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的种类和功能》导学案4.doc

合集下载

《糖类》 导学案

《糖类》 导学案

《糖类》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糖类的组成、分类和结构特点。

2、掌握糖类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3、理解糖类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二、知识梳理(一)糖类的组成和分类1、组成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大多数糖类的化学式可以用(CH₂O)ₙ来表示,其中 n 表示聚合度。

2、分类(1)单糖不能水解的糖称为单糖,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

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₆H₁₂O₆,它是一种多羟基醛,具有还原性,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果糖的化学式也为 C₆H₁₂O₆,它是一种多羟基酮,不具有还原性。

(2)二糖能水解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称为二糖,常见的二糖有蔗糖、麦芽糖、乳糖等。

蔗糖的化学式为 C₁₂H₂₂O₁₁,它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脱水缩合而成,蔗糖不具有还原性。

麦芽糖的化学式也为 C₁₂H₂₂O₁₁,它由两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麦芽糖具有还原性。

(3)多糖能水解生成多个分子单糖的糖称为多糖,常见的多糖有淀粉、纤维素、糖原等。

淀粉的化学式为(C₆H₁₀O₅)ₙ,它是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纤维素的化学式也为(C₆H₁₀O₅)ₙ,它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溶于水,在人体内很难被消化。

糖原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和肌肉中,是动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二)糖类的性质1、葡萄糖的性质(1)氧化反应葡萄糖在体内能被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在体外,葡萄糖能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与银氨溶液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2、蔗糖和麦芽糖的性质蔗糖不具有还原性,麦芽糖具有还原性。

蔗糖和麦芽糖都能发生水解反应,蔗糖水解生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麦芽糖水解生成两分子葡萄糖。

3、淀粉的性质(1)淀粉遇碘变蓝色,这是检验淀粉的常用方法。

(2)淀粉能发生水解反应,在酸或酶的催化下,最终水解生成葡萄糖。

《糖类导学案-烹饪营养与安全》

《糖类导学案-烹饪营养与安全》

《糖类》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糖类的定义和分类;2. 掌握糖类在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3. 了解糖类的消化吸收过程;4. 了解糖类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糖类?糖类是一类生物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糖类根据其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种类型。

2. 糖类的分类:(1)单糖:由一个简单的糖基组成,如葡萄糖、果糖等;(2)双糖:由两个糖基组成,如蔗糖、乳糖等;(3)多糖:由多个糖基组成,如淀粉、纤维素等。

3. 糖类在生活中的作用:(1)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能够为身体提供燃料;(2)调节血糖:糖类能够维持血糖的平衡,保持身体健康;(3)增加甜味:糖类可以增加食物的口感和味道,增加食欲。

4. 糖类的消化吸收过程:(1)口腔: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够开始分解淀粉为糖类;(2)胃部:胃酸会杀死部分细菌,但对糖类的消化影响不大;(3)小肠:胰腺分泌胰液,其中含有淀粉酶和葡萄糖酶,可以将糖类分解为葡萄糖,再通过肠壁吸收到血液中。

5. 糖类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过量摄入糖类会导致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2)长期高糖饮食会损害牙齿,导致龋齿等口腔问题;(3)建议合理控制糖类的摄入量,选择天然糖类和粗粮食物。

三、导学方法:1. 观看相关视频:观看关于糖类的制作、作用和消化吸收过程的视频,帮助理解和记忆知识点;2. 阅读相关资料:阅读相关书籍和网站文章,深入了解糖类的分类和作用;3. 实地考察:前去食品加工厂或实验室,了解糖类的生产过程和实验方法;4. 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对糖类的认识和看法,增进知识的交流和进修。

四、导学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我们对糖类的定义、分类、作用和消化吸收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明白了糖类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应该合理控制糖类的摄入量,选择健康的饮食方式,保持身体健康。

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和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对糖类的认识和理解。

糖类的种类和功能教案

糖类的种类和功能教案

糖类的种类和功能教案【篇一:糖类和脂质公开课教学设计】2.4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设计河北巨鹿中学孟娇娇一、前期分析(一)学习任务分析“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分子和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中第四节。

本节共有三大问题:细胞中糖类主要有哪几类及什么作用?细胞中的脂质有哪几类和作用?生物大分子以什么结构为骨架。

整个内容除了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外,重点还在于使学生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并使学生会运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二)学习者分析学生对生物课程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并且在初中生物中曾学过相关的知识,但对此学生了解得很浅。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恰当的启发指导,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2).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2、教学难点(1).多糖的种类(2).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二、教学目标设计(一)知识目标1、了解糖类的种类和作用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二)能力目标1、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2、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2、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3、尝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问题探讨的图片和问题,引出正文部分“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二)细胞中的糖类学生活动:阅读糖类部分课文,回答糖类的元素组成、种类、功能。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答案,并且介绍单糖定义,包含哪些单糖,解释“碳水化合物”名称的由来,并且和学生强调这个名字只是一般规律,有例外情况,如脱氧核糖。

并且让学生在课文上重点标注葡萄糖的功能,与糖类功能做比较区分。

多媒体展示表格总结单糖的种类、分布和功能。

教师活动:多媒体介绍二糖的定义,分子式,种类,组成并表格总结。

《糖类的种类和功能》导学案5.docx

《糖类的种类和功能》导学案5.docx

《糖类的种类和功能》导学案情景点击课程目标1.说出糖类的组成元素,说明糖类的种类。

2.认同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3.说出脂质的种类与元素组成。

4.举例说出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贮能物质。

5.简述鉴定还原糖、脂肪的实验原理。

6.尝试检测还原糖、脂肪的一般方法。

自主预习1.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1)碳原子的结构:一个碳原子含有6个质子、6个中子和6个电子。

碳原子的4个价电子可与多种原子结合,但主要是与氢、氧、氮及硫结合,也可与其他碳原子结合。

(2)碳骨架:碳原子Z间可以单键相结合,也可以双键或三键相结合,形成不同长度的链状、分支链状或环状结构,这些结构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2.糖类的种类和功能(1)糖类的元素组成:糖类由C、H、0三种元素组成。

(2)糖的分类:糖类可分为单糠、二糖和多糠。

①单糖:又分五碳糖(核糖和脫氧核糖)、六碳糖(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

②二糖:常见的是麦芽糖、蔗糖、乳糖,1分子麦芽糖水解产生2分子葡萄糖,1分子蔗糖水解产生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

③多糖:多糖屈于生物大分子,一般是rh许多单糖聚合形成,植物中的多糖主耍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糖原。

(3)糖类的功能①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②是细胞和生物体重要的结构物质;③与蛋口质等物质结合形成的复杂化合物(糖蛋口),能参与细胞识别、细胞间物质运输和免疫功能的调节等生命活动。

(4)糖的还原性①具有还原性的糖:单糖、麦芽糖和乳糖等。

②还原性糖的特性:具有还原性,可以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思考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糖有哪些?这些糖有什么共同点呢?糖都甜吗?提示:红糖、白糖、冰糖等,红糖、白糖和冰糖的主耍成分都是蔗糖,但糖不一定都甜。

3.脂质的种类和功能(1)脂质的元素组成:脂质分子主要由C、H、03种元素组成。

(2)种类和功能①类脂:类脂中的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

②脂肪:细胞代谢所需能量的主要储存形式。

《糖类的种类和功能》 说课稿

《糖类的种类和功能》 说课稿

《糖类的种类和功能》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糖类的种类和功能》。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糖类的种类和功能》是高中生物必修 1《分子与细胞》中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的重要内容。

糖类是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

通过对糖类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细胞的物质组成和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为后续学习细胞的代谢等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首先介绍了糖类的组成元素和分类,然后详细阐述了单糖、二糖和多糖的种类、结构和功能。

教材内容注重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列举常见的糖类物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糖类的性质和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糖类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糖类是人体的重要营养物质。

但对于糖类的分类、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识还比较模糊。

此外,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糖类的组成元素和分类。

(2)举例说出单糖、二糖和多糖的种类、结构和功能。

(3)说明糖类是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

2、能力目标(1)通过对糖类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对生活中糖类物质的观察和分析,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认同糖类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形成珍惜粮食、爱护生命的意识。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糖类的分类和功能。

(2)单糖、二糖和多糖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1)多糖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讲授法:讲解糖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功能,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

《糖类导学案-烹饪营养与安全》

《糖类导学案-烹饪营养与安全》

《糖类》导学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了解糖类的分类和特点;(2) 精通糖类的化学成分和结构;(3) 理解糖类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4) 精通糖的检测方法和应用领域;(5) 能够分析糖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风险。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育同砚对糖类的深厚爱好;(2) 培育同砚正确饮食观念,增强对健康的重视;(3) 培育同砚的科学探究和试验能力;(4) 培育同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糖类的分类和特点、糖类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2. 难点:糖类结构的理解和分析、糖类与健康的干系。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糖类?(1) 糖类是一类重要的碳水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2) 糖类依据不同的化学结构可以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

2. 糖类的分类和特点(1) 单糖:主要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是糖类的基本单元。

(2) 双糖:由两个单糖分子经过缩合而成,如蔗糖、乳糖等。

(3) 多糖:由多个单糖分子组成的聚合物,如淀粉、纤维素等。

3. 糖类的化学成分和结构(1) 单糖的结构:含有羟基和醛基或酮基,通过环式和直链式两种方式存在。

(2) 双糖的结构: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毗连而成。

(3) 多糖的结构: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毗连而成,具有分支和链状结构。

4. 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作用(1) 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供给机体进行代谢活动。

(2) 构建物质:糖类是构建细胞壁、组织和器官所需的重要物质。

(3) 信号传递:糖类通过参与细胞信号传导途径,调控生物体内的生理功能。

5. 糖类的检测方法和应用领域(1) 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硫酸铜法、苯酚-硫酸法、酶法等。

(2) 应用领域:糖类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生物技术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6. 糖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风险(1) 重要性:适量摄入糖类对人体健康有益,能够提供能量和维持生理功能。

生物《糖类的种类和功能》教案

生物《糖类的种类和功能》教案

生物《糖类的种类和功能》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常见的糖类种类和结构;
2. 掌握糖类在生物体内的生物学作用;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 糖类种类和结构;
2. 糖类的生物学作用;
3. 糖类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
1. 掌握各类糖的结构和命名方法;
2. 理解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1. 授课法;
2. 示范法;
3. 互动问答法。

五、教学过程
1. 热身环节:通过问题互动让学生了解糖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
用。

2. 正文环节:
(1)糖类种类和结构
将糖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类。

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双糖包括蔗糖、乳糖等;多糖包括淀粉、糖原等。

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各类糖的结构和命名方法。

(2)糖类的生物学作用
糖类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包括提供能量、参与结构构建、作为信号分子等。

通过图像和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3)糖类的应用
糖类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糖类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并探讨糖类的合理应用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3. 总结环节: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强化学生对糖类知识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
1. 学生掌握了糖类种类和结构、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以及糖
类的应用;
2. 学生能够通过所学知识分析一些实际问题;
3. 教学效果得到良好评价。

《糖类的营养作用导学案》

《糖类的营养作用导学案》

《糖类的营养作用》导学案一、导入糖是我们平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之一,它不仅是我们身体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还具有许多其他重要的营养作用。

今天我们将进修糖类的营养作用,了解糖对我们身体的重要性。

二、探究糖类的分类和功能1. 糖类的分类糖类主要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大类。

请同砚们分别列举出常见的单糖、双糖和多糖的例子,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特点。

2. 糖类的主要功能糖类在人体内有多种重要的功能,包括提供能量、维持大脑功能、增进肠道健康等。

请同砚们根据教室所学知识,分别列举出糖类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并简要诠释其作用原理。

三、探究糖类的营养作用1. 糖类对能量的贡献糖类是人体获得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它们在被代谢后可以开释出大量的能量。

请同砚们探究糖类在人体内是如何转化为能量的,并简要描述糖类对能量的贡献。

2. 糖类对大脑功能的维持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需要大量的能量来维持正常的功能。

糖类可以被迅速转化为葡萄糖,为大脑提供所需的能量。

请同砚们探究糖类对大脑功能的维持有哪些作用,并简要诠释其原理。

3. 糖类对肠道健康的增进肠道是人体消化吸收营养的重要处所,而糖类对肠道健康也有积极的作用。

糖类可以增进益生菌的发展,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从而增进肠道健康。

请同砚们探究糖类对肠道健康的增进作用,并简要描述其原理。

四、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糖类的分类和功能,以及糖类在人体内的营养作用。

糖类不仅是我们身体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还对大脑功能的维持和肠道健康有重要作用。

希望同砚们能够认识到糖类在我们平时饮食中的重要性,合理摄入糖类,保持身体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类的种类和功能》导学案
问题导学
一、糖的种类与功能
活动与探究1
填写表格内容
所有的糖都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吗?请举例说明。

2.糖尿病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限制,受限制的并不仅仅是甜味食品,米饭和馒头等主食都需定量摄取,试分析英原因。

3.葡萄糖常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请结合生活实例思考其原因。

4.完成教材“边做边学”中鉴定淀粉实验,思考在蔗糖和淀粉溶液中分别滴加碘液后会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了什么?
5.完成教材“边做边学”中鉴定还原性糖实验,讨论如何鉴别果实中是否含有还原性糖?
迁移与应用1
下列关于糖类的生理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
B.葡萄糖是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
C.纤维素是高等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D.糖原是植物细胞中重耍的储存能量的物质
名师点津
1.“鉴定生物组织屮的糖类”实验的儿个注意事项
(1)实验选材的原则
应含有较多的蛊要鉴定的还原性糖且材料本身不可有太深的颜色,因为颜色太深会遮蔽鉴定反应的结果。

(2)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1鉴左的原理是颜色反应即通过观察加入鉴泄试剂后的颜色变化来确定生物材料屮是否有所假设的糖的存在。

%1斐林试剂是鉴定还原性糖的试剂,由质量分数为0. 1 g/加厶的溶液和质量分数为0.05 g/〃也的C U SO Q溶液混合配制而成,真正参与鉴定反应的物质是C H(OH)2O C M(077)2 具有氧化性,可与具有还原性的糖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沉淀C“2。

2.糖类的特点
(1)单糖中的葡萄糖、果糖及二糖中的麦芽糖等都是还原性糖,多糖不具有还原性。

(2)并非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如核糖、纤维素等不参与氧化分解供给能量。

(3)糖类和脂肪均由C、H、。

三种元素组成,氧化分解产生CO?、血0,同时释放能量。

但脂肪中氢的含量远远高于糖类,所以同质量的脂肪储存的能量是糖类的两倍多。

二、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活动与探究2
请填写表格内容
2.熊在入冬前要吃人量的食物,熊冬眠时靠体内的什么物质提供能量,维持基木的生命活动?
3•请分析教材中课题研究“洋葱根尖细胞中含有脂肪吗?”,思考以下问题。

(1)在实验材料准备上应注意哪些方面?
(2)在洗去浮色时,为什么先用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再用蒸倔水?
(3)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加热吗?试分析原因。

(4)橘黄色的油滴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吗?
迁移与应用2
脂质中的各种类型在细胞中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

下面各项属于磷脂的生物学功能的是()。

①生物膜的成分②贮存能量③具有保护作用④能量的运输形式⑤具有生物活性,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A.①③
B.②⑤
C.①
D.②④
名师点津
1.实验原理:鉴定生物组织屮是否含有脂肪时,可用苏丹【【I染液或苏丹IV染液。

(1)苏丹III染液+脂肪f脂肪被染成橘黄色。

(2)苏丹IV染液+脂肪脂肪被染成红色。

2.实验过程(示例)
取材一制片一观察一结果:圆形小颗粒呈橘黄色
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的实验步骤和“观察花生种子中是否含有脂肪”的实验步骤相同。

答案:
活动与探究1:
脱氧核糖水解动植物能量来源果糖植物乳糖两植物动物葡萄糖糖原单糖植物储能物质细胞壁动物储能物质
1.提示:并非所有的糖都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例如单糖中的核糖与脱氧核糖是组成核酸的成分,而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多糖中的纤维素是组成植物细胞壁的重要成分。

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均不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提示:米饭和馒头等主食的主要成分为淀粉,淀粉是一种多糖,消化水解后生成的是葡萄糖。

3.提示: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

如人在患急性肠炎时,往往釆取静脉输
液治疗,输液的成分就含有葡萄糖。

4.提示:在蔗糖和淀粉溶液中分别滴加碘液后,蔗糖溶液无变化,淀粉溶液变成蓝色,说明淀粉遇碘液能变蓝。

5.提示:(1)将果实切碎,加适量水研磨,过滤后得滤液。

(2)取滤液3加厶加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2加厶新配制的斐林试剂。

(3)对试管进行隔水加热2 min,观察试管屮颜色变化。

迁移与应用1:D解析:糖原分布在动物细胞特别是肝细胞与肌细胞中,具有储存能量的作用。

植物细胞中类似糖原结构与功能的物质是淀粉。

活动与探究2:
1 •储存能量体温磷脂生物膜胆固醇生殖器官生殖细胞钙磷
2.提示:熊在冬眠前大量取食获得的营养,有相当多的部分转化为脂肪储存,既可御寒,也可供给冬眠中熊的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3.(1)提示:实验材料最好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如花生种子(取其子叶)。

供实验用的花生种子,必须提前浸泡3〜4伉浸泡吋I'可短了,不容易切成片;浸泡吋I'可过长,则组织太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

(2)提示:洗去浮色主要是为了洗去被染玻片标本上的苏丹III染液浮色,而染液不溶于蒸饰水易溶于乙醇,所以常常先用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再用蒸饰水,但要注意用乙醇洗浮色的时间不要过长,以防止脂肪被溶解。

(3)提示:不需要,因为苏丹III染液与脂肪不需加热就可反应。

(4)提示:不能,需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迁移与应用2: A 解析: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

脂肪是细胞代谢所需能量的贮存形式和运输形式。

固醇类物质的生物学功能是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当堂检测
1.关于碳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o
A.碳原子的4个价电子只能与H、0、2及S结合
B.碳与碳之间不可能形成共价键
C.所有的碳链都是直的
D.种类繁多的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2.一位同学在早操后出现了休克现彖,医生检查后,很快给他静脉注射质量分数为5 0%的葡萄糖溶液,其目的主要是()。

A.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B.供给能量
C.供给全面营养
D.供给水分
3.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依次是()。

A.纤维素和糖原
B.麦芽糖和乳糖
C.淀粉和糖原D・葡萄糖和纤维素
4.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

A.浅蓝色一棕色一砖红色
B.无色一浅蓝色一棕色
C.砖红色〜浅蓝色一棕色
D.棕色一绿色一无色
5.在细胞的脂质物质中,对生物体的正常代谢和生殖过程起着积极调节作用的是(
)o
A.脂肪
B.磷脂
C.固醇
D.维生素D
答案:
1.D解析:由于碳原子有4个价电子,可以与许多原子结合,但主要是与H、0、N 及S结合,也可以与其他碳原子形成共价键。

不同数量的碳原子和其他一些原子一起构成不同长度的碳链,它们可以是直链,也可以结合成坏状或分支状。

2.B解析:休克是由血糖偏低导致血液为脑细胞供能不足造成的,因此向休克患者静脉注射质量分数为50%的葡萄糖溶液的目的主要是为脑细胞提供能量。

3.C解析:在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是淀粉,在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是糖原。

纤维素是结构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葡萄糖、麦芽糖、乳糖都是能源物质,但不是储能物质。

4.A解析:斐林试剂中的氢氧化铜呈浅蓝色,隔水加热后,生成了棕色的不稳定的中间产物氢氧化亚铜,最后转变为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5.C解析:脂肪是生物体的主要储能物质,磷脂是细胞膜等生物膜的组成物质,固醇对维持生物
体的正常代谢和生殖过程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维生素D属于固醇。

点收获
提示:用最精练的语言把你当堂掌握的核心知识的精华部分和基本技能的要领部分
写下来并进行识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