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官⽅设定的教师资格考试。2012年后,教师资格考试纳⼊统考试点和省考相结合的模式。到2018年除了新疆,内蒙古,西藏三个地区外其他省份全部纳⼊了教师资格统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出题,地⽅教育考试院主考。主要针对师范专业和⾮师范专业需要考取教师资格证的考⽣。
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1
⼀、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的顺序性为⼉童⼼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的顺序性提供了基本前提。
A.遗传素质
B.⽣理成熟
C.环境
D.教育
2.3岁左右的幼⼉其⾏为很容易受⾃⼰( )。
A.想象的影响
B.思维的影响
C.语⾔的影响
D.情绪的影响
3.⼉童主动、及时地将注意⼒从⼀个对象或⼀个活动转移到另⼀个对象或另⼀个活动中去,这是( )。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散
D.注意的转移
4.“万绿丛中⼀点红”、“鹤⽴鸡群”等情境的“⼀点红”和“鹤”,之所以能引起幼⼉的兴趣,这是(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
C.感觉经验
D.感受性
5.根据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运⽤有关经验进⾏的⼀种识记是( )。
A.有意记忆
B.⽆意记忆
C.感觉记忆
D.意义记忆
6.幼⼉的思维主要是( )。
A.直觉⾏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童思维
7.在整个幼⼉期,( )是孩⼦使⽤的句型中最基本的句型。
A.单词句
B.电报式句⼦
C.简单陈述句
D.复合句
8.新⽣⼊园,班⾥有⼀个孩⼦哭,其他孩⼦也会莫名其妙地跟着哭,这是情绪的( )。 A.动机作⽤
B.组织作⽤
C.信号作⽤
D.感染作⽤
9.婴幼⼉时期的亲⼦关系与幼⼉⼀⽣的个性发展( )。
A.没有关系
B.有⼀些关系
C.有很⼤的关系
D.有时有关系,有时⽆关系
10.幼⼉美术活动的主要⽬的是让孩⼦( )。
A.掌握美术活动的技能技巧
B.画得更像、更好
C.⾃由地表达⾃⼰对世界的认识和内⼼的情感体验
D.拓展绘画能⼒
⼆、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1.4~5岁幼⼉⼼理发展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按想象内容的新颖性、独⽴性和创造性,可将想象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3.从幼⼉社会性⾏为的发展来看,可以将幼⼉游戏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说明题(每题3分,共12分) 14.幼⼉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知觉。
15.幼⼉对感兴趣的事物容易记住。
16.对待攻击性强的孩⼦的最好办法就是惩罚。
17.⾃⾔⾃语是幼⼉期出现的⼀种语⾔形式,因为容易打扰别⼈,所以,要尽量禁⽌幼⼉的⾃⾔⾃语。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8.简述幼⼉⽅位知觉的发展趋势。
19.简述培养幼⼉观察⼒的⽅法。
20.简述让幼⼉保持健康情绪的措施。
21.简述游戏对幼⼉⼼理发展的价值。
五、论述题(每题24分,共48分)
22.成⼈能否对幼⼉说反话,请⽤所学的有关幼⼉思维发展特点的知识进⾏分析。
23.亲⼦关系(即⽗母对待⼦⼥的态度与教养⽅式)的三种类型分别是什么?请分析每种类型家长的育⼉措施及⼉童的相应发展表现。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B 2.D 3.D 4.B 5.D 6.B 7.C 8.D 9.C 10.C
⼆、填空题
11.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开始能遵守规则、开始⾃⼰组织游戏
12.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13.独⾃游戏、平⾏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三、判断说明题
14.对,幼⼉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知觉,且会影响他的记忆、思维等感觉。 15.对,幼⼉的记忆以⽆意记忆为主,对感兴趣的事物容易记住。
16.错,对待攻击性强的孩⼦的最好办法是说服教育加适当的惩罚。
17.错,⾃⾔⾃语是幼⼉出现的⼀种由外部语⾔向内部⾔语过渡的语⾔形式,因此,要允许⾃⾔⾃语,可提醒幼⼉不要⼲扰别⼈。
四、简答题
18.答:幼⼉⽅位知觉的发展趋势是:3岁辨别上下,4岁开始辨别前后⽅位,5岁开始能以⾃⾝为中⼼辨别左右⽅位,6岁幼⼉虽然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位,但以左右⽅位的相对性来辨别左右仍感困难。
19.答:
(1)帮助幼⼉明确观察的⽬的任务;
(2)提供丰富的观察材料,引导幼⼉观察概括;
(3)启发幼⼉⽤多种感官⽅式参与观察;
(4)教给幼⼉有限顺序的观察⽅法。
20.答:
(1)使幼⼉经常处于愉快的情绪状态;
(2)不要给孩⼦造成过重的压⼒;
(3)让幼⼉充分活动,与⼩伙伴交往:
(4)允许幼⼉适当的宣泄:
(5)让幼⼉学会认识⾃⼰和他⼈。
21.答:
(1)适应幼⼉⼼理发展的需要:
(2)发展幼⼉的智能;
(3)平衡幼⼉的情绪;
(4)发展幼⼉的社会性⾏为。
五、论述题
22.答:幼⼉对事物的理解往往是表⾯的,不能理解事物的内部含义,所以,幼⼉只会理解别⼈话语⾥的表⾯意义,⽽不能理解反话中的内部含义。(因此,应坚持正⾯教育,要多结合具体形象的事物来帮助幼⼉去理解和作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