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道歉语的语用差异及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交际中道歉语的语用差异及策略
发表时间:2019-08-08T16:09:37.45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9月36期作者:宋秀萍
[导读] 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经常用到道歉语,学会道歉是一种优良的品行习惯。有人认为,当前已经进入道歉时代。不同的道歉语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因此道歉语存在大量不同的种类,为了帮助人们顺利交往,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道歉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天津市 300350)
摘要: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经常用到道歉语,学会道歉是一种优良的品行习惯。有人认为,当前已经进入道歉时代。不同的道歉语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因此道歉语存在大量不同的种类,为了帮助人们顺利交往,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道歉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汉;道歉语;差异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与价值认识,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方面表现出大量不同,语言应用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重点探索了道歉语的应用。英国学者John Austin认为道歉语也是一种行为,可以据此明确人的态度。在生活与工作当中,人与人必然会发生各种矛盾,此时合理应用道歉语可以及时消除误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1、中英“道歉语”出现不同的原因
道歉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当中,有时一个人可能是无意的动作也会为他人带来不便与一定的伤害,为了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防止对他人造成损伤,则可以应用道歉语及时消除矛盾。
Olshtain&Cohen认为道歉语可以分为七种:不想道歉;减轻自己的错误程度;承认错误;讲明原因;直接道歉;补偿过失;保证下次不会再犯;关心他人。中国与西方文化在道歉语的应用上也存在较大不同,霍姆斯认为,进行道歉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尊重,创建稳定的人际关系。中国文化中的道歉与英语不同,道歉时主要表现自己内心的不安与歉意,所以在道歉中重视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虽然二者均认为道歉是一种行为,是对他人认同的表现,但使用目的还是存在一定不同。中国习惯直接表达歉意,以防止引起他人的误会。西方则强调讲明原因,保证下次不再出现类似行为。大量学者认为中国语言较为丰富,在与人交谈时更加关注对方的感受,应用的客气语言较多。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力求保证双方的关系趋于稳定,在表达自身意思时有时并不明确,只要双方的关系不会遭到破坏,侵犯他人者并不需要非常明确的道歉。相反,西方国家人们更为关注语言内容,而不考虑对方的社会地位。所以因为交流内容不会发生变化,如果出现了自己意想不到的事情,侵犯他人者必须要对自己的失误进行道歉,才能保证对方情绪稳定。中国人使用道歉语言的次数较少,而西方国家使用则较多,西方国家人们认为,对人道歉是礼貌待人的表现,而中国则认为道歉是一种行为。中国人在熟悉人面前进行道歉时,有时只需一句“对不起”则解决了问题,甚至可以不用表达;但西方国家道歉不会考虑人的地位。
2、中英“道歉语”实际应用中的不同
英语与汉语分别拥有丰富多样的道歉语,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根据使用的场合不同而选择较为合理的道歉语,有时在道歉时还会结合自身语言,有时只需一句话即可。在英汉文化当中,如果对他人的影响不大,则可以用“不好意思”,英语则用“I’m sorry.”等语言,在应用道歉语时还需结合实际场合与不同语言环境进行选择。
中英类似的道歉语策略主要有:
1.您没事吧。(Excuse me.)
2.对不起。(I’m sorry.)
3.希望没有影响你。(I’m so sorry./Terribly sorry.)
4.您不要紧吧。(Are you OK?/Everything OK?)
5.请原谅我。(Plea se forgive me.)
6.是我真的错了。(It’s all my fault.)
7.主要是我的原因。(I will take all the responsibility.)
8.希望没有影响到您。(I hope didn’t bother you too much.)
9.我一定认真思考自己的失误。(I’ll reflect and never make the same mistake.)10.我一定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It won’t happen again.)11.我没想到会是这样。/(I don’t wa nt this either.)12.让我做些什么事吧。(I’ll bring you some presents.)13.我会做自己应该做的事。(I’ll pay for all the damage.)14.我不应该负全部责任。(You should not all blame on me.)15.真晦气。(Bad day.)
Owen认为中英文使用者进行道歉时主要考虑口头交际的需求,道歉语主要选择口头表达形式而表达自己的歉意,防止双方进一步激化矛盾。所以在中英文当中,应用较为普遍的当属策略1与策略2,主要原因就是使用简单,可以解决小矛盾。假如对对方产生了真实的伤害则适合应用策略3,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碰到他人。在表达自己对被伤害的关心时主要选择策略3与策略7。汉语使用者大多不会主动对事件负责,因此主要选择策略4,如二个人正面碰撞时,碰到了对方的胳膊,会说“您不要紧吧”,当中包含二个意思,一是我确实碰到了您,二是我关心您是否受到了伤害。有数据显示,策略5与策略6是英语使用者应用较多的方法,表明主动对事件负责。要想进一步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大多会选择策略10。但对方通常会认为这种道歉更与洗脱责任有关,将出现的事件归为他人的原因,在此前提下希望得到对方原谅。这种道歉主要指的是公司员工迟到,员工解释自己迟到的原因时会说“今天路上车多,我的车坏了”等。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时大多会应用策略8与策略9。其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以后不会再次出现这样的行为,本次是第一次,希望您能够理解我的苦衷。说明原因是为了使对方看到自己的真诚,表明自己确实认识到了所犯的错误。策略11自表面上看是洗脱责任的表现,一方面表明自己不能预测本次事件产生的后果,证明了自己在事件发生过程中没有责任,再有也展示了自己的思想倾向,造成的现状并不是自己希望看到的。中文使用策略12较少,但西方却应用较多,如父母由于工作的原因不能陪孩子出玩时,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可以说“给你买一个你喜欢的东西可以吗”。而中国父母由于工作而不能陪孩子时,是不需要向孩子解释的,而更多的是希望得到孩子的认可。英语文化以平等、相互尊重为主,由于自己说出的话得不到落实时要想办法进行补偿。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孩子方面,假如父母对孩子作出的承诺没有完成,则需考虑自其他方面进行弥补。但中国却不同,父母在不能履行自己的诺言时,只需讲明原因而希望得到孩子的认同。英语当中还存在一种“提供弥补”的道歉方法,“I'll pay for the damage./I'll bring some presents for you.”,也就是策略13。笔者觉得这与中国的“原价支付”是不同的。中国的原价支付意味着确实对对方造成了物质伤害,如在饭店吃饭时打破了一只碗,则需按照碗的价格赔偿。丢失了图书包的一本书,也要按照书的价格进行赔偿。策略14则是一种转移责任的方法,将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表达为其他方面,这其实就是一种“借口”。策略15则不表达事件,认为出现不良事件的原因是因为天气等客观因素,主要意思是表达发生此类问题与自己没有关系,是一种洗脱责任的表达方法。
英语与汉语在表达自己的歉意时应用的方法相似,但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中国人道歉时强调自己与他人所处的地位与二者的关系,但英语却不考虑上述各种因素,只关注事件本身。在应用道歉语时,西方人使用的次数较多,而中国人使用的次数较少。西方人认为道歉就是平时生活的重要内容,将道歉作为一种高尚的品行行为,高度关注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与他人界限分明,表达自己意愿时不愿意伤到他人,希望自己的行为不会对他人生活工作造成影响,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感冒后会咳嗽,身处公共场合必然会涉及他人,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时首先会进行道歉。而中国人更讲究实际应用,认为咳嗽、感冒是一种每一个人均会出现的现象,所以不需对四周的人道歉。
3、结语
在日常生活中,西方人与中国人使用道歉语是不同的,主要原因还是二者拥有的民族文化不同。西方人与中国人在使用道歉语时会区分不同的场合与实际情况而选择不同的道歉方法,这是由于人种不同、语言不同,所以在遇到相同事件时也会出现不同的认识。利用对中国人与西方人使用道歉语的不同可以全面了解中西方文化内容的不同,保证跨文化交流的顺利开展,对于正确使用道歉语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美兰.中日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其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35(3):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