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七校联考高二(上)月考历史试卷(12月份)+答案解析(附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大同”之世后,社会进入“小康”之世,其基本特点有“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大人世及以为礼”。
以下符合“小康”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七校联考高二(上)月考历史试卷(12
月份)
之世特征是( )
A. 采取禅让制度
B. 中央高度集权
C. 实行血缘政治
D. 推行土地私有
2.秦统一六国前,当官为吏,一般须先有爵位,爵位往往靠军功获得。
而秦始皇二十八年的琅邪台刻石所列名单中王绾、李斯等只有官名而未见爵称。
刻石所列名单把列侯、伦侯置于丞相之前。
据此推断()
A. 琅琊台刻石并不是可信史料
B. 秦统一前世家大族垄断仕途
C. 秦始皇调整了治国为政策略
D. 秦统一后重视爵位得到扭转
3.十六国时期到北朝,北方政权在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逐渐壮大,一些北方政权的君主普遍具有很高的汉文化造诣,例如:匈奴政权前赵的刘渊“《史记》、《汉书》诸子,无不综览”,鲜卑政权前燕的慕容皝“尚经学,善天文”,氐人政权前秦的苻坚“博学多才艺”等。
这种现象( )
A. 有利于巩固儒学的正统
B. 为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
C. 导致了九品中正制确立
D. 受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
4.抄劄(通“札”)制度是宋代的赈灾户口调查登记制度。
有别于税账、丁账等不计妇女的做法,抄劄的对象包含男女老幼,并按家业分等。
赈灾时户等越高所获救助越少,中产以上家庭不仅“不系赈救”,且要出粮帮助赈济灾民。
材料体现了宋代( )
A. 奉行善政养民的执政理念
B. 扩大丁税的征收范围
C. 固化儒家伦理的尊卑等级
D. 建立健全的户籍制度
5.1787年,陕西巡抚在奏折中称西藏达赖喇嘛的使者为“夷使”,乾隆帝斥责:“‘夷使’字样,甚属错谬。
国家中外一家,况卫藏(今西藏地区)久隶版图,非若俄罗斯之……以外夷目之者可比。
”这说明乾隆皇帝( )
A. 对大臣的思想严密控制
B. 强调对西藏的主权管辖
C. 通过外交解决中俄争端
D. “华夷之辩”的观念消失
6.如表反映了( )
1871—1889年回国留学任职一览表
职业人数职业人数国务总理1税务司1
外交官员16冶矿技师 9
海军军官16经营商业8
政界3医生7
铁路官员14律师1
电报局官员16报界2
海关官员2教师3
A. 近代教育解决了人才匮乏问题
B. 政府教育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
C. 留学教育内容具有很强时代性
D. 清政府建立了近代化选官制度
7.据统计,1927年11月后,中共中央各类文献中频繁出现“割据”一词,如:“暴动割据”、“农民割据”、“农村割据”、“割据局面”、“割据区域”等。
这说明中共中央( )
A. 对革命方式有了新认识
B. 放弃了城市革命中心论
C. 积极开展农村土地革命
D. 开始注重农民阶级力量
8.1945,中共七大召开,朱德风趣地说:“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自己修建的房子里召开代表大会。
”如图是大会中央大礼堂,1941年开始修建,1942年完工。
整个礼堂建筑朴素大方、壮观美丽,体现了中西合璧的设计风格。
这一风格( )
A. 代表了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B. 源于近代中西文明的互通互鉴
C. 反映了中国革命的成功经验
D. 体现了现实主义建筑显著特征
9.建国之初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进行了新法的创建,如制定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
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 )A. 表明以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 B. 保障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
C. 不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 使国家管理实现了有法可依
10.下图为新中国不同时期畅销书种类比例图。
图中变化反映出新中国( )
A. 科教兴国战略得到深入贯彻
B. 人民精神生活不断趋向丰富
C. 市场经济对图书市场的影响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
11.在古代雅典民主的极盛时期,真正的权力并不由抽签选举产生的官员掌控,而是操纵在十将军和民众领袖手中。
这些所谓的民众领袖,主要是通过其雄辩的演说、非正式的人际关系网及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来施展其权力。
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 )
A. 工商业经济的发达
B. 城邦官员任期较短
C. 城邦民主制的机制
D. 公民缺乏
参政能力
12.罗马共和国时代的思想家、政治家西塞罗曾说:“我们的国家政体之所以优于其它国家,是因为在那些国家(希腊)里差不多都有过这样一些人,他们以自己的立法和规章建立国家。
……然而相反,我们的国家的存在不是靠一个人的智慧,而是靠许多人智慧,不是由一代人,而是经过数个,由数代人建立的”。
由此可见,在古代( )
A. 罗马的制度优于希腊的制度
B. 罗马政制依靠思想家的设想
C. 罗马政制更多源于长久实践
D. 政体建立必须依靠人民支持
13.16世纪,从西班牙到安特卫普(比利时城市),人们都抱怨贵金属的严重匮乏,欧洲各国于是不得不增发铜币或信贷的办法来解决,货币也不断被重铸,面值不断增大。
这一做法( )
A. 促使美洲金银迅速流出欧洲
B. 是应对价格革命的有效手段
C. 有利于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D. 阻碍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14.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学家明确地以欧洲“文明”来衡量世界各国的国际行为及法律权利,从而在国际法中形成了一套规范国际关系的“文明”标准。
按这一标准,世界上的国家被划分为“文明”“野蛮”
和“蒙昧”等不同类别,不同类别的国家获得不同的国际承认,具有不同的法律人格和法律地位,在国际
法上享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这反映了( )
A.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 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
C. 不同文明间冲突加深
D. 国际规则的逐步完善
15.如图所示这幅漫画名为《大桥的缺口》。
漫画反映出( )
A. 美国想要控制国际联盟的领导权
B. 美国凭实力成为战后的世界霸主
C. 美国缺席导致国际联盟无法成立
D. 欧洲国家联合起来抵制美国加入
16.来自异域的糖和咖啡、茶、巧克力一起,不仅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和欧洲社会,糖从贵族生活的象征,逐渐变为城市劳工的生活元素。
源自亚洲的甘蔗种植与蔗糖制造技术被欧洲殖民者传播到美洲,引发了“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催生出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
这表明糖( )
A. 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
B. 推动了奴隶贸易的开展
C. 促进了世界的文化交流
D. 促进了世界历史进程的发展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时期,门阀大族颇重家风、家训,强调“雅有家风,政事规为”。
唐代士人阶层编撰家训的风气日盛,如王方庆《王氏训诫》,柳玭《戒子孙》,唐太宗作《帝范》也可视为帝王之家的家训。
家训内
容多以“忠孝”教育为主,“名门右族,莫不由祖考忠孝勤俭以成立之”。
唐代家训开启中国古代“诗书
传家”的文化传统,富贵、财产不再恒久,“读书便是随身宝,高官卿相在朝廷”成为人们的最高追求。
——金滢坤《中国童蒙文化研究》
材料二明清时期许多家境殷实的民间大家庭,因“累世同居……‘孝义持家’”而受到最高统治者的旌表。
如浙江浦江郑氏,在官方倡导下,经过多次修订、增删,最终完成《郑氏规范》,凡168条,在全国发行,成为明代社会教化的重要教本。
《郑氏规范》内容庞杂,除倡导忠孝、积善、行德等传统伦理,还有《劝
惩簿》,按月记录族人功过,规定“荒废学业、赌博无赖,鞭二十”,“既仕,赃墨枉法,死后不入祖宗
祠堂”。
——施克灿《明清之际江南地区家训研究》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家训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代家训相比,《郑氏规范》有哪些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初推行宝钞,禁用金银交易。
后由于政府滥发宝钞,民间开始自发使用白银,官方赋役也逐渐改
为白银上缴,白银逐渐成为流通领域中的主要货币。
到16世纪中叶,明政府停发宝钞,并正式确立了白银
的官方合法地位。
但明朝银矿稀缺,国内开采的白银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
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
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
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
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
围绕白银,形成了一个世界贸易网络。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等
材料二 1816年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实行金本位制,在19世纪70年代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实
行了金本位制,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
英国在19世纪的国际货币关系中占有统治地位。
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再一次发生变迁。
——摘编自李晓耕《权力之巅:国际货币体系的政治缘起》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白银货币化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9世纪世界货币体系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成立的国际货币体系有何积极作用。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自古以来非常重视民族关系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材料一羁縻制度既是唐王朝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一项重大政策,又是在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行政制度。
依据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特点,“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是我国中原王朝统治周边少数民
族的传统政策。
唐朝立国之初就在西南、东北诸沿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府州,但是,大规模地普遍设
立羁縻府州则是在贞观四年(630)平定东突厥以后,到开元年间设置黑水都督府于黑水靺鞨部为止,百余年间,唐王朝先后在东北、北方、西方、西南、南方设置了八百五十六个羁縻府州。
——摘编自林超民《羁縻府州与唐代民族关系》材料二民国时期的政府对蒙古、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的事务日益重视,设置了对应的事务机构,并且在中央设立了专门机构来进行管辖。
例如,北洋军阀政府于1912年在内务部设立了蒙藏事务处,专门管辖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事务。
——朱敏《试论我国近代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对边疆地区稳定发展的影响》材料三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1952年,中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民族区域自治。
尔后,建立了省级自治区5个,地区级自治州30个,县级自治县122个。
——杨秀珍《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羁縻府州设置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国时期政府设立专门管辖少数民族地区机构的历史背景。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20.文明多元化和民族多样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人眼里的“中国”实则是国家、民族乃至“中华文明”的同义词,包括诸如中国的历史、朝代、儒家思想、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家族联系和习俗、人际关系、家庭、孝道、祖先崇拜、价值观、独特的哲学体系……简言之,中国万物孕育于中华文明之中。
与西方人不同,西方人认同源于民族国家的历史,中国人的认同则是其文明的产物。
中国人并没有将中国视为民族国家,而更多地看作文明国家。
或者我们可以说,中华文明像一个古老的地质构造,文明国家是深厚的底层,而民族国家的意识则是浅显的表层。
西方社会由民族组成,而中国由文明构成,这种差异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英)马达•雅克《大国雄心:一个永不褪色的大国梦》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以“文明”或“民族”为话题,自拟题目并用史实说明。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通过材料“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大人世及以为礼”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这体现了依靠血缘关系来体现继承的主要方式,故C项正确。
禅让制度是大同之世的特征,排除A项;
中央高度集权是秦朝时期开始形成的,排除B项;
土地私有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的基本特征。
解答本题,学生要能够通过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对大同之世与小康之世叙述,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2.【答案】C
【解析】材料“秦始皇二十八年的琅琊台刻石所列名单中王绾、李斯等只有官名而未见爵称”体现是秦朝用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说明秦始皇调整了治国策略,C项正确。
琅琊石刻属于一手史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A项排除;
B、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格局。
3.【答案】B
【解析】北方政权的君主普遍具有很高的汉文化造诣,使得汉人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抵触情绪大大降低,这种现象是民族融合的体现,为政治、经济上的统一打下了文化基础,故B项正确。
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文化没有局限于儒学,而是“诸子”都学,故A项排除。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
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期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故C项排除。
前秦苻坚在位于北魏孝文帝之前,无法借鉴北魏孝文帝改革,故D项排除。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政治及文化和民族关系发展的特征来分析。
4.【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抄劄制度为国家和各类官府救助民众提供了依据,带有一定的“养民”色彩,使
无助的直接生产者在灾害发生时获得国家的特别赈济,既是切实保障他们基本生活的人道主义善政,也最
大程度地保障了社会延续和再生产对劳动力的基本需要,所以这体现了宋代奉行善政养民的执政理念,因
此A选项正确。
材料主要涉及的是宋代赈灾按照户等的贫富情况分类对待,并未涉及征税问题,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宋代赈灾按照户等的贫富情况分类对待,与强调尊卑等级的儒家伦理观念无关,C选项
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宋代赈济灾民按照户等的贫富情况分类对待,没有体现建立健全的户籍管理制度,D 选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宋代的执政理念,旨在考查学生根据所学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领会题干中抄劄对象
和对中产以上家庭的态度。
5.【答案】B
【解析】材料“况卫藏(今西藏地区)久隶版图,非若俄罗斯之”说明乾隆皇帝强调对西藏的主权管辖,B
项符合题意。
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
材料没有涉及中俄争端,C项排除。
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错在观念消失,清朝晚期统治者仍以天朝上国自居;
故选:B。
本题考查清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意义,考查清朝对西藏的管辖,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
有效信息的能力。
6.【答案】C
【解析】表格信息说明,回国留学人员从事外交、海军、铁路、电报、冶矿、商业等职业,这些都是当时
社会实用性职业,说明当时的留学教育内容具有很强时代性,故C项正确。
A项中“解决了”表述太绝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回国留学人员任职情况,不能体现中国政府教育体制问题,排除B项;
材料信息与选官制度无关,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留学教育。
结合回国留学人员任职状况分析。
7.【答案】A
【解析】从材料的时间可以看出这是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共要探索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道路的表现,体现了中共对革命方式新的认识,A项正确。
1927年还没有放弃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B项错误。
当时还是坚持城市中心的道路,并没有积极的开展土地革命。
C项错误。
在大革命时期,就开始关注农民阶级的力量,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要求学生结合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共探索革命道路的表现来分析。
8.【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大上将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据此依据“中共七大”“中西合璧”等信息可知大会中央大礼堂的建筑风格反映了中国革命的成功经验,故C 项正确。
A项是无关项,排除;
B项“互通互鉴”说法片面,排除;
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演变的相关知识。
关键信息是“中共七大”“中西合璧”。
9.【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内容可知,建国之初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制定和起草新的法律,由此可知,表明以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故A项正确。
依据题干“建国之初”可知,此时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故B项错误。
建国之初的法制建设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提供法律保障,故C项错误。
D项说法过于绝对化,应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法制建设,需要掌握新中国初期法制建设的特点。
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10.【答案】B
【解析】对比右图与左图的变化可发现,政治理论类畅销书减少,文化教育类占比最多,科学技术类占比增加,且经济法律类、日常生活类成为畅销书,结合所学,1982—1989年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社会环境相对宽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高等教育发展,说明人民精神生活不断趋向丰富,故B项正确。
根据所学,科教兴国战略于1995年才提出,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CD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新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新中国不同时期畅销书种类比例图”。
11.【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这些所谓的民众领袖,主要是通过其雄辩的演说、非正式的人际关系网及处理各种事
务的能力来施展其权力”,结合所学可知,由于雅典实行的是直接民主,为民众领袖参与政权奠定基础,
故C项正确。
材料涉及的是政治状况,故A项错误。
B项不是根源,排除。
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这些所谓的民众领袖,主要是通过其雄辩的
演说、非正式的人际关系网及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来施展其权力”,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解答即可。
12.【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我们的国家的存在不是靠一个人的智慧,而是靠许多人智慧,不是由一代人,而是
经过数个,由数代人建立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西塞罗认为自罗马王政时期开始,正是在数个世纪的一
代代人的交替中,罗马形成了自己完善的国家政体。
由此可见,在古代,罗马政制更多源于长久实践,因此,C项正确。
A项是西塞罗的个人观点,不能据此得出古代罗马的制度优于希腊的制度,排除;
B项表述错误,仅依靠思想家的设想无法创立古代罗马政制,排除;
D项表述过于绝对,政体的建立与人民支持没有必然关系,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我们的国家的存在不是靠一个人的智慧,而是靠许
多人智慧,不是由一代人,而是经过数个,由数代人建立的”。
13.【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时间可知,处于新航路开辟后。
题干现象主要反映了自新航路开辟之后,东西方的商品
大量流通,势必需要社会中存在大量的流通货币来促进商品的流通,而题干中“增发铜币或信贷”“货币
不断被重铸,面值不断增大”的做法会增加社会中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继而会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
材料现象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列强对外殖民扩张,掠夺更多的财富,使得美洲金银迅速流入欧洲,
故A项错误。
材料中欧洲各国的做法,不是应对价格革命的有效手段,故B项错误。
这一做法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不是阻碍,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时间判断出处于新航路开辟后,然后正确分析材料的主旨,得出材料实际上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引起的价格革命,结合价格革命的影响分析。
14.【答案】B
【解析】材料“以欧洲‘文明’来衡量世界各国的国际行为及法律权利”“不同类别的国家获得不同的国
际承认,具有不同的法律人格和法律地位,在国际法上享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体现的是西方国家对自身
的一种认同及其想掌控国际事务,并拥有绝对话语权的野心,故选B项。
材料中没有世界市场和文明间冲突的内容,故A、C两项错误;
材料内容不能说明国际规则的完善,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国际法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国际法发展的特征来分析。
15.【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漫画中“国际联盟大桥,由美国总统负责设计”可知,说明美国想要控制国际联盟的领
导权,故A项正确。
美国凭实力成为世界霸主是在二战后,故B项错误;
国际联盟在美国没有参加的情况下成立了,故C项错误;
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是由于其霸权主义计划落空,不是欧洲国家联合起来的抵制,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漫画信息,用排除法。
16.【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以看出蔗糖的传播发展对人口流动、经济形态和殖民扩张的影响,说明蔗糖对世
界历史进程的推动发展,故D项正确。
A、B、C三项内容仅是材料的一部分,故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17.【答案】【小题1】特点:以士人群体为主;以儒家忠孝思想为主要内容;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
原因: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受魏晋门阀政治的影响;科举制的实行;儒家思想的影响。
【小题2】变化:家训编撰的家族范围扩大,内容丰富;操作性更强;统治者的支持;社会教化功能日益
显著;突出惩戒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