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考研复习要点
考研复习资料 如何掌握古代汉语知识点总结
绪论主要掌握古汉语书面语的两大系统文言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古白话:唐宋以来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近古书面语,用在通俗作品中。
常见的中文工具书部首:文字学角度的部首颖禾检字法角度的部首页主要掌握作者、主要特点、用途等《说文解字》说文作者,地位及说文四大家的著作: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康熙字典》《经传释词》《词诠》《诗词曲语辞汇释》《辞源》《辞海》《汉语大字典》等《说文解字》作者:许慎时间:东汉(公元121年)特点(编排方式,收录对象):收字字头以小篆为主(正文注解用隶书)。
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
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首创部首编排法)。
编著时首次对“六书”做出了具体解释。
地位:。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字典。
: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
《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部首排列法,214部,收字47035字。
释字体例:先音后义,注音用反切,释义用文言。
是中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汉字辞书。
中国收录汉字最多的古代字典。
《经籍餐诂》(zuan gu三四声)阮元清代1798年该书把有关经传的各家注释汇为一编,按平上去入四声分为106部,以一韵为一卷。
每字下罗列唐代以前各古书注解对这个字的解释。
虽只解释字义而不注音,但对查找原书和研究古汉语还是有帮助的。
1相反的:一旦缓急,杜绝河津足以自守。
《后汉书•窦融列传》缓急生了•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无羽毛以御寒暑。
《列子杨朱》昼夜勤作息。
《孔雀东南飞》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2相关的:侯生摄敞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
《史记魏公子列传》大夫不得造车马。
《礼记玉藻》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墨子非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古代汉语》考研基础知识串讲资料
古代汉语知识串讲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
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
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
古代汉语复习笔记 重点全记录
古代汉语的词序一、词序是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词序:也叫语序,是指语言中词语结合的先后次序。
汉语不靠词形变化表达语法意义,词序在表达语句含义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古汉语的正常语序:主语+状语+谓语+宾语+补语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赵氏求救于齐。
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战国策〃赵策》)二、谓语前臵所谓‚谓语前臵‛,是指为突出或强调谓语,而将主语和谓语的语序倒装。
这既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一种语法现象。
(一)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而把谓语提前1、谓语具有询问的意义谁欤?哭者。
少顷,东郭牙至,管子曰:‚子邪?言伐莒者。
‛2、谓语具有赞叹或惋惜的意义美哉!室。
仁夫公子重耳!惜乎!子不遇时。
展矣君子。
3、谓语具有斥责和不满的意义甚矣,汝之不惠。
久矣,夷狄之为患也。
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4、谓语具有祈求和命令的意义助哉!夫子。
来,尸虫!(二)为了押韵而把主语挪后桃之夭夭,灼灼其花。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三、宾语前臵在古代汉语中,谓语后面的宾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可以提到谓语的前面,这种现象叫做‚宾语前臵‛。
汉语的基本词序:主语——谓语——宾语宾语前臵的语序:主语——宾语——谓语宾语前臵一般受到一定的语法条件的限制。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臵1、语法条件:a.句子是疑问句; b.宾语是疑问代词古汉语中的常见疑问代词:谁、孰、奚、曷、胡、何、安、焉、恶等(1)动词宾语例彼且奚适也?‛王送知莹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谁立焉。
‛圣王有百,吾孰法焉?王者孰谓?谓文王也。
今有固车良马于此,又有奴(驽)马四隅之轮于此,使子择焉,子将何乘?(《墨子〃鲁问》)吾谁欺?欺天乎?注意: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如果动词前面有助动词,那么这个疑问代词,不仅要放在动词的前面,而且还要放在助动词的前面。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一,“三字”(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问题(尤其是讲过的课文里出现过的)、词的本义与引申义(注意常用词部分)、辞赋的基本知识。
以上这些将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
古注要重点掌握,将会出一道大的分析题。
二,上古音、中古音、诗律是重点。
上古音主要掌握三十韵部及三十三声纽、弄清旁转、对转、准双声、旁纽等概念的含义。
中古音主要掌握中古音声母、声调向现代音转化的规律。
诗律会出一道大的分析题,分析律诗的平仄格式及拗救。
三,标点翻译(有可能从我们上过的课文中出,也有可能从课外读物中出)及文段的语法分析(词类活用、宾语前置、被动句、判断句等)。
第一题、客观题一、古今字(子路曾)鼓瑟希:希(希疏)—稀莫春者:莫(暮的本字)—暮(子路)使子路反见之:反—返(古今异义词:丈人古义老人今义岳父明日古义第二天今义今天下去的一天(氓)古今异义:至于,古义:到;今义:达到某种高度。
以为,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
泣涕,古义:低声哭泣落泪;今义:眼泪和鼻涕。
贿,古义:财物;今义:用财物贿赂。
)(逍遥游)其翼若垂天之云垂:本义为象草木花叶下垂的样子引申远边之义此为本义垂—陲志怪者也志—识“鹏之徙与南冥冥—溟而后乃今将图南图—小知不及大知知—智(秋水)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古今字:虚(河水流进)与墟(许行)古今字:禽兽偪人。
偪与畐、则贾相若贾与价圣人有忧之有与又(天伦)臧与藏臧本义奴隶。
申出“收藏”之义此为引申夭与妖(在“妖怪”这一义上)、北与背、臧与藏(后起区别文)、队与坠(历山)古今字:畝与(登大雷)古今字:景与影、泻为写、与派(静女)释”、“怿”也是古今字的关系。
二、通假字(秋水)舟车之所通卒,通萃,聚集卒”本义为在官府中服务的杂役所穿的衣服,后代指杂役。
“萃”本义为草的样子,草茂为众草聚集,可引申为“聚集”义(天伦)是无世而不常有之常通尝通假字:党与倘、常与尝、睹与(登大雷)通假字:澱与淀、陇与拢(情采)通假字:谟与模静女)“归”通“馈(氓)匪:通“非”,不是。
古代汉语考研要点汇编
古代汉语考研复习要点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
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
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
古代汉语复习重点
1、第一部汉字形义分析的巨著《说文解字》列出“六书”,其中“造字法”是指事,会意、象形、形声;“用字法”是转注、假借。
2、古典散文分成史传文、说理文、杂记文、应用文四类。
3、史传文,也叫“历史散文”,有三种体裁: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
4、《史记》开创了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先例。
5、汉字通假是指古代汉语中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
与通假字不同,假借字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6、大篆的名称始见于《汉书•艺文志》。
7、上古音指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可以拿《诗经》音作为代表。
8、秦书八体: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
9、中国古代的文体,按语言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三个大类:一、散文;二、韵文;三、骈文。
10、自传体的产生和写书有序言,都与司马迁有关。
11、我国最早的说理文,有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编纂的《论语》。
12、真正可以称之为论说文,要从《墨子》算起。
13、“论”是议论,它的说理方式以论证为主;“说”是说明,它的说理方式以解释为主。
二、名词解释1、衍文:校勘学术语,简称“衍”,也叫“衍字”。
用来指明古籍中多出了文字的现象。
如“‘臣欲使人刺之,众终莫能就’,众字衍”。
2、象形;象形的主要特点是字形像它所表达的事物之形,是以简单的线条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
如:日月田山3、异体字:由于时间或地狱的关系,人们为同一个词造出两个或更多的字来代表它,形成了形体结构相差较大,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字,如。
4、简繁字:由于人们改革汉字,进行简化而产生的现象,简化字要比繁体字的书写简单,笔画较少,往往是一对一的关系,也有一对多的情况。
今天所用的许多简化字是历代相传下来的。
如聲声、開开等。
有些简化字和繁体字之间词义毫不相干,因为同音而被采用。
如万萬5、《十三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古代汉语考研 王力古代汉语笔记(通论,复习重点,练习题答案)
古代汉语笔记,根据王力的书整理的一、填空: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A、按音序排列。
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
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
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
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
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
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
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
释字体例先音后义。
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
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
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
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
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
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
刘叶秋负责。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
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
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
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
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
徐灏《说文解字注笺》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考研古代汉语必记知识点
几本重要著作1、尔雅《尔雅》作者和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说法,书名之意是以雅正之言解释方言词语和古词语,使之近于规范。
它是我国第一部解释词义的训诂著作,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编纂的词典。
全书按意义分类,共19篇,前三篇《释诂》《释言》《释训》是解释一般词语的,后十六篇是解释各种名物的。
《尔雅》汇集并保存了大量的上古汉语的词汇,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同时也是阅读先秦古籍的工具书;《尔雅》首创的按意义分类编排和释词方法,对后世的辞书和类书的编纂有很大影响。
当然,《尔雅》也有不少缺点,分类不够科学,所收词语义项不够完整,释义过于简略,意义不够明确等。
晋代郭璞的《尔雅注》是现存最早的注本,宋代邢昺著有《尔雅疏》。
清代著名的有邵晋涵的《尔雅正义》和郝懿行的《尔雅义疏》。
(《尔雅正义》引证多种古籍,并广泛采集古注来补充郭注的疏漏,材料丰富,解释简明扼要。
《尔雅义疏》是所有注本中最为详尽和通行的一种,这部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根据实际观察来描述草木虫鱼鸟兽,详细确切,胜过以往各家注解,并纠正了历代相传的一些错误说法。
他在注解中还很重视以声音通训诂,但由于对古音学比较生疏,错误较多,古音通假也用得过于泛滥,后来王念孙做《尔雅郝疏刊误》有所补正。
)2、方言《方言》,全称《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輶轩是指周秦之际帝王使臣乘坐的一种轻便车,輶轩使者指的是周秦时代往各地采集诗歌民谣异语方言的使者,绝代语是指历代传承下来的词语,即当时的通用词,别国方言是指一些在先秦时时诸侯国地区的方言。
),作者扬雄。
《方言》共15卷,今存13卷,12和13卷只有细目没有方言。
全书的编排体例仿《尔雅》,这十一卷的释词方法基本一致,一般是先列一些不同的方言中的同义词,然后用一个通行地区广泛的词加以解释,以下还大都说明某词属于哪一地区方言。
《方言》是我国第一部记载全国性实际方言情况的方言词典,书中收集并保存了相当丰富的汉代口语词汇,为我们了解汉代通用词语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我们研究古今语义语音变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古代汉语考研辅导
第一章工具书一.知识点1.《说文解字》的分部原则是:“分别部居,不相杂厕”。
(分门别类按部首排列,不彼此杂糅在一起。
)2.《说文解字》中的“古文”是指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文字,共收510个。
重文是指异体字,共收1163个。
3.清代《说文》四大家及其代表作:段玉栽《说文解字注》、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桂馥《说文解字义疏》。
4.《说文解字诂林》的作者:近代人丁福保。
5.《方言》的全名是:《轩輶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其中“轩輶使者”的意思是:古代帝王派往各地采风和记录方言的使者。
“绝代语释”的意思是:古今词语解释。
《方言》中“转语”的意思是:表示古今各地语言在声韵上的变化和联系。
6.《方言》系列丛书:东晋郭璞的《方言注》、清戴震的《方言疏证》、钱绎的《方言笺疏》、今人周祖谟《方言校笺》。
7.《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也是第一部训诂学专著。
《方言》是汉语方言学的第一部著作。
《释名》是我国第一部语源学著作。
《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语法学专著。
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是我国第一部白话文语法著作。
8.《尔雅》前三篇的篇名:《释言》《释训》《释诂》。
9.《尔雅》较好的注本:晋代郭璞注、宋代邢昺《尔雅注疏》。
10.《左传》比较好的注本:晋代杜预注、唐代孔颖达疏的《春秋左传注疏》。
11.《康熙字典》是清代张玉书、陈廷敬等人奉敕编写的,是在明代梅鹰祚的《字汇》、张自烈的《正字通》的基础上修订成的。
是第一部用“字典”命名的字典。
收字47035个,是古代汉语中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
12.《康熙字典》214个部首是按十二地支从子到亥的顺序排列的。
13.《中华大字典》是中华民国期间出版的一本字典,补正了《康熙字典》的缺陷和不足。
作者是欧阳溥存。
14.《佩文韵府》:清张玉树根据元、明以来流传的《韵府群玉》《五车韵类》修订增补而成的。
“佩文”是清朝皇帝的书斋名。
故以《佩文韵府》命名。
古代汉语复习提纲
绪论一、古代汉语的性质:1、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是和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
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和发展。
2、汉语有两种书面语形式:(1>文言文(2)古白话3、文言文是在先秦语言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书面语。
它在发展中日益与口语相脱离,并不断从历代口语中吸取营养,与时俱新。
4、、5、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是文言文。
文字部分汉字的形体构造一、汉字的表意性质:汉字具有“因形示义”的特点。
二、传统的“六书”说:1 "六书”的由来与次第。
2许慎对“六书”说的发展。
3 “六书”说的贡献与局限。
三、汉字的形体构造与古代词义:(一)不带标音成分的纯表意字1、象形字构造与词义:2、指事字构造与词义;3、会意字构造与词义。
(二)带标音成分的形声字>1、形符与声符的位置。
2、形符与词义的判断。
形符具有标示义类的作用。
形符具有判断词义的辅助作用。
汉字形体的变异古今字:古代常常一字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音词或同源词,后代为了表达明确,便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另造新字,于是这种新体与原字之间便成为古今字。
古今字的两个来源:>同音假借而形成的古今字:本字为借方所夺,于是在本字上加形符以示区别。
同源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
词的孳乳分化,要求专字表达,于是在原字上增加或更改形符以示区别。
对待古今字的正确态度:了解古今字的关系,以掌握古今词义;认识汉字发展的事实,不可是古非今。
异体字:两个或两个以上音、义完全相同,只是字形不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的字,称为异体字。
异体字的产生,是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人们采用不同的造字素材和方法而记同一个词的结果。
异体字的类别:造字异体;繁简异体。
繁简字:由繁趋简是汉字发展的总趋势,繁简字实质上也是一种异体字。
迄今多数古籍仍是繁体字,读古书要掌握繁体字。
繁简字间的几种关系:繁简字间的对应关系:意义相通的归并关系:声音相同的替代关系。
汉字的通假一、通假是指在古汉语的书而语里,把已有的字作为音节符号,记录与之音同或音近的词的方法。
全国通用考研古代汉语最全笔记
古代汉语词汇单音词:只有一个音节的词,写到书面上,也就是一个汉字。
例如:走、则、道、股、远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先秦——魏晋段,以单音词占绝对优势,仿古作品中也是),现代汉语中复音词占绝大多数。
连绵词:是由一个词素组成的词。
又叫“连绵字”、“连语”等。
连绵词的特点:(了解)1、两个不同的音节密不可分,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义,即两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
2、写在书面上,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字,但这两个字不是代表两个词素,而是代表两个音节。
3、连绵词的意义与用来代表音节的那两个字的意义一般是没有关系的。
连绵词中的两个字拆分开来,有的有意义,有的没有意义。
虽然有的字可以拆开使用,但单独使用时与连绵词的整体意义无关。
参差——长短不齐貌参(shēn)——古代指星名连绵词的词性连绵词的类别连绵词——因声求义(一)望洋兴叹《论衡·骨相》:“武帝望阳。
”《庄子·秋水》:“望洋向若而叹”解释:1、望视太阳2、望着海洋3、仰视貌4、远视貌类推:格式“望×兴叹”望书兴叹望题兴叹望车兴叹望船兴叹望海兴叹望山兴叹叠韵连绵词望洋:望羊望阳望佯盳洋——迷惘直视的样子(二)犹豫解释:1、犹是犬名。
人将犬行,犬好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如此往还,至于终日。
斯乃豫之所以未定也,故称犹豫。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2、犹是犬名,每闻人声,即豫上树,久之复下,故曰犹豫。
双声连绵词犹豫:犹与犹预由豫犹夷由夷——拿不定注意(三)贪婪至秦则不然,师申商之法,行韩非之说,憎帝王之道,以贪狼为俗,非有文德以教训于天下也。
——《汉书·董仲舒传》解释:1、狼性皆贪,故谓贪为贪狼也。
——颜师古注2、“贪狼”是“贪狠”的错误写法。
——晨风、刘永平编《韩诗外转选译》“贪狼”一词在汉代典籍中常见:1、《盐铁论·世务》:“匈奴贪狼,因时而动,乘可而发。
”2、《汉书·贾山传》:“秦王贪狼暴虐,残贼天下。
古代汉语考研资料
古代汉语常考知识及名词解释汇总一、填空: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A、按音序排列。
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
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
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
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
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
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
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
释字体例先音后义。
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
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
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
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
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
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
刘叶秋负责。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
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
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
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
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
徐灏《说文解字注笺》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考研古代汉语复习重点
古代汉语复习要点一六书造字法六书造字法: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汉字的四大造字法简介:古代中国人将汉字的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总称“六书”,即所谓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它大约反映了战国末到汉代人们对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情况的认识。
六书基本上是建立在小篆的基础上的,还有不够完善周密的地方。
但它仍然不失为了解汉字的最好的纲要。
可以说“六书说”是我国文字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创见。
象形文字是人类社会最初产生的文字,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
是构字方式的一种文字。
例如“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龜”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魚”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艸”(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門”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
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人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实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画不出来的。
会意字概述会意字许慎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
”类指事类,谊同义,同挥,指犹言导向。
他这八字的界说比较含混,大致是说,比拼代表某些事物的文,并合其义而成新义,而对这个新义的理解需要依假借字简介假借字汉字是由象形、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
有的外物有形象可以描绘,有的意思可以利用图像和笔画来表现,可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音汉字是由象形、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
有的外物有形象可以描绘,有的意思可以利用图像和笔画来表现,可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这种跟借用的字的形义完全不合的字就称为假借字。
郭锡良[古代汉语]考研笔完整复习知识点(可打印)
郭锡良[古代汉语] 考研笔完整复习知识点(可打印)古代汉语知识点总结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 1. 重点篇目:第一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触龙说赵太后》、《孙膑》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 2.复习办法: A. 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 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C. 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D. 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 复习范围:第一册:(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二)词的本义探求例第二册(三)引申义分析例(上)(四)引申义分析例(下)第三册(五)同义词辨析例 2. 复习办法:A. 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B. 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C. 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张玉书,成书于清代康熙五十五年,按部首排列,共214 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音法;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汉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合成被注字的音。
直音法:是用同音字来注音。
叶音法:认为为了押韵可以暂时改变读音。
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
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古代汉语考研 王力古代汉语笔记(通论,复习重点,练习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笔记,根据王力的书整理的一、填空: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A、按音序排列。
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
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
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
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
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
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
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
释字体例先音后义。
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
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
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
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
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
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
刘叶秋负责。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
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
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
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
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
徐灏《说文解字注笺》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古代汉语--考研笔记
古代汉语考研笔记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
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
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
古代汉语考研总结
古代汉语考研总结引言古代汉语是考研中一个重要的考点,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生来说,掌握古代汉语是非常必要的。
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关于古代汉语的重要知识点和复习方法,希望能够通过这篇文档,对考生们的古代汉语复习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一、古代汉语的特点古代汉语是汉语言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一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点:1.音韵变化:古代汉语的音韵系统与现代汉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比如,古代汉语有声母的读音数量比现代汉语多,同时还有很多的声母韵尾变异情况。
2.词汇的多义性:古代汉语中的词汇往往具有较多的义项,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具体的含义。
3.语法结构的差异: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也有所不同,例如,古代汉语中的动词短语、定语、补足语等的使用较为灵活。
4.书面与口语的差异:古代汉语的书面语与口语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在阅读古代文献时需要特别注意。
二、古代汉语考点分析在考研古代汉语的复习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复习:1.古代文献阅读:考生需要熟悉古代文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了解常见的古代文献体裁和常用的古代汉字,掌握古汉语文献中常见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
2.文言文鉴赏:考生需要学习如何鉴赏古代文言文的作品,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可以通过阅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学习其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词汇积累:考生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古代汉语词汇,包括汉字的读音和意义。
可以通过阅读古代文献和参考词典,积累和记忆这些词汇。
4.语法和句法:考生需要熟悉古代汉语的语法和句法规则,包括动词的使用、名词的修饰、句子的结构等。
可以通过做一些语法和句法练习题,提升自己的语法和句法分析能力。
三、古代汉语复习方法在复习古代汉语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提高自己的考试水平:1.阅读古代文献:多读一些古代文献,包括古代散文、诗歌、小说等。
通过阅读古代文献,可以熟悉古代汉语的用词和表达方式,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2.刷题巩固知识:通过做一些古代汉语的复习题,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古代汉语知识。
山东省考研汉语言文学复习资料古代汉语基本语法总结
山东省考研汉语言文学复习资料古代汉语基本语法总结古代汉语是汉字的骨干,也是汉语言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省考研中,古代汉语基本语法是必考的重点内容之一。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本文将对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名词名词是古代汉语中最基本的词类之一,它主要用来表示人、事、物的名称或代词。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的变化较为固定,分为单数和复数两种形式。
名词的数目变化主要通过更改词尾或词根来实现。
例如,“人”字在单数形式下为“人”,在复数形式下为“人们”。
古代汉语中的名词还有专有名词,如地名、人名等。
古代人们常常通过人名和地名来表示身份和来源,为了正确使用古代人名和地名,考生需要大量积累和阅读相关古代文献。
二、动词动词是古代汉语中最重要的词类之一,它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行为、状态和变化。
古代汉语的动词变化较为复杂,常常需要根据时态和语气的需要进行变化。
一般来说,古代汉语的动词变化有时态和语气两个方面。
1. 时态在古代汉语中,时态的变化主要通过动词前后的助动词或助词来实现。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时态有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
例如,“我昨天去了图书馆”中的“去了”表示过去时,“我正在做作业”中的“正在”表示现在时,“我明天会去学校”中的“会去”表示将来时。
2. 语气古代汉语的动词变化还与语气密切相关。
在古代汉语中,动词的语气有肯定、疑问、否定等。
通过不同的助动词或助词的添加或改变,可以表达不同的语气。
例如,“他一定会来”中的“一定”表示肯定,“你是不是去过北京?”中的“是不是”表示疑问,“我不会去”中的“不”表示否定。
三、形容词形容词是古代汉语中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的词类之一。
在古代汉语中,形容词的变化相对简单,多数情况下只需在形容词前加上“之”字即可修饰名词。
例如,“美丽之花”中的“美丽”修饰了“花”。
四、副词副词是古代汉语中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整句的词类之一。
古代汉语中的副词种类繁多,常常需要通过阅读古代文献进行积累。
古代汉语考研考点
古代汉语考研考点文字:1.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找出义符和声符,注意位置特殊的情况徒旗到锦修;亦声字;右文说;四体二用说;分析汉字的结构假借《说文解字》简介、评价说文四大家2.汉字的形体演变:3.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古文字阶段、今文字阶段、古今文字的分水岭(为什么)隶变3.古书的用字:古今字:定义;古字和今字的形体关系、意义关系;古今字的产生原因异体字:定义;异体字的形体差异;异体字的辨识繁简字:繁简转换;繁体字简化的主要方式;注意同形字,如后与後、谷与榖通假字:定义;通假与假借的关系;通假字与古今字的区别;写出通假字的本字词汇:1.古汉语词汇的构成:什么是连绵词(字);连绵词的类型:双声、叠韵;偏义复词2.古今词义的异同:古今词义的异同情况;古今词义的差异:范围的差异: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程度轻重的变化3.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什么是本义;本义的探求;什么是引申义;假借义;分辨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4.同义词辨析语法:1.词类活用:定义;类型;辨识2.判断句:定义;判断句的辨识3.宾语前置:辨识4.被动句:定义;被动句式;辨识5.代词、副词:人称代词“之”“其”的用法;疑问代词的用法;无定代词;指代性副词6.虚词:以、与、于、乎、也、矣、而音韵、诗律:字母韵部三十六字母上古三十韵部反切双声叠韵叶韵破读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切韵》《广韵》与平水韵三者之间的关系古无舌上音古无轻唇音平分阴阳,入派三声,浊上变去《诗经》的用韵近体诗定义近体诗的特点平仄格式粘对拗救近体诗分析词牌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时期?古书的阅读:《十三经注疏》:哪十三经,谁的注谁的疏古注的体例、术语:传春秋三传注疏正义五经正义章句集解聲訓读为读曰之为言貌笺衍生文如字古书的注音方法:直音法、反切法不同类型古书的注解:经类古籍、史类古籍、子类古籍、集类古籍古注阅读题工具书:字典辞书的编排:常用工具书:《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注》《康熙字典》《詞詮》《佩文韵府》《經傳釋詞》《尔雅》《四库全书》文体、修辞及其他:骈体文的特点;互文、并提、句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考研复习要点通论部分复习要点: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册(一)怎样查字典辞书: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成书年代(清代康熙五十五年),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
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刘淇),收字(470多)个,按(四声)分卷,依(韵)排列。
5.《经传释词》的作者是(王引之),收字(160 )个,全书分(十)卷,按(古声母)排列。
6.《词诠》作者是(近人杨树达),其他虚词著作有裴学海的《古书虚字集释》,对唐以后汉语词汇进行研究的著作有张相的《诗词曲语辞汇释》(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1.什么是“六书”?古人分析汉字的造字方法归纳出来的六种体例。
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实际上汉字的结构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假借是用字方法,至于转注,很难作出定论。
2.记住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的解释,即:“一曰指事,……;二曰……。
”3.记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概念和书上的古字形。
4.什么是“亦声”?5.记住书上举例的字,如:“难、权、而、忘”等字的本义。
6.掌握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的概念和例字。
(三)古今词义的异同1.关于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有三种情况:(问题:古今词义的异同有哪些情况?)(1)古今意义基本未变:如:“马、牛、羊、山、水”等;(2)古今意义完全不同的:如:“绸”古代的意义是“缠绕”,现代的意义是“丝绸”;“该”古代的意义是“完备”,现在是“应当”。
(3)古今词义有同有异的。
如:……2.古今词义范围的差异有:(问题:从词义范围看,古今词义的不同有哪些?)(1)词义的扩大,如“菜”,古代专指植物类蔬菜,现在包括肉、蛋之类;再如“睡”,古代指坐着打盹,现在指一般的睡觉。
(2)词义的缩小,如“宫”,上古泛指房屋,现在指少数公共场所。
再如“瓦”,古义比今义要广,古代指陶制品,现在房屋上的建筑材料。
(3)词义的转移,如“暂”,古代是指狗突然向人袭击,今义指时间短暂;再如“汤”,本义指热水,现在指菜汤、米汤之类。
3.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有哪些?答:(1)古代是褒义,现在是贬义的:如“复辟”,古代是“恢复君位”,现在是说“开历史倒车”;再如:“爪牙”,古代指“勇猛的得力助手”义,现在是“走狗”。
(2)古代是贬义,现在是褒义的:如“锻炼”,古代是玩弄法律诬陷别人的意思,现在指“练习、磨炼”,是褒义。
(3)有的中性词,后来有了褒贬色彩:如“谤”,古代指“议论”,中性;现在指“诽谤”,贬义。
4.从词义轻重的情况:(1)有些词,古义轻,今义重。
如“诛”,最初只有“责备”的意思,后来是“诛杀”的意思。
(2)还有写词,古义重,今义轻。
如“感激”,古义是“愤激”的意思,现在一般是“感谢”义。
5.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如“消息”,古代是“消长”的意思,再如“睡觉”,古代是“睡醒”的意思。
(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1.什么是词的本义?答: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但不一定都是原始意义。
2.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它的形体结构和意义有密切关系,因此,历来文字学家都是从字形入手探求词的本义,东汉人()就是这样做的,他的《》就是一部讲本义的书。
而他讲本义的办法是()。
3.如:“斤、戒、刃、適、臣”四字:掌握这四个字的本义和造字方法;另有“臣、望、临、卧”四字,掌握这四个字的本义和造字方法。
4.所以,探求词的本义时,不仅要分析字形,还必须要有语言材料来加以证实,这是检验本义是否可靠的重要依据。
5.什么是引申义?答:所谓引申义,就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它是造成一词多义的根本原因。
6.从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直接引申,一类叫间接引申;7. 直接引申是指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如“月”,本义是月亮,引申为时间单位“月”。
再如“城”,本义是“城墙”,引申为“城市”。
8. 间接引申是有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即所谓“辗转为它训”。
如“朝”,本义是早晨,引申为“朝见”,再引申为“朝廷”,再引申为“朝代”。
再如“任”,……。
9.从本义与引申义所表示的内容看,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是本义发展为各种引申义的基本方式:如“网、踵、市、特”四字,掌握这四个字的本义和引申义。
(五)词类的活用1. 什么是使动用法?答: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2.掌握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的例子,即理解其意义,见到“使动用法”的词,能够识别出来。
3. 什么是意动用法?答: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这种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4.掌握书上出现的每一个例子,体会名词的意动用法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的意思,学会识别意动用法的词。
5.掌握P281——282页“名词用如动词”的例子。
6.名词用作状语有几种情况?答:(1)表示方位和处所;如:……(2)表示工具和依据;如:……(3)表示对人的态度;如:……(4)表示比喻,如:……。
(回答问题时,要适当举一、两个例子。
)7.掌握P282——284页“名词作状语”的例子。
8.名词活用的条件有哪些?(即:判断词类活用的依据有哪些?)答案在P284——287页。
(六)古代汉语的词序1.古代汉语宾语前置有几种形式?答:有以下一些形式:(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
(见P288)(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
(见P290)(3)一般句子中,代词用“之、是”等代词复指,如:…。
(见P292)(4)介词宾语前置:如何以知之。
一以当十。
等等。
(注意:本节的每个例子都要好好看一遍,看懂,理解。
)(七)古代汉语的判断句:1.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有哪些形式?答:主要有四种形式:(1)两个名词性词组并列,如:荀卿,赵人。
(2)不用判断词,句末有语气词“也”,如:张骞,汉中人也。
(3)主语用代词“者”复指,如:陈轸者,游说之士。
(4)主语用代词“者”复指,句末有语气词“也”,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注意:本节的每个例子都要好好看一遍,看懂,理解。
)2.古代汉语也常常出现“是”字,但它往往不是判断词,而是代词。
“是”作为判断词来用,汉代肯定就有了。
3.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有哪些?答:(1)不用判断词“是”。
(2)句末往往有语气词“也”。
(3)往往用代词“者”复指主语。
(八)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1.古代汉语被动句式有哪些?答:有以下一些形式:(1)“于”字式,如:卻克伤于矢。
(2)“为”字式,如:道术将为天下裂。
(3)“为……所”式,如: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4)“见”字式,如: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5)“见……于”式,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6)“被”字式,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2.现代汉语表示被动的“被”字句,实际上在战国末期就已经产生了。
(九)副词本章重点以下一些特殊副词的意义,尤其要注意它们和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1.程度副词:少、稍、颇2.范围副词:但、徒、特、第、直、仅3.时间副词:曾、尝、再、复、仍4.情态副词:且、固5.否定副词:不、弗;毋、勿;未;非;否;微;(如问:古代汉语否定副词有哪些?即回答这一条,加举例。
)6.表敬副词:有两类:(1)表示尊人的有:请、幸、谨、敬、惠、辱;(2)表示自谦的有:窃、忝、猥;(如问:古代汉语表敬副词有哪些?即回答这一条。
)(十)代词人称代词部分:1.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有哪些?答:(1)第一人称代词有:“吾、我、余、予、朕”等;(2)第二人称代词有:“女(汝)、而、若、尔、乃”等;(3)严格说来,先秦时期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用指示代词“其、之”代替。
2.先秦时期的“他”是别称代词,是“别的,别人的”意思。
3.先秦时期的人称代词没有复数形式,有时在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后家“侪、等、辈、曹、属”等表示不只一个人,但这些此词是名词,不是复数形式。
4.表示自谦的词有:“寡人、臣、妾、奴、仆、愚”等;表示尊人的词有:“子、君、先生、足下、大王”等,这些都是名词,不是代词。
指示代词部分:1.古代汉语的指示代词有哪些?答:古代汉语常用的指示代词有“是、此、斯、兹、之、其、彼、夫”等,一般分为近指、远指和旁指三类。
“是、此、斯、兹、之”是近指代词;(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这、这个、这些”等。
)“彼、夫”是远指代词;“他、它”是旁指代词(意思是“别人、别的”)。
2.指示代词还有“若、然、尔”,“若”常用于定语;“然、尔”常用作谓语。
3.“焉”相当于“于是”;“诸”相当于“之于”、“之乎”等。
疑问代词部分:1.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有哪些?答:疑问代词大致可以分为指人、指事和指处所三类。
常用于指人的疑问代词有“谁”、“孰”;指事的疑问代词主要有“何”、“胡”、“曷”、“奚”(一般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指处所的疑问代词主要是“安”、“恶”、“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
“或”和“莫”部分:1. “或”和“莫”分别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法?两词的区别是什么?答:“或”是肯定性无定代词,一般指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人”、“有的人”或“某人”,只用作主语;“莫”是否定性无定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没有谁”或“没有什么东西(事情)”。
“莫”字所否定的可以有范围,也可以没有范围或不指出范围。
“或”和“莫”的主要区别就在于“肯定性”与“否定性”的不同。
“者”和“所”部分:1.特殊代词“者”和“所”的用法是什么?有什么区别?答:“者”和“所”是两个起辅助作用的代词。
它们都称代一定的人或事物,但是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必须放在其他词或词组的前面或后面,构成“者”字结构或“所”字结构,使整个结构成为句子的一个成分。
一般说来,“所”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之前,使之成为名词性结构,表示动作的承受者、被动者;“者”字放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之后,构成名词结构,表示动作的发出者、主动者,这就是二者的区别。
(十一)介词、连词介词部分:1.介词“于”的用法有哪些?答:主要有四种:(1)表示处所和时间,如:……;(2)介绍涉及的对象,如:……;(3)表示比较,如:……;(4)表示被动,如:……。
2. 介词“以”的用法有哪些?答:主要有四种:(1)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或“拿”,如:……;(2)表示凭着某种资格身份或地位,如:……;(3)表示原因,相当于“因”、“因为”、“由于”,如:……;(4)表示时间,相当于“于”、“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