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
1、三十年战争:发生于1618年至1648年,它是欧洲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跨进,中世纪国际关系转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所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是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力与财富的集中体现。

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镇压捷克新教徒,“掷出窗外事件”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

战争从德国内部的教派之争逐渐发展到后来的争权夺利、扩疆拓土的混战。

一方以法为首,包括瑞典、丹麦以及德意志新教诸侯;另一方以神圣罗马帝国为首,包括西班牙、奥地利以及德意志天主教诸侯。

战争绵延三十年,历经四个阶段,最后法国、瑞典占优势。

三十年战争的结局,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确立了主权平等和独立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状态的政治格局。

2、《乌得勒支和约》:1700年的西班牙王位结成战争,吸引了欧洲列强的注意力,英荷乘机与法作战,神圣罗马帝国则鼓动德意志诸邦与丹麦瑞典结成反法同盟。

后来由于同盟内部的分歧和法在西班牙地位的稳固各国不得不妥协,终于与1713年4月签订合约。

内容:(1)哈布斯堡王室的力量得到恢复和加强,继续保持大国地位,发挥重大作用;(2)菲力浦五世保留了西班牙王位,但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法西两国永远不合并;(3)英国在合约中受益最多,保住了海上优势,国际地位逐步上升;(4)法国的霸权不复存在,尽管保住了大陆强国地位,但海上势力被大大削弱了;(5)肯定了普鲁士的存在为日后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奠定了基础。

评价:瓜分了西班牙王国,并成为划定后来欧洲民族国家疆界的基础。

3、北方大战:1700-1721年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和霸权与瑞典进行了北方大战。

彼得一世利用波罗的海沿岸诸国与瑞典的矛盾,以及西欧各国忙于准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无暇东顾的有利时机,与南方的土耳其达成妥协,并同丹麦、波兰等结成“北方同盟”,最终打败瑞典。

1721年俄国与瑞典签订了《尼斯塔得和约》。

通过此和约俄国在波罗的海获得了出海口及沿岸地区,使俄国从一个内陆国家扩张成为一个濒海国家,俄国步入欧洲强国行列。

从此,俄国开始在欧洲国际政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而瑞典则丧失了它所有的波罗的海省份,只保留了芬兰的大部分地区。

4.俄普奥分波兰:波兰在17世纪曾是欧洲一个大国,但是到了18世纪时,它已经被称为是“欧洲病夫”。

国内政治腐败,贵族斗争不已。

1773年----1775年波兰国内发生了王位继承战争,无力抵御外力的干涉,此时的俄国和普鲁士又不断进行领土扩张,使波兰感到无所适从。

奥地利在丧失了重要工业区西里西亚之后,更不能坐视普鲁士无限制扩张。

1772年、1793年及1795年,俄、普、奥三国对波兰进行了瓜分。

1772年进行了第一次瓜分,俄国得到了第聂伯河以东地区;普鲁士占领了瓦尔米亚等地;奥地利得到了加西里亚,使波兰失去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和领土。

1793年进行了第二次瓜分,俄国得到了乌克兰和立陶宛的一部分,普鲁士得到了担泽和波滋南。

由于俄国和普鲁士在瓜分前缔结了条约,瓜分之后才通知奥地利,奥地利在这次瓜分中没有得到任何好处。

1795年进行了第三次瓜分,并在1794年俄国与奥地利签定了瓜分波兰的条约,因此在这次瓜分中,俄国得到了立陶宛等地,奥地利则占领了克拉科夫和卢布林,普鲁士则得到了波兰首都华沙。

评价:俄普奥三分波兰,是欧洲强国在扩张中玩弄的强权政治和秘密外交,牺牲弱国利益的典型例子之一,俄普奥的欧洲大国地位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5、七年战争(1756-1763):奥地利战争后的《亚琛条约》不仅没能解决英法间和普奥间的旧有矛盾,而且还平添了许多新矛盾。

于是英普集团和法奥俄瑞(典)集团双方发生了这次混战,史称“七年战争”。

战争的实质:一是普奥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二是英法争夺殖民地与海上霸权。

战争历时七年,最后以《巴黎和约》和《胡贝尔图斯堡和约》的签订而告终。

这次战争在欧洲没有引起疆界的变化,但对列强的地位和未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奥地
利地位削弱,普鲁士地位上升,两国的仇恨和争霸更加激烈;(2)战争为俄国进一步向欧洲扩张创造了条件,在东北欧的未来事务中,俄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3)法国失去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英国最终确立了海上霸权;(4)国际政治的中心从西欧开始转向东欧。

战争对欧洲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是深远的。

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

6、《比利牛斯条约》:1659年法西两国签订,主要内容有:(1)法国波邦王室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联姻;(2)西班牙向法国割让领土;(3)法国赦免投石党领袖孔代亲王。

法西联姻为以后的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埋下了法国的隐患。

该条约是法西两国继《威》之后继续较量的结果。

法国维护了应有的权益,扩展了疆界,并进一步加强了在西欧的地位,为下一步的称霸欧洲作了准备而西班牙衰落了。

该条约的一些条款对法西两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

7、《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它是具有现代意义的第一个国际关系条约。

主要内容:(1)欧洲领土的局部分割:法国取得阿尔萨斯和洛林,并肯定了先前取得的3个主教区;瑞典则获得了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并且取得了军费赔偿。

(2)限制了皇帝的权利,承认了各诸侯具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还规定卡尔文与路德教享有同样的权利,制止了天主教对新教的迫害。

对近代国际法的产生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意义):
第一,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第二,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并鸣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国家独立等原则已经确立为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
第三,首次创立并确认了条约必须遵守和对违约的一方可施加集体制裁的原则;
第四,承认新教和旧教享有同等的权力,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下的世界主权论。

第五,在欧洲开始确立常驻外交代表机构的制度,各国普遍建立了外交使节,进行外事活动。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不但结束了30年战争,而且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但它在调和原有矛盾的同时,又造成了新的矛盾,从而摆脱不了最终瓦解的命运;而该体系所确立的原则、法则和制度却有久远的意义。

8、光荣革命:詹姆斯二世的专制引起了英国社会各阶层的反对,1688年11月在英国议员的邀请下詹姆斯二世的女婿威廉三世取而代之,这次没有发生流血冲突的政变称之为“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起了立宪君主政体,成为正式的资产阶级国家。

英国光荣革命后的外交关系发生三种变化:一是英法同盟的结束,英法矛盾成为近代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二是由于威廉即使荷兰执政又是英国国王,英国荷兰建立了特殊的关系;三是在争夺海外殖民地和海上战略据点的对外扩张活动中,英国更多地采取了主动姿态。

9、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年 -1714年):西班牙国王于1700年11月1日去世,死后无嗣。

法国的波旁王室与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为争夺西班牙王位,而引发的一场欧洲大部份国家参与的大战。

1504年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病逝。

由于,她与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所生的儿子都不幸夭折,在伊莎贝拉身故以后,女王储胡安娜继承卡斯蒂利亚王位。

神圣罗马皇帝马西米连一世的儿子菲利浦以胡安娜的王夫的身分,和岳父费迪南一起监国。

1516年,费迪南病逝后,胡安娜和菲利浦的儿子,西班牙兼奥地利王子查理继承西班牙王位,是为查理一世,其后于1556年将西班牙王位让与其子菲利浦二世,并废除了菲利浦及其后裔继承奥地利爵位的权利,正式揭开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序页。

1700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的去世,结束了哈布斯堡家族对西班牙历5代的统治。

他把王位传给了他的外甥,法王路易十四的孙子安茹公爵菲利普。

他们的奥地利表亲不惜发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以抢回王位,但最后只令西班牙波旁王朝将部分哈布斯堡领地归还奥地利,以换取奥地利对波旁王室对西班牙王位继承权的承认。

10.、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这场战争是欧洲两大联盟为争夺奥属领地,因奥地利王位继承权问题而引起的,它于1740—1748年以中欧为主要战场展开。

奥皇查理六世于1740年10月20日死后无嗣,其长女玛利亚·特蕾西亚依据1713年《国制诏书》承袭父位。

查理六世死后,普鲁士、法国、巴伐利亚、萨克森、西班牙、皮埃蒙特、撒丁、那不勒斯王国拒绝承认玛利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而奥地利、英国、捷克、匈牙利、荷兰、西里西亚、俄国从其各自的既得利益出发,则全力支持玛利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

由此而爆发了长达8年之久的由两次西里西亚战争所构成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1740年12月,普鲁士国和奥地利展开了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普军突然而迅猛的袭击,使兵力薄弱的奥军猝不及防。

双方于1741年进行了莫尔维茨会战,会战之后,普鲁士得到了法国、西班牙、巴伐利亚、萨克森的帮助,奥地利则得到了英国、荷兰和俄国的帮助。

交战各方经过大战之后,1748年签订《亚琛和约》。

根据和约,玛利亚·特莉萨的继承权得到了承认;奥地利将西里西亚大部领土让给普鲁士;法国将马德拉斯和敦克尔克工事让给英国。

评价:《亚琛和约》的签订,只不过是“七年战争”爆发前的一次休战,并没有解决欧洲列强间固有的矛盾。

11、亚眠条约::1802年3月27日,法国及其盟国西班牙、荷兰同英国在法国北部的亚眠签订的和约。

它标志着第二次反法联盟的最后破产。

主要内容有:英国近年来占领的殖民地除保留荷兰属地外,归还法国及其盟国;英国退出它在地中海和亚得里亚海的所有港口和岛屿,并专门规定,英国应从马耳他撤军由法、英、俄、奥、普、西6国保证马耳他的独立和中立;法国则同意从那不勒斯、罗马和厄尔巴岛撤军,埃及归还奥斯曼帝国。

双方都承认爱奥尼亚七岛共和国。

该和约是拿破仑统治时期英、法长期战争中的一次暂时休战,也是英、法两国在1793~1814年的战争中所缔结的唯一和约。

双方虽然都作了让步,但都没有认真履行自己承担的条约义务。

1803年5月,英、法之间又恢复了战争状态。

第二章
1、门罗主义:182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罗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美国对外政策的原则,史称“门罗主义”。

它是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标志。

19世纪20年代欧洲的“神圣同盟”企图干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为它插手拉美事务提供了时机。

1823年12月2日,门罗总统在致国会咨文中宣称:美国将不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或它们之间的战争;欧洲列强不得再在南、北美洲开拓殖民地;欧洲任何列强控制或压迫南北美洲国家的任何企图都将被视为对美国的敌对行为。

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

实际上,宣布拉丁美洲属于美国的势力范围。

从某种意义上讲,门罗主义在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已独立的拉美国家再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的作用。

但是门罗主义在运用过程中日益暴露出其侵略性,因此也可视为美国侵略拉丁美洲的一种政策。

2、克里米亚战争:性质:1853至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东方战争)是一场非正义侵略战争。

主要原因是沙俄与英法之间在近东争霸,尤其是争夺君士但丁堡和黑海两海峡控制权。

在英法的纵勇下,1853年9月26日,土耳其对俄宣战,但其舰队很快被俄全歼;1854年英法对俄宣战,奥地利也敌视俄国,俄最终战败。

克里米亚战争充分暴露了沙俄专制和农奴制度的腐朽无能,加快了国内革命形势的高涨。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正意味着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崩溃,从而促成了俄国农奴制的改革。

克里米亚战争是继拿破仑战争之后的又一次大国争霸战争,将所有欧洲大国都直接、间接地卷了进去。

欧洲政治格局也暂时由英、俄居优势转变为英、法占主导的均势。

维也纳体系,由于未能阻止大国战争的重新爆发,也走到了尽头。

3、圣斯特凡诺条约(圣斯特法诺条约)1878:1877年4月,俄国正式对土耳其宣战。

俄土战争开始。

俄国与奥匈签订了《布达佩斯条约》,因而同年6月开始,俄军就渡过多瑙河,越过巴尔干山脉。

1871年1月,俄军直逼君士坦丁堡城下。

土耳其被迫于1月31日与俄国签订停战协定。

英、奥对海峡出现的新局势极为不满。

在英、奥抗议和武力威胁下,俄国只得
把军队驻扎在离君士坦丁堡10公里的小镇圣斯特法诺。

因为双方都打得筋疲力尽而实现了停火,1878年3月3日,俄土双方签订《圣斯特法诺条约》。

条约规定:土耳其承认门的内哥罗的独立;塞尔维亚完全独立;俄国获得比萨拉比亚西南部以及阿达罕、卡尔斯、巴统、巴雅西特;建立大保加利亚公国,其版图北起多瑙河,南至爱琴海;东起黑海、西至奥赫里德湖,并包括几乎全部的马其顿。

它隶属于土耳其苏丹,由俄军占领2年。

大保加利亚公国的建立是俄国泛斯拉夫主义的主张。

4. 法俄同盟 1892:法国和俄国为对抗三国同盟于1891~1893年间形成的秘密军事同盟。

法国自普法战争以来长期陷于德国的外交包围中,急需结束这种孤立困境。

1887年德、俄关系急剧恶化,沙皇政府购买军火,推销公债,都指靠法国。

法国利用俄国这种财政依赖性,促成法、俄结盟。

德、俄《再保险条约》的终止,三国同盟条约的再次续订,英国同三国同盟的接近,都迫使沙俄政府向法国靠拢。

1891年8月27日,俄国驻法大使与法国外交部长A.F.J.里博达成一项政治协定,提出法、俄两国中的一方受到侵略威胁时,双方应立即同时采取措施。

它为法、俄结盟奠定了基础。

1892年8月17日,法、俄两国在彼得堡签订军事协定。

主要内容:①当法国遭到德国或意大利攻击时,或俄国遭到德国或奥匈帝国攻击时,双方都以全部兵力相互支援;②如果三国同盟或其中一国动员兵力,法、俄一经得知,不需任何事先协议,应立即将兵力调到边境;③法国用于对付德国的兵力应为130万人,俄国用于对付德国的兵力应为70万或80万人。

这些军队应尽速全部参加战斗,迫使德国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

协定原定有效期限与三国同盟相同,但自1899年以后就无限延期,一直存在到1917年。

协定经1893年12月27日和1894年1月4日俄、法互换批准函件开始生效。

法俄同盟使欧洲大陆形成两个实力大致相当的对峙集团,即三国同盟与法俄同盟。

5、再保险条约:俾斯麦为孤立法国,讨好俄国,1887年6月18日同俄国签订的一项密约。

由于1879年德奥同盟已经保证奥国在德、法战争中保持中立,这一条约又保证俄国的中立,德国因而获得了双重保险,故名。

该约规定,缔约国一方如与第三国(法国和奥匈帝国除外)交战时,另一方应保持善意的中立,德国承认俄国在保加利亚和东鲁美利亚占优势的合法性。

双方约定维持巴尔干半岛的现状并重申在1881年已经同意的原则,即俄、德共同对土耳其苏丹施加压力,不许外国军舰进入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

在附加的议定书里,俾斯麦同意在俄国采取行动保卫黑海入海口时,德国保证持善意的中立,并给俄国以道义的和外交的支持。

这意味着,德国支持俄国占领海峡甚至君士坦丁堡。

6、地中海协定 1887 :1887年英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以互换照会的形式订立的两次旨在维持地中海现状的协定。

意大利和法国争夺北非,奥匈和沙俄争夺巴尔干,而法、俄都是英国在地中海的劲敌。

德国宰相O.von俾斯麦竭力鼓励英国和意、奥合作,力图把它拉进德、奥、意三国同盟共同对付法、俄。

1887年2月12日,英、意约定维持地中海以及亚得里亚海、爱琴海和黑海的现状。

意大利支持英国在埃及的政策,英国支持意大利在北非的政策。

英、意要在共同利益问题上实行全面合作,但“这种合作的性质必须由它们在实行合作时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这意味着,一旦意、法进行战争,英国可不予意大利军事援助。

奥匈于同年3月24日,西班牙于5月4日先后加入该项协定。

史称第一次地中海协定。

在保加利亚危机期间,驻君士坦丁堡的英、奥、意3国大使协议合力支持土耳其抵抗沙俄的侵略。

在俾斯麦的推动下。

1887年12月12日英、奥缔结协定。

4天后,意大利也加入,3国商定共同维持近东现状,保护黑海海峡和确认土耳其对保加利亚及小亚细亚的宗主权,共同抵制俄国影响在土耳其的增长。

并规定:如果土耳其抵制俄国在上述地区的非法举动,3国将立即就应采取的措施取得协议。

如果它们认为土耳其串通或纵容俄国的非法举动,就暂时占领土耳其的一些地点,是为第二次地中海协定。

协定中没有明确规定英国承担具体的军事义务,由于它坚持行动自由,没有同法、俄发生武装冲突。

而随着英、德矛盾的发展,英国转向法、俄,协定丧失意义。

7、德奥意三国同盟 1882: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在维也纳结成的秘密同盟。

德奥结盟后,O.von俾斯麦为进一步孤立法国,又利用法、意两国争夺突尼斯的矛盾,拉拢意大利加盟。

1881年法国从阿尔及利亚侵入突尼斯,并把它变成自己的保护国。

意大利早已觊觎突尼斯,但苦于实力不足,不能单独对抗法国,便投靠德、奥。

经过谈判,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3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

条约主要内容:一、缔约国彼此和平友好,不参加目的在于反对它们之中任何一国的同盟或协定;二、如果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两国应全力援助,如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三、缔约国的一国或两国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国(指法、俄)进攻,则缔约国应协同作战。

意大利对此附有一个保留条件:如英国攻击德国或奥匈,意大利将不负援助自己盟国的义务。

四、当一大国(指俄国)攻击缔约国一方时,其他两缔约国应取善意的中立,即一旦发生俄、奥战争,意大利将保守中立;五、如果共同参加战争,非经共同商定,不得订立停战协约、和约和条约;六、此条约为秘密条约;七、条约有效期为5年。

1887、1891、1902、1912年4次续订,并增补了一些义务条款。

三国同盟的缔结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形成。

这个同盟条约与德奥同盟、三皇同盟同时存在,成为俾斯麦同盟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三国同盟的矛头本是指向俄国和法国,随着德国不断扩张以及英、德矛盾日趋尖锐,意大利感到担心,从1896年起便采取措施,改善了它同法国的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5年5月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三国同盟瓦解。

8、三皇同盟1873德意志统一后,俾斯麦为了孤立和打击法国,策划德皇与俄、奥两皇结成的同盟。

1872年9月,奥皇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及首相安德拉希-居拉伯爵、俄皇亚历山大二世及首相A.M.戈尔恰科夫访问柏林,与德皇威廉一世及首相俾斯麦会晤。

三国首相最后议定:维持欧洲现状;协同解决东南欧的纠纷。

1873年5月6日,德皇威廉一世和俾斯麦、H.K.B.von毛奇访问彼得堡,德、俄签订一项军事协约。

约定:缔约一方被欧洲任何一国进攻时,另一方应出兵20万相助。

同年6月6日,俄皇亚历山大二世和戈尔恰科夫访问维也纳,俄、奥两皇又签订《兴勃隆协定》,约定:遇有第三国侵略危及欧洲和平时,两国应立即商讨共同的行动方针。

同年10月22日德皇也加入这一协定,协定至1875年有效,史称第一次三皇同盟。

柏林会议(1878)后,德俄关系恶化,1879年缔结的德奥同盟以俄国为假想敌。

但俾斯麦为了防止俄、法联合,使自己两面受敌;而俄国也想联合德国在近东和两海峡与英国抗衡,因而在1881年6月18日俾斯麦与俄、奥两国大使在柏林又签订了三国协定。

为期3年。

1884年续订,1887年废除。

史称第二次三皇同盟。

协定规定:缔约国之一与第四国作战时其他两国应守善意的中立,并尽力使冲突局部化;对土耳其欧洲领土的任何改变须经三国共同协议;三国承认封闭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的原则是涉及整个欧洲和具有相互约束性质的,三国将共同注意,务使土耳其不得将海峡所构成的这部分土耳其领土例外地供任何交战国作军事活动之用。

另外,三国又签订一项附加的协议书,规定:奥国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省保留随时合并之权;三国不反对保加利亚和东鲁米利亚的合并。

协定和协议书是秘密的,1920年才被披露。

1887年协定期满,因俄、奥在巴尔干冲突加剧而未再续订。

同年,俾斯麦另与俄国订再保险条约,此约维持到1890年。

9、德奥同盟 1879 :1879年德国和奥匈帝国在维也纳结成的秘密军事同盟。

普法战争以后,德国宰相O.von俾斯麦为孤立和打击法国,力图联合奥匈帝国,拉拢沙皇俄国,阻止法俄接近。

1878年柏林会议上,俾斯麦偏袒奥匈和英国,使沙俄失去了战胜土耳其所获得的权益。

会后,德国借口检疫禁止俄国牲畜入口,又提高了粮食进口税,使俄国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德俄关系急剧恶化。

俾斯麦觉察到法俄接近的迹象,为应付东西两线可能的进攻,选择奥国为伙伴。

奥、俄在巴尔干的利益冲突不可调和;俄国对君士坦丁堡所造成的威胁,也把奥国推向德国。

1879年秋,俾斯麦开始积极筹备反俄的德奥同盟条约。

9月21日,俾斯麦前往维也纳同奥国首相G.安德拉希谈判。

9月24日签订了关于筹备缔结盟约的初步秘密议定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