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漫话:中国古代印刷术探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印刷术探疑
这个题目说得有点大,其实,对于中国的印刷术的兴趣,还是和朋友们聊起活字印刷早已为中国人所掌握,而直到清代,最为普遍的印刷方法还是雕版印刷的奇怪现象,大家都说了很多理由,可虽然都有些道理,却都感觉到“不解渴”,无法完全解释自己的疑问。于是便去查资料,结果越查收集的东西越多,简单的解答这个疑问很困难,便把自己的学习的结果整理一下,算作是读书笔记。
要说印刷术,不得不从藏书开始入手,因为有了印刷术,才会有大量的书籍让藏书家们来藏,不说藏书的规矩,就很难弄清雕版印刷之书和活字印刷之书的优劣,也就搞不明白雕版印刷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藏书的学问是在很深,光是说明版本的分类就很费力气,这里先简单的说明一下。
隋朝以前,主要的书籍还都是手抄本,手抄书籍费时费力费钱,非皇室官宦之家不能为之,所以,藏书也就只能是“政府投资工程”,一般的读书人能看到都算不易,惘论藏书了。中国的雕版印刷起源于隋朝,发展于唐代,而真正用于大量印刷书籍是在宋代,也就是说,民间开始有能力进行藏书活动从隋朝开始,在宋代最为繁盛。越到近代,藏书的种类越多,学问越大,门类越
全。举例来说,藏书界最常用的“善本”,最早是指校勘严密,刻印精美的古籍,后含义渐广,包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历代藏书家中,善本肯定是旧本,那些抄写、刻印年代较近的只能是普通本,如晚清藏书家丁丙在其《善本书室藏书志》的编例中,规定收书范围是:旧刻、精本、旧抄、旧校。按照他那个时代的标准,将旧刻规定为宋元版书,精本为明代精刻。依据这一划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收藏家心目中的善本年代界限也日益后移。民国时期,明刻本渐渐进入旧刻行列,20世纪中期以后,乾隆以前刻本全都变成了善本,甚至无论残缺多少,有无错讹,均以年代划界。直到70年代末,着眼于古籍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的标准才真正确定下来,所编的《中国善本书总目》在确定收录标准和范围时,规定了”三性”、”九条”,是对善本概念的一个完整周详的表述:一、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或抄写的图书。二、明代刻印、抄写的图书(版本模糊,流传较多者不在内)。
三、清代乾隆及乾隆年以前流传较少的印本、抄本。四、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印行的图书。
按藏书界的通论来说,藏书的版本最为珍贵的是“官刻本”,即是由官府刻印的图书。五代以来,历朝中央和地方官府均有刻书之举,但所设机构不同,所以官刻本又有各种不同名称,其中比较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监本”,为历朝国子监刻印的图书;
“公使库本”,两宋地方官府动用公使库钱刻印的图书;
“经厂本”,明代司礼监所辖经厂刻印的图书;
“内府本”,明清两朝宫殿刻印的图书;
“殿本”,清康熙间,于武英殿设修书处,乾隆四年又设刻书处,派亲王、大臣主持校刻图书,所刻之书称为殿本;
“聚珍本”,清乾隆年间选刻《四库全书》珍本,武英殿采用活字印刷,乾隆定名为”聚珍版”,所印图书遂称武英殿聚珍本。后来各地官书局也仿聚珍版印书,被称为”外聚珍”,而武英殿活字本被称为”内聚珍”;
“书局本”,为清同治间由曾国藩提倡,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四川、安徽、两广、两湖、山东、山西、直隶先后创立官书局,所刻图书称为”书局本”或”局本”。
其次,是“私刻本”,即私人出资刻印的图书,其中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私家刻书称为家塾本或家刻本。一般老百姓是不会自己写书自己印的,穷文人也没有能力,一般能够私刻书籍的,要么是饱学鸿儒,要么是官宦文人。自宋代以来,私家刻书持续不衰,有的以室名相称,如宋朝廖莹中的“世彩堂本”,余仁仲的“万卷堂本”;明朝范钦的“天一阁本”,毛晋的“汲古阁本”;清朝纳兰性德的“通志堂本”,鲍廷博的“知不足斋本”,黄丕烈的“士礼居本”。也有以人名相称,如宋朝“黄善夫本”,明朝“吴勉学本”。
再次,便是“坊刻本”了,也就是历代书坊、书肆、书铺、书棚刻印的图书。坊刻本都是以营利为目的,刻印较差,往往校
勘不精,惟宋代坊肆刻书,如临安陈氏、尹氏书籍铺等,所刻图书与官刻本、家塾本不相上下。
说了这么一大堆,用意就是要说明,印刷术与民间藏书相辅相成,没有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藏书不可能产生,而正是因为藏书的发展,印刷术便也因人们的喜好而有了自己的方向。知识阶层在中国古代一直是具有确定文化走向的能力,知识阶层对于书的需要,直接影响了中国历朝历代的印刷业的发展。前面的列举可以看出,以藏书来说,雕版印刷的书籍,占的额数大,品类也多,而活字印刷的书籍,除了皇家印刷的“聚珍版”之外,很少为人所青睐。
说明这个问题,还得回过头来说藏书,古籍善本中的“王者”,毋庸置疑就是宋版书了。宋朝民间社会极为繁荣,统治者又极为善待文人,文人的地位空前绝后,这两点导致宋朝印刷业的繁荣,宋朝书无论官刻、私刻还是坊刻的图书,都十分讲究。从质量上讲,官刻之书把关较严,尤其是国子监所雕之书,从对原书的校勘到付之雕版要经过3道手续,所以差错较少。私刻之书注意精美。而坊刻书,因其书贾追求销售,质量较差。但其雕版速度快、种类多因而销量大。
雕版印刷,在宋代是巅峰和黄金时代。雕版印刷书籍规模很大,有许多书都是大部头的,如当时的“四大官书”中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都是上千卷,《太平广记》500卷。在四川成都雕版的《大藏经》规模更大,共有1046部,
5048卷,用了12年时间,雕版达13万块之多。宋代雕版的书籍种类繁多。有文、史、医学的专著,也有法律、地理、建筑、农林、佛教等方面的书籍。历代名人及宋朝名人的著述和文集都有雕版。
当时的文人,有很多这方面的记述,如叶德辉的《书林清话》载:“宋时,官刻书有国子监本。历朝刻经、史、子部见于诸家书目,不可悉举,而医书尤其所重。”岳珂的《愧郯录》载:“自国家取士场屋,世以决科之学为先,故凡编类条目,摄载纲要之书,稍可以便检阅者,今充栋汗牛矣!”
不过,话说回来,雕版印刷虽然给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作为一门技术,实在说不上方便快捷。雕版印刷的“雕版”在我国古代有各种各样的叫法,最为常见的有“镂版”、“刻版”、“刊版”、“墨版”、“椠版”、“梓版”等。印刷的方法就是将文字、图像雕刻在平整的木板上,再在版面上刷上油墨,然后在其上覆上纸张,用干净的刷子轻轻地刷过,使印版上的图文清晰地转印到纸张上的工艺方法。所用的雕版材料主要是选用纹理较细的木材,如枣木、梨木、梓木、黄杨木等。至于选用那一种木材做雕版,一般是要根据印刷品的精细程度,再选用硬度不同的木材。
雕版的工作流程则分为三步:首先,是雕刻印刷版。一般是请书法很好的人写版,即将要雕刻的内容先写在一张纸上,然后将写好的纸稿反贴于预先准备好的木板表面,给予一定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