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本科《学前教育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本科《学前教育原理》作业参考
答案
调查法: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获取研究对象信息的方法。
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人为干预,观察其反应以验证假设的研究方法。
2、学前教育的任务是什么?(请简述)
学前教育的任务是保育学龄前儿童,促使他们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具体包括提供安全、健康的保育环境,促进儿童身体、智力、情感、社交等方面的发展,培养儿童的自理和社交能力,为儿童未来的研究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答:美国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实践的指导方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儿童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2)强调家庭和社区的参与,建立家园合作的伙伴关系;(3)采用综合性的教学方法,注重儿童的实际活动和游戏体验;(4)提供多样化的研究机会,鼓励儿童积极探索和发现;(5)注重评估和反思,不断改进和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
这些指导方针旨在建立一个以儿童为中心、注重综合发展、家园合作的
学前教育体系,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研究成就,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基础。
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是指其服务对象为全社会的儿童,旨在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实现学前教育的公益性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和管理,保障学前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其次,学前教育机构应该注重提高教育质量,满足儿童和家长的需求,同时积极参与社区和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最后,家长也应该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持和帮助。
只有政府、学前教育机构和家长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学前教育的公益性,让更多的儿童受益。
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指的是让社会受益的性质。
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具有很强的公益性。
但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日渐弱化,入园率低、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减少是主要原因。
为提升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政府应科学制定规划,调整结构体系,保障公办民办幼儿园协调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合理配置资源,建立投入保障和经费监管机制,调动全社会力量支持学前教育,最终实现健康有序发展。
XXX学前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对我国学前教育产生了影响。
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改革解决的问题必须立足于自身的教育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特定的时间、地区、条件下,针对时弊进行决策和调整。
因此,不能简单地借用或套用外来的课程,包括XXX教育实践。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根据自身的情况,结合瑞吉欧理论,制定适合我国幼儿园的课程改革方案。
填空题答案:
1、按快乐行事
2、讲话礼貌
3、社会的交互作用
4、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5、儿童观
6、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和
能力的教育活动
7、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吸收和消化的主动反映能力
8、同化与顺化的平衡
答:儿童发展是指儿童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逐步成长和发展的过程。
其基本特征是全面性、连续性、个体差异性和受环境影响的可塑性。
全面性指儿童在各个方面都在不断成
长和发展;连续性指儿童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没有明显的分界点;个体差异性指每个儿童的发展速度和方向都有所不同;受环境影响的可塑性指儿童的发展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来促进和引导。
儿童发展是指6、7周岁儿童身心发生的质的变化,其特
征包括系统整体、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统一、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个别差异和关键期。
幼儿体育的基本原则包括全面发展、安全、趣味性和教育性。
智育的基本原则包括直观性、学与做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
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情感互动、正面引导、实践练、连续一致以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美育的基本原则包括情感体验性、创造性和循序渐进。
儿童观的形成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类自身认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古代的儿童观认为儿童是小大人,中世纪的儿童观认为儿童是有罪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从新人类观推导出新的儿童观,启蒙运动时期的儿童观逐步上升,现代大众观念形态的儿童观包括儿童
是财产、儿童是投资、国本位、家本位、神本位和人本位的儿童观。
儿童权利的含义主要包括生存的权利、受教育权和自主发展的权利、参与权和受保护权。
每个儿童都有免受歧视、虐待和忽略的权利,孤儿、难民中的儿童等处境不利的儿童应受到特殊保护。
儿童权利的意义在于保障儿童的生存和发展权利,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营造更加公正和平等的社会环境。
儿童观方面,一名幼儿园教师应该认识到儿童是一个独立、有尊严的个体,应该受到尊重和关注。
幼儿的成长需要一个和谐、温馨、安全的环境,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这样的环境。
同时,幼儿是一个正在成长和发展的个体,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帮助幼儿充分发挥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儿童教育观方面,一名幼儿园教师应该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教师应该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设计和组织适合幼儿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幼儿的情感教育和社会教育,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和社会行为惯。
教师还应该注
重与家长和社会的合作,共同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科学的儿童观应以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出发点,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对儿童一代的期待为引导。
然而,传统的儿童观仍然占据着教育领域的主导地位,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现代儿童观认为,儿童是人,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基本权益和独特的人格。
他们有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享有思想、和宗教自由的权利。
国家应该保护和尊重儿童的权益,尊重并满足他们各种发展的需求。
我们应该承认儿童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地对待他们,同时给他们尊重和自由发展的空间。
男女平等受到平等对待与教育,不会再像古代教育那样。
这些新观念也反映在现代学前教育中。
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主要包括正确、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专业知识、扎实的专业能力、良好的专业精神和健康的身心素质。
在制定区角活动目标时,应该具体适应、适度发展。
托幼机构教育具有特殊性、普及性、计划性和专业性。
幼
儿游戏的主要特点是非功利性、自主性、愉悦性和虚构性。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步骤包括活动时间与名称的确定、目标的制定、准备的设计、过程设计和延伸的设计。
区角活动的类型包括研究性、游戏性和融合性。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实施方法包括言语指导法、操作体验法和演示范例法。
评价幼儿园教学活动内容的合理性主要有年龄适宜性、目标一致性、科学性、生活性、环境材料适宜性和实际完成情况等维度。
1.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集体教学、分组教
学和个别教学三种。
集体教学是指所有幼儿一起参与教学活动,这种形式可以提高幼儿的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
分组教学是指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教学活动,这种形式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个别教学是指针对某个幼儿的特殊需求进行的教学活动,这种形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
2.观察者对区角活动的观察情况可以通过文字描述性记录
和表格式记录进行。
文字描述性记录是指通过文字的方式来描述观察到的情况,这种方式可以更加详细地记录幼儿的行为和表现。
表格式记录是指将观察到的情况以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这种方式可以更加清晰地呈现幼儿的行为和表现。
3.幼儿教师的工作特点包括主动性、幼稚性、创造性、全
面性和细致性。
主动性是指幼儿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幼儿的教育活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研究。
幼稚性是指幼儿教师应该具备和幼儿相似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幼儿。
创造性是指幼儿教师应该有创新意识,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全面性是指幼儿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的各个方面的发展,包括身体、智力、情感、社交等。
细致性是指幼儿教师应该注重细节,关注幼儿的每一个细节表现,从而更好地引导幼儿的发展。
4.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通过模仿和想象,有目的、有
意识、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初级形式。
游戏的功能包括促进幼儿认知发展、促进幼儿语言交往能力发展、促进幼儿感知运动发展。
在组织和指导游戏活动时,需要注意选择适合幼儿的游戏内容和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游戏规则和目的,共同创设游戏环境,组织和指导游戏活动过程,并及时观察和记录幼儿的表现和行为。
5.幼儿教师的基本工作职责包括:制定教育计划和教学方案,组织和指导幼儿的教育活动,评价和反思教育活动效果,
与家长和社会各界沟通和合作。
现代幼儿教师应承担教育者、公共关系的协调者、幼儿游戏的伙伴、幼儿的第二任母亲和心朋友、学前教育实践者和理论的研究者和建构者等角色。
确定幼儿园活动主题的主要依据包括幼儿的兴趣、需要、生活经验、主题自身的特点、教师和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
幼儿园教学评定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以及教师本身。
良好的师幼关系的建构策略包括:奠定师幼关系的良好基础、以亲切、平等、尊重的态度积极主动地与幼儿交往、与幼儿进行有效的沟通、对幼儿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感兴趣、宽容对待幼儿的过失、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和帮助幼儿摆脱不良行为惯。
常见的幼儿园游戏活动包括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组织和指导游戏活动需要注意选择适合幼儿的游戏内容和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游戏规则和目的、共同创设游戏环境、组织和指导游戏活动过程,并及时观察和记录幼儿的表现和行为。
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外的物质和非物质条件,包括空间、设施、器材、材料、人员、时间等因素。
其中,空间是指幼儿园内外的场所和布局;设施和器材是指各种教育教学用具和设备;材料是指各种教育教学用品和儿童游戏玩具;人员是指教师、保育员、家长和儿童等;时间是指幼儿园的日常活动
时间和季节性活动时间。
例如,在幼儿园内部,可以设置科学区、美术区、阅读区、角色扮演区等,提供各种教育教学用具和游戏玩具,创造有利于儿童成长发展的环境。
2.请简述家庭教育与学前教育的异同点。
P192-193
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都是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它们的异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对象不同:家庭教育的教育对象是个体儿童,而
学前教育的教育对象是群体儿童。
2)教育方式不同:家庭教育的教育方式以情感教育为主,注重个体的情感体验和亲子关系的培养;而学前教育的教育方式以游戏为主,注重儿童的自主性和合作性的培养。
3)教育时间不同:家庭教育的教育时间相对较长,可以
贯穿整个儿童成长过程;而学前教育的教育时间相对较短,通常是3-6岁的幼儿阶段。
4)教育目标不同:家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性格、
品德和情感等方面的素质;而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3.请简述幼儿园与小学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的区别。
P214-215
幼儿园和小学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有以下区别:
1)教育内容不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以生活体验和游戏
为主,注重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交能力的培养;而小学的教育内容以学科知识为主,注重儿童认知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2)教育方式不同:幼儿园的教育方式以游戏为主,注重
儿童的自主性和合作性的培养;而小学的教育方式以课堂为主,注重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接受。
3)教育目标不同: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促进儿童的身心
发展和社交能力的综合素质;而小学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儿童的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
4.请简述幼小衔接的任务和方法。
P221-223
幼小衔接的任务是解决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教育衔接问题,保证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研究生活。
具体任务包括:
1)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连续性;
2)促进幼儿社交能力和研究能力的连续性;
3)促进幼儿研究兴趣和研究惯的连续性。
幼小衔接的方法包括:
1)加强幼小教育衔接的组织管理;
2)建立幼小教育衔接的机制和制度;
3)开展幼小教育衔接的活动和课程;
4)加强幼小教育衔接的教师培训和交流。
5.请简述幼儿园户外活动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P229-231
幼儿园户外活动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和健康;
2)促进幼儿社交能力和情感体验;
3)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
4)促进幼儿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在开展户外活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场所;
2)保证安全和卫生;
3)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教育资源;
4)注重幼儿的自主性和合作性;
5)加强教师的监护和引导。
答:全方位户外活动场地是指一个能够提供多种户外活动体验的场地,不仅包括传统的游戏和体育活动,还包括探索、发现、创造等多种活动形式。
这种场地需要具备多样化的地形和环境,例如山丘、水域、草地、森林等,同时还需要有各种各样的设施和器材,例如攀岩墙、绳网、滑梯、秋千等,以及各种各样的活动材料,例如球类、套圈、飞碟等。
全方位户外活动场地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同时,也能够让幼儿在户外接触大自然,增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空间,可以自由地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因此,这些幼儿园都注重创造一个自然、开放、充满挑战的环境,让幼儿可以自由地玩耍、探索、研究和成长。
3)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
这些幼儿园都认识到自然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因此注重保护和利用自然环境。
他们会在幼儿园内设置自然种植区、草坪嬉戏区、水池、沙坑等自然环境,让幼儿可以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研究自然。
同时,他们也会注重环保教育,让幼儿从小就学会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总之,瑞吉欧教育模式、华德福教育模式等在环境创设上的共同特征是:以幼儿的发展为本、以崇尚自然为主、真正开放的保护天性的环境创设思想。
他们注重幼儿的独立性、心理需求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创造一个自然、开放、充满挑战的环境,让幼儿可以自由地玩耍、探索、研究和成长。
2.为什么要在教育环境中设置文化角落,文化角落应该具备哪些特点。
P236-238
答:教育环境中的文化角落是指为幼儿创造的一个文化氛围浓厚、文化元素丰富的区域。
文化角落的设置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触、了解、感受各种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文化角落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文化元素丰富。
文化角落应该涵盖多种文化元素,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手工制作等,让幼儿可以从多个角度了解和感受文化。
2)文化氛围浓厚。
文化角落应该营造一个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幼儿可以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3)互动性强。
文化角落应该具备互动性,让幼儿可以积
极参与其中,亲身体验和感受文化,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
4)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
文化角落的内容和形式应该符
合幼儿的认知水平,让他们可以轻松愉悦地接触、了解和感受文化。
5)安全卫生。
文化角落应该保证安全卫生,避免幼儿在
研究和游戏中受到伤害,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
总之,文化角落的设置可以为幼儿创造一个文化氛围浓厚、文化元素丰富的研究环境,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文化角落应该具备文化元素丰富、文化氛围浓厚、互动性强、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安全卫生等特点。
许多幼儿园都在教室里设置了“安静角”,或者用矮柜、屏风、布帘、帐篷等将教室分隔成相对隐秘的小空间,以满足那些想独处的孩子,以及因失败、纠纷、误解而产生各种不愉快的孩子的需求。
孩子们可以在这里静静地坐着,或者钻进一个帐篷,或躺入悬空的摇床等,通过游戏和自省来排解情绪。
重返自然界”是环境创设的着眼点,注重朴实、自然及实
实在在的生活场景,没有很多人为的装饰。
这些环境给人最强烈的感受就是朴素而自然。
幼儿园注重使用低结构、多功能的活动材料,让幼儿可以通过创造、组合、变换、移动各种材料,满足自己身体运动、认知建构、发展想象力、交往互动等身心发展的需要,也享受游戏生活的快乐。
幼儿园重视户外环境的充分利用,开展灵活多样的户外活动。
让孩子们特别是城里的孩子回到自然中去,重新亲近大地,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自然本身原来应有的和谐与平衡。
这不仅仅是为了环境教育,也是对稚嫩心灵的抚爱和陶冶。
在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合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家长和教师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
教师始终处于权威地位,无法达到真正的交流合作。
其次,合作不够深入,合作内容脱节。
第三,家长参与配合不够好,援助学前教育更少。
最后,母亲参与度明显高于父亲,不利于儿童阳刚性格的培养。
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包括:加强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加强家长参与,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意识;鼓励父亲参与,促进家庭教育的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