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单元综合提升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单元综合提升
1.全面把握生活与哲学的内在结构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围绕这一基本问题,哲学可分成四大部分内容,即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与唯物史观。

唯物论介绍的是世界的本质或本原问题,辩证法说的是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认识论则是主要介绍认识的发展问题,唯物史观研究的是社会的基本问题。

(2)对世界的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哲学的基本派别,即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两者又可以再分,唯心主义分为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对世界存在状态的不同回答分为形而上学与辩证法。

辩证法的观点,主要有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而根本观点是矛盾的观点。

(4)唯物论和辩证法侧重介绍的是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则主要是在认识论中加以阐述。

认识论主要研究的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类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追求和发展真理的过程。

(5)唯物史观主要研究人类社会与人生的重大问题。

如人类社会的基本问题、社会的基本矛盾、人生价值等。

这些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子课题。

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与唯物史观是相互渗透的。

哲学的总体结构如下图:
2.抓住“标志性”词语,理解物质世界与真理
(1)针对、按照、立足、基于、根据……(问题、现状、特点、影响、形势、情况),提出、出台、制定、形成、调整、颁布……(理论、思想、政策、精神、规划、方针、措施、方案、经验、决定、制定)等,从唯物论看,这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认识论看,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2)在……(主题、理论、观点、思想、政策、精神、规划、方针、措施、经验、制度)的(指导、引领、启发、贯彻、实行)下,促进……(事业、活动、行动、实践)取得(成就、胜利、发展、前进、成功)等,从唯物论角度看,这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即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人们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认识论角度看,这体现出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实践是能动性的活动。

(3)地震、洪水、火山喷发、泥石流、旱灾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天体运动、季节变化、社会发展、社会活动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体现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客观的,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微专题13 主观题规范答题指导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有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

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只有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才能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9分)
例题剖析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包含的理论: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和认识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然后解读材料“有了法
律的规范和引导”“永无止境”“落实”、“切实推进”,把材料和理论观点有机结合起来,逐一分析即可。

答案(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提供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3分)
(2)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具有无限性。

(3分)
(3)必须把“纸面上的法”落实为“行动中的法”,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分)
主观题答题规范,要做到卷面规范、答题语言规范和答题思路规范。

1.答题卷面规范的基本要求
(1)答案要点化。

即一定要用阿拉伯数字清楚地表明答题要点。

有许多学生答题时,一题一个自然段,每个要点也不用序号标识,甚至连标点符号都没有,阅卷者看起来费劲,激不起给学生打分的热情。

(2)要点段落化。

一个要点一个自然段,每段开始空两格,给阅卷老师一个清晰爽目的感觉,这也是防止失分的重要一环。

(3)段落序号化。

即一个要点需用一个序号标识,常用序号形式为①、②、③等。

(4)卷面整洁化。

答题应讲究卷面的整体性,在规定的位置答题,用统一颜色(黑色碳素笔)的笔迹,字的大小均匀,排列整齐有序(尤其注意答案的两边要整齐),整体上安排合理。

书写尽量工整、规范,少连笔或不连笔。

切记不要为求速度,书写不认真,字体潦草,甚至难以辨认,使阅卷老师产生厌烦情绪,不知不觉从严给分。

2.答题语言规范的基本要求
(1)语言简练化:语言简约明了,惜墨如金,叙述时要体现一个“简”字,千万不要啰嗦、重复,拖泥带水。

答案要运用主干知识和基本观点来组织,可以适当拓宽但不需要过多的解析,以保持语言简练。

一个要点的阐释不必过多,但要突出关键词。

(2)表述术语化:要用所学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学科语言进行表述,采用教材政治术语或时政精辟术语,而不能使用自己创造的或生活化语言去答题,切忌口语化、事例化。

(3)编写完整化:在组织答案要点时,注意做到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实际材料有机结合,各要点要支持原理+方法论、观点+材料、基础分+提高分等三个方面的统一(提高分是指联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最新时政精辟观点,进行创造性答题而争取加分)。

3.答题思路规范的基本要求
(1)答案结构逻辑化、条理化: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观宏观等逻辑关系,答题时要设计好先答什么,后答什么,答到什么程度,先答哪个要点,后答哪个要点,相关要
点如何组合,等等。

(2)答题时应做到
①注重构思。

认真审视设问,明确设问的指向和答题范围,思考该设问包括哪几个知识点。

然后,逐层审视材料,找到材料与限定知识点的对应点,并在材料上简洁标识出来。

对答案要点和思路进行通盘考虑和宏观规划,以保证行文的科学性、条理性和完整性,否则就会给阅卷者一种东拉西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感觉,那是注定得不到高分的。

②编制提纲。

编制提纲是保证答案的完整、条理、规范、整洁的必要手段,应该是应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提纲一定要列,但必须简明扼要。

提纲应包括两大方面内容:第一,明确列出共有几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分几段,每一段分几个层次,每个层次包含几个要点,每个要点使用哪些关键词语。

第二,设计答案在卷面上的布局,安排好每一小问、每一层次在卷面上的位置,为下一步的规范作答奠定基础。

提纲字数不宜过多,自己能明白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