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成本控制与成本考核(ppt 2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一)责任成本概述
1、责任成本与可控成本 任何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必须是该中心的可控成 本,就最低基层的成本中心(如个人或班组)来说, 它的可控成本项目之和,即为该中心的责任成本。 但是基层以上的成本中心,它的责任成本就要包 括两个部分: 一是该中心的可控成本项目之和; 二是下属单位转上来的责任成本。 这里还应指出:一个成本中心的可控成本,往往 是另一个成本中心的不可控成本;下一级成本中心 的不可控成本,对于上一级成本中心来说,则往往 是可控的。
成 本 会计
Cost Accounting
成本控制与成本考核
学习内容: 成本控制方法 成本考核程序
2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理解 成本控制的基本程序、标准成本的 控制方法,以及责任成本预算的计 算和考核。
3
第一节 成本控制
一、成本控制
按既定的成本计划,对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各 项费用的发生进行引导和限制,使之能按预定 的计划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成本控制是对成 本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
5
(二)成本控制的方法
标准成本控制法
标准成本是根据历史的成本资料,在适当 调查、测算的基础上所预先确定的制造(生 产)某种产品的目标成本,以此为标准,可 同该产品日后发生的实际成本相比较,并 对成本差异进行计算和分析,以达到控制 耗费,降低成本的目的。
6
2、标准成本的类型 基本标准成本。几年中只制订一次并保持不变的标准成本 称为基本标准成本。这种标准成本可使企业不同时期的成 本与相同的标准成本基础进行比较。但因科技发展、劳动 生产率提高,原有标准成本将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理想标准成本。这种标准成本代表各种因素在最佳可能结 合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业绩水平。 正常(或现实)标准成本。企业在正常经营状况下,一个 完整的营业循环周期所预计的成本。这些标准成本易于达 到,但仅仅根据过去实际成本的平均水平,并消除企业生 产经营活动中不正常情况(或因素)而制订的标准成本,因 此对未来的成本控制而言,没什么重要性。 现行(或预期)实际标准成本。这种标准成本系根据本期 营业状况,并代表管理当局下一会计期目标的可达到水平。 这些标准是可达到的,任何偏离标准的差异就是代表生产 经营的效益的高低,除非是由于不可控制的因素产生的差 异。 7
17
生产部门的责任成本
内部转移价格计算的材料费用、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工人工资,
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各项制造费用、自身原因造成 的各项损失等
销售部门的责任成本
销售组织问题而增加的坏帐损失、销售合同问题
而造成的销售纠纷费用、销售不及时而产生的存 货积压所发生的费用等
18
3、责任成本的计算
某责任中心的责任成本 =该责任单位的生产成本-该单位不可控成本+其他中心 转来的责任成本 班组责任成本=可控直接材料+可控人工成本+可控制造 费用 车间责任成本=各班组责任成本+车间可控间接成本 全厂责任成本=各车间责任成本+厂部可控间接成本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1)直接材料标准的制定 某产品的直接材料标准成本=∑(该产品所需某 材料的数量标准×该材料的价格标准) (2)直接人工标准的制定 某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该产品某项作业 的标准工时×该项作业的标准工资率)
(3)制造费用标准的制定
制造费用标准=标准用量 x 标准分配率
8
三、成本差异的计算
19
(二)责任成本的考核
1、编制和修订责任成本预算
2、确定成本考核指标 目标成本节约额=预算成本实际成本 目标成本节约率=目标成本节 约额/预算成本
3、业绩评价
20
1)业绩评价的一般原则
可控制原则。对责任中心的业绩考核应选 择可控制的因素进行评价。 例外管理原则。合乎正常的偏离应作一般 评价,对于显然不正常或距离预定范围差 距较大的事项应予重点评价。 客观原则。责任会计反映和衡量经济责任 应力求客观,防止人为偏差。
11
(3)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 计算 当使用弹性预算时,差异计算有两种主要方法: 1、三差异法
预算差异,反映了该期发生的实际耗费水平与预计实 际经营水平之间的差异。即实际制造间接费和调节至 实际工时的预算之间的差异。 生产能力差异,反映了将固定成本总额分配于不同的 产量与最初预算数相比所产生的影响。变动制造费无 此差异。 效能差异,反映为了完成某特定产量所耗费的实际时 间与应耗费时间之间的差别,即工时的差别数乘以标 准分配率。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
计算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是指一定产量产品的 直接材料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9
材料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实际数量× 标准价格
=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材料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价格-标准数量× 标准价格 =(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数量×
21
可比性原则。考核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标准应在同一基 础上进行,以便相互比较。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统一原则。金钱等物质方面的报 酬并不是激励职工积极性的唯一手段,它必须和满足职 工精神需要的精神激励手段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良好的 效果。
22
4
(一)成本控制的基本程序
1、制定成本控制标准(数量标准和价格标准) 直接材料标准 直接人工标准 制造费用标准 2、执行成本控制标准 3、确定标准成本差异 (量差和价差、有利差异与不利差异、主观差异和客观差异) 成本差异的计算 成本差异的分析 成本差异的处理 4、进行成本反馈
标准价格
=材料实际成本-材料标准成本 =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
10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也可分为价格(工资率)和 数量(效率)两方面,它的计算如下: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标准工时×标准工资 =(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 =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12
2、两差异法
可控制差异,反映的是分配于生产对象的制造间
接费与所获得的生产水平调节至标准许可工时的 预算之间的差别。
工厂产量差异,是标准许可工时预算与计入生产
对象的制造费之间的差别
13
第二节 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是通过报告期成本完成数额与预算 指标、定额指标、计划指标进行比较,来评 价成本管理工作成绩及其水平的一项管理工 作。性分为“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 两类。
15
2、责任成本考核 责任成本考核是指将责任成本实际 数与预算数进行比较,并分析产生差异 的具体原因,并以其成本管理的好坏作 为评价与考核的依据。
16
3、责任成本的内容
责任成本取决于生产的特点,不同企业由于生产特点不同,责任 中心的责任成本有所不同。 责任成本的主要内容包括: 技术部门的责任成本 由于工艺问题造成的损失、浪费和产品设计不合理在生产 中在造成的损失、浪费和其他原因造成的损失等。 供应部门的责任成本 扣除客观因素后材料采购的成本差异、供应不足或质量问 题造成的停工或废品损失、超储积压而产生的材料损失和 超储费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