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镍、锰、锂资源情况介绍

合集下载

电池正极材料

电池正极材料

电池正极材料电池正极材料是构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

在电池研发领域,寻找更加优异的正极材料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电池正极材料以及它们的特性和应用情况。

1.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电池类型之一,其正极材料主要包括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等。

钴酸锂具有高能量密度和较高的工作电压,但价格较高,而锰酸锂价格相对较低,但能量密度较低。

三元材料综合了钴酸锂、锰酸锂和氧化镍的优点,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循环寿命。

不同的正极材料在电池中具有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根据具体的电池设计要求进行选择。

2.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随着对锂资源的日益紧张,钠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替代技术备受关注。

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包括钠镍酸盐、钠铁磷酸盐等。

钠镍酸盐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但价格较高,而钠铁磷酸盐价格相对较低,但能量密度较低。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有望取得更大的突破。

3. 锂硫电池正极材料。

锂硫电池是一种新型的高能量密度电池,其正极材料主要是硫。

硫具有极高的理论比容量和较低的材料成本,但存在着多方面的技术挑战,如硫的多相转化、电解液的溶解等。

目前,锂硫电池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改善硫的电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电解液的稳定性上。

4. 固态电池正极材料。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热点之一,其正极材料主要包括氧化物、硫化物、磷酸盐等。

固态电池具有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和宽温度工作范围的优点,但目前面临着制备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等挑战。

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未来有望实现商业化应用。

总的来说,电池正极材料的选择取决于电池的设计要求、成本考量以及应用场景等因素。

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优异的正极材料出现,推动电池技术迈向新的高度。

锂电池正极材料有哪些

锂电池正极材料有哪些

锂电池正极材料有哪些锂电池是一种重要的储能设备,其正极材料的选择对电池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常见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主要包括锰酸锂、钴酸锂、镍酸锂和铁磷酸锂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常见的锂电池正极材料。

首先,锰酸锂是一种常见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其化学式为LiMn2O4。

锰酸锂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循环寿命,是目前最为成熟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之一。

然而,锰酸锂的结构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结构演变和容量衰减,限制了其在高功率和高能量密度应用中的发展。

其次,钴酸锂是另一种常见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其化学式为LiCoO2。

钴酸锂具有较高的比能量和循环寿命,是目前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正极材料。

然而,钴酸锂的成本较高,且含有稀有金属钴,存在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制约了其在大规模能源储存领域的应用。

第三,镍酸锂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其化学式为LiNiO2。

镍酸锂具有较高的比能量和较低的成本,是目前研究和开发的热点之一。

然而,镍酸锂存在结构不稳定和热失控等安全隐患,限制了其在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应用。

最后,铁磷酸锂是一种新型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其化学式为LiFePO4。

铁磷酸锂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是目前最为安全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之一。

然而,铁磷酸锂的比能量较低,限制了其在电动汽车等大容量储能设备中的应用。

综上所述,锂电池正极材料包括锰酸锂、钴酸锂、镍酸锂和铁磷酸锂等。

不同的正极材料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其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综合考虑。

未来,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大锂电池材料介绍

四大锂电池材料介绍

四大锂电池材料分析一、锂电池材料组成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是锂电池最主要的原材料,占整个材料成本近80%。

二、锂电池材料介绍1.正极材料 1) 正极材料分类及对比正极材料包括钴酸锂(LCO)、锰酸锂(LMO)、镍钴锰三元材料(NMC)、磷酸铁锂(LFP)等。

1)正极材料行业现状LCO最早实现商业化应用,技术发展至今已经比较成熟,并已广泛应用在小型低功率的便携式电子产品上,如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电子产品等。

LCO的国产化已经接近十年,自2004年以来市场发展很快,2006年至今年平均增幅25%左右;据了解,目前国内锂电池企业的正极材料国产化近90%,供求关系比较稳定,从行业生命周期看,LCO市场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即将进入稳定期。

目前,国内LCO生产企业主要有湖南杉杉、湖南瑞翔、国安盟固利、北京当升等。

LMO主要作为LCO的替代产品,优点是锰资源丰富,价格便宜,安全性高,但其最大的缺点是容量低,循环性能不佳,这也是限制LMO发展的主要原因,目前通过掺杂等方法提高其性能。

LMO应用范围较广,不仅可用于手机、数码等小型电池,也是目前动力电池主要选择材料之一,与LFP在动力电池领域形成竞争态势。

国内LMO生产企业包括湖南杉杉、国安盟固利、青岛乾运、深圳源源等。

NMC,即三元材料,融合了LCO和LMO的优点,在小型低功率电池和大功率动力电池上都有应用。

主要厂家包括深圳天骄、河南思维等。

LFP是被认为最适合用于动力电池的正极材料,具有高稳定性,安全性,现已成为各国、各企业竞相研究的热点。

慧聪邓白氏认为,目前,国内宣称可以生产LFP的企业很多,全国LFP产能规模近6,000吨,但实际量产数远低于产能数,主要原因在于技术性能仍达不到锂电池厂家的要求,并且LFP专利的国际纠纷仍然影响了其在国内的发展。

目前,主要厂家包括天津斯特兰、北大先行等。

2.负极材料国内应用的负极材料主要包括人造石墨、天然石墨、CMS(中间相炭微球)、钛酸锂等,其中人造石墨分为人造石墨和复合人造石墨等,天然石墨分为天然石墨、改性天然石墨等。

锂、镍、钴等动力电池原材料

锂、镍、钴等动力电池原材料

锂、镍、钴等动力电池原材料
锂、镍、钴等是动力电池的关键原材料,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以下是对这三种原材料的简要介绍:
1. 锂:锂是轻质金属,具有高电化学活性,是制造锂离子电池的关键元素。

锂资源主要分布在智利、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国。

在我国,青海和西藏地区也有丰富的锂资源。

2. 镍:镍是一种过渡金属,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机械强度。

镍资源广泛分布在全球各地,主要产出国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喀里多尼亚等。

近年来,印度尼西亚的镍资源开发也备受关注。

3. 钴:钴是一种硬质金属,具有优良的磁性、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钴资源主要集中在刚果(金)、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

在我国,钴资源相对稀缺,近99%的钴需求依赖进口。

这三种原材料在动力电池领域具有重要地位,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锂、镍、钴等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然而,全球锂、钴、镍等资源的分布并不均衡,部分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这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因此,加大对锂、镍、钴等资源的开采和储备力度,优化资源供应结构,对于保障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镍钴锰酸锂的术语和定义

镍钴锰酸锂的术语和定义

镍钴锰酸锂的术语和定义1. 镍钴锰酸锂(NCM):镍钴锰酸锂(NCM)是一种多元正极材料,由锂、镍、钴和锰组成,化学式为LiNiCoMnO2。

NCM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优良的循环性能和较高的安全性能,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正极材料。

2. 正极材料: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储存和释放锂离子,是影响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NCM作为正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和较长的循环寿命,逐渐成为锂离子电池的主流材料之一。

3. 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常见的蓄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领域。

它由正极、负极、电解质和隔膜等部分组成,通过储存和释放锂离子来实现电能的转化。

NCM 材料作为正极材料,对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起着关键作用。

4. 能量密度:能量密度是衡量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表示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下的储能量。

NCM 材料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可以提高电池的续航能力和使用时间。

5. 循环性能:循环性能是评价电池寿命的指标,它表示电池在多次充放电循环后的性能表现。

NCM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可以保证电池的长期稳定工作。

6. 安全性能:安全性能是电池材料的另一个重要特性,尤其对于电动汽车等领域。

NCM材料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抗过充、过放能力,能够保证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7. 充放电性能:充放电性能是评价电池储能和释能效率的指标,它直接影响电池的续航能力和使用寿命。

NCM材料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利用率。

8. 晶体结构:NCM材料的晶体结构是其具有优良性能的重要原因之一。

该材料采用层状结构,具有较高的离子扩散速率和电子导电性能,有利于提高电池的使用性能。

以上是对镍钴锰酸锂(NCM)材料的一些术语和定义的介绍,希望能够增进对该材料的了解。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NCM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将会进一步深入,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锂电池所需的矿产资源

锂电池所需的矿产资源

锂电池所需的矿产资源
锂电池是一种重要的电池类型,它主要使用以下几种矿产资源:
1. 锂:锂是锂电池的关键原料。

锂主要以锂矿石的形式存在,如锂辉石矿、藍田石等。

锂也可以从海水、盐湖中提取。

2. 钴:钴是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用于正极材料中。

钴主要来自于钴矿石,如辉钴矿、菱钴矿等。

3. 镍:镍是锂电池中常用的正极材料之一。

镍多来自于镍矿石,如赤铁矿、菱镍矿等。

4. 锰:锰主要用于锂电池的正极材料,是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

锰可以通过从锰矿石中提炼得到。

除以上几种矿产资源外,锂电池中还可能使用其它矿物材料,如铜、铝等。

这些矿产资源都是锂电池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哪些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哪些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哪些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电池类型,它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领域。

而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是决定其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那么,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包括锰酸锂(LiMn2O4)、钴酸锂(LiCoO2)、镍酸锂(LiNiO2)、磷酸铁锂(LiFePO4)等。

这些材料各有其特点和优势,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

锰酸锂(LiMn2O4)是一种常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它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较低的成本,是一种较为经济实用的选择。

然而,锰酸锂的循环寿命相对较短,且在高温下易发生热失控,因此在一些特殊环境下需要谨慎使用。

钴酸锂(LiCoO2)是另一种常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它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是目前大部分手机电池所采用的材料。

然而,钴酸锂的成本较高,且含有稀有的钴元素,因此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存在一定的挑战。

镍酸锂(LiNiO2)是一种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它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较低的自放电率,是一种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材料。

然而,镍酸锂的循环寿命相对较短,且在高温下易发生热失控,需要在材料设计和工艺控制上加以改进。

磷酸铁锂(LiFePO4)是一种安全稳定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它具有较高的循环寿命和良好的安全性能,是电动汽车等领域的理想选择。

然而,磷酸铁锂的比容量相对较低,限制了其在一些高能量密度应用中的发展。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外,还有一些新型材料正在不断涌现,如氧化钛酸锂(Li4Ti5O12)、氧化铝酸锂(LiAlO2)等,它们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可能在未来的锂离子电池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种类繁多,各具特点,选择合适的正极材料需要综合考虑其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能和成本等因素。

随着材料科学和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新型正极材料的涌现,推动锂离子电池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

中国贵金属矿产资源概况及资源分布0

中国贵金属矿产资源概况及资源分布0

中国贵金属矿产资源概况及资源分布0/148一、锰矿中国锰矿资源较多,分布广泛,在全国21 个省(区)均有产出;有探明储量的矿区213 处,总保有储量矿石5.66 亿吨,居世界第3 位。

中国富锰矿较少,在保有储量中仅占6.4%。

从地区分布看,以广西、湖南为最丰富,占全国总储量的55%;贵州、云南、辽宁、四川等地次之。

从矿床成因类型来看,以沉积型锰矿为主,如广西下雷锰矿、贵州遵义锰矿、湖南湘潭锰矿、辽宁瓦房子锰矿、江西乐平锰矿等;其次为火山-沉积矿床,如**莫托沙拉铁锰矿床;受变质矿床,如四川虎牙锰矿等;热液改造锰矿床,如湖南玛璃山锰矿;表生锰矿床,如广西钦州锰矿。

从成矿时代来看,自元古宙至第四纪均有锰矿形成,以震旦纪和泥盆组为最重要。

二、铁矿中国是铁矿资源总量丰富、矿石含铁品位较低的一个国家。

目前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1834 处,总保有储量矿石463 亿吨,居世界第5 位。

除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外,铁矿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东北、华北地区资源为最丰富,西南、中南地区次之。

就省(区)而言,探明储量辽宁位居榜首,河北、四川、山西、安徽、云南、内蒙古次之。

中国铁矿以贫矿为主,富铁矿较少,富矿石保有储量在总储量中占2.53%,仅见于海南石碌和湖北大冶等地。

从铁矿成因类型来看,根据程裕淇和赵一鸣等的意见,主要有与铁质基性、超基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岩浆型铁矿床,如四川攀枝花铁矿床,与中酸性(包括偏基性与偏碱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接触交代-热液铁矿床,如湖北大冶、福建马坑、内蒙古黄岗等;与中性钠质或偏钠质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铁矿,如江苏、安徽两省的宁芜铁矿、云南大红山铁矿等;沉积型赤铁矿和菱铁矿床如鄂西、赣西、湘东地区的赤铁矿;变质沉积铁矿,如鞍山铁矿、冀东铁矿等;风化淋滤残积型铁矿,如广东大宝山、贵州观音山等。

铁矿成因类型以分布于东北、华北地区的变质-沉积磁铁矿为最重要。

该类型铁矿含铁量虽低(35%左右),但储量大,约占全国总储量的一半,且可选性能良好,经选矿后可以获得含铁65%以上的精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钴、镍、锰、锂资源情况介绍
-----------------------作者:-----------------------日期:
一、钴、镍、锰、锂资源情况
本公司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钴、镍、锰的化合物和碳酸锂等,其中钴资源属于稀缺资源,镍、锰和锂等其他资源储量相对丰富。

1、钴资源
据美国地调所和矿业局统计,2006年世界钴储量为700万吨,储量基础为1300万吨。

世界钴储量高度集中于刚果、澳大利亚、古巴、赞比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它们占世界总储量的95%。

其中刚果(金)的储量占世界储量的50%。

中国属于钴资源的稀缺国家。

世界钴储量分布及产量分布如下:
世界钴储量分布图(按金属吨划分比例)
世界钴矿产量图(按金属吨划分比例)
全球范围来看用于锂电池的钴资源约占全球总产量的27%,而在中国市场则
用于锂电池的钴产品占中国整个钴市场总量的56%。

由此可以看出钴资源在目前来看对于锂电池的发展未来起关键作用,钴资源的保有及开采趋势都倍受人们关注。

由下图可以看出,在2008年之前钴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确实存在供应紧张的问题,但是随着副产钴资源的陆续开发,从2009年之后钴资源的供应将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

而且随着开采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未来钴的价格波动范围将会进一步收窄。

近年来,国际钴价受刚果等国原矿出口政策和国际炒作的影响而大幅度波动,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份,国际钴价涨至历史高位,由不到25$/b涨至近50$/b。

在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下,国际金属商品价格普遍下跌,矿业公司大幅减产或停产,靠消耗库存来维持,而钴需求也较清单,短期处于严重供给过剩的局面,导致价格进一步降低。

钴价自历史高位迅速跌至5年以来最低的10$/b 左右。

2009年,受经济危机持续影响,金属钴的需求很难大幅转好,市场有足够库存来满足低迷的需求,下游需求减少的作用大于矿业公司减产停产的作用。

在经济危机逐渐缓和、下游需求相对转好的情况下,钴价会进入缓慢上升的过程,但炒作等因素会使钴价格频繁波动。

钴价近期走势图如下:
当升公司直接使用的主要原材料为氯化钴,一般从国内现货市场采购,或者通过采购钴矿然后再由国内冶炼厂代加工成氯化钴供应原材料。

从2008年开始当升公司已经开始了向上游延伸的采购策略,直接从国际钴矿生产商或者贸易商大批量采购钴矿,这既降低了公司的采购成本也有效地平衡了国内钴盐市场的价格波动。

而且当升公司也在副产钴大批量产出之际及时组建了国际副产钴开发小组,这将会使得当升公司的原料成本得到进一步的大幅度降低,且具备更加稳定的原料供应渠道。

这也是当升公司基于钴酸锂市场长期发展的战略考虑。

当然未来的动力电池市场的迅速成长由于其选用的原材料和钴资源基本不相关,因此不会造成钴资源供应的紧缺问题。

2、镍资源
A.镍的供应情况
全球镍资源中红土型约占55%,硫化物型为28%,海底铁锰结核中镍占17%。

其中,海底铁锰结核由于开采技术及对海洋污染等因素,目前尚未实际开发。

据2006年统计,世界镍储量为6400万t,储量基础为1.4亿吨。

世界著名的硫化铜镍矿有俄罗斯诺里尔斯镍矿、加拿大萨得伯里镍矿、中国金川镍矿,世界著名的氧化镍矿有澳大利亚卡尔古利镍矿、新喀里多尼亚镍矿、菲律宾苏里高镍矿等。

(以上内容出自《2007~2008金属镍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中国镍资源储量为760万吨,镍资源状况我国镍资源以硫化矿为主,占总储量的85-90%,氧化镍矿(又称红土矿)储量明显低于世界水平。

因此,长期以来形成了以金川公司、吉林镍业和新疆阜康冶炼厂为代表的硫化镍生产流程。

我国氧化镍矿在云南元江、青海元石山和四川会理有少量储藏,最近在内蒙古地区发现了低镍(0.2%)高镁(>20%)的氧化矿。

对于当升公司来说,用于多元材料的主要原材料为硫酸镍,以下是硫酸镍的供应状况分析:
B.硫酸镍供应情况
国内主要的硫酸镍供应分布情况如下:
由以上分析看出硫酸镍的月产量是1850吨,其中电镀行业使用量约占30%,08年下半年以来,由于镍价大幅下调,用量稍有增加,预计在45%;电池行业使用占25%左右,而三元材料目前的市场需求量270吨/月;远远供大于求。

供应主要是由金川和吉恩镍业两家,为防止市场行情的变化,需要2~3家民企来平衡,09年计划开发华义化工和赣州虔金,以及新疆和江西等地的其它厂家。

3、锰资源
世界锰储量约90.03亿吨,其中非洲的锰储量占了全球锰储量的80%,主要集中在南非和加蓬两个国家;中国现有锰矿资源储量约 5.6亿吨,占总量6.22%,列世界第六;基础储量3亿多吨(占世界9.9%,第4)。

中国锰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贵州、重庆等地,其中广西就占了二分之一,是中国锰矿、特别是高品位锰矿储量比较集中的地方。

但是,中国锰矿品位低、杂质高,平均品位只有21%左右,富锰矿只占全部资源储量的6%--8%。

在中国每年开采的1000多万吨锰矿中,氧化锰矿约占55%,碳酸锰矿约占45%。

世界上大约有百分之九十(65.7万吨)的锰资源应用在冶金领域,锰的化合物(又简称锰盐)仅有不到百分之十(7.3万吨)的份额,但是锰的化合物在化学工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发展十分迅速,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其中,锰盐用作有机物氯化催化剂,油漆催干剂和汽油抗震剂原料;用于饲料辅助剂、分析试剂、染料和颜料制造;镁合金、铝合金冶炼,棕黑色砖瓦生产以及制药和干电池制造;在农业上还用作微量元素肥料。

对于当升公司来说,主要用作锰酸锂产品和多元材料的原材料。

其中用作锰酸锂产品的原料因其技术相对成熟,成规模的供应商也相对较多,如湘潭电化,广西锰业等大供应商有足够的能力提供充足的原材料供应。

而多元才料对于锰的原材料要求较高,但近年由于锂电池市场的快速发展也逐渐培养了一批能够稳定供应合格的锰盐的可靠供应商,如下表所示:
国内主要是几家大的民营企业在做,具体的情况如下:
多元材料氯盐体系基本由以上几家供应氯化锰,其中元港占75%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并且有大量产能闲置;远远供大于求。

当升公司目前只有湖北元港是合
格供应商,仍需要继续开发更多的合格供应商,以保证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综合分析锰的资源市场将对当升未来的产品选择和长期发展不构成原料供应的威胁。

4、锂资源
碳酸锂是生产二次锂盐和金属锂的基础材料,是制备各类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关键原材料。

世界上锂资源的分布相对比较集中,目前只有玻利维亚、智力、阿根廷、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可经济开发利用的锂资源。

现在全球已探明的盐湖锂和矿石锂的可采储量折合碳酸锂约为3,950万吨,锂储量基础折合碳酸锂约为9,800万吨。

我国锂资源储量相对丰富,仅次于智利、阿根廷,青海的查尔汗盐湖和西藏的扎布耶盐湖都是优质碳酸盐型盐湖。

世界上主要采取以盐湖卤水为原料制取碳酸锂的生产方法。

锂资源丰富的盐湖资源和从盐湖卤水中提纯分离碳酸镁的高难度工艺使碳酸锂行业具有很高的资源壁垒和技术壁垒,造成了世界碳酸锂市场寡头垄断的格局。

2008年,全球碳酸锂总产量约为9.2万吨,全球前三大生产商智利SQM、德国Chemetall和美国FMC的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77%。

全球储量分析
储量分布图
开发环境恶劣。

目前韩国、日本等国已经开始与玻利维亚政府商谈合作开发,我国也开始关注玻利维亚锂资源的合作开发。

全球锂产能与产量分析
中国的碳酸锂资源主要分布在四川、江西等地。

国内生产销售碳酸锂的供应商以四川射洪、江西赣峰、南通泛亚为代表企业。

其每年总供应量超出700吨,而锂电池市场总需求量不到500吨/年,供应远大于需求。

因此,碳酸锂的供应将不会给小型锂电带来供应威胁。

但是,在动力电池出现爆发性的增长时,锂资源的供应是否会成为制约我国锂电池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问题?以下是国内锂资源的储量:
国内不同地区碳酸锂分布量
在大力发展锂电池电动汽车之后,从上表的数据来分析,可以形成对锂资源市场有如下的判断:383万吨,相当碳酸锂2024万吨;轿车以6万t/a计,可供337年;且可回收再利用;另外海水含锂0.15g/L,取之不尽用之不绝。

因此,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锂资源的供应将不会成为我国发展锂电池电动汽车的瓶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