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第一中学2022-2023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1中甲地所在地形区的地质构造是
A. 背斜 B. 向斜 C. 地垒 D. 地堑
15. 按成因分类,图1中乙处岩石属于图2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6. 下列地表形态主要由③作用形成的是
A. 三角洲 B. 断块山 C. 火山 D. 沙丘
【15题详解】
读图2,根据三大类岩石和岩浆的关系判断,甲是外力作用形成,应为沉积岩,丙为重熔再生形成,应为岩浆,乙为岩浆冷凝形成,应为岩浆岩,则丁为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读图1可知,乙处岩石为片麻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片麻岩是由花岗岩变质而成,因此按成因分类,图1中乙处岩石属于变质岩,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9月以来,澳大利亚山火已经持续四个月之久。持续数月的山火危机中,浓烟已经飘到距其2000公里外的新西兰,导致新西兰空气质量下降,甚至出现雾霾。下图1为澳大利亚地理位置图,图2为大气的受热过程图。
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7. 影响澳大利亚 烟雾飘到新西兰的风带是
第Ⅰ卷 选择题(60分)
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971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在大约成书于公元前140年的《淮南子》这部著作中,也有“日中有踆乌”的记载。
据此回答 下面小题。
和田玉分布于昆仑山,是由大理岩与岩浆接触形成的玉石,其中产于山上原生矿处的称为山料,产于河床中磨圆程度好的称为籽料。完成下列各题。
12. 和田玉属于
A. 侵入岩 B. 沉积岩 C. 变质岩 D. 喷出岩
13. 导致和田玉籽料磨圆程度好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接触变质作用 B. 风力侵蚀作用
C. 流水沉积作用 D. 流水搬运作用
【4题详解】
图中显示,与其他三个航天发射基地相比,文昌发射基地纬度较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快,因此航天发射的初速度大,发展射效率高,这是文昌发射基地最突出的优势,C符合题意;文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临近海洋,云雨天气相对较多,与太原、酒泉相比,晴天少,云量多,排除A;文昌位于海南岛沿海平原,与其他三个航天发射基地相比,文昌发射基地海拔低,大气透明度较差,排除B;图中显示,文昌离北京较远,从距离来看,文昌不具有“便于与北京控制中心联系”的优势,排除D。故选C。
【答案】12. C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和田玉是由大理岩与岩浆接触形成的玉石,属于变质岩,C对。侵入岩、喷出岩都是岩浆冷凝形成的,属于岩浆岩,不是玉石,A、D错。沉积岩是外力作用形成的,与岩浆活动无关,B错。故选C。
【13题详解】
和田玉产于河床中磨圆程度好的称为籽料。导致和田玉籽料磨圆程度好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搬运作用,搬运过程中流水不断侵蚀玉石,将玉石磨圆,D对。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是变质岩,变质作用产于山上原生矿处,没有磨圆,A错。在山上岩层中或河流中,受风力侵蚀作用少,B错。流水沉积作用使玉石堆积,不能磨圆,C错。故选D。
D. 纵波横波都能通过地核
【答案】10. A 11. C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及其特点。地壳平均厚度0-33千米,干热岩是一种高温岩体,埋藏于地下3-10千米,应属地壳层。地壳的厚度各地不均,大陆地壳比大洋地壳厚;岩石圈是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岩浆主要发源于软流层;横波不能穿过地核,纵波穿过地核。
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第一中学2022-2023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碳素笔或钢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古代御寒保暖条件差,在北方地区,人们对天寒地冻滋生恐惧感,觉得冬季莫名奇妙漫长,遂发明以“数九”方法消遣,用以打发时间缓解寒冬威胁下出现的心理危机。“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冬至日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8题详解】
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图中显示,①地位于此经线以东,经推算应为8:00,A错误;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线速度最大,图中显示,②地位于赤道之上,因此②地自转线速度最大,B正确;图示时期为冬至日,越向南昼越长,在图中四地中,①地位于最北位置,昼长应最短,C错误;地球上除极点外,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图中四地没有极点,自转角速度相同,D错误。故选B。
【答案】14. C 15. D 16. C
【解析】
【14题详解】
读图1可知,甲地所在岩块两侧出现断层,中间岩块相对两侧岩块断裂上升,因此甲地所在地形区的地质构造是地垒,C符合题意;背斜为岩层向上弯曲变形形成的地质构造,甲地岩层没有明显弯曲变形,排除A;向斜为岩层向下弯曲变形形成的地质构造,甲地岩层没有明显弯曲变形,排除B;地堑构造的中间岩块相对于两侧岩块断裂下陷,图中信息不符合,排除D。故选C。
1.今天看来,日中“踆乌”其实是()
A.耀斑B.黑子C.日珥D.太阳风
2.该现象增多时,对地球的影响是()
A.提供光热资源B.干扰有线电短波通信
C.破坏地球磁场,引发“磁暴”D.增强了水循环的动力
【答案】1. B 2. C
【解析】
【1题详解】
材料中提到的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黑色的乌鸦就是黑子。B正确.
点睛:“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仍在南半球,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冬至数头九,“数九”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冬至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全国各地冬至习俗各不相同,而冬至吃羊肉汤的习俗在四川、重庆地区广为流传。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具有暖中祛寒、温补气血的功效。图为“北半球冬至日昼夜长短分布图”。
【点睛】春分日(3.21)和秋分日(9.23):全球昼夜平分;春分日(3.21)至秋分日(9.23):北半球昼长于夜,南半球夜长于昼;全球越向北昼越长,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秋分日(9.23)至春分日(3.21):南半球昼长于夜,北半球夜长于昼;全球越向北昼越短,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夏至日(6.22):北半球昼长达到最长,南半球夜长达到最长,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12.22):南半球昼长达到最长,北半球夜长达到最长,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
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7. 此日,①地比②地
A. 后看到日出 B. 地方时早 C. 地方时晚 D. 区时早
8. 关于图中四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地此时为6:00 B. ②地自转线速度最大
C. ③地昼长最短 D. ④地自转角速度最大
9. 冬至日,四川地区吃羊肉汤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①四川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完成下面小题。
3. 发射时,全球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
A. 大于九分之八 B. 小于九分之八
C. 全球处于同一天 D. 以上都不对
4. 与其他三个航天发射基地相比,文昌发射基地具有的优势是
A. 晴天多,云量少 B. 海拔高,大气透明度高
C. 初速度大,发射效率高 D. 便于与北京控制中心联系
【答案】3. A 4. C
【答案】5. C 6. D
【解析】
【5题详解】
“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仍在南半球,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A、B错。移动方向是向北移,C对,D错。
【6题详解】
冬至数头九,“数九”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北移动,我国北方地区昼短夜长,且昼长变长,A、B错。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大,C错。日出时间不断提前,D对。
②四川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③四川夜长达一年中最长
④四川夜长达一年中最短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7. A 8. B 9. D
【解析】
【7题详解】
图文信息表明,此日为冬至日,直射点在南回归线,越向南白昼越长,图①地与②地位于同一条经线上,②地白昼比①地长,因此①地比②地后看到日出,A正确;图中显示,图①地与②地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位于同一时区,区时也相同,B、C、D错误。故选A。
干热岩是一种高温岩体,埋藏于地下3-10千米,可用于发电、供暖等。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干热岩分布在
A. 地壳
B. 地幔
C. 地核
D. 软流层
11. 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
C. 岩浆主要发源于软流层
【16题详解】
读图2,丙为重熔再生形成,应为岩浆,则③为冷凝作用。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与冷凝作用无关,排除A;断块山是地壳运动形成,与冷凝作用无关,排除B;火山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凝而形成,因此由③作用形成的是火山,C符合题意;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与冷凝作用无关,排除D。故选C。
【点睛】岩石的成因类型有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等。(1)岩浆岩:岩浆侵入或喷出冷凝而成。如花岗岩、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2)沉积岩:外力作用下形成。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3)变质岩:变质作用下形成。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板岩等属于变质岩。
【2题详解】
根据上题结论,当黑子增多时,太阳活动增强时,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不是有线通信,产生极光现象,为提供光热资源和水循环的动力是太阳辐射的影响,不是太阳活动的影响。C正确。
北京时间12月27日20时45分,被网友亲切称为“胖五”的五号遥三运载在中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图为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位置图。
【点睛】卫星发射基地选址条件:①天气状况: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温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②纬度: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③地形: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④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⑤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⑥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在人烟稀少处。
【解析】
【分析】
【3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发射时是北京时间(东八区)12月27日20:45,由此推算,此时东12区(180°为其经线)为28日0:45,0时经线大约是169°E,0时经线向东至日界线(大致是180°经线)为新的一天(28日),占45分钟,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占23小时15分钟,因此其范围占全球比例大于九分之八,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 “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
A.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B.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C. 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D. 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6. “数九”期间,我国北方地区 ( )
A. 昼长夜短,且昼长变长 B. 昼短夜长,昼长变短
C. 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 D. 日出时间不断提前
【9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具有暖中祛寒、温补气血的功效。冬至日,四川地区吃羊肉汤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祛寒。冬至日四川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四川夜长达一年中最长,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最小,因此气温较低,需要祛寒,②、③符合题意;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四川离太阳直射点最远,因此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不是最大值,①不符合题意;冬至日太阳直射地球最南位置,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最短,夜长达到最长,因此四川夜长达一年中最长,而不是最短,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10题详解】
地壳平均厚度0-33千米,地幔深33-2900千米,地核深超过2900千米,软流层33-400千米;干热岩是一种高温岩体,埋藏于地下3-10千米,应属地壳层。选A正确。
【11题详解】
地壳的厚度各地不均,大陆地壳比大洋地壳厚;地幔不是岩石圈,岩石圈是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岩浆主要发源于软流层;横波不能穿过地核,纵波穿过地核。选C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