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预测分析_戴蓉

合集下载

黔东南州区域经济现状调查与分析

黔东南州区域经济现状调查与分析

黔东南州区域经济现状调查与分析摘要:黔东南州经济在全省一直处于显著的落后地位。

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对黔东南州经济现状进行调查,调查该区域概况、三大产业(特别是工业)发展的经济状况,分析出该区域的优势产业,并对该区域经济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面对这些问题,该区域应该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经之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等是当前黔东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区域经济;GDP;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AbstractThe economy of southeast Qian is always behinds other citie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vestigated of southeast Qian’s economic state that researched its general situation and the economic position o f three main industries ,especially the industrial. Then inputs its advantages industries and puts forward solutions to the economic problems.Facing those questions,it must speed up the 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and trasformation of the patter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at achieve a economic path that good and rapid.Nowadays,the most important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outh of Qian,is that accelerate the new industrialization ,new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talent team,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stainable and so on.Keywords:Regional economy;Gross Domestic Product; Industrial cluster;Sustainable development目录1引言 (1)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1选题的目的 (1)1.1.2选题的意义 (1)1.2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1.2.1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1.2.2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2课题研究理论基础 (3)2.1区域经济发展 (3)2.1.1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3)2.1.2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 (3)2.1.3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 (5)3黔东南州现阶段经济发展状况 (7)3.1黔东南州概况 (7)3.1.1黔东南州的地理位置 (7)3.1.2黔东南州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 (8)3.1.3黔东南州的人口及民族状况 (10)3.1.4黔东南州的交通网络状况 (10)3.2黔东南州的经济发展现状 (10)3.2.1黔东南州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10)3.2.2经济发展亮点 (14)3.2.3 “三大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15)3.2.4 发展动力显著增强 (15)4现阶段黔东南州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16)4.1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16)4.2“三化”程度低 (17)4.3“软实力”发展潜力大 (17)5促进黔东南州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18)5.1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18)5.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8)5.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8)5.3.1可持续发展概念 (19)5.3.2实施可持续发展 (19)5.4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3)1引言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1.1选题的目的黔东南州的经济发展付出了资源和环境代价,这种情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时代人类需求的同时,保护和增强土地、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确保未来世代能够继续获得高质量的食物和农产品的发展方式。

其关注的重点包括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具体概念包括:
1. 高效利用资源:采取可持续的土壤管理、水资源管理、能源利用和投入品使用,以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程度。

2. 保护生态环境:尊重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减少农业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土地退化和水源污染等。

3. 改善农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提供高营养价值的食物。

4. 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社会公平和公正。

5. 保障粮食安全:确保可持续农业生产模式下的粮食供应充足,可持续满足人类的食物需求。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在保护环境和资源、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农业的长期发展和农村社会经济的繁荣,为未来世代提供可持续的食物安全。

黔东南州农业产业化发展浅析

黔东南州农业产业化发展浅析
产业经济
黔东 南 州农 业 产 业化 发 展 浅析
陈 烦
5 5 6 0 1 1 ) ( 凯里学 院 经 济管理学院 , 贵州 凯 里
摘 要 : 黔 东 南苗 族侗 族 自治州 是 以苗族 和 侗 族 为 主的少 数 民族 自治州 , 也是 国家扶 贫开 发重 点地 区。 长 期 以来 , 该地 区农业 基础设施 薄 弱, 农 业投 入 明显不 足, 农 业专 业化 、 产 业化 程度较低 , 农产 品加工链 条 短 、
产 品加工链 条 短 、 环节少、 附 加值 低 , 严 重制 约 了 黔 东
壮大优 势特色 农业产业 , 逐步形 成 了畜 牧水 产 、 优 质粮
油、 无 公 害中药 材 、 优质烤烟、 优 质竹 笋 、 优质果品、 优
质茶 叶和 山野 菜 产业 等 特 色农 业产 业 , 并在 全 州 范 围

7・
经营者
南 州农业 产业 化 发展基 础 设施 建 设 出现滞 后 现 象 , 截 至2 0 1 2年底 , 全州 公 路 总里 程 达 2 . 7万公 里 , 占贵 州 公路总里 程 的 1 6 . 4 %, 其 中高速公路 里程 3 9 3公里 , 占高速公 路 总 里 程 1 4 . 9 4 %; 黔 东 南 州 的许 多 水 利工 程, 已经无法 进 行配 套 和完 善 , 在新型灌区中, 渠 业化龙 头企业数量 达到 1 3 l 家, 其 中省级 2 5家 , 州级 1 0 6家 。全 年龙 头 企 业 共 建 原 料基地 6 5 . 6万亩 , 饲养量 7 2 . 4万 ( 头、 只、 羽) , 带动
农户 3 4 . 9 5万 户 。州 委 、 州政 府 高 度 重视 农 业 产 业 化

黔东南州可持续发展的度量研究——基于BEF与TEF的综合测度

黔东南州可持续发展的度量研究——基于BEF与TEF的综合测度

全球约 2 %的面积为山地, 5 %的人 口依靠 5 约 0 山地资源而存在…。山区( 尤其是偏远 山区) 受到 人类经济活动影响较小 , 自然资源和环境以及特有 的人文资源多保持着原始状态 3, . 近年来逐渐成 J
态和生态效率 , 以期为我国山区产业结构转 型和旅 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的山区。全州共有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1 、 个 省级 自 然保护区 1 州级 自然保护区 9 、 个、 个 县级 自然保护 区1个, 3 国家级森林公园 3 、 个 省级森林公园 6个,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 、 个 省级风景名胜区 9 县市 个、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 自治州为例 , 综合计算本底 生态足迹和旅游生态足迹, 测算 区域可持续发展状
No ., 0 7 v 20
文章编号 :10 2 8 0 8— 7 6一( 07) 6 8— 8 20 6— 9 0
黔 东南州 可持续 发展 的度 量研 究
基 于 B F与 T F的综 合 测度 E E
吕 鹏 , 车越 , 永 邰俊 , 吴冰思 , 苏 夏 湘
(、 1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上海 206 ; 002
2 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 , 、 上海 20 3 ) 0 22

要 :在生态足迹模型的基 础上 , 将生态足迹划分 为本底生态 足迹和旅游生态 足迹 , 构建 了本地生态 足迹模型 ,
由饮食 、 住宿 、 交通 、 游乐 、 购物和废物 6个子模块组成的旅游生 态足 迹模 型 , 以区域 可持续发展 差量 、 区域可持续

m j eole n ni n e t ngmet ] ao i Fsu ̄8adev om na maae n . rn r l

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部,气候湿润,地形复杂多样,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

农业是贵州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保障人民的温饱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对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1.生产效益评价贵州省农业生产以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以畜牧业和特色农产品为辅。

近年来,农业生产效益逐渐提高,农业总产值稳步增长。

随着科技进步和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生产方式不断升级,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得到有效保障,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资源利用效率评价贵州省地处喀斯特地貌区,水资源丰富,但土地资源相对匮乏。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近年来,贵州省大力推进农业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有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土壤保护和改良工作,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3.生态环境评价作为中国的生态高地,贵州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

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仍然不可忽视。

近年来,贵州省政府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大力推进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发展,同时加强农业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影响因素分析1.政策支持因素政策支持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贵州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包括财政补贴政策、农业保险政策、土地政策等,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和支持。

贵州省还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农业科技的创新,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2.技术水平因素技术水平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近年来,贵州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面对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关键。

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但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生产资料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和影响因素分析,揭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一)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基本情况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总面积17.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118.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比较高。

贵州省的土地资源丰富,具有开发潜力。

农业是贵州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粮食安全、保障农民生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发展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

其中,发展效益包括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粮食安全和农村贫困率;环境效益包括农业生态环境、水土保持和水资源利用;社会效益包括农村社会保障、农产品安全和乡村旅游。

针对不同的指标,本文采用相应的数据进行测算。

根据上述指标,本文对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结果如下:1.发展效益:贵州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弱,人均农业生产总值较低,2018年仅为2589元。

粮食安全局势总体上好转,但仍存在区域性饥饿和营养不良问题。

农村贫困率高,且存在地区性差异。

2019年贵州省农村贫困发生率为4.95%。

2.环境效益:贵州省农业生态环境较差,农田土壤质量普遍下降,生态功能退化严重。

水土流失面积较大,因水土流失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

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尚未合理利用水资源进行农业生产。

3.社会效益:贵州省农村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保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农产品安全形势总体上较好,2018年贵州省农产品质量检测总体符合率为98.7%。

乡村旅游发展成效显著,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从以上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

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贵州省地处中国的西南山区,农业是其重要的经济支柱。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资源利用效率。

贵州省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气候资源等。

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是资源利用效率,即单位土地、单位水量和单位气候条件下的农产品产出。

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贵州省地处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对农业生产的要求十分严格。

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中还需要考虑到对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影响。

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和农药使用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对生态系统的恶化都会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三、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中需要考虑农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包括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养分成分等。

只有保证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才能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自然环境因素。

贵州省地处山区,气候条件复杂多变,地形复杂,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降雨量的不均匀分布、气温的变化、水资源的供给等都会对农业产量和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农业投入因素。

农业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资金和农业技术。

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农业生产资金的缺乏、农业技术的落后都会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三、政策支持因素。

政府对农业的政策支持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的投资、贷款、补贴、税收政策等都会影响农业的发展状况。

如果政府能够出台一系列的支持措施,将有助于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主要涉及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等方面。

《贵州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贵州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贵州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一、引言贵州,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其农业发展对于地方经济乃至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贵州农业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本文旨在通过对贵州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为贵州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贵州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一)测度指标体系构建为全面反映贵州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水平,本文从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民收入等五个方面构建了测度指标体系。

(二)测度方法及数据来源采用熵权法对各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并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对贵州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数据主要来源于贵州各年度的统计年鉴和农业部门的相关报告。

(三)测度结果分析1. 农业生产效率:通过测度发现,贵州农业生产效率逐年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等技术的应用。

2.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贵州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3. 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贵州在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4. 农业产业结构: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贵州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农产品产业链逐渐完善。

5. 农民收入:随着农业发展的不断提升,贵州农民的收入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

三、贵州农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分析(一)政策支持政府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为贵州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科技投入科技投入的增加,推动了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等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三)地理位置与资源优势贵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四)市场需求与产业结构调整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贵州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特色农产品的开发与推广成为新的增长点。

四、结论与建议(一)结论通过对贵州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可以看出贵州农业在生产效率、科技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产业结构和农民收入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

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摘要】贵州省农业是该省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可持续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和分析,探讨了农业生产条件、生产效率和生态环境的情况,并分析了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贵州省农业在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但在农业生产效率方面表现较好。

影响因素包括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等方面。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促进贵州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贵州省农业将迎来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影响因素、生产条件、生产效率、生态环境、现状、对策、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环境而闻名。

农业是贵州省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维持当地农民生计的主要来源。

由于资源的有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贵州省农业生产面临着土地资源紧缺、水资源短缺、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

农业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农药残留等,威胁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探讨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本研究旨在对农业的生产条件、生产效率和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为促进贵州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有望为贵州省农业的未来发展路径指明方向,促进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对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进行全面评价,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探讨提升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具体包括对农业生产条件、生产效率和生态环境进行评价,以全面了解贵州省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深入挖掘影响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原因,为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贵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贵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货币资 金的能力从根本上制约了我省农民收入的增长水平 。加之 综 合治理 、限期治理和关闭那些工艺落后、管理不善 、资源利用 贵 州农业人 口比重达 ,农村劳动力 素质和农耕技术低下 基 本上 率低 、污染严重的企业 ;要科 学合 理地使 用化肥 、农药 ,提高土
维普资讯
区 域 经 ; 斋
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瓣 苏 洁 贵州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 摘 要]当前 ,贵州 生态环境破坏 严重 ,农业生产水平低下 ,农业劳动 力素质低 ,社会 经济发展 滞后 ,农村 贫困面大,农业和 I
农村经济面临重重困难。这些 因素 已经成 为制 约贵州农业 发展 的障碍 。因此 ,贵州农业要 想取得 发展 ,必须 实施可持 续 发展 战略 。
方 的留守人 员大 多是妇女 、儿童和老人。农村 劳动 力中文盲、半
文盲 的比例高 形成 ” 入水平低——积 累 投资少——经济增 收 长慢—— 收入水平低”的恶 性循 环。
二 、贵州农业发展存在的主 要问题
1 农业投入不足。 1 在资金投入上 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 . ()
农 民收入增长缓慢等 因素影响了农民直接 用于农业 生产的可支配 资源有限 .同时 国家直接用于 农业生产 的投 资有限 农业基础
2粮食生产稳定增长 。通过 统筹规划 合理安排 .落实最严 分散的小农耕作 为成 . 全省人均耕作面积稳 1 8 , 0 亩 只相 当于我 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严格执 行基 本农田、土地用途 管制 .建设 占 国人均耕作面积的八 分之一 . 加之土地有零星地块组成 . 规模 小 , 有耕地补偿 等各项制度 .我省粮食产量得 到了稳步 的挺高 。 不利于开展集约 经营。
过于分散 .而污染处理成本相对较高 .为了片面追 求短期经济效 支持新技 术、新品种的引进 、消化 和推广。

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以贵州省为例

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以贵州省为例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9(6):524~527,2010JournalofMountainAgricultureandBiology·山区开发·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以贵州省为例全文选1,洪名勇2*(1.贵州大学管理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2.贵州大学人文社科处,贵州贵阳 550025)摘 要: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贵州省2001~2007年的农业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7年来,贵州省农业人均生态足迹是增加的,从0.5786hm2升至0.6267hm2,其中耕地占的比例最大;农业生态承载力供给严重依赖于耕地、林地;人均生态盈余从0.2090hm2降到0.1014hm2,区域农业经济处于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最后,基于研究结果,分析了影响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及生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贵州省;农业;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F062.2;F3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57(2010)06-0524-04EvaluationofSustainableDevelopmentofAgricultureforWesternMinorityAreas:TheCaseInvestigationinGuizhouProvinceQUANWen-xuan1,HONGMing-yong2*(1.CollegeofManagement,GuizhouUniversity,GuiyangGuizhou550025,China;2.Departmentof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GuizhouUniversity,GuiyangGuizhou550025,China)Abstract:Theecologicalfootprintandtheecology-loadingcapacityofGuizhouagricultureduring2001~2007wereanalyzedbasedonecologicalfootprinttheoryinthecurrentwork.Theresultsindicatedthatpercapitaecologicalfootprintofagricultureincreasedfrom0.5786hm2to0.6267hm2duringtherecent7years(2001~2007).Thesupplyofagricultureecologicalcapacityhighlydependedonthecultivatedlandandthewood-land.Thepercapitaecologicalsurplusdecreasedfrom0.2090hm2to0.1014hm2,anditssocialandeco-nomicdevelopmentwasinsustainablestate.Furthermore,theresourceandecologicalfactors,whichinflu-encethesustainabilityagricultureofGuizhouwerealsodiscussed,andsomecorrespondingmeasureswereputforwardbasedonthecalculationresults.Keywords:GuizhouProvince;agriculture;EcologicalFootprint;Ecologicalcapacity;Sustainabledevelop-ment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热门话题,同时,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研究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中国农业人口分布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_戴蓉

中国农业人口分布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_戴蓉
( 3) 1995 - 2008 年间,大部分省地的农业人口密度呈下 降阶段,下降最快的是上海市,下降量为 279. 6 人/ km2,其它 下降较快的省为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和天津市,下 降量依次为 177. 1 人/ km2、176. 6 人/ km2、139. 2 人/ km2、118. 3 人/ km2、113. 5 人/ km2。在这 13 年间,青海省、西藏自治区、 新疆自治区的农业人口进入缓慢的增长阶段,增长量依次为 0. 1 人/ km2、0. 2 人/ km2、2. 5 人/ km2。 2. 2. 2 各省区农业人口密度的空间变化
统计聚类分级和制图分析,探讨中国农业人口空间分布特
征。本文研究对象为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 不包括台湾、
香港、澳门) 。由于海南省 1988 年设省,重庆市 1997 年设
市,因此,在对这两个省的数据处理中,考虑海南省位置较
为特殊,对 1988 年前各省区数据资料处理时,海南省不予
考虑。对 1997 年前各省区数据资料处理时,利用 ArcGIS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农业人口包括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和由从事农 业生产的人口抚养的人口[2],中国农业人口主要居住在乡 村。因此,本文采用统计年鉴资料对总人口划分为城镇人 口和乡村人口的方法,使用乡村人口指代农业人口。本研 究所用的中国农业总人口及各省区农业总人口数据均来 源于 1978 - 2008 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业统计 年鉴》和各省市区统计年鉴。
好的自然条件是农业人口分布的基础条件,地区经济水平发展是促进农业人口空间格局分布的主要因素,国家人口政策调控与农业
人口变化直接相关。
关键词 农业人口; 空间分布格局; 时空特征; GIS

黔东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黔东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 2 动态 性 .
农业 发展本 身是一个 具有 明显动态特 征的过
程, 可持续 发展的 内涵 也随历史 阶段 的不 同而有所不 同。这 就 要求用于 反映农业可持 续发展 内涵 、 业可持 续程 度的评 农 价 指标 体 系 , 仅 能够客 观地 描述 一个 区域 的现状 , 不 而且指 标 体系本身必 须具有一定 的弹性 , 能够 适应 不 同时期 区域 发 展 的特点 , 在动态 过程 中较 为灵活地 反映农业 发展 是否 可
安徽 农 业 科 学 ,ora o A h i .Si20 3 (4)6 2 Ju l f n u A n c.09。7 1 :6 2—62 64
责任编辑
南农 业 可持 续 发展 评 价指 标体 系的构 建
姚平 侣胜利 (里 院贵I里50 伟, 凯 学 ,卅 50) 凯 60
Ab t a t Bae n a ay i fp o r s nt ep icpe ftee au t n id xs se c n tu to fa nc trls san b ed v lp n — sr c s d o n lsso r ge si h rn i lso h v lai n e y tm o sr cin o g ul a u tia l e eo me ta o u
和速度等 。
1 4 可操 作性 由于 系统 本 身所 固有 的 复杂 性 , 多 可持 . 许
续 发展体 系在描述 系统状 态时 , 往往是 较难操 作 的定 性指标
较多 , 而可操 作的定量 指标 , 其精确 数据 的取得也极 为困难 。 因此指 标的设 置 , 以现实统 计数据作 为基础 , 要 要容 易获取 , 易 于分析 计算 , 即在实 际调查 和评 价 中 , 指标数 据易 于通 过

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96--农业经济与管理 引用格式:刘 俊. 贵州省农业可持续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湖南农业科学,2020(3):96-102. DOI:10.16498/ki.hnnykx.2020.003.025农业作为工业、服务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利用区域自然资源进行生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和国民经济目标,对于国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举足轻重[1-3]。

区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农业可持续研究必然要落实到区域发展系统这个特定空间[4]。

对农业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探究其区域空间差异对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关于区域间农业可持续发展差异化问题的研究报道较多,但研究视角各有不同。

研究方法上,现有研究大都采取现代多元统计分析法进行分析,如叶文辉等[5]、袁久和等[6]、周曙东等[7]、高鹏等[8]的研究。

农业可持续性指标体系构建上,许信旺[9]从农业生产与经济、农业资源与环境、农村人口与社会3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刘慧[10]从食物保障度、生态稳定、农村经济发展和区域内部平衡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李周等[11]从环境、资源、经济3个方面进行探索;张金华[12]从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业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3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

当前构建的研究体系中,学者们的构建方式并不一致。

以往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中,更多的是涉及偏发达地区的研究,有关西部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

由于西部山区资源禀赋不同于平原地区,其农业发展必然产生区域差异和分化,探究西部山区省份农业可持续性,并阐述其空间差异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因此,笔者参考了前人的研究成果,采用客观评价方式,探究了贵州省及下属各市州的农业发展水平和时空差异,并结合评价结果进一步分析该省的农业可持续性影响因素,以期为该省的农业发展和资源利用提供科学参考,也可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黔东南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究

黔东南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究

第57卷 第11期 广 东 蚕 业 V ol.57,No.11 2023年11月GUANGDONG CANYE Nov . 2023·91·DOI :10.3969/j .issn .2095-1205.2023.11.26黔东南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究张莉萍1 王 鼎2(1.凯里学院 贵州凯里 556000;2.黔东南州教育局 贵州黔东南 556000)摘 要 文章致力于深入研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相关的理论,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与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

通过阐述乡村振兴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互动关系,对黔东南州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以期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村产业;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发展对策;黔东南州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205(2023)11-91-0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战略工程。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必须让农村经济发展起来,实现产业兴旺。

其中最重要的举措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广泛运用,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平台实现生产要素的流动,使得跨产业跨地域的交易更加容易实现,产业和地域的边界基本弱化。

第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农业农村资源稀缺问题也日益凸显,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的现象,人们开始认识到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和农村资源的不可替代性。

第三,农业现代化发展促使先进的农业科技开始得以广泛应用,比如以智慧农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让农业生产更加“智慧”[1]。

第四,我国农业生产经营向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就需要不断提升农业技术水平、提升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贵州省黔东南州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但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

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3292号建议的答复

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3292号建议的答复

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3292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18.08.01•【文号】农办议〔2018〕58号•【施行日期】2018.08.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3292号建议的答复农办议〔2018〕58号雷燕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将黔东南州全域列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的建议收悉。

现答复如下。

建设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探索中国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和2016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的要求,2016年8月,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方案》,启动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工作,共同打造农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平台。

2017年6月,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同意,印发《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评估确定工作的通知》,启动第一批试验示范区评估确定工作。

2017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作出“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同时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试点先行区”的重大部署。

2017年12月,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启动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开展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工作的通知》,评估确定了第一批40个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入选。

黔东南州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具有“绿色之州”“生态之州”美誉,森林覆盖率较高,农业生产具有典型的山地特色,低污染、低消耗,具备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要求。

黔东南地区生态经济发展变化的格局分析

黔东南地区生态经济发展变化的格局分析

黔东南地区生态经济发展变化的格局分析王艳杰;郭泺【摘要】本文通过SPSS、ArcView GIS软件整理、分析黔东南地区各市县近十五年的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数据,从林业发展、土地利用等方面对黔东南地区生态变化格局进行研究,并从农业、牧业及国民经济第一、二、三种产业的产值来分析经济发展格局,将黔东南州划分为西南工商业区,西北农牧业区,东部农林业区三个生态经济区,并分别提出各区域的生态经济发展变化的驱动力,为该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期刊名称】《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年(卷),期】2011(000)005【总页数】4页(P44-47)【关键词】黔东南;生态经济;驱动力【作者】王艳杰;郭泺【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100081;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7;P962黔东南州地处长江、珠江上游的分水岭地带,是长江、珠江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州内异常丰富的森林资源对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该州“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环境特点,致使全州大部分地区交通闭塞,经济发展缓慢,除州府凯里市和镇远县外,其他15个县均为贵州省贫困县,为改变这种落后的经济现状,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取得实质性突破,应在明确生态格局的基础上,合理调整经济发展格局,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

因此,有必要进行黔东南地区生态经济格局分析,明确各市县生态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使决策者与公众等在明确黔东南各市县的生态发展格局的前提下,结合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格局,提出适宜其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以达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相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土地面积为30337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7.2%。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6℃-18.5℃。

境内有大小河流2900多条,以清水江、舞阳河和都柳江为主干,呈树枝状展布于各地。

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顿静丹;黄海燕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
【年(卷),期】2022()3
【摘要】基于“省公顷”生态足迹方法,运用贵州省2009—2018年数据,从人均生态盈亏、生态压力指数和万元GDP生态足迹3个方面评价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结果显示:贵州省2009—2018年人均农业生态足迹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区域内不同土地类型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差异较大,总体上承受着较大的生态环境压力,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最后,从合理布局土地利用规划、加大环境综合整治、相关主体共同努力、高效利用农业资源等方面入手,提高农业资源的开发效率,降低人均生态足迹并维持生态承载力,从而推动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总页数】6页(P22-27)
【作者】顿静丹;黄海燕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
【相关文献】
1.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以贵州省为例
2.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3.基于欧氏距离法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以
贵州省铜仁市为例4.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5.基于熵值法的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南地区农作物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及预测——以湘西州茶产业为例

西南地区农作物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及预测——以湘西州茶产业为例

西南地区农作物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及预测——以湘西州茶
产业为例
李金虎;戴厚平;彭思江;马瑜
【期刊名称】《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7(031)002
【摘要】针对西南地区农作物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问题,选取合理的评价指标,构建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农作物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首先,运用数据包络对每年的数据进行绩效评价,再采用神经网络对茶叶发展水平进行等级量化.最后,建立GM(1,1)预测模型,预测未来若干年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数据,对农作物经济未来工作进行引导.以湘西州茶产业为例,实证分析了茶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及预测,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总页数】5页(P25-29)
【作者】李金虎;戴厚平;彭思江;马瑜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湖南吉首416000;吉首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湖南吉首416000;吉首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湖南吉首416000;吉首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212
【相关文献】
1.西南地区农作物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及预测——以湘西州茶产业为例 [J], 李金虎;戴厚平;彭思江;马瑜;
2.西南地区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构建——以西南地区为例 [J], 陈炜;张露露
3.皖西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农业资源定位 [J], 孙慧群
4.湘西州油茶产业扶贫中的问题及建议 [J], 石宝玉;谢超
5.湘西州古丈县茶产业融合实践及思考 [J], 李湘玲; 和红晓; 敖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区域协作 助推乡村产业振兴——黔南州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赴黔东南州考察学习

区域协作 助推乡村产业振兴——黔南州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赴黔东南州考察学习

为了助推乡村振兴,破解基本农田水稻种植提质增效难题,3月29日,在黔南州政协原主席、现任黔南州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党支部书记胡品荣的带领下,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杨杨,协会常务理事、都匀市包阳村委会主任韦学金,包阳村中堡组组长卢有刚一行4人赴黔东南州农科院水产稻蟹养殖基地考察,得到了黔东南州政协原副主席、黔东南州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创会会长黄明光的支持,并携州促投局领导曹庆五及州工商联副主席、州文产协会会长、黔东南州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朱东平等陪同考察。

上午,考察组一行来到黔东南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示范基地,得到黔东南州农科院院长范刚强及相关人员热情接待,范院长就基地基本情况和已成功的水果新品种逐一向考察组进行讲解。

下午,考察组到凯里三棵树镇的州农科院所属水产业郎利养殖基地贵州万泉水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实地考察,公司总经理吴国玲女士热情接待来访的考察组一行。

考察组一行到访了黔东南州文化产业协会,召开了座谈会议。

黔东南文化产业协会是在黔东南州委宣传部大力支持下于2018年4月初成立的,黔东南州委宣传部是协会主管部门和业务指导单位,会员由黔东南州各级宣传部门及文化行政单位,文化产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组成,现有400多家理事会员单位。

朱东平就协会在助力乡村振兴做的工作向胡品荣一行进行简要介绍,朱东平说:“目前协会主抓三个重点工作,一是继续以黎平会议为抓手,做好红色文化培训,用长征红色文化推动旅游路线,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二是继续搞好老年康养事业,把不利因素尽量排除,做好各种准备,以期恢复正常就可以加大接待工作;三是跨界作业,与企业联合开展稻蟹种养项目,把助推乡村振兴作为目标;朱会长希望两地州协会相互协作,加大与两州协会合作力度,组织两州会员开展有关项目开发利用,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共创多赢。

”黄明光对胡品荣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在全省上下积极开展学习贯彻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大好形势下,黔南考察组的到来为两地州的深度协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希望在两地州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助推两地州农业产业发展更上新台阶!胡品荣对本次考察作了总结,他充分肯定了这次考察活动收获大,意义深远,并向老领导黄明光和黔东南州的朋友表达了谢意,他说黔东南州农业产业规范化、科学化工作基础稳步扎实,成效显著,特别是看了水果新品种示范基地,就像进入“科技成果超市”一样,黔东南州公共关系协会领导与黔南考察组一行合影黔东南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考察在贵州万泉水产科技公司考察学习区域协作 助推乡村产业振兴——黔南州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赴黔东南州考察学习文/杨杨(下转53页)D ynamic令人耳目一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趋势预测。结果表明:该地区 2000—2009 年农业经济子系统、农业生产子系统、农业社会子系统与农
业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都在持续增长,而农业资源与环境能力不断下降,2003 年开始出现低于平均水
平的情况。随着农业经济、生产与社会发展,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今后的发展将可能面临
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退化的制约。模型趋势预测计算结果经残差检验和后验差检验表明,其平均相
综合评价是将多个评价因素或指标转化为能反映 评价对象总体特征的信息[6],评价所得的综合评价值 能客观反应一个地区的发展能力高低。用于农业可持 续发展评价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 灰色关联度、数据包络分析、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 析[7-10]。由于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对客观指标数据进 行统计分析,没有人为的主观意识,具有较高的客观性 和可靠性 ,笔 [11-12] 者在研究中采用主成分综合评价模 型,对 2000—2009 年黔东南州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定 量研究。
由于目前常采用的农业可持续综合评价方法只对 单一时间尺度上的区域可持续综合发展能力进行计 算,不能反映该区域未来变化趋势,因此,对研究区域 农业可持续发展整体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笔者将 2 种方法结合起来,选择黔东南州这样一个典型的以
农业为主,经济发展滞后的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在综 合评价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地区 2010—2020 年趋 势进行预测分析,能够更准确和全面地评价此类地区 的农业可持续综合发展能力。这种静态定量评价分析 和动态预测结果相结合的方法以期为探索黔东南州具 有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并为其他同类地区农业发展研究提供一定借鉴经验。 1 研究区域概况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跨 东经 107°17'20"—109°35'24",北纬 25°19'20"—27°31' 40〞。东邻湖南省怀化地区,南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州、河池地区,西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抵遵义、 铜仁两地区。全州总面积 30337 km2,占贵州省总面积 的 17.3%,辖 1 市 15 县和 1 个经济开发区,其中 14 个县 为国家级贫困县,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80.61%, 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全州山地、丘陵、 盆 地 地 貌 分 别 占 全 州 总 面 积 的 85.64% 、10.84% 、 1.54%,是一个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农业地区[15]。 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14~18℃,境 内年日照时数为 1068~1296 h,无霜期 270~330 天,降 雨量 1000~1500 mm,相对湿度为 78%~84%,是全国重 点建设林区之一,也是贵州省的主要用材林基地。全 州有自然保护区 28 个,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州国土面 积 8.09%。复杂的地理环境、多样的气候条件,为多种 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使黔东南州成为贵州 省乃至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16]。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0 引言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简称黔东南州)是中国少
数民族人口数量最多以农业为主的自治州,也是典型 的经济欠发达地区,16 个县市中有 14 个为国家级贫困 县。自然资源丰富但生态脆弱,生态资源与民族文化 高度契合[1-4]。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性直接影响该地区 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这关系到农民的切身 利益[5]。
中国农学通报 2012,28(32):138-146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黔东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预测分析
戴 蓉 1,薛达元 1,2,郭 泺 1,孙发明 1
(1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 100081;2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 210000)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apabilities and future trends rule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which was agriculture-based regions, taking Qiandongnan Miao and Do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Qiandongnan) for exampl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ex system of agriculture was built by fully integrat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gricultur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Qiandongnan Miao and Do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Qiandongnan).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method was used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statu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then the GM (1,1) model was used to predict the trend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Qiandongna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 subsystem,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ubsystem and agricultural society subsystem were the similar with the total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creased year by year between 2000—2009, but the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ubsystem declined and sustainability was below the average level since 2003. It mean tha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GM(1,1) 模 型 是 灰 色 预 测 模 型 中 常 用 的 一 种 模 型。对于笔者实际得到的一些离散、规律性不强的数 据,能够进行变换处理和预测,根据过去和现在已有的 信息建立一个从过去引申到未来的模型,能够对抽象 出表征系统特征的时间序列进行预测,且预测精度较 高。因此,GM(1,1)模型在工业、农业、社会、经济等领 域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夏建国[13]用此方法对四川 农业需水量进行了预测;闫海春等[14]对青海省农业产 业结构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黔东南州;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PCA(主成分分析);灰色 GM(1,1);评价;预测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
论文编号:2012-1658
The Evaluation and Predic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Qiandongnan Dai Rong1, Xue Dayuan1,2, Guo Luo1, Sun Faming1
戴 蓉等:黔东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预测分析
· 139 ·
production and society, the pressure on the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was growing, so further development would likely faced the serious shortages of resources and constraints of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The predicted results passed the posterior-variance-test and residual analysis by gray modeling method and showed high precision, these results includes the average relative error of calculation is 0.062, C= 0.2169, P=1. The prediction revealed that, keep comprehensive capacity of agriculture on rising, but only increased 5.07 times for the next 11 years. It showed that, a certain number of problems still exist in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this region and we should take some measures to solve it.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predicted results in order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and direction for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Qiandongnan and references for agricultural policy makers in the government. Key words: Qiandongnan miao and do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capac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GM (1,1) model, evaluation; predic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