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应该给孩子们一个什么样课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师应该给孩子们

一个什么样的课堂?

——谈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当今,学校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教学旧理念、旧模式仍然盛行。它以分数为本,侵占了孩子的主体地位,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忽视了孩子是一个情感丰富、个性与灵性正待塑造的人,把学生简单地当作知识的接受器,结果教师“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窒息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他们害怕学习,讨厌学习。

杜威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作为喜于探索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

我将用情感和创新理念去重新诠释语文教学的全部内涵。

一、给孩子一个“自主探究”的课堂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不能让老师的“告诉”忽视了孩子的存在,应该让他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有课前收集资料和实践体验的展示,有课中问题的合作探究、情境的体验感悟,有课后实践运用等。“自主”还体现在同一堂课因材施教,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目标与要求,做到不同发展、共同提高,每一个孩子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实。二、给孩子一个“放飞畅想”的课堂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在成名后介绍经验时也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究底的追究问题罢了。”由此可见质疑的重要性。可是,传统教育却恰恰没有给学生的质疑解惑留下畅想的余地。往往是课堂上老师精心设计出种种问题,制订出标准答案,再一步步引导学生往事先挖好的陷阱里跳。这种做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抹煞了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导致学生的思维僵化,失去活力。

“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而这样的课堂也正是新课改致力所追求的课堂。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角色,变课堂为舞台,变简单提问为牵引,放

飞学生的思维,让课堂成为学生质疑探究的烽火台。

教学每一篇课文,我都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在破题上下功夫,通过“释题——猜题——论题”,让学生质疑、畅想,引导学生通过读书自己去寻找、探究、解决问题。教师所扮演的就是一个聆听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尽可能的去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探究质疑中,获得独特的体验、感悟。

三、给孩子一个“赏识激励”的课堂

“教学的本质不是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因此,要想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也需要课堂上教师真诚的激励。课堂上,教师不要吝啬赏识和赞许,当学生积极回答问题之后,如果及时送上“回答得很好,说明你经过了认真思考!”“这个想法很独特,真不错!”诸如此类的真诚而亲切的话语,就会让学生感到无比的快乐,产生巨大的成就感,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发挥更大的创造性。

每一节语文课堂上,我不时握握学生的手,摸摸学生的头;不时用饱含期待的眼神凝望着学生;不时以欣赏激励的语言评价学生的朗读:“哇,你读得太好了!体会多深啊!简直是走进了文章的角色。”“听听,你的声音可真响亮,简直就是‘播音喇叭’!”“读得字正腔圆,发音标准,简直可以和中央新闻联播的播音员相媲美了!”……将学生的闪光点拿出来,并将之放大、放大!给他们以充分的欣赏和鼓励,使学生学出自信!

四、给孩子一个“生动快乐”的课堂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力求追寻鲜活的教法,让每一个学生学得兴致盎然,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五、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六、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水乡歌》描写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北方的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呢?通过录像展示美丽的水乡,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雨铃铛》是一首非常美丽的儿童诗。“丁零当啷……丁零当啷……它在招呼小燕子,快快回来盖新房。”我带着孩子们一遍遍地读着,细细地品味,孩子们简直喜欢极了!于是,我引导孩子们:“你觉得春雨还在招呼谁?我们也试着写写美妙的诗句,好吗?”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写下了:

3、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