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高效学习时间安排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制定⾼效学习时间安排表
进⾏⾼效的学习需要我们安排出⼀套合理的学习时间。

如何制定⼀个⾼效学习时间安排表呢?下⾯是店铺整理的⾼效学习时间安排表,希望对您有⽤。

⾼效学习时间安排表⼀
很多同学学习仅仅依据课表安排,这对⾼效利⽤时间来说还远远不够,因为课表只是明确了全天的⼤致学科教学顺序,并没有对学习的环节、尤其是⾃主学习的环节进⾏合理细化。

为此,还应在此基础上加以科学安排,⼀⼀细化落实,才谈得上时间的⾼效利⽤。

1、早⾃习:
早读是记诵的黄⾦时间,⼀般30-50分钟不等。

如果只读记⼀科,⼤脑往往容易疲劳,效果不好。

建议安排⼆⾄三项诵记内容,并对时间进⾏⼤致分割。

如“10+15+5”“15+20+5”“20+25+5”“20+15+10+5”,⽐如如果今天读语⽂,遵循“语⾔学科天天见”的原则,则可以在早⾃习总时间中安排10~15分钟读读外语,反之亦然。

单科时间如果较长,还可以再作安排。

如读30分钟外语,则可以安排读记单词10分钟,读记课⽂10分钟,读记笔记10分钟。

这样在早读时,每⼀个时段均有明确的记诵任务,⽽每⼀个需记诵的任务都有相对固定的时间去落实兑现,早读时就⼈“紧”起来了,有条不紊,避免了早读的盲⽬性、随意性、散漫性,效果⾃然就好了。

早⾃习的最后,还可以安排3~5分钟,对整个早读诵记内容对⾏尝试性复习回忆,对所诵记的内容进⾏进⼀步归纳、整理和巩固。

2、课堂时间:
中学的课堂时间⼀般是40、45、50分钟,很多同学⼀节课下来,没有多少收获。

原因之⼀就是时间利⽤不充分,有效时间少,⽆效或浪费的时间较多,如何合理安排与⾼效利⽤课堂时间呢?
①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包括知识准备(适当预习查补必需的知识漏洞);⼼理准备(调适好⼼境⼼态,抛开与学习⽆关的⼀切事,保持⼼境平静,对要学的内容充满期待);精⼒准备(睡好吃好,确保上课精⼒充沛);物品准备(准备好相关的学习⽤品)。

课前准备充分、准备到位,上课时马上就能进⼊学习的⾼效状态。

②弄清上课的环节与教学重点,主动跟进,积极互动。

⼀堂课⼀般有如下的环节:开课导⼊时应明了本堂课的任务与⽬标,学习新课时要关注知识的⽣成过程,弄清来龙去脉,新概念要把准内涵与外延,例题或范⽂要弄清“例”在何处,“范”在哪⾥,练习时要知晓“练”什么,迁移拓展时要抓牢“活”字、“⽤”字下功夫做⽂章,⼩结归纳时要弄清关键知识、核⼼⽅法、解答要点,布置课后作业时应听清记明,不要下来再花时间东打听,西打听,浪费时间。

③多管齐下,眼看、⽿听、⼝念、⼿划、脑动结合;理解、辨析、掌握、复习、巩固、归纳、整理同步进⾏,⽼师授课时要考虑⼤多数同学,有很多地⽅需要重复讲授,反复强调,可以充分利⽤重复与强调的时间,⽤来及时同步复习掌握,节省课后复习巩固时间。

④应⾃觉避免和排除各种分⼼与⼲扰,杜绝开⼩差,最⼤限度减少⽆效时间与浪费时间。

3、课间时间:
原则上,课间时间应该让⼤脑放松休息,但应关注“积极的休息”和“⾼效的休息”。

所谓“积极的休息”,也就是争取在休息中获取知识,增长见闻,增长才⼲。

如看看报,看看美⽂,翻翻字典词典(这⼀点马克恩曾采⽤),主动与同学吹吹⽜,聊聊天,关⼼⼀下家事、国事、天下事。

所谓“⾼效的休息”,就是讲究休息的质量,讲究在有限的时间⾥对⼤脑进⾏更为有效的放松调适与休整保健。

如做做保健按摩,到教室外⾛⾛,看看绿⾊风景,听听⾳乐,唱唱歌,讲讲笑话,做个简单有趣的游戏,做⼀做放松舒展运动,或者吃点⽔果什么的均可。

4、中午时间:
这段时间⼤有可为。

中午有两个最主要的任务,⼀是休息,保证下午上课精⼒充沛;⼆是复习上午课程,并做1-2科的作业。

休息安排,有的吃了午饭,就想⼩憩⼀会,有的要先学习⼀会,再休息;有的是先休息,再集中学习,再休息⼀⼩会,有的同学是学习,然后休息,然后再学习,可视个⼈的具体情况安排,没有必要盲⽬效仿别⼈,或仅仅为了寻求⼀种⼼理安慰,⽆效或低效的痛苦地硬撑!⼀般情况下,中午静休30-50分钟⾜也,尽管有时任务和学习太紧,也应保证让⾃⼰⼩睡20-30分钟,实在不⾏,能打打盹也好!不管怎样,要防⽌感冒(夏天要注意空调电扇,冬天应注意防寒防凉)。

中午的学习,原则上可以注意三个⽅⾯:
①对上午课程的复习。

不要把所有的课程都捱到中午来复习,简单⼀点的课程,最好安排在当堂课上进⾏,不然全都挤在中午来,时间就太仓促,⾛马观花的,效果不好。

②完成1-2科作业。

把作业全部捱到晚上来做,时间就⼤紧了,效果也不好。

但应坚持“先复习再作业”的原则,因为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清楚了、明⽩了、理解了、懂得了,作业做起来才会得⼼应⼿,效率和正确率才⾼。

这就需要先对所学的内容进⾏全⾯细致深⼊的复习。

③对下午最难的课程应作适当的、必要的预习,以提⾼下午学习听讲的效果。

(未完)
5、晚辅时间:
晚上辅导时间或⾃习时间,这是拉开学习差距的⼀个重要环节。

⼀天或两天,差距不明显,但是长此以往,⽇积⽉累,效果就逐渐出来了。

晚⾃习的学习,原则上要注意以下⼏个⽅⾯:⼀是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重点是下午的课程兼及上午没有复习的课程;⼆是完成当天未完的各科作业;三是向辅导⽼师请教解决疑难;四是预习第⼆天最难的学科,如有多余的时间可以安排补差;五是合理利⽤⽣物钟记忆⾼峰,对需识记的内容安排识记;六是可以按照“复作问预补”的顺序进⾏;七是⼤致定(限)时定内容(任务),这样学习起来就有条不紊。

6、周末时间:
周末理论上是休息时间,但对学⽣⽽⾔,尤其介学⼒较弱、基础教差的同学⽽⾔,在保证适度休息和锻炼的前提下,对周末的时间安排就显得特别重要。

周末的安排最重要的有两点:⼀是⼀周各科所学的内容最好能在周末进⾏⼀次较系统较全⾯的复习,主要是理出知识线索、理清知识脉络,构建知识⽹络结构、掌握知识要点,通过复习教材、笔记,借助相关资料完成;⼆是合理安排培优补差,如果不安排出专门固定的时间时⾏培优补差,那么优势学科,就不可能上新的台阶,差的学科和差的章节就永远在那⾥摆起了,⽽且进⼊不了良性循环。

周末还可以安排⼀点时间对上周⾃⼰的学习情况(得失)进⾏总结,对下周要学习的内容进⾏⼀下宏观鸟瞰式预习,做到⼼底⼤致有数。

对周⼀要学的最难的⼀科作⼀点预习,以化解学习的难度。

⾼效学习时间安排表⼆
早上6点-8点:
⼀⽇之计在于晨,对⼀般⼈来说,疲劳已消除,头脑最清醒,体⼒亦充沛,是学习的黄⾦时段。

可安排对功课的全⾯复习。

早上8点-9点:
据试验结果显⽰,此时⼈的耐⼒处于最佳状态,正是接受各种“考验”的好时间。

可安排难度⼤的攻坚内容。

上午9点-11点:
试验表明这段时间短期记忆效果很好。

对“抢记”和马上要考核的东西进⾏“突击”,可事半功倍。

正午13点-14点:
饭后⼈易疲劳,夏季尤其如此。

休息调整⼀下,养精蓄锐,以利再战。

最好休息,也可听轻⾳乐。

但午休切莫过长。

下午15点-16点:
调整后精神⼜振,试验表明,此时长期记忆效果⾮常好。

可合理安排那些需“永久记忆”的东西。

傍晚17点-18点:
试验显⽰这是完成复杂计算和⽐较消耗脑⼒作业的好时间。

这段时间适宜做复杂计算和费劲作业。

晚饭后:
应根据各⼈情况妥善安排。

可分两三段来学习,语、数、外等⽂理科交叉安排;也可作难易交替安排。

配套⼯具:
很多⼈⼿机上装了idodo待办,可以设置提醒时间,学习时可以按照学习的内容设置⼀个定时提醒的,⼏点做什么事情,就⾮常⾼效了。

假期学习时间安排
假期对培优和补差特别重要,尤其是临近毕业升学的同学⽽⾔。

假期⼤有可为。

凡事预则⽴,不预则废!假期的学习成于安排,成于落实,成于⾃制。

假期安排可以在放假之前进⾏,可以向各任课教师请教在假期中如何安排复习,作业,预习,安排好了这后还可征询⼀下⽼师的意见。

假期的安排,不必过死,但也
不要过于灵活松动,否则计划就会流于形式。

假期的学习最好要找⼀个恰当的形式督促⾃⼰,可以请家长、可以请伙伴,最重要的还是要增强⾃律。

假期学习应注意:
①假期应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娱乐、劳动、锻炼、实践,做到⾼效学习和快乐度假两不误。

②冷静估算学习时间和任务,全盘考虑,整体安排。

如寒假如有20余天,、按学校作息计算课时约有300课时,建议寒假按3:2的⽐例安排学习和休息娱乐,即学习180课时(13天),(建议复习本期内容安排40课时,下期内容重点预习安排40课时,⾃主安排约100课时。

)休息120课时(9天),做到⾼效学习和快乐度假两不误,可视⾃⼰情况具体安排。

③学习与休息可以相对集中安排,也可以间插安排。

暑假如集中安排,建议早晨、上午、下午、晚上按1:3:2:2的课时安排,寒假,建议按3:2的⽐例安排学习和休息娱乐,
④⾼效利⽤有效时间;注意每天适当留出机动时间,每五天留出⼀天机动时间;⾃觉保持⼼境平静⼼态平和
⑤⾃觉排除各种⼲扰和影响,拒绝⽹络电视诱惑,抵制热浪(寒冷)烦躁惰性!要坐得住,钻得进,讲究效率和效果。

⑥加强⾃律与⾃制。

休息玩时不去担忧学习,学习时不要去分⼼贪玩。

学习时要求做到认真投⼊,⼼⽆旁鹜;休息时好好放开,⼒求尽兴。

⑦适当参与家务劳动,主动与家长沟通,征得家长的理解、⽀持与⿎励。

也请家长加强检查与督促。

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与新考进⼤学⽣或正在⾼三复读的同学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