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我国的能源问题及解决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我国的能源问题及其解决措施一、典例引领
1.读我国能源保障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
(1)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
B.西部高,东部低;北部低,南部高
C.西部低,东部高;北部高,南部低
D.西部低,东部高;北部低,南部高
(2)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能源生产总量
B.能源消费总量
C.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总量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主要原因是( )
①天然气资源丰富②水能资源丰富③核能资源丰富
④太阳能资源丰富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A (2)C (3)A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能源高保障区主要位于中西部省区,能源低保障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因此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
第(2)题,能源产量越大,消费量越小,能源保障水平就越高。
第(3)题,M地区为四川盆地,水能资源、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核能开发缓慢,太阳能资源分布较少。
]
二、考点透析
我国的能源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1.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
以煤炭为主,利用石油、天然气,积极发展水电,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地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能、地热能、海洋能等。
(1)我国能源消费利用变化的特点
煤炭比重下降,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比重上升。
(2)煤炭资源的优点
开采成本低、运输方便、价格便宜。
(3)我国主要的核电站及其建设原因
①主要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浙江——秦山核电站;江苏——田湾核电站等。
②建设原因:缺少常规能源;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2.目前我国能源利用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1)原因
①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
②高能耗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
③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④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⑤国际石油价格不稳定(波动较大);
⑥石油储备体系尚不健全。
(2)解决措施
①采取多元化进口石油战略;
②完善石油储备体系;
③加大能源勘探、开发力度,特别是西北、沿海等重点地区的勘探力度,增加能源产量;
④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建设;
⑤稳妥发展核电;
⑥因地制宜发展沼气能、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
⑦加大技术革新力度,提高能源利用率;
⑧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能意识;
⑨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适当限制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3.我国主要的能源基地
三、题组训练
读2001~2008年全国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统计图,回答1~2题。
1.关于我国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量大于消费量
B.消费量持续增长
C.生产量持续增长且生产量的增长速度超过消费量的增长速度D.从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增长趋势来看,目前我国煤炭生产量完全能满足我国能源的需求
2.下列措施不利于我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加大煤炭的加工转换,提高附加值
C.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
D.缓解煤炭生产和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
读1996~2006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及原煤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变化图,完成3~4题。
3.对于图中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
①能源生产总量与消费总量呈持续上升趋势②2006年原煤消费量
大于1996年原煤消费量③原煤消费量始终高于原煤的生产量④2000年以后原煤生产量一直上升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4.2000年以后图中两条折线的变化出现差异,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煤炭出口量增加 B.原煤价格高导致消费量减少
C.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D.煤炭利用率提高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据图判断,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
A.促进交通运输网的建设 B.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C.促进相关产业的转移 D.提高煤炭产量
6.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减缓了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减少了当地大气污染物 D.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山西省是我国能源资源大省,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经济,使资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大省,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
下图为山西省煤炭综合开发图,读图完成7~9题。
7.利用煤炭资源加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不包括( )
①发展电力工业②发展化学工业③降低煤炭运输成本④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
A.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铺设
C.不法分子私开矿井 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9.山西省资源丰富,煤炭产量大,经济发展水平却较低,其重要原因是
A.能源工业的投资比重较小 B.工业结构长期以单一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
C.煤炭工业投资比重过大 D.煤炭质量不高
加快能源开发,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
下图为“煤变油生产流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布局的主要理由是( )
A.当地石油资源短缺 B.煤炭资源丰富
C.科技力量雄厚 D.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
11.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煤变油”工程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工艺流程复杂 B.环境污染严重
C.水资源短缺 D.消费市场狭小
近年来,一轮煤炭开发的热潮正在新疆广阔的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
30多家大企业大集团的40多个重大投资项目相继奠基开工,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
据此回答12~13题。
12.山西和新疆在发展煤炭工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距市场距离远B.水资源短缺
C.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D.交通便利
13.下列措施不利于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是()A.大力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加大煤炭的加工转换,提高附加值
C.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
D.解决煤炭生产和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德国鲁尔区相继遇到了产品滞销的“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划。
读图,回答14~16题。
14.图中曲线①②③依次表示( )
A.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B.第三、第二、第一产业
C.第二、第三、第一产业 D.第三、第一、第二产业
15.下列叙述不是鲁尔区衰落客观因素的是( )
A.煤能源地位下降 B.工业结构单一 C.世界性钢铁过剩D.新兴产业冲击
16.20世纪70年代以后,鲁尔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 )
A.旅游、商业、金融和保险业等“无烟经济”受到重视,经济地位不断提高
B.很多工厂变为农田,农业的地位不断提高
C.煤炭和钢铁企业的数量都在不断增加,以增强对外竞争力
D.开发本国铁矿资源,停止进口铁矿石数量
山西省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而德国鲁尔区则以能源优势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
据此回答17~18题。
17.目前,山西省和鲁尔区在能源开采或利用方面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
A.酸雨蔓延B.市场收缩 C.资源枯竭 D.运输量大
18.为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两地采取的相同改造措施是( ) A.调整工业结构 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有色冶金工业D.实行产业转移
二、综合题
19.内蒙古东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变输煤为输出电力和输出焦炭。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内蒙古在开采煤炭的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
(2)简述电力输出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
(3)在开发利用煤炭的过程中应采取什么环保措施?
20.阅读图文材料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图甲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县城驻地及周围部分辖区示意图,经勘探发现图示区域有储量丰富的大煤田。
材料二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图甲中煤炭资源几近枯竭,该区域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图乙是对煤炭产业生产流程的改造模式。
(1)图示区域除了通过铁路、公路等直接向外输出煤炭外,还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这样做有哪些好处?
(2)图甲中所示火电厂的布局是否合理?简述其理由。
(3)在图乙的生产流程模式中,H是________厂。
简述该产业结构模式的主要优点。
(4)随着资源枯竭,该区域为进一步发展经济,可以从哪些方面挖掘潜力?请就这一课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1.B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煤炭的消费量持续增长;生产量在某些年份大于消费量;生产量的增长速度基本与消费量相同;目前我国煤炭的生产量不能完全满足我国能源的需求。
2.A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过量开采会导致煤炭资源的枯竭,不利于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B图示2000年之前,我国的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都曾出现下降,故①错误;注意原煤的消费量=能源消费总量×原煤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同理可计算原煤的生产量。
③项错误。
故选B 项。
4.B图中两条折线的变化出现差异表示2000年以后原煤生产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上升快,而原煤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上升慢,因此最不可能的原因是原煤价格高导致消费量减少,因为原煤价格高不一定导致消费量减少。
故B项正确。
5.B从图中可以看出,煤炭的综合利用使得该地输出产品多样化,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进而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6.D山西省的水资源相对短缺,而在煤炭发电等工序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进而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7.B图中的三条产业链中没有涉及到降低煤炭运输成本及生态农业、旅游业的发展。
8.D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依托煤炭发展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
9.B制约该地经济发展的主要是单一的生产结构,即单一的原煤生产和输出,要想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10.B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丰富,有霍林河、元宝山、伊敏河、准格尔、东胜等大型煤矿,这是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的主要原因。
11.C读流程图可知,“煤变油”过程中1吨煤需加2.5吨水,耗水量大,而内蒙古自治区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水资源短缺。
12.B山西煤炭基地距市场较近,新疆的交通不够便利,新疆位于干
旱地区,降水稀少,水土流失现象不明显,排除A、C。
13.A 选项B、C、D项均是有利于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故选A项。
14.B鲁尔区过去长期以第二产业为主,经过产业结构调整,20世纪80年代以后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
15.B 工业结构单一是鲁尔区自身工业发展的问题,不是客观因素。
16.A 鲁尔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农业地位不可能不断提高;鲁尔区铁矿资源贫乏,不可能停止进口铁矿石。
17.D 目前,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市场需求大,运输压力大;鲁尔区的钢铁工业需要进口大量铁矿,运输压力也大。
18.A 调整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是两地采取的相同改造措施。
19.解析:第(1)题,煤炭的开采不可避免地造成地表表土的被剥离,也容易造成植被的破坏,形成地下采空及矿石的堆放占用大量的土地等,进而引发水土流失、地面塌陷,甚至造成污染环境等。
第(2)题,内蒙古东部的煤炭资源丰富,煤炭通过火力发电的形式把电力以清洁能源的形式输入到东部对电力需求量大的地区,对输入地来说得到了清洁能源,可煤炭燃烧的废弃物对输出地的环境污染是不可避免的。
第(3)题,为了降低煤炭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生态破坏,尽可能地对矿区土地复垦,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建立循环经济模式。
答案:(1)剥离表土及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地下采空区导致地
面塌陷;堆放矿石,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环境。
(2)造成当地大气污染。
(3)矿区土地复垦;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建立循环经济模式。
20.解析:该地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火电厂耗煤量大,应靠近煤区,并且为减轻对城区的污染应布局在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图示产业流程实现了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会促进环境的优化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1)好处:①减轻交通运输压力;②减少环境污染。
(2)合理。
理由:接近煤炭产地;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避免给城区带来大气污染。
(3)砖瓦(或建筑材料) 促进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4)优化煤炭工业结构,延长生产链;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立足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