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厦门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检测(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天津一年四季分明、美景如画。
如图所示的自然美景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露珠晶莹C.秋天,大雾弥漫D.冬天,霜满枝头
2.如图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的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从外部看到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侧面有小水珠产生。
在白霜和小水珠形成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分别是()
A.凝华液化B.熔化凝华
C.凝固液化D.升华汽化
3.从图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学好物理的重要能力之一。
某种物质的温度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EF线段表示温度不断降低,所以该物质的熔点在不断降低
B.在FG线段之间对应的时间内,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C.G点表示该物质全部凝固成固态
D.在GH线段对应的时间内,物质放热,温度降低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放热
B.夏天,冰冻的饮料瓶冒“冷汗”是液化现象,放热
C.秋天,大雾消散是升华现象,吸热
D.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凝固现象,吸热
5.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A.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
C.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39℃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
6.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物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2017年1月习主席向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屠呦呦研究员颁奖。
2019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共和国勋章”。
屠呦呦在60年代尝试用加热青蒿水溶液的方法使其沸腾,从而去除水分以提取药物,但提取效果并不理想,她猜想: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药物被破坏掉了,对此,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用微火加热使溶液慢慢沸腾
B.用旺火加热缩短沸腾的时间
C.减小容器内的气压
D.增大容器内的气压
7.冰棍是人们喜爱的冷饮,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吃冰棍时,用舌头舔冰棍,舌头被黏住是因为发生了凝华现象
B.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包装袋上“白粉”的形成是凝固过程
C.打开包装袋,冰棍周围出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D.吃冰棍感到凉爽是因为熔化过程吸热
8.家庭中在使用电冰箱时,细心的小虹发现了许多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他的判断正确的是()
A.拉开冷冻室的门,能看见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B.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发现手被冰棒粘住了,这是凝华现象
C.夏天从保鲜室里拿出来的易拉罐,不久罐体上有水珠出现,这是液化现象
D.放进保鲜室的蔬菜,过一段时间会蔫了,这是升华现象
9.某同学对冰加热,他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对冰加热8分钟,冰开始熔化成水直至沸腾B.加热相同时间,冰升温比水快
C.图中CD段是固态的冰D.图中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10.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如右图所示。
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A.同时沸腾了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11.关于水的三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蒸气温度很高,小心烫伤
B.极寒地区,水只能是固态
C.寒冬,窗户上的白色冰晶是水凝固形成的
D.0℃时冰、水、水蒸气都可能存在
12.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
B.用冰袋能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时吸热
C.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
D.用手沾些冷水去拿热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
二、填空题
13.对一定量某物质持续加热,测得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象所示。
由图像信息,第10min到25min时间内,物体处于熔化过程,______(选填“吸收”或“不吸收”)热量,第15min时刻,物质所处的状态称之为______,该物质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14.在测量温度时,有时需要考虑温度计本身吸热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如被测物体的质量很小,但温度较高时,温度计吸收热量就会使被测量物体温度___________(选填“上升”、“降低”或“不变”)。
为了使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应选择___________(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
(两种温度计玻璃泡的容积相同)[已知c酒精=2.4×103J/(kg•℃),ρ酒精=0.8×103kg/m3,c水银=0.14×103J/(kg•℃),ρ水银=13.6×103 kg/m3] 15.中央电视二台“真假实验室”探究发现,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粘在冰棍上,如图所示。
这时舌头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象是
______,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舌头上的水遇到比较冷的冰棍______形成的,此过程中要______热。
16.下列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
例: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熔化,吸热。
(1)衣橱里的樟脑丸变小_______、_______;
(2)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_______、_______。
17.北方的冬天,为了更好的保存蔬菜,人们通常会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
___________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 ___________ (选填“吸热”或“放热”),使菜窖内温度不会太低。
如图所示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___________ ,此过程 ___________ (选填“吸热”或“放热”)。
18.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
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可知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______原理来测量温度的;若将瓶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在A处,B、C是与A相差2℃的两点,则A处的温度是
______,B处的温度比A处______。
(填“高”或“低”)
19.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制了一支量程较大的水银温度计。
同学们在给自制温度计标刻度时,先在玻璃管上画了100格均匀的刻度线,然后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时,观察到水银柱液面在第25格处,再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沸水中,水银柱液面在第75格处。
则这支自制温度计的测温范围是______。
(已知水银的凝固点是-39℃,水银的沸点是357℃,当时的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
20.图 1和图 2分别表示了两种使气体液化的方式,图1 是生活中人们使用的煤气罐,其内主要装有液化石油气,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使石油气液化的;图 2 是在烧开水的水壶嘴上方放置一块冷玻璃板,冒出的水蒸气遇冷在玻璃板上凝成了小水珠,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使气体液化的。
能够使所有气体液化的方式是______。
三、解答题
21.为了探究空气冷却时有什么现象发生,小明准备把冰棒放在茶杯中进行观察,小明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一只冰棒,发现硬邦邦的冰棒上附着“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冰棒在向外冒“白气”(如图所示);他把这支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
(1)请你解释上述三种现象中“白花花的粉”、“白气”和“冒汗”的形成原因;
(2)请说明空气冷却时会发生怎样的现象。
22.在观察碘的升华实验时,小雨和小雪准备采用如下两种不同方式对试管中的碘加热:A.用酒精灯加热(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400℃~600℃);B.用热水加热。
你认为哪种加热方式更科学合理?简述另一种方式的不合理之处。
23.阅读下面的短文:
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
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
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
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
仿照示例,指出短文中包含的任意两种物态变化(示例除外),并说明是吸热还是放热。
(示例)二氧化碳气体凝华,放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酒在海面上,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这首熟悉的儿歌中蕴含有很多物理知识,请你根据题目文字,找出一个与上述情景相关的物理信息,并指出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信息: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物理知识:空气和液体可以传声.
作答:物理信息:______.
物理知识:______.
25.冬天,对着手吹气时,会感到手冷;对着手呵气时,会感到暖和。
为什么?
26.下图表示的是某种物质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根据图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什么物质?
(2)在AB、BC、CD、DE各段,该物质处于什么状态?
(3)在BC段与DE段,该物质的温度为什么不变?
(4)该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各是多少?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分析】
解答此题要知道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要根据物质变化前后的物态特征判断是否属于凝华现象。
A.冰雪消融是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A
解析:A
往冰上撒盐,使冰中参入杂质,能降低冰的熔点,因此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易拉罐底部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快速放热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易拉罐侧面的小水珠是液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
故选A。
3.A
解析:A
A.EF段物质处于液态,不是凝固过程,只是温度在降低,不能说明熔点在降低,故A错误,符合题意;
B.FG段温度保持不变,是凝固过程,在FG线段之间对应的时间内,物质处于固液共存
态,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FG段是凝固过程,G点凝固结束,物质全部凝固成固态,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GH段为固态,由图像可看出,在GH线段对应的时间内,温度下降,物质放热,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B
解析:B
A.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熔化需要吸热,故A错误;
B.冰冻的饮料瓶冒“冷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瓶壁液化而形成的,液化放热,故B正确;
C.大雾消散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C错误;
D.玻璃窗上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形成的,凝华放热,故D错误。
故选B。
5.C
解析:C
A.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水还在沸腾温度约为100℃,故A不符合题意;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低于0℃,故B不符合题意;
C.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39℃,故C符合题意;
D.加冰的橙汁饮料没有凝固,温度不会低于0℃,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C
解析:C
AB.用微火和旺火加热液体,液体沸腾时温度都是相同的,不能降低沸点,故A错误,B 错误;
C.减小容器内的气压,可以降低液体的沸点,使药物在低温下蒸发,故C正确;
D.增大容器内的气压,可以降升高液体的沸点,使药物在高温下蒸发,药物被破坏,故D错误。
故选C。
7.D
解析:D
A.吃冰棍时用舌头舔冰棍,舌头被黏住是因为发生了凝固现象,舌头上的液体由液态变成了固态,故A错误;
B.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包装袋上“白粉”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故B错误;
C.打开包装袋,冰棍周围出现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故C 错误;
D.吃冰棍感到凉爽,是因为固态冰熔化过程中吸热,故D正确。
故选D。
8.C
解析:C
A .冷冻室门上白色的霜是凝华现象,故A 错误;
B .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手被冰棒粘住了,这是凝固现象,故B 错误;
C .从保鲜室里拿出来的易拉罐罐体上有水珠出现,这是液化现象,故C 正确;
D .放进保鲜室的蔬菜,过一段时间会蔫了,这是汽化(蒸发)现象,故D 正确。
故选C 。
9.B
解析:B
A .由图知,冰加热 2min 后,冰开始熔化成水直至沸腾水,故A 错误;
B .根据公式Q cm t =∆吸可以知道,当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比热c 和升高的温度t ∆成反比,相同时间内,因为冰的比热容比水的小,所以冰温度升高的快,故B 正确;
C .图中C
D 段是冰熔化后的水,故C 错误;
D .图中D
E 段表示水在沸腾,故D 错误。
故选B 。
10.C
解析:C
开始锅与碗中的水都会吸热升温,但当锅中的水达到沸点时吸热会沸腾起来,但温度不再升高,此时碗中的水也会达到沸点,但由于碗中的水与锅中水的温度相同,所以不能继续吸热,所以碗中的水不会沸腾,故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故选C 。
11.D
解析:D
A .水蒸气液化为同温度的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并不是水蒸气温度都很高,故A 错误;
B .极寒地区,冰、水、水蒸气都可能存在,故B 错误;
C .寒冬,窗户上的白色冰晶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C 错误;
D .0℃时,水有冰、水、水蒸气三种状态存在,故D 正确。
故选D 。
12.A
解析:A
A .在北方很冷的地区温度非常低,所以应该选凝固点低的物质做测温物质,而水银的凝固点高,一般选酒精温度计,故A 错误,A 符合题意;
B .用冰袋能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由固态熔化成液态时需要吸热,故B 正确,B 不符合题意;
C .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得舞台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雾,故C 正确,C 不符合题意;
D .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目的是利用水汽化吸热,使手不被烫伤,故D 正确,D 不符
合题意。
故选A 。
二、填空题
13.吸收固液共存晶体
解析:吸收 固液共存 晶体
[1][2][3]由图像可看出第10min 到25min 期间物质持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的特征,所以该物质是晶体。
晶体熔化过程中当温度达到熔点后持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直达物质全部熔化。
14.降低水银
解析:降低 水银
[1]当被测物体温度较高时,该物体就会和温度计发生热传递,自身的温度降低。
[2]若体积相同的水银和酒精吸收相同的热量,则
c c V t V t ρρ∆=∆水银水银水银酒精酒精酒精
代入数据整理得
120=119
t t ∆∆水银酒精 所以等体积的水银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高,所以为了使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应选择水银温度计。
15.D 凝固放
解析:D 凝固 放
[1][2][3]舌头会被粘在冰棍上,是因为水遇到低温的冰棒,放出热量,凝固形成冰;在凝固的过程中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且水的凝固点是0℃,所以与其对应的图像是D 。
16.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解析:升华 吸热 凝华 放热
(1)[1]衣橱里的樟脑丸变小是由固体变为气体属于升华现象。
[2]升华的过程要吸收热量。
(2)[3]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是由气体变为固体属于凝华现象。
[4]凝华的过程放出热量。
17.凝固放热汽化吸热【分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凝固放热可使周围的温度不至于过低;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放热
解析:凝固 放热 汽化 吸热
【分析】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凝固放热,可使周围的温度不至于过低;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放热。
[1][2]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气温降低到凝固点以下时,水会凝固,凝固要放出热量,能
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而将菜冻坏。
[3][4]冰箱内的液态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汽化吸热,从而使冰箱内的温度降低。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凝固放热和汽化吸热的应用,要注意理解电冰箱的制冷原理。
18.热胀冷缩0℃低
解析:热胀冷缩 0℃ 低
[1]此温度计是气体温度计,瓶内气体受热以后,体积膨胀,瓶内气体会推动弯管中间的液柱由A 处向C 处移动;瓶内气体遇冷以后,体积缩小,弯管中间的液柱由A 处向B 处移动,所以此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故A 处的温度为0℃。
[3]液柱由A 处向B 处移动时,表示温度下降,故B 处的温度比A 处低。
19.-39~150℃
解析:-39 ~ 150℃
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此时温度为0℃,此时液柱在25格;当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沸水的温度中时,为100℃,此时在75格,一共50格,100℃,故分度值为
100100==275-2550℃℃℃格格格
若不考虑水银的凝固点,则按刻度最小的温度为
-252=⨯℃50℃
但是由于水银的凝故点决定最低能测量的温度为-39℃,该温度即能测的最高温度为
()100-752=50⨯℃℃
+=50℃100℃150℃
故温度计测量的范围为-39 ~ 150℃。
20.压缩体积降低温度降低温度
解析:压缩体积 降低温度 降低温度
[1][2][3]液化石油气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式使石油气液化的;降低温度能够使所有气体液化,在烧开水的水壶嘴上方放置一块冷玻璃板,通过降低温度的方式,使冒出的水蒸气遇冷在玻璃板上液化凝成了小水珠。
三、解答题
21.(1)见解析;(2)见解析
(1)“白花花的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降低时直接变成小冰晶附着在冰棒上,是凝华过程;“白气”和“冒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过程。
(2)空气冷却后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华成小冰晶或液化成小水珠。
22.见解析
B 方式(用热水加热的方式)更科学合理。
A 方式的不合理之处在于:酒精灯外焰温度超过了碘的熔点和沸点,会使碘熔化并沸腾,而沸腾会产生大量紫红色碘蒸气,掩盖了升华
现象。
23.水蒸气凝华、放热水蒸气液化、放热
(1)[1]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冰晶,这是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凝华要放热。
(2)[2]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这是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液化要放热。
24.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蒸发可以吸热
(1)空气流动可以加快汗液的蒸发,而蒸发可以吸热,所以感到凉爽;
(2)白塔反射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里,人才能看到白塔的倒影,这是光的反射现象所成的虚像;
25.冬天,对着手吹气时,加快了手上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使手的温度降低,所以手感到冷;对着手呵气时,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手后,液化成小水珠,液化是放热的,使手温度升高,所以手感到暖和。
【解析】冬天,对着手吹气时,吹出气体速度快,加快了手上汗液的蒸发,而蒸发是吸热过程,所以手的温度降低,会感觉到冷;对着手呵气时,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速度慢,遇到冷的手后,液化成小水珠,液化是放热过程,所以手的温度会升高,手会感到暖和。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汽化和液化的特点,要求学生根据热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26.(1)冰;(2)AB处于固态,BC处于固液共存态,CD处于液态,DE处于液气共存态.(3)BC段是物质熔化过程,晶体有确定的熔点,温度不变;DE段是物质的沸腾过程,在气压一定时,物质有确定的沸点,沸腾时温度不变.(4)该物质的熔点是0℃,沸点是100℃.
(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该物质有固定的熔点,即0℃,因此这种物质是冰.
(2)AB段物体温度低于0℃,因此这种物质在AB段是呈固态; BC段温度为0℃,因此BC 段表示这种物质的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CD段温度高于熔点,因此CD段表示这种物质呈液态;DE段温度为100℃,因此DE段表示这种物质的沸腾过程,物质处于液体与气态共存态.
(3)在BC段物质冰熔化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DE段表示物质沸腾过程,物质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4)由图像可知,BC段表示冰熔化过程,此时温度是0℃,因此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该物质的熔点是0℃;DE段表示物质沸腾过程,此时温度是100℃,因此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该物质的沸点是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