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与保护措施分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电站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与保护措施分析

摘要:本文从水电站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出发,进而分析了水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并对所采用的措施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生态化治理才是水环境保持的最佳方式。

关键词:水电站建设水环境影响水环境治理生态措施

一、水电站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1、对下游水文系统的影响。水电站建设从根本上看是改变了水文过程,即其影响了原有的水文规律,从而引起了水环境的改变。从而对下游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水电站建设的主要影响的是水量的变化,即以往的季节性水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因此对下游原有的水质更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一定的方面影响了下游水环境的净化过程。

2、对水质水温的改变。水电站的定期性控制流量的过程直接将影响水环境的质量,从而改变了长期形成的水文周期,这样无疑改变了水质净化的特有规律。从而进一步影响水质的稀释、扩散的规律。如果下游水体出现富营养化就会导致稀释速度减慢而增加污染的严重度。同时水电站的出水温度往往较高,此种情况对下游的微生物生长显然有较大的影响,进而直接影响水质。

3、水库产业对水环境的影响。当前多种产业多元化发展,水电站建设所带来的水库产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在这些人为的活动中也会对水环境产生影响,如饲料的投放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就会对水质产生负面影响。另外旅游业、上游工业的不合理开发也会直接影响水库水环境,这对下游水质显然是十分不利的。

二、对水电站建设产生负面影响的保护原则

1、持续发展的原则。持续发展从治理环境的角度看就是利用生态化的措施对水环境进行治理,以此获得对生态系统的最大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因此在保护水环境的时候就应当合理的对水电站位置进行选择和合理设计,从立项开始就注重对水环境的保护。以此协调整个水系的生态环境,将保护和开发结合起来。

2、预防为主治理为辅。水电站建设所影响的是水质的改变,而水环境具有一定的再生性,如果可以保证水源地的水质质量就可以有效的对污染进行稀释和缓解,因此应将整水系看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以水电站建设为核心宏观的对水体进行质量监控,即针对水源和下游工业开发有机的结合起来,一方面保护水源地的质量和水量,一方面控制下游的过渡开发,这样才能保证水环境的相对平衡,以此抵消水电站建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3、引入公共监督的原则。从监督和管理的角度看,有效的监督可以大范围的降低污染行为的出现,因此在保证水环境的过程中应当引入公共监督机制,即发动群众的力量对环境进行监控。对水环境的监督和保护引入公众参与和全过程监督主要就是指公众有权利对水电站建设及其环境污染的情况进行监督,即开发、利用、治理、管理等决策进行全面的监督,也就是将水电站建设和开发的过程以及影响透明起来,由公众进行监督,以此防止决策的盲目性,从而让水电站建设的效益与破坏性失衡,从而最大限度的维护水环境的质量。

三、对污染的防止措施

1、工程性措施分析。工程性措施就是利用工业化的手段和技术对污染源进行合理的控制和处理,以保证排放达到标准。此种方式针对的是水电站的上游水源污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控制污染源。此种方式是针对性的治理,即对上游污染点进行重点的净化和控制,一方面是对不合乎环保规范的企业进行停转,一方面建立相应的污水处理设置,以此控制对水源的污染。必要的时候可以建立统一污水处理厂以此对上游污染进行集中控制;2)对大面积的污染控制,对上游地区的水源地进行全面的综合性治理,此种方式主要是针对农业污染,即径流污染。通常利用坑、塘、池等对其进行处理,以此减少径流冲刷而增加下游的水质负担,从而降低水电站对下游水质的影响;3)对上游水体内部的污染进行控制,即针对水产养殖、人为污染等进行控制,可以一方面控制产业规模,一方面对河道进行必要的清淤。

2、水土保持和防护工程。在对水环境保护中,生态化保护始终是最佳的方式。因为利用土壤和植被对水进行净化是最为简单而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因此水土保持就成了直接控制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方式。在减弱水电站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措施中水土保持始终是最为有效的方式。因此对水电站工程周边的水土保持就成为一种控制水环境恶化的重要措施。在实际的操作中应重点对周边的原有环境进行维护,如产生破坏应及时对其进行修复性维护。另外,对周边的环境应采用防护性保护,即将水电站和相关的设置封闭起来,使之与外界原始的环境相互隔离开来,以此降低水电站生产对水环境的影响。

3、提高工程生态性并对环境进行修复。利用人工生态环境的建设可以弥补水电站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即对水库、滞留、库区等区域进行人为的生态化维护,建立生态化防护工程通过自然生物的净化作用保证整个水系的水环境相对稳定和平衡。但是应当注意的是生态修复工程中所采用的植物措施应保证得当,并且形成持续管理避免形成阶段性工程,反而影响了水质。同时以此为起点扩大整个生态修复的范围,将生态治理与水电生产结合起来,制定更加合理的生产计划,调节其对水文造成的负面影响,即让水电生产与生态保护平衡起来。

4、全面控制措施。此种措施主要是针对水电站所影响的农业区域,因为农业污染的面积较大,且影响深远,因此对水电站周边的农业生产应进行全面的控制和正确的引导,通过生态化的措施指导农业生产进入到生态环保的发展轨道上。大力的推广生态种植和无公害农业理念,一方面降低了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对

水环境的污染,一方面提高了农业生产的附加值,让农民得到真正的效益,这样的措施在应对水污染的时候显然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结束语

综合的看,生态的方式应对生态问题是一种可持续的治理方式,因此在水电站建设中应从设计阶段开始,利用生态化的治理思路对其可能造成的水环境污染进行分析,并采用措施进行治理,实现建设和治理同步进行,这样才能保证生态环境的稳定。

参考文献:

[1]李红娟,刘兰秀.水电工程中对水环境保护措施探讨[J].治淮,2011,(01)

[2]王长文.水电站工程与水环境综合管理探讨[J].山东水利,2008,(04)

[3]孟军梅.水电站工程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8,(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