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边包夹之势历史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边包夹之势历史案例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与苏联一起对纳粹德国形成了两面包夹之势。

盟军的空中力量处于绝对优势,登陆的盟军打得也算顺风顺水,他们快速打穿法国,并进攻荷兰和比利时,一路推进到德国边境,未尝一败,直到他们在许特根森林碰上德军。

许特根森林战役,是美军登陆欧洲以来打得最残酷艰苦的一场战役,12万美军拿着优势兵力、优势火力、优势后勤,在名将布莱德利和艾森豪威尔的指挥下,与德军二流部队足足打了5个月,最终以超过德军5000人伤亡的代价惨胜。

美军步兵谈许特根森林而色变,将其称为“死亡工厂”和“魔鬼森林”;德军也同样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德军将许特根森林称为“许特根坟场”,“血雾森林”。

在欧陆战场上,美军伤亡率一直不高,他们非常注重保护士兵,并且自身也有足够多的资源和对方拼消耗,这与苏军的战斗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

就像在《红色警戒》中,一边是坦克集群顶着对方防御猛冲,一边是使用特殊作战单位,一点一点地磨掉对方炮塔,再小心翼翼地进攻。

美军明显是属于后者。

虽然效率低下,但好在总能以最小的损失给予敌人最大的打击,再加上德军战斗力的下降,美军和德军的战损比可以达到惊人的1:4。

而许特根森林,便是美军“磨不掉”的进攻死角,想要通过此地,美军必须付出足够的代价。

本期就来为大家解读:许特根森林战役。

1944年的战场态势

1944年秋,意大利已经彻底失败,日本也被突破了内圈防线,

只能缩在各个岛屿上任人宰割,而轴心国的扛把子——德国,也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德军已经不复当年的战斗力。

在此一年前,德军在库尔斯克丢掉了大量的装甲部队,几个月前,德军又在苏联发动的巴格拉季昂行动中,丢掉了中央集团军群,德军只能拆东墙补西墙,新招募的士兵也不能与往日的精锐部队相提并论。

大家都看得出来,少则半年多则一年,法西斯就要完蛋了。

彼时,苏联在东线兵临奥地利和东普鲁士,英美盟军也在西线打到了德国边境,大家都憋着一股气,想要率先攻入德国,抢占柏林。

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想要在圣诞节到来之前扩大战果,他于

10月8日设计了盟军的冬季攻势:

蒙哥马利率领英国第21集团军群,从北部进攻德国鲁尔工业区,在莱茵河建立桥头堡;美国第1集团军作为第12集团军群的主力,

将在科隆以南的莱茵河地区建立桥头堡,由辛普森的第9集团军保护

第1集团军的左翼,巴顿的第3集团军保护第1集团军的右翼;第6集团军群起辅助作用。待3个集团军群都在莱茵河建立起桥头堡时,便由蒙哥马利担任起攻入德国的重任。

可第1集团军在按计划推进时,碰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有一片叫许特根森林的地方,时刻威胁着第1集团军的右翼,德军随时可能通过这片森林发动反攻。

于是第1集团军决定,在展开主攻前,派第七军去清扫一下这片地区。既能防止德军对盟军侧翼的袭扰,又能通过此地占领鲁尔大坝,免得德军狗急跳墙炸毁大坝,让盟军在下游的部队全去喂鱼。

许特根森林坐落在亚琛南边的德比边境上,面积大约130平方千米,是一片奇异荒芜的地方。这里到处都是二三十米高的松树,浓密的树顶遮蔽了天空,让森林看起来更像是绿色的笼子。

即使在白天,这里依然十分幽暗,士兵在几米之外就看不到彼此。冬季的许特根森林没有任何灌木,冷杉树的下部树枝交错,让人只能弯腰前行,雾气带来的水滴不停地落下,混杂着寒冷、阴暗、雨、雪、雾气的森林以及泥泞的土地,带给人无尽的压抑感。

接下来,一场悲惨的战役即将在这里展开。

许特根森林的攻防

德军明白,装甲兵几乎无法穿过的许特根森林有利于己方防守,在这里,美军也无法发挥其空中优势。

于是,德军守将莫德尔在许特根森林设置了大量的地雷和暗堡,把树木伐倒横在路上,再把地雷埋在那里,一旦有美军触雷,德军的榴弹炮和迫击炮就朝着声源地开火。此外德军还使用了一种装填铝镁粉的炮弹,这种炮弹在茂密的树顶上爆炸,会带来滚烫的金属片和尖锐的木片,给美军士兵造成大量的伤亡。

10月6日,美军第9步兵师率先攻入了许特根森林,由于美军侦察机和炮兵观察员找不到德军目标,美国引以为傲的炮火和空中优势荡然无存。

美军忌惮于森林中密布的雷区,也不敢让坦克大批进入森林支援步兵,最后只能用步兵和少数大胆的坦克兵,让他们冒着地雷和德军炮火,在森林中缓慢推进。

为了减少德军炮火带来的伤亡,美军不断挖散兵坑向前推进,并把收集来的木材覆盖在散兵坑上,防止德军铝镁炮弹的杀伤。靠着这种蚕食战术,美军平均每天只能推进400-700米。

美军以班排为单位在森林中摸索前进,德军则以三五个散兵为一组,围绕着迫击炮据点在森林中打伏击。到处都是冷枪冷泡,让美军士兵苦不堪言,美国大兵最想对长官说的便是“别打了”,但将军们摇摇头,指挥士兵继续进攻。

战斗到10月16日,第9步兵师和负责支援的第3装甲师已经折损了4500人,占部队总人数的80%,但此时才仅仅向前推进了2.7

公里。德军这边则损失了3200人,很快,德军调来了第89步兵师和第116装甲师加入战斗。

10月26日,美军派出第28步兵师,来顶替失去战斗力的第9

步兵师。美军在给第28步兵师的情报中写道:许特根森林的德军是

一群乌合之众,他们的防守十分薄弱,没有特意修建的工事,很容易攻陷。

但这种说法,很难解释为什么第9师官兵脸上挂着沮丧的表情。

第28步兵师进入森林后,士气迅速跌落:映入眼中的是被鲜血

染红的地面,美军和德军的尸体躺在泥泞的土地上,到处都是被丢弃的野战服、钢盔、防毒面具以及被雨水和鲜血填满的弹坑。上级承诺的“圣诞节前结束战斗”,怎么看都像是一张空头支票,无奈军令难违,美军只得硬着头皮往上顶。

冬天到来,气温急剧下降,在寒冷潮湿的森林中,不少美军士兵都患上了呼吸道疾病,他们缺乏冬衣和防水的靴子。随着美军的补给线越拉越长,美军的后勤糟糕了起来,前线的美军在寒冷的森林中过夜,且吃不到热乎的饭菜,只能靠冷水和压缩干粮度日,士兵经常在夜间出现“失温”现象,可能一觉醒来,身边的友军都凉透了。

巨大的作战压力和心理压力,让很多美军士兵都患上了精神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