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知识点、题型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即本国的充裕要素)的报酬提高;在进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即本国的稀缺要素)的报酬降低,不论这些要素在哪个行业使用。

2.要素均等化定理(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
在特定的条件下,生产要素价格均等不仅仅是一种趋势,国际贸易将使不同国家间同质生产要素的相对和绝对收益必然相等。

3.罗勃津斯基定理
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某种生产要素的增长会使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生产扩大,使密集使用其他要素的商品生产缩小。

4.小国进口关税对经济的影响
完全竞争条件下,征收关税的结果会导致产品国内价格上升,生产增加,进口减少,消费缩减。

进口竞争行业产品的生产增加,出口产品的生产减少;进口竞争产品的消费减少,贸易量减少;社会福利水平下降。

因此,关税政策对小国的整体经济利益是有损失的。

5.小国进口配额对经济的影响
完全竞争条件下,征收关税的结果会导致产品国内价格上升,生产增加,进口减少,消费缩减。

进口竞争行业产品的生产增加,出口产品的生产减少;进口竞争产品的消费减少,贸易量减少;社会福利水平下降。

因此,配额政策对小国的整体经济利益是有损失的。

垄断条件下,配额政策对小国整体经济利益的损失更大。

6.小国出口补贴对经济的影响
国内价格上升,出口工业生产增加,国内消费减少,出口量增加,整个社会存在净损失。

7.小国出口产业生产补贴对经济的影响
对出口产业实行生产补贴不影响国内市场价格,从而也没有在增加出口时牺牲本国消费者的利益,整个社会净损失要小于出口补贴的净损失。

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财产
2.汇率的两种标价方法及其含义(升值还是
贬值)
①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
标准,折成若干单位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
率。

汇率上升,本币贬值(中国等多数国)②间接标价法:以本国货币为标准,折成外
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

汇率上升,本币升值(主要是英国、美
国)
3.实际汇率的概念
通过价格水平调整后的汇率4.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的关系(公式表示)
5.有效汇率的概念
一篮子双边汇率的加权平均
6.利率平价论的含义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风险、流动性等),
以同一种货币表示的两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相
等。

7.购买力平价理论
把单个商品的一价定律推广到所有商品时,一价
定律就扩展为购买力平价。

①绝对购买力平价:一国的价格水平应该是
该国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也反映了
该国货币的国内购买力。

若该篮子中的商
品和服务及其权重在两个国家都相同,则
必有,其中E为符合绝对购买
力平价的均衡汇率。

②相对购买力平价:E=P-P*。

其中,E为汇
率的变动率,P为国内价格变动率(国内
通胀率),P*为外国通胀率。

相对购买力
平价式表明,汇率的变动率等于两国的通
胀率之差。

若本国通胀率超过国外,则本
币将贬值。

7.利率平价论的两种表现形式
8.一价定律
在竞争市场的前提下,若不考虑运输成本和贸易
壁垒,同样商品在不同国家出售,按同种货币表
示的销售价格应该是一样的。

8.一价定律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关系
一价定律是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基础。

把单个商品
的一价定律推广到所有商品时,一价定律就扩展
为购买力平价。

9.国际费雪效应与购买力平价之间的关系
将购买力平价与利率平价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到
国际费雪效应的方程式。

满足相对购买力平价和
利率平价的国际费雪效应表明,两国之间的利率
差异一定等于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差异。

10.汇率决定理论---基本市场供给与需求
11.汇率超调理论
汇率对外部冲击做出的过度调整,即汇率预期变
动偏离了在价格完全弹性情况下调整到位后的
购买力平价汇率,这种现象称之为汇率超调。


此导致购买力平价短期不能成立。

经过一段时间
后,当商品市场的价格调整到位后,汇率则从初
始均衡水平变化到新的均衡水平。

由此长期购买
力平价成立。

12.马歇尔-勒纳条件及含义
若外国对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与国内
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大于1,货币贬
值将改善贸易收支,这就是马歇尔-勒纳条件,
只有在这个条件下,本币贬值才具有改善贸易收
支的效果。

13.J曲线的含义、形成原因
由于进出口商品价格和数量调整的时滞,货币贬
值(升值)对于贸易收支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时
滞。

初期的政策效果往往和最终的政策效果是相
反的。

由此而产生的贸易收支变化曲线形似英文
字母J,所以被称为J曲线。

含义:(J曲线图形)
t0点,本国货币贬值,由于价格和数量调整的时
滞,贸易收支反而恶化;
t1点,贸易收支达到恶化顶点,此后随着进出口
价格和人们购买行为的逐步调整,贸易收支开始
改善;
t2点,进出口对货币贬值的反应充分大,贸易收
支开始由逆差变为顺差。

14.国际收支账户的组成:经常项目、金融项
目、资本项目的内容
①经常项目:记录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交易
分为四类:商品贸易,即货物的进出口;
服务贸易,如旅游交通通讯金融服务等;
收入,如工资收入、投资收入;经常转移,
包括所有非资本项目,如政府间的国际合
作。

②金融项目:记录本国与外国发生的资产贸

分为四类:直接投资,即持有国外企业的
挖股权或管理权,反映长期投资目标;
证券投资,即为取得未来的现
金流收入,而投资外国的股票、债券等;
其他投资,包括所有其他种类
或目的不易分类的投资;
储备资产变动,包括货币资
金、特别提款权、在IMF的储备头寸等。

③资本项目:记录其他导致财富在国家间转
移的交易
涉及的通常为非产出品,非金融
性质资产的收购或放弃,以及资
本转移。

包括固定资产所有权的
转移、与之相联系的资金转移、
债权人无偿取消的债务
15.国际收支恒等式
经常项目余额+金融项目余额+资本项目余额=0
16.贸易收支的弹性分析法(掌握马歇尔-勒纳
条件)
进出口商品需求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①当外国对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与国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之和
大于1时,货币贬值将改善贸易收支
②当外国对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与国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之和
等于1时,货币贬值不影响贸易收支
③当外国对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与国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之和
小于1时,货币贬值将使贸易收支恶化
17.贸易收支的吸收分析法(凯恩斯主义
P223-8.12)
(根据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国民收入等于国民
支出,从而有开放经济下的国民经济收入基本恒
等式:Y=C+I+G+X-IM.令A=C+I+G(国内总吸
收)令B= X-IM(贸易余额,即国际收支差额),
移项并整理可得B=Y-A。


若△B表示贸易余额的变动额,△Y为国内总产
出变动额,△A为国内总吸收变动额,则有△B=
△Y-△A
理解:若国内产出Y超过了国内总吸收A,达
到贸易盈余,即贸易顺差;若国内总吸收A超
过了国内产出Y,发生贸易赤字,即贸易收支逆
差;若相等,则贸易收支平衡。

18.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货币主义)
认为国际收支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国际收支
的平衡本质上是货币供求的不平衡。

若一国货币
需求大于供给,则导致国际收支顺差;若一国货
币需求小于供给,则导致国际收支逆差;若相等,
则国际收支平衡。

19.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三个阶段
从时间顺序看,依次有古典的金本位制,布雷顿
森林体系以及新国际货币体系
20.金本位制(黄金执行货币的全部职能)
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在金本位制下,黄
金执行货币的全部职能,如价值尺度、交易媒介、
财富贮藏和世界货币等职能。

每单位的货币价值
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
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
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铸币平价来决定。

在古
典金本位制下,若满足金币自由铸造、自由兑换、
黄金在国际间自由输送这三大必要条件,汇率以
铸币平价为基准,根据运输成本在黄金输入点和
输出点之间波动,因而较为稳定。

21.铸币平价:两国货币的含金量之比
在金本位制下,两国货币间的比价要用其各自所
含的含金量来折算。

两种货币的含金量之比称为
铸币平价(Mint Par)。

铸币平价是金铸币本位
制度下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

22.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在金铸币本位制下,只要国内商品具有较大的需
求弹性,各国维持本国货币的法定含金量,承诺
随时以官价无限制的买卖黄金,黄金可在各国间
自由输入输出,国际收支便可以自动调节。

这一
调节机制即为大卫休谟提出的“价格-铸币流动
机制”。

23.金本位制的形成原因
随着国际贸易的广泛开展,人们需要供给更稳
定、价值更高的金属作为国际货币和交易媒介,
此前使用的金银复本位制以不能满足人们发展
的需要,金本位制的国际货币体系便逐渐建立起
来。

24.保证金本位制稳定的三大自由条件
足金币自由铸造、自由兑换、黄金在国际间自由
输送
25.金本位制的主要特征
①汇率决定:在金铸币本位制下,各国以一
定成色和数量的黄金来铸造金币,金币中
含有的黄金成色和含金量决定金币的价
值。

两国单位货币的含金量之比成为铸币
平价,铸币平价决定力两国货币的汇率;
②储备资产与国际结算的形式:黄金是最终
的清偿手段和价值标准,但并非是唯一的
储备资产和结算方式。

③国际收支的调节: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即
在金铸币本位制下,只要国内商品具有较
大的需求弹性,各国维持本国货币的法定
含金量,承诺随时以官价无限制的买卖黄
金,黄金可在各国间自由输入输出,国际
收支便可以自动调节。

④中央银行:在金本位制下,只要各国政府能
够维持本国货币的含金量,并确保黄金可以
按官价自由买卖、自由输入输出,国际收支
的调节便具有自发性。

因此,中央银行并不
承担或很少承担用政策调节国际收支失衡
的责任。

26.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特征
①汇率制度、国际储备、结算形式:在该制
度下,仅由美元和黄金挂钩,其他货币都
与美元挂钩;美国有义务保持黄金价格为
每盎司35美元,成员国之间的汇率通常
被规定在一定的波动区间内;美元从此成
为国际通行的交易媒介、价值尺度、贮藏
手段和国际储备的主要形式。

②国际收支调节:该体系下的国际收支调节
主要依靠人为政策协调来完成;对于国际
收支逆差国家,暂时性失衡可通过向IMF
短期借贷来解决,而根本性不平衡则可通
过本币贬值调节;对顺差国家而言,IMF
制定了“稀缺货币条款”让其承担调节国
际收支的责任。

27.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稳定因素
布雷顿森林体系在机制设计上本身具有不稳定
性,即“特里芬难题”;在现实经济中,它还承
受了投机资本冲击的风险。

特里芬难题: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
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
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
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
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
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
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
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

这两个要求互相矛
盾,因此是一个悖论。

28.牙买加协定的主要内容
①汇率制度:浮动汇率正式成为国际普遍采
纳的汇率制度;
②储备货币与国际结算:美元仍作为重要的
储备资产和国际结算货币,但一国可以选
择多元化的储备体系,也可以用特别提款
权进行交易、结算或作为储备资产;
③国际收支调节:通过汇率变动自动调节经
常账户收支成为国际收支调节的主要方
式。

29.内部稳定的定义
在一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充分就业,物价稳定。

30.外部稳定的定义
合意的贸易收支平衡,或合意的国际资本流量。

31.支出调整政策
又称支出变动政策,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国民经济中总支出水平的政策。

此类政策通过改变社会总需求水平来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的目的。

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又具体分为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及扩张性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32.支出转换政策
主要指汇率政策,支出转换的含义是:不改变社会总需求或国民总支出水平,只改变需求或支出的方向。

支出转换政策实质上是将国内支出对象由外国商品和服务转换到本国商品或服务上,或者反之,从而达到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

33.管制政策
直接管制包括关税、配额等措施,是通过改变进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的相对可获得性来达到支出转换的目的。

相比其他的支出转换政策,直接管制有较强的针对性,是针对于改善特定的国际收支项目而实施的。

34.斯图旺-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线的含义、各
区域含义
(图)
IB(内部平衡)线代表当一国经济达到内部平衡时,实际汇率与国内支出的所有组合。

IB线具有负的斜率,因为实际汇率的下降会带来出口量的减少,则一国国内支出必须增加才能保持内部平衡。

EB(外部平衡)线代表当一国经济达到外部平衡时,实际汇率与国内支出的各种组合。

EB线具有正的斜率,因为国内支出的增加会使得进口量增加,只有提高汇率从而减少进口、增加出口,才能维持外部平衡。

图中,只有IB线与EB线的交点E同时达到了内外部平衡。

根据IB线和EB线划分出的四个区域各自代表不同的含义:区域Ⅰ,外部赤字与内部通胀并存;区域Ⅱ,外部赤字与内部失业并存;区域Ⅲ,外部盈余与内部失业并存;区域Ⅳ,外部盈余与内部通胀并存。

35.米德冲突
在某些情况下,单独使用支出调整政策追求内外部同时平衡,有可能造成一国内部平衡与外部平
衡的冲突。

36.丁伯根法则
一国所需要的有效政策工具数目至少要和想要
达到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数目一样多。

37.IS曲线推导及汇率变化对其的影响
开放经济下的IS曲线代表的是物价与汇率不变
的情况下,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本国利率与国民
收入的组合,IS曲线的斜率为负。

若本国利率水平不变但价格水平下降,将导致国
民收入上升,IS曲线右移;同理,本国价格水平
上升将导致IS曲线左移。

38.BP曲线推导及汇率变化对其的影响
BP曲线表示的是一国达到国际收支平衡时,利
率与国民收入的不同组合,BP曲线的斜率为正。

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国际收支平衡,线右下方代
表国际收支赤字,左上方代表国际收支盈余。

BP
曲线越平坦说明资本流动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
度越高。

39.资本不完全流动下的货币与财政政策的
结果(固定汇率、浮动汇率、BP斜率小
于LM曲线的情况)
①资本不完全流动下的货币政策
(图)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情形:假设政府增加货币供给
使得LM曲线右移,导致利率下降;则收入增加,
国际收支赤字;使得外汇市场上本币供给增加,
本币有贬值压力;央行会在外汇市场抛出外币购
入本币;导致LM曲线左移回至最初水平。

资本
不完全流动下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最终不会改变
一国的利率水平和国民收入。

(图)
浮动汇率下的情形: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使LM曲
线右移,利率下降,国民收入上升,国际收支赤
字;外汇市场上本币供给增加,汇率上升,本币
贬值;本币贬值将增加本国出口,因此IS曲线
将右移,BP曲线下移;在新的均衡点上国民收
入增加,但利率变化不确定。

②资本不完全流动下的财政政策
(图11.4和11.5)
当BP曲线斜率小于LM曲线的斜率。

在固定汇率下,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右移,
国际收支处于顺差状态;本币有升值压力,央行
将在外汇市场上购入外币抛出本币;使得LM曲
线右移;新的均衡点,国民收入上升,利率水平
上升。

在浮动汇率下,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利率高于世界
水平,国际收支顺差促使本币升值;使IS曲线
左移,同时BP曲线左移;新的均衡点,收入与
利率水平都高于初始状态。

40.浮动汇率下,大国的财政政策
(图11.24)
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右移,短期内
利率与国民收入都上升;本国利率上升导致国际
市场上的利率上升,BP曲线上移;本币升值,
净出口减少;导致IS曲线左移达到新的均衡;
新的均衡下,本国国民收入增长,利率上升,汇
率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