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 音乐 《缆车》 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过渡:在欧洲南部地中海边,有一个美丽的国度一一意大利,那里素有“音乐之乡”的美称,那里的少年儿童们是怎样玩耍的呢?让我们赶快去听听吧。
2、听中感。初听: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3、听中想。带着问题复听:这首管弦乐中有哪些主要的乐器角色?这些乐器合奏出什么样的情景?
4、听中动。播放歌曲《缆车》,教师与同学们一起坐着缆车表现人们的欢呼和惊叫。
5、听中唱。播放独唱曲《缆车》,引导学生用“弗尼古利弗尼古拉”情不自禁地跟唱乐观、豪放的意大利歌曲《缆车》。
6、听中画。学生随音乐用线条表示缆车上上下下的情景。
活动3【活动】二、表演《叮铃铃》
1、导入并揭题:
刚才我们听了《缆车》,现在请大家再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叮铃铃声音)猜猜看,这声音是谁发出来的呢?课题Leabharlann 《缆车》课时1
课型
主备人
邓忠丹
补改栏
教
学
目
标
1、认识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能哼唱《嬉游曲》主题旋律。
2、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合唱曲《叮铃铃》其中的一个声部,并唱出歌曲中变化音的效果。
3、能用坚定、自信地情感,唱出歌曲《维鹰之歌》的风格特点,并背唱歌曲。
4、能听出乐曲《缆车》中主要的乐器音色,感受奥地利儿童的快乐活动。
板
书
设
计
反
思
5、能通过音乐活动感受生活的美好,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
学
过
程
活动1【导入】谈话导入
同学们,生活中肯定有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吧,能否跟大家分享一下?
是啊,童年是快乐的,老师很羡慕你们这些快乐的少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六课《快乐的少年》,去感受不同国家的少年儿童的快乐。
活动2【活动】一、聆听《缆车》
(2)比较有装饰音与没有装饰音时的不同,想想为什么要加上这些装饰音呢?(增加民族特色,这首歌加上变化音后就有了湖南民歌的风格)
(3)试唱装饰音。
4、学唱歌曲第一段。
(1)读歌词。
(2)跟琴唱。
(3)引导学生注意处理好衬词“啰”,另外在顿音、渐强、渐弱处要唱出这一群少年活泼欢乐的性格。
5、自学歌曲第二段。
大家猜得对不对呢?听了就知道,让我们一边听《叮铃铃》,一边想。
2、聆听范唱。
(1)你猜对了吗?歌曲表现了哪两种铃声?
(2)他们各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心情与情景?
过渡: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一起用“1a”模唱。一边唱一边想这首歌哪些地方比较特别,唱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
3、了解歌曲曲风。
(1)引导学生发现歌曲中的变化音:前倚音、下滑音、“#5”。
(1)学生自由唱歌。
(2)同桌互相帮助。
(3)小组齐唱。
(4)全班展示唱。
6、课堂延伸。播放湖南民歌:何纪光《洞庭鱼米乡》,王丽达《乡里妹子进城来》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湖南民歌特点。
活动4【练习】课堂小结
这节课大家开心吗?我们跟意大利的少年虽然在不同的国度,但是我们的生活都一样充满阳光,充满快乐,也希望大家将这份快乐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2、听中感。初听: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3、听中想。带着问题复听:这首管弦乐中有哪些主要的乐器角色?这些乐器合奏出什么样的情景?
4、听中动。播放歌曲《缆车》,教师与同学们一起坐着缆车表现人们的欢呼和惊叫。
5、听中唱。播放独唱曲《缆车》,引导学生用“弗尼古利弗尼古拉”情不自禁地跟唱乐观、豪放的意大利歌曲《缆车》。
6、听中画。学生随音乐用线条表示缆车上上下下的情景。
活动3【活动】二、表演《叮铃铃》
1、导入并揭题:
刚才我们听了《缆车》,现在请大家再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叮铃铃声音)猜猜看,这声音是谁发出来的呢?课题Leabharlann 《缆车》课时1
课型
主备人
邓忠丹
补改栏
教
学
目
标
1、认识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能哼唱《嬉游曲》主题旋律。
2、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合唱曲《叮铃铃》其中的一个声部,并唱出歌曲中变化音的效果。
3、能用坚定、自信地情感,唱出歌曲《维鹰之歌》的风格特点,并背唱歌曲。
4、能听出乐曲《缆车》中主要的乐器音色,感受奥地利儿童的快乐活动。
板
书
设
计
反
思
5、能通过音乐活动感受生活的美好,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
学
过
程
活动1【导入】谈话导入
同学们,生活中肯定有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吧,能否跟大家分享一下?
是啊,童年是快乐的,老师很羡慕你们这些快乐的少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六课《快乐的少年》,去感受不同国家的少年儿童的快乐。
活动2【活动】一、聆听《缆车》
(2)比较有装饰音与没有装饰音时的不同,想想为什么要加上这些装饰音呢?(增加民族特色,这首歌加上变化音后就有了湖南民歌的风格)
(3)试唱装饰音。
4、学唱歌曲第一段。
(1)读歌词。
(2)跟琴唱。
(3)引导学生注意处理好衬词“啰”,另外在顿音、渐强、渐弱处要唱出这一群少年活泼欢乐的性格。
5、自学歌曲第二段。
大家猜得对不对呢?听了就知道,让我们一边听《叮铃铃》,一边想。
2、聆听范唱。
(1)你猜对了吗?歌曲表现了哪两种铃声?
(2)他们各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心情与情景?
过渡: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一起用“1a”模唱。一边唱一边想这首歌哪些地方比较特别,唱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
3、了解歌曲曲风。
(1)引导学生发现歌曲中的变化音:前倚音、下滑音、“#5”。
(1)学生自由唱歌。
(2)同桌互相帮助。
(3)小组齐唱。
(4)全班展示唱。
6、课堂延伸。播放湖南民歌:何纪光《洞庭鱼米乡》,王丽达《乡里妹子进城来》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湖南民歌特点。
活动4【练习】课堂小结
这节课大家开心吗?我们跟意大利的少年虽然在不同的国度,但是我们的生活都一样充满阳光,充满快乐,也希望大家将这份快乐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