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新教材特点刍议——以《化学反应原理》为例鲁科版教材

合集下载

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交流分析结果: 与电源“+” 极相连:Cl-→Cl2 (失电子,氧化反应) 与电源“-” 极相连: Cu2+→Cu(得电子,还原反应)
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 探究电解原理
(阅读)课本P12,电解、电解池 (引导学生归纳) 1、电解的概念和电解池的概念及组成。 2、阴、阳极的判断及阴、阳极发生的半反应。写出电极反应 式及总反应式
教学程序 第二环节 探究离子放电顺序
(阅读探究)课本P14资料在线:离子放电顺序
用实验结论和预测的认知冲突,提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学生带着探究目的阅读。
(学生归纳)1、离子阴、阳离子放电顺序及原因。 放电顺序: 阴极:阳离子得电子顺序: Ag+>Hg2+> Fe3+>Cu2+> H+(酸)>Pb2+>Sn2+>Fe>Mg2+>Na + >Ca2+> K + 阳极:阴离子失电子顺序: Cu>Hg >Ag>S2->I->Br->Cl->OH->( NO3-、SO42- 等含氧酸根)
以化学史为契机, 感悟化学的魅力。
及时巩固电解原理,并渗透可利用电解原理冶炼金属。
教学教程学序程第序二第环二节环探节究探离究子离放子电放顺电序顺序
(设疑)若电解氯化钠溶液是否产生一样的结果? (演示)以石墨为电极材料,电解食盐水,并检验产物。
NaCl溶液
变“要我接受”为 “我要验证”,学生 有目的地进行观察。
从学生熟悉的解释出发建立探究氛围。
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 探究电解原理
(学生分组实验)以石墨为电极材料,给CuCl2溶液通电, 并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模块_化学反应原理_教材内容组织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模块_化学反应原理_教材内容组织分析

栏目介绍“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过程中的平衡移动” 及“化学前沿”栏目介绍“飞秒化学”“, 历史回眸”栏 目中的“阿伦尼乌斯”“, 拓展视野”栏目介绍“酶催 化”,第 4 节介绍了工业合成氨 ;第 3 章中第 2 节中 “拓展视野”栏目介绍“缓冲溶液与溶液的 p H 的调 控”,第 3 节中“交流 ·研讨”栏目介绍“美丽的溶 洞”“、珊瑚虫”“, 追根寻源”栏目介绍“水垢中 Mg (O H) 2 是怎样生成的”。
一 、合成氨反应的限度 二 、合成氨反应的速率 三 、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一 、水的电离 二 、溶液的酸碱度 三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 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二 、盐类的水解 一 、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 二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一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 、离子反应能否进行的理论判据 三 、离子反应的应用
①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2005 级“学科教学”教育硕士
·20 ·
化 学 教 育 2006 年第 6 期
第3章 物质在 水溶液 中的行 为
第4节 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 ———工业合成氨
第1节 水溶液
第2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盐类的水解
第3节 沉淀溶解平衡
第4节 离子反应
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篇章结构见图 1 。
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在第 2 章“化学 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中介绍 ,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
原理》是相对独立的 ,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有关的基础 化学原理知识 。
《化学反应原理》按章 、节 、节下标题来组织教材
内容体系 ,共分 3 章 11 节内容 。第 1 章“化学反应 与能量变化”、第 2 章“化学反应的方向 、限度与速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知识选取时不仅考虑到知 识的基础性 ,即把核心的基本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纳

高中新教材《有机化学基础》(选修模块)3种版本的编写特点分析

高中新教材《有机化学基础》(选修模块)3种版本的编写特点分析

高中新教材《有机化学基础》(选修模块)3种版本的编写特点分析摘要通过对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教材的3种版本(人教版、山东科技版、苏教版)的结构、内容进行研究和对比,从教材框架结构、学习栏目、插图与表格、知识点深浅度、实验等几个方面分析比较了3种教材各自的编写特点与风格,以期为新课标下的中学化学教师选择教材、教法以及把握教学尺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课程标准新教材编写特点比较建议进入21世纪后,我国全面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战略计划。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里程碑。

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导向编写的3种版本的高中化学教科书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宋心琦主编,以下简称人教版)[1];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王祖浩主编,以下简称苏教版)[2];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王磊主编,以下简称山东科技版)[3]。

在6个选修模块中,《有机化学基础》是一门探讨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揭示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关注有机物在日常生活、人类健康和技术发展等方面的应用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学习研究有机化学的基本方法,增进学生对实验在科学探究中重要性的认识并发展他们的实验技能,增强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认识有机化学对提高人类生存质量、促进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提高人类社会文明发达程度所发挥的重大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志向,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研究、比较和分析高中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教材的不同版本,有利于广大教师理解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了解教学理念的革新、教学方法的优化,对正确把握新教材的教学尺度,选择教材的版本、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1教材设置形式比较1.1教材的体系结构比较从3种教材纲目可以看出,虽然3种教材在内容编排顺序上,与新课标并不完全一致,但是3种教材都能严格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高中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内容,在内容设置和编排结构上有各自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特色。

浅谈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的特点与教学建议

浅谈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的特点与教学建议

浅谈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的特点与教学建议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改革,本文主要以“鲁科版”的高中化学教材与“人教版”、“苏教版”三个版本之间进行对比。

从而总结出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的特点。

使得在新课标改革下为高中化学老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一、高中化学教材“鲁科版”的由来由于我国课程的不断改革,先后形成了“人教版”、“苏教版”、“鲁教版”三种不同版本的化学教材。

而鲁教版是由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山东人民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的一系列教材。

由于鲁教版的化学教材深入贯彻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各项要求。

所以,鲁教版的化学教材与其他两种版本的教材在编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尤其是在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设计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突出以学生为本等主要特点。

二、高中化学“鲁科版”教材的特点由于高中化学“鲁科版”教材与“人教版”、“苏教版”的化学教材编写方面有很大区别。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鲁科版”的化学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鲁科版”的化学教材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突出以学生为本。

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

在教学方式上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上来。

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有技巧的引导或者是小组讨论,利用已经学过的化学知识或者是生活经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从而得出结论。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掌握正确的方法,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

在分析化学现象时,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同时也要注重与实践相结合。

(二)“鲁科版”的化学教材在教学内容灵活性较强。

“鲁科版”的化学教材在编写教学内容难易适度,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易于理解,为高中各个年级的学生提供多种选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由于“鲁科版”的化学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在这两种的教材的编写过程中,除了化学教材当中的内容和实验材料,还增添了便于阅读的文字,通俗易懂。

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新教材特点浅谈

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新教材特点浅谈

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新教材特点浅谈品读与研讨《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后的体会作者李双峰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新阶段,由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版高中化学教材的6个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已经陆续摆到广大实验区老师和学生们面前。

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为了让教师和学生尽快渡过选用选修模块教材的困惑期,组织部分一线教师利用暑假期间成功编写了一套具有指导作用的化学选修模块的《学材》和《教学设计》。

因此,笔者有幸在六月底就拿到选修模块中《化学反应原理》的黑白版。

通过两个多月的自我品读与研究以及暑假期间参与新课程培训进行的研讨,感觉收获颇丰。

本文试着对选修模块的《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谈谈品读与研讨后的体会,一孔之见以其求教于方家。

一、品读与研讨模块内容的整体体会“新世纪”版高中化学教材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统领,以“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科学探究和化学学科的思想观念、研究方法和学习策略”,“反映化学与个人、社会、环境以及其他科学技术的广泛联系、相互作用和影响的STS内容”,作为三条内容线索贯穿始终,富于整体联系。

《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更好地实现了三个维度目标、三条内容线索的融合统一、有机整合,做到了“既破又立”。

《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对于学生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进行了细腻的处理,使该教材既充满了新意,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该教材设置了“联想•质疑”“观察•思考”“活动•探究”“交流•研讨”“迁移•应用”“概括•整合”等学习活动栏目,这些栏目与必修化学教材中的栏目具有一定的衔接性,更体现了高中生学习心理和学习能力发展的特点。

可以说该教材就像浓缩的优秀教学设计,使得教师不用花很长时间准备,忠实地利用栏目设置进行教学活动就可以开展高水平的教学。

高中化学新课程选修教材

高中化学新课程选修教材

高中化学新课程选修教材《化学反应原理》分析重点讲解了新课程标准增加的知识内容-----化学动力学和化学热力学内容。

对选修课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新课程给我们的启示二、选修模块4的课程标准解读及教材分析新课程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教师的观念变化了"教师教的方式转变了"教师的研究能力提升了"学生参与度提高了"课堂教学变得活跃了"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学的方式改变了面对选修新课程还要做好的"新教材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途径。

"教师必须理解新教材所体现的新理念,了解新教材编制的思路和特点,才能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新教材。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从知识的灌输者、指导者转变为学生探究活动的参入者、合作者、组织者,在探究活动中和学生同学习、共成长。

"认识、接受、实施。

化学反应原理教材新知识概况《化学反应与能量》增加"化学反应的焓变"的应用及盖斯定律的探讨与计算等知识增强学生探索化学反应原理的兴趣。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在具有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的初步概念并已经能够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的基础上引入"焓变"与"熵变"定量探讨化学进行的方向;引入"化学平衡常数"定量探讨和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应用化学平衡常数定量探讨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引入"反应速率常数"定量探讨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引入"活化能",结合反应速率常数定量探讨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在能够应用理论定量分析化学反应的可能性、计算反应的最大反应限度和平衡移动情况的基础上引入"电离平衡常数"对水溶液中的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进行定量探讨和研究;引入"溶度积"对沉淀在水中的溶解平衡和沉淀的溶解与生成、转化进行定量研究和探讨。

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分析

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分析

力 学
定量描述:化学平衡常数


平衡转化率

共 同
条 件 的






影响因素:T 、c 、P
化学反应速率有差别:
化 影 响

动速
反应历程、基元反应

பைடு நூலகம்
力 率 定量描述:化学反应速率

影响因素: c 、T、催化剂
合 成 氨
教材栏目介绍
多样化的栏目使得教材内容丰富多彩
联想·质疑

活动·探究


观察·思考

栏 目
交流·研讨
迁移·应用
本章自我评价
方法导引

历史回眸 一 般
资料在线 资
高 要 求 栏
化学前沿 料

化学与技术 身体内的化学
追根寻源 拓展视野
较深入
学海无涯 *内容 更深入
方法导引
一般资料性栏目
较深入分析问题、较全面拓展知识
更深入的提高内容
电解精 炼铜
电镀
第3节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
电解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装置: 原电池
电极反应:
阴极:还原反应 阳极:氧化反应
产生直流电
化学电源
金属腐蚀 (电化学腐蚀)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化学反应 判据:反应焓变(△H)
化 学
化方
反应熵变(△S)

认 识 化
学 向 影响规律:△H — T△S 热
《化学反应原理》 选修模块的教材编写特点
突出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的特点
1.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 2.强调实验对于理论产生的重要性

高中化学鲁科版新教材的特点

高中化学鲁科版新教材的特点

高中化学鲁科版新教材的特点发表时间:2011-09-21T09:19:33.67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1年11月上供稿作者:孙启海[导读] 教材编写坚持启发式,重视通过引导、研讨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孙启海山东省邹平县黄山中学256200随着课改的深入,通过近两年的新教材(北师大版)的实际教学和试用,我们对新教材已经有了一个初步认识,现就个人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新教材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材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态度,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并力求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生动的思想教育。

教材重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事实,通过讨论来启发学生思维,并注意层层引导,使学生自己得出有关的结论。

总之,教材编写坚持启发式,重视通过引导、研讨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也很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例如,教材结合化学反应的类型等知识的介绍,启发学生了解在化学学习的初级阶段介绍的一些概念和原理往往有它们的不完善性和不全面性,教育学生应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这些概念和原理,以科学的态度来学习化学。

教材还很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模式的训练。

例如,金属钠和非金属单质氯气,教材注意采用“事实——分析——推论——实验验证——结论”的科学方法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对事实进行归纳,将实验现象和数据等资料加以分析,找出一些规律性的知识,并根据这些规律性的知识和物质结构间的内在联系等,进一步对一些物质的性质作出推论和预测。

当这些推论和预测经过实验多次论证后,就可以将其中正确的推论和预测上升并发展为理论,从而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

二、新教材注意了合理构建知识体系1、基础性。

化学基础是21世纪社会公民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是多样化、有个性的基础。

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新教材特点刍议——以《化学反应原理》为例鲁科版教材

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新教材特点刍议——以《化学反应原理》为例鲁科版教材

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新教材特点刍议——以《化学反应原理》为例鲁科版教材发表时间:2018-04-25T15:57:55.983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2月上作者:陈永平[导读] 教材是课程改革的产物,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基础,更是教学目标及其教学内容的基础实现陈永平(蒙城六中,安徽省亳州市 233500)摘要:教材是课程改革的产物,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基础,更是教学目标及其教学内容的基础实现。

基于传统基础上的教材凝集了人类文明及其知识精华的权威性和学术性、知识性竞争。

构建以人为本的核心竞争,挑战态度和情感、价值观念上的隐性挖掘,并在此基础上探究高中化学模块教材的特点,分析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转变教学的目标取向,挖掘本体的知识内涵,构建深度的关注和多元化的教材定位及其有效定义。

转变思路,构建有效教学体系,实现引导式学模块建设,保证高中化学选修模块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

关键词: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一、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新教材的基础特征——立体化和灵动化高中化学和初中化学相比之下增强了很大的难度。

因此想要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价值取向进行构建平台,实现内容和线索、侧重面上的有效构建。

必修模块部分的化学,是利用实验的方式进行实现反应速率及其反应之间的限度控制,并在模块化的层层推进中实现“化学反应原理”的深入和作用构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化学反应和化学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内容上的平衡关系,同时根据这些内容之间的关系,构建知识的有效规律,而后根据这些规律有效的进行实现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此种教学方式呈现由浅到深,循序渐进,螺旋式的知识点上升趋势,不仅层次分明,知识的逻辑性也展现较强的科学性。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完美的有机融合,符合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1]。

高中新教材山东科技版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是需要适应不同发展、需求和不用兴趣学生的共同理念进行构建的。

选修部分更应该在体现基础上进行内容发展的延续,展现学习化学反应的实质,体现“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功能性价值。

鲁科版高中化学新旧教材的比较与思考

鲁科版高中化学新旧教材的比较与思考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三明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2021年度立项课题“基于化学学科关键能力培养的项目式教学研究”(立项批准号:JYKT-210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胡裕全(1969-),男,福建尤溪人,中学化学高级教师,从事化学教学与研究。

鲁科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在继承旧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与发展,聚焦大概念,凸显核心知识,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新教材不但遵循了新课标(2017年版)的要求,而且整体规划了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进阶,有着独特的基于学习进阶的思考。

一、化学课程结构(1)旧教材。

化学课程分为必修、选修两类。

必修课程包括化学1(必修)、化学2(必修)等2个模块。

选修课程包括选修1化学与生活、选修2化学与技术、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选修6实验化学等6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36学时。

(2)新教材。

化学课程调整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

必修课程包括化学必修第一册、化学必修第二册,有5个主题,不划分模块,共4学分。

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选择性必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等3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共6学分。

选修课程包括实验化学、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化学科学等3个系列,每学完9学时可获得0.5学分,最高可获得4学分。

必修课程是全体学生发展的共同基础,体现了化学基本观念与发展趋势,有利于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是全体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

选择性必修的3个模块是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升学考试要求选择学习的课程,能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必备知识,培养关键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选修课程的三个系列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便于学生的自由选择,又有利于学校校本化课程的自主开设和管理。

二、教材选择与编排的学习目标(1)旧教材。

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从科学素养的三个维度引导学生掌握核心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分析 新课标 鲁科版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分析 新课标 鲁科版

较深入分析问题、较全面拓展知识
更深入的提高内容
需要教师明确的几点知识
提高对熵的认识
1.建立有序与无序的概念; 8枚硬币分布方式:
1 正 反 8 0 1
2 7 1 8
3 6 2 28
4 5 3 56
5 4 4 70
6 3 5 56
7 2 6 28
8 1 7 8
9 0 8 1
2.从分子微观运动看熵与混乱度的关系;
溶质 与水 的相 互作 用
盐类水解原理
盐类的 水解 水解平衡移动 盐在水 溶液中 的行为
水解原理应用
第3节
沉淀溶解平衡
平衡常数 (溶度积)
沉淀溶解平衡
沉淀溶解 平衡的移动
沉淀的溶解 沉淀的生成 沉淀的转化
沉淀在水中 建立的一种 化学平衡
利用化学平衡 移动原理分析 沉淀溶解平衡 问题
沉淀溶解平 衡的应用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
反应历程 理 论 基 础
化学反应 速率的定 量描述
影响化学 反应速率 的因素
定量研究基础
温度 浓度 压强 催化剂
将基元反应的概念作为反应速率教学的起点
现存问题:*学生不了解化学反应是如何进行的。 *滥用质量作用定律、碰撞理论 片面解释活化能概念。
本教材特意安排了揭示化学反应复杂性的内容: “ 化学反应是怎样进行的”,提出 “反应历程”和“基元反应 ”的概念。这些概念对学生正确地理解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若干 问题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1)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Sm(g)>Sm(l)>Sm(s) (2)同类物质,摩尔质量越大,Sm值越大 (3)摩尔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结构越复杂Sm值越大 (4)同一物质随温度升高而熵值增大

高中化学新教材实验编排特点和教学策略初探

高中化学新教材实验编排特点和教学策略初探

高中化学新教材实验编排特点和教学策略初探作者:周莉程波来源:《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10年第11期《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由此可见,高中化学新课改十分重视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新教材是体现新课改的直接载体,分析新教材实验的变化,探讨实验教学策略是每一位化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新教材实验的编排特点高中化学新教材充分体现了高中新课程改革理念,其中化学实验内容呈现方式有了突破性改变,现以鲁科版新教材为例加以说明。

1新教材实验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新教材无论是在新课的导人、重点难点的突破,还是在习题教学等诸多教学环节上,均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功能,力求实验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例如,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和难点,该部分理论知识较抽象,学生一般难以掌握。

新教材中安排了Zn与CuSQ 溶液的反应(锌片与石墨电极构成原电池装置,并串联电流表)的实验,当学生看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时,对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感受不再是抽象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既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又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这一点与旧教材纯理论介绍相比教学效果显著。

2新教材变演示实验为“活动·探究”旧人教版教材很少涉及探究性实验,大多是教师的演示性实验,学生的参与性大打折扣。

少数学生实验,一般也是学生在学完本章知识以后再做实验,学生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不再感到新鲜和陌生,不能体会实验教学的探究性。

新教材把很多原来的演示实验改为“活动,探究”,如“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并表示其组成”、“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认识化学反应的快慢”等,教师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实验用品,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对问题进行探究,可以说,学生提出的方案越多,思考的角度就越广,思维愈深刻。

对“鲁科版化学必修教材”的分析与思考

对“鲁科版化学必修教材”的分析与思考

对“鲁科版化学必修教材”的分析与思考“鲁科版”教材体系创新,内容创新,是一套难得的好教材;同时也存在某些瑕疵。

标签:“鲁科版”教材特点瑕疵高中《化1》(必修)目前有人教版、粤教版、鲁科版等几种版本。

我校高中新课程实验选用了由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委会组编写的“鲁科版”化学必修教材(以下简称“鲁科版”教材)。

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对此教材的功能、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

笔者认为,“鲁科版”教材是一套集许多优点于一身的好教材,但也存在一些瑕疵。

本人不揣固陋,试分析如下。

1 “鲁科版”教材的主要特色1.1 “鲁科版”教材的体系创新。

“鲁科版”教材重视学科基本观念的形成,在教材体系的构建上,首先给学生介绍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然后运用这些方法学习具体的化学知识。

《化学1》在教材体系的构建上打破了学科的固有知识体系,从“元素与物质分类”、“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元素与材料”等多条线索向学生介绍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开阔学生认识元素与物质的视野,引领学生建立“元素观”、“物质观”等基本观念。

《化学2》则在《化学1》的基础上,首先构建起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理解和认识框架,然后从化学键的角度引领学生理解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的实质,最后运用有关知识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概括地说,“高观点、大视野、多角度”是“鲁科版”化学必修教材体系构建的主要特色。

“鲁科版”教材在栏目设置上具有以下特点:1.1.1 “交流研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材中“交流研讨”栏目为学生提供了交流讨论的平台。

1.1.2 “方法导引”、“工具栏”,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

教材中“方法导引”和“工具栏”属于方法性栏目,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相关的资料、数据和方法思路,是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课程资源。

1.1.3 “观察思考”、“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新课标鲁科版问题探讨

新课标鲁科版问题探讨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模块中有问题可直接写信:赵河林[推荐]高中化学新课程在线研讨实录精华整理3:学科知识问题1、最初由闫杰发布王磊老师你好:在教材必修化学1中第1章讲到了氯气,在第三章第四节讲到“溴与海水提溴”中,感觉很突然地把卤素和族提了出来,教材的意图应该很明显,是让学生先有个印象,..回答:没有必要介绍卤族和族的内容,这里只是作为具体的物质介绍氯气和溴。

学生不会感觉突兀,因为在他们看来,它们只是两个具体的物质。

只是老师自己看到它们,反应出来的是卤素和族的内容2、[问题]物质结构模块中的小问题鲁教版在编写电离能时也把化合价和电离能的关系也说了,我觉得内容标准中没有提到这一方面,而有些细节性的方面也很难和学生说清楚,比如镁元素的I3》I2,所以镁显+2价,学生会问Mg的I1《I2,那它要显+1价吧,如果去解决这个问题,教学重点就和课程标准相去甚远,不说也不行呀,这可如何是好呢?回答1:镁的第一电离能是738kJ/mol,第二电离能是1451kJ/mol,第三电离能是7733kJ/mol。

很明显I2《I3,而I1和I2差距不是很大,所以不应该造成误会。

回答2:电离能和化合价确实有关系,因为它们都与电子得失能力有关,但是这种关系并不是线性的,教材中对此处的处理也只是了解性的要求,不必深究。

3、[问题]有机化学基础鲁科版P114资料在线水杨醛用过氧化氢氧化成水杨酸,有疑问:过氧化氢不能氧化酚羟基?我们做过几个实验,发现酚羟基不易被过氧化氢氧化。

建议教材是否给出说明回答:过氧化氢不能氧化酚羟基,氧化是有选择性的。

6、【问题】芳香族化合物有官能团吗,它的官能团就是苯环吗?在以前的教材中没有提到过芳香族化合物有官能团。

而在《有机化学基础》一书第8页中出现了芳香烃的官能团是苯环,既然这样,那么第9页出现的酚类物质的官能团为什么只写了酚羟基而不写还有苯环呢?回答:苯环当然是官能团了,苯环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

但我们在9页为了突出酚羟基,所以说到酚类物质的官能团时就只写酚羟基了。

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新教材特点刍议——品读与研讨《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的体会

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新教材特点刍议——品读与研讨《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的体会

作者: 李双峰
作者机构: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中学,518109
出版物刊名: 实验教学与仪器
页码: 5-7页
主题词: 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高中化学;品读;教材特点;科技出版社;一线教师;暑假期间;
新课程改革;新课程培训
摘要: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新阶段,由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版高中化学教材的6个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已经陆续摆到广大实验区教师和学生们面前.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为了让教师和学生尽快渡过选用选修模块教材的困惑期,组织部分一线教师利用暑假期间成功编写了一套具有指导作用的化学选修模块的<学材>和<教学设计>.因此,笔者有幸在今年6月底就拿到选修模块中<化学反应原理>的黑白版.通过两个多月的自我品读与研究以及暑假期间参与新课程培训,收获颇丰.本文试对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谈谈品读与研讨的体会.。

鲁科版化学教材的特点和建议 文字版

鲁科版化学教材的特点和建议 文字版

一、“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的基本情况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经历了八次课程改革后,高中化学教材主要形成了三个版本,即“人教版”“鲁科版”“苏教版”。

相比较而言,“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教学目标与对应内容标准的一致性水平要比其他版本好一些,在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方面也略胜一筹。

从整个知识体系上来看,“鲁科版”必修教材由简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编排教材内容。

必修一第一章主题为“认识化学科学”,主要从历史发展、微观化学现象方面引导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注重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的衔接。

第二章主题为“化学实验基础”,主要介绍化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和简单的实验分析法则,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检验和强化理论知识。

第三章主题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使学生从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人手,认识常见的无机物、并运用化学知识解答其变化原理。

必修二教材则是在必修一教材的基础之上深层次认识化学的内在本质属性。

第一章主题为“物质结构基础”,开始引入物质微观结构,将原子和元素的概念引入到课堂。

第二章的主题为“化学反应与能量”,通过实验展示化学变化的本质,揭秘能量的化学转变的模式。

第三章主题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又将抽象的化学教学带回到日常生活,与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改革契合。

二、“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的特点“鲁科版”教材与以往教材有着较大的差异。

其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鲁科版”教材的教学要求被调整。

调整后的教学要求较其他版本的教材有所降低。

在“鲁科版”教材的教学要求被定位为:知道、说出、举例、了解、认识等为主,应用、设计、评价、掌握、灵活运用、形成、养成、具有、树立等为次要要求。

相对其他教材,目标更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第二,重视实践,特别是将生产与实践相结合。

分析实践中的化学现象、化学问题,并将化学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使化学知识更贴近生活。

第三,充分体现教材的基础性。

在“三维目标”上得到和谐统一;第四,学生参与的活动内容增多,这一部分主要集中在学生探究活动版块。

新鲁科版高中化学新教材概读

新鲁科版高中化学新教材概读

目 录● 高水平的教材研发和编写团队 / 1●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编写理念 / 4● 追求卓越和不断提升的教材品质 / 5一、聚焦大概念,组织科学合理的学习进阶,凸显核心知识的能力素养发展价值 / 5二、建构认识模型,设置“方法导引”,外显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知识向能力素养的转化 / 6三、设计进阶式能力活动任务体系,科学评价学科核心素养,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 8四、将科学探究实践与化学核心认识发展相融合,发挥学生必做实验的功能价值 / 9五、教材素材选取既体现时代性又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传统文化和我国化学家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培养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11六、创设真实问题情境,每章设置“微项目”,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融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 12● 科学合理的内容编排和呈现形式 / 14一、《化学 必修 第一册》和《化学 必修 第二册》 / 14二、《化学反应原理》 / 17三、《物质结构与性质》 / 19四、《有机化学基础》 / 20● 定位清晰的栏目功能设置 / 23一、设置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栏目 / 23二、精选丰富的信息性栏目 / 25● 积极而良好的实验区反馈 / 28● 为实验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 31一、有针对性的配套教学资源建设 / 31二、全面跟进的教材培训 / 33三、强有力的学术支持 / 341 Chemistry高水平的教材研发和编写团队主编风采总主编:王 磊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化学课程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修订组核心成员总主编:陈光巨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物理化学(量子化学/结构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副会长团队介绍●全套教材由王磊教授和陈光巨教授共同担任主编。

●由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等著名高校和教研机构的化学学科专家与化学教育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多所著名重点中学和区域教研机构的特级教师与中青年骨干教师共同参与编写,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核心编写者拥有博士学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新教材特点刍议——以《化学反应原理》
为例鲁科版教材
摘要:教材是课程改革的产物,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基础,更是教学目标
及其教学内容的基础实现。

基于传统基础上的教材凝集了人类文明及其知识精华
的权威性和学术性、知识性竞争。

构建以人为本的核心竞争,挑战态度和情感、
价值观念上的隐性挖掘,并在此基础上探究高中化学模块教材的特点,分析化学
反应的基本原理,转变教学的目标取向,挖掘本体的知识内涵,构建深度的关注
和多元化的教材定位及其有效定义。

转变思路,构建有效教学体系,实现引导式
学模块建设,保证高中化学选修模块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

关键词: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
一、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新教材的基础特征——立体化和灵动化
高中化学和初中化学相比之下增强了很大的难度。

因此想要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价值取向进行构建平台,实现内容和线索、侧重面上的有
效构建。

必修模块部分的化学,是利用实验的方式进行实现反应速率及其反应之间的限度控制,并在模块化的层层推进中实现“化学反应原理”的深入和作用构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化
学反应和化学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内容上的平衡关系,同时根据这些内容之间
的关系,构建知识的有效规律,而后根据这些规律有效的进行实现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此种教学方式呈现由浅到深,循序渐进,螺旋式的知识点上升趋势,不仅层次分明,知识的
逻辑性也展现较强的科学性。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完美的有机融合,符合高中学生的心理特
点[1]。

高中新教材山东科技版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是需要适应不同发展、需求和不用兴
趣学生的共同理念进行构建的。

选修部分更应该在体现基础上进行内容发展的延续,展现学
习化学反应的实质,体现“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功能性价值。

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
通过“方法引导”及其“资料在线”的重点进行转换化学学习的思路和解决策略,
二、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新教材内容特点——定量化
在高中化学选修模块的新教材构建中,需要讲究的是化学之间的平衡关系,并研究其发
展的方向。

必须进一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之间的共同性拓展。

与此同时,高中学生学习化学课程模块化的相关知识当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实现基
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研究方法上的提升,深化化学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社会和科技之间的关系,展现教材的鲜明特点。

其中化学反应和能量的转换上就呈现了测量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这就需要构建,“活动”和“探究”的形式,明了化学教学的主干。

接着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速、速率的平衡构建中,需要以定量的方式进行不断深入。

引入“活化能”的理念,综合探究物质
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在深入的基础上实现“溶度积”和“电力平衡常数”的有效构建[2]。

选修模
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常常会有学生提出一些“为什么会这样反应”?的问题,很多时候,
作为一名高中的化学老师,很难直观的回答学生这些问题。

这就需要转变以往的思想理念,
利用“问题串”的形式,判断一个前进的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与学生之间的共同性探索,
利用定量分析的方式进行构建现代化化学的定量化走向,同时在不断的潜移默化中,实现一
步步的成熟。

还要把学生作为主体进行构建符合科学性的教学方法,利用定量分析的方式,
解决化学反应中的问题,与此同时,还可以展现具有时代性鲜明特点的中学学科发展道路。

三、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新教材整体构建
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构建,实现化学知
识基本技能的实施,构建化学知识实验方法的展现。

并在此基础上,认知到科学的本质,理
解到科学和技术的结合,感受到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升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展现化学知识的真正意义上的价值所在。

新常态的背景下,针对于化学产业下的思想观念和研究方法、学习策略等,从一定的程
度上也反应了当前的化学和个人、社会、环境等之间的关系,并把这些关系当做主线进行汇
总。

实现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的三维度实现,三条内容线索的有机结合,
构建既破又立的思想。

针对于细致的处理上,教材充满了新颖性,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动手可
操作性。

并在以上的联想和质疑中,展现了观察和思考的意义所在,并进一步根据活动进行
探究,接着交流和研讨,最终都是为了知识的迁移和有效实践及其有效应用,其中也包含了
概括和整合模块化的衔接化学教学构建,不仅符合了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也减少了教师备
课的工作量,可以让化学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探讨更深化的问题,让学生喜欢上化学,更愿
意自主的学习化学[3]。

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在内容上也构建了科学化的“实事求是”的本质面貌,体现了时代选择的基础性[4]。

并在三个方面的构建中实现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的深层理解,发现化学规律,构建化学的基本意义,实现使用价值。

一方面,实现了核心基础化学知
识的有效体现。

另一方面,针对社会对化学的需求,学生未来构建等,进行了一个系统化的
理论性指导工作,并在此基实现科学研究的基础创新。

展现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鲁
科版)教材的“灵魂和生命力”,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主要内容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总结:
新常态的背景下,山东科技版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是基于知识技能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之间的有效构建。

从而也体现了从知识传递到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有效过
程体现。

转变传统理念下的思路认知,展现思路拓展的重要性,构建同一教学素材二次利用
的教学最大化有效建设。

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认识发展层级匹配,把学生的学习和实际的
生活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的最高境界,并非是“纸上谈兵”的低级效果。

发展学生认识
角度与深度的教学,实现“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功能价值,最终保证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

参考文献
[1]车晓霞.抛锚式教学策略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2:
152-153
[2]黄莉.《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栏目教学状况调查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7:182-183
[3]王珍珍.不同版本《化学反应原理》教材中电化学内容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55-56
[4]王磊.从知识解析为本到基于学生认识发展促进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向高水平跨越——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高端备课”项目简介[J].化学教育.2014(01):156-157.
作者简介:陈永平(1987年9月—),女,安徽亳州市人,本科学历,高中化学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