()A. 增加B. 减少C. 保持不变D. 无法确定8. 以下哪种力不是保守力?()A. 重力B. 弹力C. 摩擦力D. 电场力9. 以下哪种物质是导体?()A. 玻璃B. 橡胶C. 铜D. 陶瓷10.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个封闭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A. 系统对外做的功B. 系统吸收的热量C. 系统对外做的功加上系统吸收的热量D. 系统对外做的功减去系统吸收的热量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为:__________。
2. 一个物体的动能与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公式为:__________。
3. 电磁感应定律的公式为:__________。
4. 欧姆定律的公式为:__________。
5.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解释什么是光的干涉现象,并给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2. 描述一下什么是电磁波,它有哪些特性?3. 简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及其意义。
四、计算题(每题20分,共40分)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4m/s的速度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10N。
九年级物理(上)竞赛试题
九年级物理竞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是人们生活中必须具有的安全意识,关于用电,正确的做法是( ) A .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把他拉开B .为了清洁卫生,应经常用湿抹布擦拭正在工作的台灯C .家里的空气开关跳闸,立即合上空气开关恢复供电D .用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手接触笔尾的金属体2.图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 1为定值电阻,R 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 ,移动滑片P ,多次记录电压表示数U 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 ,则绘出的U-I 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 ,定值电阻R 1=10Ω,滑动变阻器R 2的最大阻值为20Ω,电压表接入电路的量程为 0~3V ,电流表接入电路的量程为0~0.6A 。
当开关S 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右端向左端移动过程中,在保证电压表和电流表安全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B .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0.2A ~0.6AC .电阻R 2的两端电压由4V 减小到3VD .电阻R 1消耗的功率的变化范围为0.4W ~3.6W 4.举重比赛有甲、乙、丙三个裁判_其中甲为主裁判,乙和丙为副裁判。
若裁判认定杠铃已被举起,就按一下自己前面的按钮。
要求主裁判和至少一个副裁判都按下自己前面的按钮时,指示杠铃被举起的灯泡L 才亮。
以下符合这一要求的电路是()5.图甲为某可调节亮度台灯,图乙为其用于调光的电位器结构图,a 、b 、c 是它的是三个接线柱,a 、c 分别与弧形电阻丝的两端相连,b 与金属滑片相连,转动旋钮,滑片在弧形电阻丝上同向滑动即可调节灯泡亮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电位器与灯泡并联B .电位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灯泡亮度的C .若只将a 、c 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亮D .若只将b 、c 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暗6.如右上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向b端滑动时()A.电压表V2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比值变大B.电压表V1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比值变小C.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1变大D.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2变大7.如图甲是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关系的图象,现将小灯泡L与电阻R连入图乙所示,电路中,只闭合S,小灯泡的实验功率为1.8W;再闭合S1,电流表示数为0.9A.下列结果错误的是()A.电源电压为6V B.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5.4WC.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0.6A D.电阻R的阻值为20Ω8.在芦山县抗震救灾中,“旋翼无人机”成为“救灾的空中指挥官”。
初三奥赛物理试题及答案
初三奥赛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初速度v0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若物体在t秒内通过的位移为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在t秒内的平均速度为s/tB. 物体在t秒内的平均速度为v0/2C. 物体在t秒内的平均速度为v0+at/2D. 物体在t秒内的平均速度为v0-at/2答案:A2.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重力加速度为g。
则物体下落的最大速度为:A. mg/kB. mg/2kC. 2mg/kD. mg/k^2答案:A二、填空题1.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的公式为F=____。
答案:mv^2/r2.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两端的电压U与通过电阻的电流I之间的关系为U=____。
答案:IR三、计算题1. 一辆质量为1000kg的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突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刹车时的加速度为-5m/s^2。
求汽车从刹车到完全停止所需的时间。
解:根据公式v=v0+at,其中v为最终速度,v0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
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得到0=20-5t,解得t=4s。
答案:汽车从刹车到完全停止所需的时间为4秒。
2.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高度为5m的平台上自由落下,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解:根据公式v^2=2gh,其中v为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高度。
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得到v^2=2*9.8*5,解得v=√(2*9.8*5)=9.9m/s。
答案: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9.9m/s。
四、实验题1. 请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时的加速度,并说明实验步骤。
答案: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光滑的斜面和一个小球。
(2) 在斜面上标记几个等距的点。
(3) 将小球从斜面顶端释放,记录小球通过每个点的时间。
(4) 利用公式v=v0+at计算加速度,其中v为小球通过某点的速度,v0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
物理竞赛试题九年级上册
物理竞赛试题九年级上册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A. 3×10^8 m/sB. 3×10^5 km/sC. 3×10^6 km/hD. 3×10^7 km/h2.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是:A. F = maB. F = mvC. F = m/aD. F = v/a3. 以下哪个不是力的三要素:A. 大小B. 方向C. 作用点D. 颜色4. 物体的惯性大小取决于: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速度C. 物体的形状D. 物体的位置5. 以下哪种情况下,物体的机械能守恒:A. 物体在斜面上自由下滑B. 物体在水平面上受摩擦力作用C. 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作用D. 物体在斜面上受非平衡力作用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7. 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8.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
9.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
10. 物体的动量等于物体的________与________的乘积。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惯性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2. 解释为什么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2m/s的速度运动,求其动能。
14. 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从10m高处自由落下,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五、实验题(每题10分)15. 描述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并说明实验中可能遇到的误差来源。
参考答案:1. A2. A3. D4. A5. A6. 质量和速度7. 质量和高度8. 运动状态和形状9. 相等,相反10. 质量,速度11. 惯性是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如汽车行驶时乘客向前倾,跳远运动员助跑等。
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初中
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初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8 m/sB. 3×10^5 km/sC. 3×10^6 km/hD. 3×10^7 m/s答案:A2. 以下哪种物质是导体?A. 橡胶B. 玻璃C. 铁D. 木头答案:C3.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10N的拉力,同时受到5N的摩擦力,那么物体所受的合力是()。
A. 5NB. 10NC. 15ND. 0N答案:A4. 以下哪个选项是电能的单位?A. 焦耳B. 瓦特C. 牛顿D. 伏特答案:A5.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不考虑空气阻力,其下落速度会()。
A. 保持不变B. 逐渐变慢C. 逐渐加快D. 先快后慢答案:C6.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A. 质量B. 速度C. 密度D. 力答案:B7.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有关。
A. 电流的强度B. 导体的电阻C. 通电的时间D. 以上都是答案:D8. 一个物体的重力是20N,将其放置在水平面上,它对水平面的压力是()。
A. 0NB. 20NC. 40ND. 10N答案:B9.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A. 光的折射B. 光的散射C. 光的衍射D. 镜子中的像答案:D10.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A. 340 m/sB. 34 m/sC. 3400 m/sD. 34 km/s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天文学上用来表示________的单位。
答案:距离2. 物体的惯性与其________有关。
答案:质量3.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
答案:安培4. 物体的密度等于其质量除以________。
答案:体积5.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__定律。
答案:惯性6. 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的物理量。
答案:冷热程度7.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________。
初三上学期物理竞赛试卷
初三上学期物理竞赛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择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段铁路有长度L的铁轨一根一根地铺设,一列火车匀速前进,车内一乘客欲测出火车运行的速度,他测得火车经铁轨接缝时连续发生N次振动的时间间隔为T,则计算车速v的关系式应是A.v=L/t B.v=NL/tC.v=(N-1)/t D.v=(N+1)/t2.墙上挂着一块长30厘米的平面镜,小明站在镜子前1.5米处,这时他正好可以看到身后的一根木杆,木杆高2米,那么这根木杆离人的距离应该是A.19.5米B.7.0米C.10.0米 D.8.5米3.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上烧,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A.水能够灭火B.火焰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温度C.纸的着火温度高于水的沸点D.水善于将热量迅速向外散发4.设想从某一天起,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那么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船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仍不变B.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也减小C.船受到的重力将不变,船的吃水深度也不变D.船受到的重力将不变,船的吃水深度将减小5.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开口向下插入水银槽中,不计玻璃管的重力和浮力,用竖直向上的力F提着保持平衡,此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如图所示).如果将玻璃管向上提起一段距离,待稳定后,此时的F和h与刚才相比A.F会增大、h也增大 B.F会增大、h却不变C.F会不变、h却增大 D.F会不变、h也不变6.如图所示,两只完全相同的盛水容器放在磅秤上,用细线悬挂质量相同的实心铅球和铝球,全部没入水中,此时容器中水面高度相同,设绳的拉力分别为T1和T2,磅秤的示数分别为F1和F2,则A.F1=F2,T1=T 2B.F1>F2,T1<T2C.F1=F2,T1>T 2D.F1<F2,T1>T27.如图所示,在一个一端开口的U形管内装有水,管的左端封闭着一些空气,水中有一只小试管浮在水面,小试管中也封闭着一些空气.向右管中注入水,则小试管相对左管内的水面变化情况A.小试管将上浮B.小试管将向下沉一些C.小试管将先向下沉一些,再上浮D.无法判断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圆环用轻绳吊在天花板上,环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环自大环顶部开始分别向两边滑下,当两个小环下落至与大环圆心等高时,小环所受摩擦力为F,则此时绳对大环的拉力为A.(M+m)gB.(M+2m)gC.Mg+FD.Mg+2F9.如图12所示的装置中,均匀木棒AB的A端固定在铰链上,悬线一端绕过某定滑轮,另一端套在木棒上使木棒保持水平,现使线套逐渐向右移动,但始终保持木棒水平,则悬线上的拉力(棒和悬线均足够长)A.逐渐变小B.逐渐变大C.先逐渐变大,后又变小D.先逐渐变小,后又变大10.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金属半球壳合成一个球体,用一带正电的小球靠近乙球壳,并将两金属半球壳分开后撤走带电小球.如果用一根绝缘导线连接甲、乙两半球壳,则导线中A.无电流通过,因两半球均不带电B.无电流通过,因两半球带同种电荷C.有瞬间电流通过,其方向由甲半球流向乙半球D.有瞬时电流通过,其方向由乙半球流向甲半球11.如图26所示,六根完全一样的电阻丝,电阻值均为R,依次连结构成一个正六边形,连接处接触良好并形成六个接线柱.任意两个接线柱之间都可构成一个电阻.现在给你一个电阻值忽略不计的导线,要求你每次将其中的任意两个接线柱短接,在各种情况下,利用上述方法能得到的所有电阻中,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不包括零电阻)A.5R/3,R/3 B.3R/2,5R/6C.3R/2,R/2 D. 6R/5,R/212.超市里出售的冷冻食品的塑料包装盒通常选用白色的,并在盒子的底部压制出一些几何图案的凹凸槽,这主要是为了A.既轻便又美观B.既保温又增强抗形变能力C.减少食品与包装盒的接触面积D.避免食品受污染13.A、B两辆车以相同速度v1同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A车在前,B车在后.在两车上有甲、乙两人分别用皮球瞄准对方,同时以相对自身为2v1的初速度水平射出,如不考虑皮球的竖直下落及空气阻力,则A.甲先被击中B.乙先被击中C.两人同时被击中D.皮球可以击中乙而不能击中甲14.如图所示,锥形瓶中盛有0℃的水,现用酒精灯加热,使水温升高到10℃,在这一过程中(不考虑水的汽化及锥形瓶的热胀冷缩),则水对锥形瓶底的压强变化是A.不变B.变大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班级:姓名:考号:15.在图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从B向A滑动的过程中,电压表V1、V2示数的变化量的值分别为ΔU1、ΔU2,则它们的大小相比较应该是A.ΔU1<ΔU2B.ΔU1>ΔU2C.ΔU1=ΔU2D.因为无具体数据,故无法比较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本题有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将每小题的正确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内的指定位置处16.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是由固定的斜面和滑轮组成的.若斜面的长L与斜面高h的比值为2,整个机械的效率为80%,则使用该机械将重物沿斜面缓慢拉上的过程中,作用力F与重物所受重力G 的比值为.17.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蜡烛长l1,它底部粘有一质量为m的小铁块.现将它直立于水中,它的上端距水面h.如果将蜡烛点燃,假定蜡烛燃烧时油不流下来,且每分钟烧去蜡烛的长为Δl,则从点燃蜡烛时开始计时,经时间蜡烛熄灭(设蜡烛的密度为ρ,水的密度为ρ1,铁的密度为ρ2).18.在如图12所示中,AB、CD分别表示质量均匀、形状相同的两块长方形木板,它们的重均为G,长为L,分别可绕各自的支点O1、O2自由转动,且AO1∶O2B=CO2∶O2D=2∶1,现将一根每节重为P,长度超过L的链条MN悬挂在两板的B端和D端,当两木板的B、D两端相距L/2时,两木板恰好保持水平平衡,则该链条共有节组成.若将两木板距离增大为L时,AB板将(填:“绕O1顺时针转动”,“仍保持水平平衡”或“绕O1逆时针转动”).19.如图所示,一根细绳悬挂一个半径为r米、质量为m千克的半球,半球的底面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此容器内液体的密度为ρ千克/米3,高度为H米,大气压强为p0帕,已知球体的体积公式是V=4πr3/3,球面积公式是S球=4πr2,圆面积公式是S圆=πr2.则液体对半球的压力为__ __.若要把半球从水中拉起,则至少要用__ _的竖直向上的拉力.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1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20.(本题10分)一辆实验小车可沿水平地面(图中纸面)上的长直轨道匀速向右运动。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doc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doc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5 km/s B. 3×10^8 m/sC. 3×10^8 km/sD. 3×10^5 m/s答案:B2. 以下哪种物质的密度最小?()A. 空气 B. 水银 C. 铁 D. 木头答案:A3.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成正比。
A. 物体的质量 B. 物体的速度 C. 物体的加速度 D. 物体所受的正压力答案:D4.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有关。
A. 电流的平方 B. 导体的电阻 C. 通电时间 D. 以上都是答案:D5. 以下哪种物质是半导体?()A. 铜 B. 石墨 C. 硅 D. 铝答案:C6.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光的折射?()A. 海市蜃楼 B. 凸透镜成像 C. 影子 D. 彩虹答案:C7. 物体的内能与()有关。
A. 物体的质量 B. 物体的温度 C. 物体的体积 D. 以上都是答案:D8. 以下哪种物质的导电性最好?()A. 玻璃 B. 橡胶 C. 铜 D.陶瓷答案:C9. 机械波的传播需要()。
A. 介质 B. 真空 C. 光 D. 声波答案:A10. 以下哪种力属于非保守力?()A. 重力 B. 弹力 C. 摩擦力 D. 以上都是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 m/s。
12. 1千瓦时等于3.6×10^6焦耳。
13. 物质的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需吸收的热量。
14. 欧姆定律表明,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5.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16. 电磁波谱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
17. 物体的惯性与其质量成正比。
18. 热机的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物理九年级上册奥赛试卷【含答案】
物理九年级上册奥赛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标量?A. 速度B. 力C. 位移D. 加速度2.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成平方关系D. 无关3.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镜子反射B. 水中倒影C. 放大镜成像D. 彩虹4. 电阻的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 导体的长度B. 导体的横截面积C. 导体的材料D. 导体的电压5. 下列哪个不是机械能的转化形式?A. 动能转化为势能B. 动能转化为热能C. 势能转化为电能D. 动能转化为光能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 m/s。
()3. 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4.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5.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不受摩擦力作用。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为______ m/s。
2. 力的单位是______。
3.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的______。
4.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______。
5.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______ m/s^2。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
2. 什么是光的反射?请举例说明。
3. 简述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
4. 什么是机械能?它包括哪些形式的能量?5. 简述电磁感应现象。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5秒后速度达到10 m/s,求物体的加速度。
2. 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阻器与一个电阻为20Ω的电阻器串联,接在电压为30V的电源上,求电路中的电流。
3.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45°,求折射角。
4. 一个物体从10m高的地方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初三物理竞赛试题
初三物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若物体的质量为2kg,作用力为10N,求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A. 5m/s²B. 10m/s²C. 20m/s²D. 50m/s²2.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2秒后的速度为8m/s,求物体的加速度。
A. 2m/s²B. 4m/s²C. 6m/s²D. 8m/s²3. 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从10m高处自由落下,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落地时的动能。
A. 1JB. 2.5JC. 5JD. 10J4. 两个相同材料制成的实心球,其质量分别为m1和m2,半径分别为r1和r2,若m1 > m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r1 = r2B. r1 > r2C. r1 < r2D. 无法确定5.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为10N,求物体所受的拉力。
A. 5NB. 10NC. 15ND. 20N6. 一个标有“6V 6W”的灯泡,接在9V的电源上,求灯泡的实际功率。
A. 3WB. 6WC. 9WD. 12W7. 一个电路中,串联了两个电阻,分别为R1和R2,电路中的电流为I,求电路的总电阻。
A. R1 + R2B. R1 - R2C. R1 * R2D. R1 / R28. 一个电路中,有多个并联的电阻,求电路的总电阻。
A. 所有电阻之和B. 所有电阻之积C. 所有电阻的倒数之和D.所有电阻的平均值9.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2m/s,求物体的动能。
A. 0JB. 1JC. 2JD. 4J10.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3秒后的速度为6m/s,求物体的加速度。
A. 1m/s²B. 2m/s²C. 3m/s²D. 6m/s²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________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8 m/sB. 3×10^5 m/sC. 3×10^6 m/sD. 3×10^7 m/s2. 以下哪种物质的密度最大?()。
A. 空气B. 水C. 铁D. 铝3.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
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C. 物体与地面的摩擦系数D. 物体受到的正压力4. 根据欧姆定律,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是()。
A. 成正比B. 成反比C. 不变D. 无关5. 以下哪种能量转换是正确的?()。
A. 电能转换为热能B. 热能转换为电能C. 光能转换为声能D. 声能转换为光能6.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是()。
A. 匀速直线运动B. 匀加速直线运动C. 匀减速直线运动D. 先加速后减速7.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光的折射?()。
A. 彩虹B. 透镜成像C. 影子D. 光的反射8. 以下哪种物质不导电?()。
A. 铜B. 橡胶C. 盐水D. 银9.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
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C. 物体与地面的摩擦系数D. 物体受到的正压力10.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
A. 透镜成像B. 影子C. 彩虹D. 镜子成像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定律。
2. 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______。
3.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被称为______定律。
4. 一个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持______米高的水银柱。
5.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______。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3m/s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物理竞赛初中试题及答案
物理竞赛初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体中,质量最大的是()。
A. 一个苹果B. 一个篮球C. 一辆小汽车D. 一只大象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00,000 km/sB. 3,000,000 km/hC. 3,000,000 km/sD. 300,000 km/h3.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温度单位?()A. 摄氏度B. 华氏度C. 牛顿D. 帕斯卡4.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力的单位?()A. 牛顿B. 千克C. 米每秒D. 焦耳5.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其下落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
A. 速度与时间成正比B. 速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 速度与时间的平方成反比D. 速度与时间无关6.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能量单位?()A. 牛顿B. 焦耳C. 瓦特D. 帕斯卡7. 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有关。
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速度C. 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D.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8.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功率单位?()A. 牛顿B. 焦耳C. 瓦特D. 帕斯卡9.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密度单位?()A. 千克每立方米B. 千克每立方厘米C. 牛顿每立方米D. 焦耳每立方米10. 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该力的大小与()无关。
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速度C. 物体受到的阻力D. 物体的加速度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____定律。
2. 一个物体的动能与其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关。
3.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__________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4.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__________。
5.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__。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50分)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5m高处自由落下,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九年级物理竞赛试题
九年级物理竞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调来辨别的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水中倒影B.海市蜃楼C.小孔成像D.坐井观天3.汽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下列与汽车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B.汽车装有消声器,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载重汽车的车轮做得比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力D.驾驶员开车时要系好安全带,主要是为了防止惯性4. 下列物体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A.铅笔芯B.铁钉C.玻璃杯D.硬币5、如图所示,直升飞机匀速向上飞行。
下列对直升飞机的分析,正确的是()A.直升飞机不具有内能B.直升飞机的动能不断转化为重力势能C.直升飞机受到向上的力大于重力D.直升飞机的机械能在不断增大6.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 s内将300 N的重物匀速提升3 m,已知动滑轮重30 N,不计摩擦,则()A.利用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450 J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0.9 m/sC.拉力的功率是99 W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7. 列有关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时重力对足球没有做功B.吊车吊着重物使其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过程中,吊车对重物做了功C.运动员举着杠铃在空中停留的时间内对杠铃要做很大的功D.用相同的力将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所做的功不同8.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分别为()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9. 一段1 m长的电阻丝,下列做法能使它的电阻增大的是()A.对折B.长度拉伸为原来的2倍C.剪掉一半D.外表涂上绝缘材料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0.图甲中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cm,图乙中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A。
物理竞赛初中试题及答案
物理竞赛初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5 km/sB. 3×10^8 m/sC. 3×10^6 m/sD. 3×10^7 m/s2.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2kg,受到的重力是()。
A. 20NB. 19.6NC. 18ND. 22N3.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晶体()。
A. 食盐B. 石英C. 玻璃D. 金刚石4.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内和第2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
A. 1:2B. 1:3C. 1:4D. 1:55.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力F作用,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则物体将()。
A. 做匀速直线运动B.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 静止不动6.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光的折射()。
A. 海市蜃楼B. 彩虹C. 镜子反射D. 透镜成像7. 一个完全弹性碰撞中,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碰撞后m1的速度为v1',m2的速度为v2',则碰撞前m1的速度v1和m2的速度v2的关系是()。
A. v1 = v1' + v2'B. v1 = v1' - v2'C. v1 = (m1 - m2)v1' + 2m2v2'D. v1 = (m1 + m2)v1' - 2m2v2'8. 以下哪种情况不会改变物体的机械能()。
A.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C. 物体在竖直方向上自由下落D.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9. 一个物体从高度为h的悬崖上自由下落,不考虑空气阻力,其下落时间t与高度h的关系是()。
A. t = √(2h/g)B. t = √(h/g)C. t = 2h/gD. t = h/g10.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摩擦力作用,如果物体的质量为m,那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矩τ是()。
初三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将: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先增大后减小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A. 速度B. 加速度C. 质量D. 位移3. 根据欧姆定律,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之间的关系是:A. 正比B. 反比C. 无关D. 有时正比,有时反比4.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8 m/sB. 3×10^5 km/sC. 3×10^6 km/hD. 3×10^7 km/h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向相反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A。
7. 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________有关。
8.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在于________。
9. 能量守恒定律表明,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一个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的。
10. 根据公式P=________,我们可以计算功率。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已知一物体在水平面上以恒定加速度运动,初速度为2m/s,加速度为1m/s²,求物体在第3秒末的速度。
12. 一个电阻为20Ω的电阻器,通过它的电流为0.5A,求该电阻器两端的电压。
1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在前2秒内的位移。
四、实验题(每题15分,共15分)14. 描述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并说明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五、论述题(15分)15. 论述牛顿第一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A4. A5. D二、填空题6. 安培7. 质量8. 镜面反射是平行光线照射到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漫反射是平行光线照射到粗糙反射面上,反射光线是散射的。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doc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5 km/sB. 3×10^8 m/sC. 3×10^4 km/sD. 3×10^6 m/s2. 物体的惯性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形状C. 物体的颜色D. 物体的温度3. 下列哪种物质是导体?()A. 橡胶B. 塑料C. 玻璃D. 金属4. 电流的单位是()。
A. 伏特B. 欧姆C. 安培D. 焦耳5.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A. 地球绕太阳公转B.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C. 植物的生长D. 光的传播6. 声音的传播需要()。
A. 真空B. 固体C. 液体D. 气体7. 以下哪种力不是基本力?()A. 重力B. 电磁力C. 强力D. 摩擦力8. 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能量()。
A. 可以被创造B. 可以被消灭C. 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D. 可以被转移9. 以下哪种物质是绝缘体?()A. 铜B. 铁C. 石墨D. 陶瓷10. 物体的密度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体积C. 物体的颜色D. 物体的形状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一种______单位,表示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
2.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定律。
3. 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产生______。
4.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和______。
5. 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方向和______。
6. 电磁波谱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______。
7. 声音的频率单位是______。
8.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__有关。
9. 电能的单位是______。
10.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效果,这是______原理。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A. 初春,湖面的冰层变薄B. 盛夏,地上的水很快变干C. 深秋,草叶上出现露珠D. 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答案】D【解析】【详解】A.冰层变薄,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故不符合题意;B.地上的水很快变干是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故不符合题意;C.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故不符合题意;D.树枝上形成雾凇,是由气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符合题意.2.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
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A. 温度B. 熔点C. 沸点D. 凝固点【答案】C【解析】【详解】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根据题意,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面组织骤然变冷,常温下即可汽化说明乙烷具有较低的沸点。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先汽化,后液化B. 先沸腾,后凝固C. 先液化,后汽化D. 先蒸发,后沸腾【答案】A【解析】【分析】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详解】海水是液态的,水蒸气是气态的,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气态又变为了液态的现象叫液化.【点睛】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4.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A. 冰棒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B. 棒冰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C. 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D. 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答案】C【解析】【详解】物理中的“白气”都是小水珠,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但不同的“白气”来源于不同位置的水蒸气液化,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棒冰周围的冷空气液化而成的;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这是从人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而形成的.答案选C5. 把冰水混合物拿到温度为零摄氏度的房间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冰可以熔化,因为冰的熔点是0℃B. 水可以凝固,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C. 冰不能熔化,水也不能结冰D. 冰可能熔化,水也可能结冰,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详解】因为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差,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这里的冰虽已达到熔点0℃,水也达到了凝固点0℃,但由于它们与房间的温度0℃之间没有温度差,冰既不能吸热,水也无法放热,所以冰不能熔化,水也不能凝固。
2023-2024年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九年级上学期竞赛物理试卷(有答案)
2023-2024年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九年级上学期竞赛物理检测卷(本套试卷g取10N/kg)一、单选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著名物理学家费米根据侦探小说的内容得知,一具尸体大约需要半天时间才能从体温37℃降至室温25℃.另外他通过实验室提供的数据还了解到:体重60kg的正常人的比热容与水相当[c水=4.2×103J/(kg•℃)],每千克葡萄糖完全分解释放的热量为1.6×107J.此外,尸体的散热量大约为正常人在相同时间内散热量的60%.根据这些数据估算出一个正常人体内每天必须补充的葡萄糖为( )A.630g B.63g C.840g D.84g2.如图所示,有一电路暗盒,盒内有一电源和一阻值大的定值电阻,A、B、C为表面的三个接线柱。
现有一电压表,其正、负接线柱分别与红、蓝两线连接,并去试触暗盒中的三个接线柱,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实验次实验过程实验现象数蓝线头试触C接线柱偏转较大1红线头接A接线柱蓝线头试触B接线柱不偏转蓝线头试触C接线柱偏转较小2红线头接B接线柱蓝线头试触A接线柱不偏转B.A、B间连接的是电阻,A、C间连接的是电源,C端接电源正极C.B、C间连接的是电阻,A、C间连接的是电源,A端接电源正极D.A、C间连接的是电阻,B、C间连接的是电源,C端接电源正极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和R2为定值电阻,L1和L2为小灯泡。
闭合S,当滑动变阻A.L1变亮,L2变暗B.L1变暗,L2变亮C.L1变亮,L2变亮D.L1变暗,L2变暗4.把6个相同电灯接成如图(甲)(乙)所示两电路,调节变阻器,两组电灯均能正常发光。
设两个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分别为R1、R2,流过的电流分别为I1、I2,则( )A.I1>3I2,R2=3R1B.I1=3I2,R2<3R1C.I1=3I2,R2>3R1D.I1<3I2,R2=3R15.法国和德国科学家费尔和格林贝尔由于发现“巨磁电阻”效应荣获了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竞赛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题号 一、填空题 二、实验探究题 三、综合题 四、计算题 总分 得分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20分)1、通常把质量为1kg 、温度为20℃、比热容为4.2×103J/(kg ·℃)的水烧开,至少需要吸收 J 的热量.若不计热量损失,获得这些热量至少需要完全燃烧热值为1.2×107J/kg 的干木柴 Kg.2、一瓶500mL 的矿泉水,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若塑料瓶的质量为50g,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则桌面对瓶的支持力为 N,把水倒满一个高10cm 的纸杯,杯底受到的水的压强为 Pa(g=10N/kg)3、图中是利用f=l0cm 的凸透镜在研究成像规律时物距与像距变化关系的图像.实验中若以速度v 匀速将蜡烛从两倍焦距处逐渐远离凸透镜,则像移动的速度 v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二、实验,探究题(12分)4、某品牌汽车使用一段时间后,日行灯的反光碗上面部分就开始发白,影响反光效果.(1)初步探究【猜想】日行灯工作时的高温使反光碗表面物质熔化后变白.【查阅资料】反光碗材料为表面镀铬的团状模塑料,它的耐热性比一般工程塑料好,热变形温度为200~280℃,可长期在130℃下使用.铬的熔点为l800℃.【实验】该灯正常工作时,每20min 测一次反光碗发白处附近的温度,发现温度逐渐升高,3h 后保持在75℃左右.上述实验中需用到的测量仪器有什么?(4分)【分析评价】上述获取的证据能否支持猜想并说明理由?(4分)(2)进一步探究评卷人得分 评卷人得分【观察】发现灯座的焊接点附近有松香残迹.【查阅资料】松香外观为淡黄色至淡棕色(粉末为白色),有松节油气味,密度1.06~1.09/cm3,软化点72~76℃,沸点约300℃,加热后能挥发,不溶于水,能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提出假设】反光碗上面部分发白是由于什么原因产生的?(2分)【制定方案】发白处用什么液体来清洗,使它溶解?(2分)【实验】按制定方案清洗,表面的白色同体溶解,反光碗重新变得光亮.评卷人得分三、综合题(8分)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现代汽车的速度很快,一旦发生碰撞,车身停止运动,而乘客身体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在车内与车身撞击,严重时可能把挡风玻璃撞碎而向前飞出车外.为防止撞车时发生类似的伤害,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以便发生交通事故时,安全带对人体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出现二次伤害.在高档轿车上,除了前后排座位都有安全带外,还安装着安全气囊系统,一旦发生严重撞击,气囊会自动充气弹出,使人不致撞到车身上.(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分)A、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速度越小,惯性越小C、质量越大,惯性越大D、质量越小,惯性越大(2)如图17甲所示,紧急刹车时,人向前运动拉长安全带,人的动能减少,安全带的能增加.(2分)(3)如图17乙所示,人体模型与气囊撞击时,模型对气囊有作用力,同时也有作用力,理由是 .(4分)评卷人得分四、计算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6、图21是工人提升物体的装置示意图,其中AB是一个不计重力、可以绕O点转动的杠杆,且AO:OB=2:5,杠杆B端系有重为1056N物体D,杠杆A端固定着滑轮组.质量为60kg 的工人站在水平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强p0=1.2×104Pa.当他利用该装置匀速提升重物M 时,物体D受到的支持力为N1,工人对地面的压强p1=0.8×104Pa,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90%;当工人利用该装置匀速提升重物N时,物体D受到的支持力为N2,工人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2;已知N1: N2=5: 2,每个滑轮质量都相等,绳重及滑轮与轴的摩擦不计,g取10N/kg.求:(1)提升重物M时工人竖直向下的拉力F1.(7分)(2)提升重物N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工人拉力的功率P.(8分)7、假定有前后两次声音传到人的耳朵里,如果这两次声音到达人的耳朵的先后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0.1s,人耳就能够把这两次声音分辨开,也就是说,如果两次声音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不足0.1s,人耳就只能听到一次声音.某农村中学8年级课外活动小组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现象,他们请一位同学在输送水的管道(充满水)上敲击一下,使铁管发出清脆的声音,其余同学沿铁管分别在不同位置用耳朵贴近铁管听声.实验结束后,A同学说自己只听到一次响声;B同学说自己听到两次响声;C同学说自己听到三次响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气=340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水=1500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v铁=5100m/s.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在铁管上某处敲响一次,三位同学的位置到达敲击点的距离各在什么范围内?(写出计算过程和对结论分析过程)(15分)8、相距3750m的甲、乙两车站之间有一条笔直的公路,每隔2min有一辆摩托车由甲站出发以20m/s的速度匀速开往乙站,每一辆摩托车在抵达乙站后都立即掉头以10m/s的速度匀速开回甲站.这样往返的车辆共有48辆;若在第一辆摩托车开出的同时,有一辆汽车由甲站出发匀速开始乙站,速度为15m/s,问汽车抵达乙站前最后将与从甲站开出的第几辆摩托车迎面相遇?(8分)相遇处距乙站多少米?(7分)9、晓欣同学看到一些小汽车的尾部都标有“0.8”、“1.6”、“1.8”或“2.0”等字样,他上网查询得知这是汽车发动机“排气量”的数值.所谓排气量就是发动机气缸的工作容积,是指所有气缸内活塞从下止点到达上止点所扫过的容积之和.一般情况下发动机的“排气量”越大,功率越大.汽车发动机每一个工作循环要经历四个冲程,带动曲轴转动2周.现有一辆小轿车发动机排气量为1.8L,最大功率为74kW,当该发动机以最大功率工作时,曲轴的转速为5200r/min.汽油机工作时的最佳空燃比(即空气和燃油的质量比)为14:1,压缩比是10(即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若发动机在最大功率时汽油和空气的混合密度为1.35kg/m3,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密度为0.71×103kg/m3.请计算:1.这台发动机在最大功率时的热机效率.(7分)2.发动机在最大功率时,汽车的最高时速为175km/h,计算在此情况下汽车每百公里油耗为多少升.(8分)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3.36 ×105 0.0282、 5.5 10003、小于二、实验,探究题4、解:(1)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时间和温度,因此需要的测量工具有温度计和秒表;上述证据不能支持猜想,因为铬的熔点为l800℃,75℃没有达到反光碗内物质的熔化温度;(2)反光碗上面部分发白是由于松香先挥发再凝华产生的,松香能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因此应该用酒精等有机溶剂来擦拭.故答案为:(1)温度计和秒表;不能支持猜想,因为75℃没有达到反光碗内物质的熔化温度;(2)松香先挥发再凝华;酒精等有机溶剂.三、综合题5、(1)C(2)势能(3)气囊对模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四、计算题6、受力分析图给1分人站在地面上时受力分析如答图5所示,提升重物M时受力分析如答图6所示,提升重物N时受力分析如答图7所示,(1)由图可知:G人=p0S人——①G=F人1+p1S人——②……………………………人由①②式得:F=200N………………………………………1(2)提升重物M时,G M+G轮=2F1=400Nη==G=360N G轮=40N……………………………MF=3F1+ G轮=640NA1F×L1= F B1×L2A1F×L1=(G D-N1)×L2A1N= G D- F A1=1056N-640N=800N (1)N=800N=320N2F×L1=(G D-N2)×L2A2FA2=(G D-N2)=×(1056N-320N)=1840NFA2=3F2+G轮F2=(F A2- G轮)/3=600N……………………………工人提升重物N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的功率为P,P= F22v=600N×2×0.5m/s=600W……………………………7、A同学与敲击点处的距离:s1<43.97m;B同学与敲击点处的距离:43.97m≤s2<212.5m;C同学与敲击点处的距离:s3≥212.5m.【解析】A同学说自己只听到一次响声,说明从空气中传播到他耳朵中的声音和从水中传播到他耳朵中的声音的时间差小于0.1秒.设A同学与敲击点处的距离为s1,则有-<0.1s,解得s1<43.97m;B同学说自己听到两次响声,说明从水中传播到他耳朵中的声音和从铁管中传播到他耳朵中的声音的时间差小于0.1秒.设B同学与敲击点处的距离为s2,则有-<0.1s,解得s2<212.5m ,即43.97m≤s2<212.5m;C同学说自己听到三次响声,说明从水中传播到他耳朵中的声音和从铁管中传播到他耳朵中的声音的时间差大于等于0.1秒.设C同学与敲击点处的距离为s3,则有-≥0.1s,解得s3≥212.5m.8、解:摩托车从甲地到乙地所需时间为t1=S/v1=3750m/(20m/s) =187.5s设汽车速度为v=15m/s 摩托车从乙地开往甲地的速度v2=10m/s设汽车抵达乙站前最后与甲站开出的第n辆摩托车相遇,相遇时汽车行驶的时间为t.由题意知,每隔2min即Δt=120s有一辆摩托车由甲站开出,则相遇时,第n辆摩托车行驶的时间为t-Δt(n-1),第n辆摩托车从到乙站后和汽车相遇所经历的时间为t-Δt(n-1)-t1依据题意,摩托车在t-Δt(n-l)-t1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距离与汽车在时间t内行驶的距离之和正好等于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即vt+v2[t-Δt(n-1)-t1]=s 化简得(v+v2)t=S+v2t1+v2Δt(n-1)(15m/s+10m/s)t=3750m+10m/s×187.5s+10m/s×120s(n -1)整理得25m/s×t=4425m+1200m×n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所需时间故t<t0=250sn为正整数当n=1时可得t=225s当n=2时可得t=273s>t0=250s则根据上述分析,当n≥2时,都不合题意,只能取n=1,此时t=225s汽车行驶距离为S1=vt此时汽车离乙站距离S2=S-S1=s-vt =3750m-15m/s×225s=375m即汽车抵达乙站前最后将与从甲站开出的第1辆摩托车相遇,相遇处距乙站375m.9、1.这台发动机在最大功率时1min内发动机做的有用功W有=74×103W×60s=4.44×106J在1min内转动5200r,吸入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2600次1min内发动机消耗汽油的质量为:m= ρV =1.35kg/m3×1.8××10-3 m3×2600× =0.47 kg1min内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W总=0.47kg×4.6×107J/ kg=2.16×107J这台发动机在最大功率时的热机效率η=W有/W总=21%2.汽车以最高时速175km/h前进100km所用时间:t=s/v=100km/175km/h =34.3min汽车每行使100km的耗油质量为m’= 0.47 kg/min×34.3min=16.1kg 汽车每行使100km的耗油体积为V’= m’/ρ=16.1kg/0.71kg/L=22.7L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