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行程问题(二)》配套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行程问题(二)》配套练习题
一、解答题
1、从电车总站每隔一定时间开出一辆电车.甲与乙两人在一条街上沿着同一方向步行.甲每分钟步行82米,每隔10分钟遇上一辆迎面开来的电车;乙每分钟步行60米,每隔10分15秒遇上迎面开来的一辆电车.那么电车总站每隔多少分钟开出一辆电车?
2、一条小河流过A、B、C三镇.A、B两镇之间有汽船来往,汽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11千米.B、C两镇之间有木船摆渡,木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3.5千米.已知A、C两镇水路相距50千米,水流速度为每小时1.5千米.某人从A镇上船顺流而下到B镇,吃午饭用去1小时,接着乘木船又顺流而下到C镇,共用8小时.那么A、B两镇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3、每天早上,张刚定时离家步行上学,张大爷也定时出家门散步,他们相向而行,并且准时在途中相遇.有一天,张刚提早出门,因此比平时早7分钟与张大爷相遇.已知张刚步行速度是每分钟70米,张大爷步行速度是每分钟40米,那么这一天张刚比平时早出门多少分钟?
4、在商场里甲开始乘自动扶梯从一层到二层,并在扶梯上向上走,同时乙站在速度相等的并排扶梯从二层到一层.当甲乙处于同一高度时,甲返身向下走,结果他一共走了60级.如果他一直走到顶端再返身向下走,则要走80级.那么,自动扶梯不动,从下到上要走多少级?
5、早晨,小张骑车从甲地出发去乙地.下午1点,小王开车也从甲地出发,前往乙地.下午2点时两人之间的距离是15千米.下午3点时,两人之间的距离还是15千米.下午4点时小王到达乙地,晚上7点小张到达乙地.小张是早晨几点出发?
6、鲍旭家住在7层.一天回家,鲍旭和妈妈一起上楼,鲍旭到第3层时,妈妈才到第2层.鲍旭到家后立刻跑下来接妈妈.若鲍旭上、下楼的速度相同,那么鲍旭和妈妈在第几层相遇?
7、甲、乙两人往返于A、B两地,甲从B地出发,速度为每小时28千米,乙从A地出发,速度为每小时20千米.由于风速很大,甲、乙两人顺风时速度都加快4千米每小时,逆风时都减缓4千米每小时,风向为从A到B.已知两人第一次相遇的地点与第二次相遇的地点相距40千米.那么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8、A、B、C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从甲市开往乙市.开车后1小时A车出了事故,B和C车照常前进.A车停了半小时后以原速度的继续前进.B、C两车行至距离甲市200千米时B车出了事故,C车照常前进.B车停了半小时后也以原速度的继续前进.结果到达乙市的时间C车比
B车早1小时,B车比A车早1小时,甲、乙两市的距离为多少千米?
9、铁路旁的一条平行小路上,小雅、小宝、小华同时向前行进.这时,有一列火车从他们的背后缓缓驶来,火车通过小雅用了200秒钟,通过小宝用了300秒钟,通过小华用了400秒钟.已知小华比小宝每秒钟多走1米,火车的速度为每秒钟8米,求小雅的速度是多少?火车身总长是多少米?
10、现有甲、乙、丙三列火车的车长正好依次构成一个等差数列.一开始的时候,甲丙两车车尾对齐,且车尾正好位于A点,而车头冲着B点的方向.丙车的车尾则位于B点,车头则冲着A点的方向.三列火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0秒之后三列火车的火车头正好相遇.再过15秒钟,甲车正好完全超过丙车,而丙车也正好完全和乙车错开.那么甲乙两车从车头相遇直至完全错开一共用了几秒钟?
答案部分
一、解答题
1、
【正确答案】:11
【答案解析】:这类问题一般要求两个基本量:相邻两电车间距离、电车的速度.
甲与电车属于相遇问题,他们的路程和即为相邻两车间距离.
设电车的速度为x米/分,那么:
(82+x)×10=(60+x)×10.25
解得:x=820
那么发车间隔时间为:(82+820)×10÷820=11分钟.
【答疑编号10285966,点击提问】
2、
【正确答案】:25
【答案解析】:
如下画出示意图
有A→B段顺水的速度为11+1.5=12.5千米/小时,
有B→C段顺水的速度为3.5+1.5=5千米/小时.
而从A→C全程的行驶时间为8-1=7小时.
设AB长x千米,
有x÷12.5+(50-x)÷5=7,解得x=25.
所以A、B两镇间的距离是25千米.
【答疑编号10285968,点击提问】
3、
【正确答案】:11
【答案解析】:在那一天,相遇的时间提前了7分钟,
所以从张大爷出门的时间算起到两人相遇,
他们所走的路程之和比平日要少(70+40)×7=770米.
这段距离相当于张大爷出门时张刚已走过的路程,
故张刚早出门770÷70=11分钟.
【答疑编号10285970,点击提问】
4、
【正确答案】:30
【答案解析】:
首先,由于第一种情形下甲走的总台阶数是第二种情形下的60÷80=,
说明第一种情形下,甲乙相遇时甲的高度是两层之间总高度的.
那么甲和自动扶梯的速度和与自动扶梯的速度之比是∶(1-)=3∶1,
说明甲走动的速度是自动扶梯速度的2倍.
如果甲沿着扶梯向下走,那么整体的速度就和自动扶梯的速度一样,
是整体向上走时速度的,所用的时间就是向上走所用时间的3倍,
那么甲所走的台阶数就是向上时所走台阶数的3倍.
因此甲向上走时实际走了80÷(3+1)=20级台阶.
甲走20级台阶的同时自动扶梯向上移动了10级台阶,
因此如果自动扶梯不动,甲从下到上要走20+10=30级台阶.
【答疑编号10285972,点击提问】
5、
【正确答案】:10
【答案解析】:从题中可以看出小王的速度比小张块.
下午2点时两人之间的距离是l5千米.
下午3点时,两人之间的距离还是l5千米,
所以下午2点时小王距小张15千米,
下午3点时小王超过小张15千米,
可知两人的速度差是每小时30千米.
由下午3点开始计算,小王再有1小时就可走完全程,
在这1小时当中,小王比小张多走30千米,
因此小张3小时走了15+30=45千米,
故小张的速度是45÷3=15千米/时,
小王的速度是15+30=45千米/时.
全程是45×3=135千米,
小张走完全程用了135+15=9小时,
所以他是早晨10点出发的.
【答疑编号10285976,点击提问】
6、
【正确答案】:5
【答案解析】:鲍旭到3层时实际爬了3-1=2层楼,
此时妈妈爬了2-1=1层楼,
而鲍旭上、下楼速度相同,
这就是说鲍旭的速度是妈妈的2倍.
当鲍旭上到7层即鲍旭爬了7-1=6层的时候,
妈妈应该爬了6÷2=3层,即上到了3+1=4楼.
而当妈妈上到5层的时候,鲍旭恰好从7楼下到了5楼.
所以他们在5楼相遇.
【答疑编号10285978,点击提问】
7、
【正确答案】:240
【答案解析】:
乙从A到B的速度是每小时20+4=24千米,
甲从B到A的速度是每小时28-4=24千米,
两人速度是一样的.所以相遇的地点是中点,
并且当乙到达B时,甲刚好到达A.
乙从B到A的速度是每小时20-4=16千米,
甲从B到A的速度是每小时28+4=32千米,
甲速是乙速的2倍,
所以第二次相遇时,甲走了全程的,乙走了,
那么第二次的相遇点到第一次的相遇点的距离是全长的-=,这等于40千米.
所以A、B之间的距离是40÷=240千米.
【答疑编号10285982,点击提问】
8、
【正确答案】:280
【答案解析】:
如果A车没有停半小时,它将比C车晚到1.5小时,
因为A车后来的速度是C车的,
即两车行5小时的路A车比C车慢1小时,
所以慢1.5小时说明A车后来行了5×1.5=7.5小时.
从甲市到乙市车要行1+7.5-1.5=7小时.
同理,如果B车没有停半小时,它将比C车晚到0.5小时,
说明B车后来行了5×0.5=2.5小时,
这段路C车需行2.5-0.5=2小时,
也就是说这段路是甲、乙两市距离的.
故甲、乙两市距离为200÷(1-)=280(千米).
【答疑编号10285983,点击提问】
9、
【正确答案】:2米/秒;1200米.
【答案解析】:假设火车的长度为“1200”,
那么:火车速度-小雅速度=1200÷200=“6”/秒;
火车速度-小宝速度=1200÷300=“4”/秒;
火车速度-小华速度=1200÷400=“3”/秒.
上面小宝和小华的速度正好相差1,
所以,小雅的速度为8﹣6=2米/秒.
【答疑编号10285984,点击提问】
10、
【正确答案】:8.75
【答案解析】:
本题未给出车长具体数值,
也未给出速度具体数值,
只给了时间,最后求的也是时间,
所以可以采用设数的方法进行求解.
究竟是设车长还是设速度,还须经过具体分析来定.
甲车超丙车的过程分成了两段.
第一段是由齐尾到齐头,第二段是由齐头到完全超过.
由此可以看出,丙应该比甲长.
所以甲、乙、丙车长应该是递增的等差数列.
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
分析这两段过程.
第一段历时10秒,错车的路程差就是甲丙车长差(图中粗线段I);
第二段历时15秒,错车的路程差就是甲车长(图中粗线段II).
不妨设甲车的车长等于150米,
那么由第二段过程立即可得两车速度差:150÷15=10米/秒即甲比丙快10米/秒
再根据第一段过程10秒的时间和刚求出的甲、丙速度差10米/秒,
可以算出粗线段I的长度为:10×10=100米
这即是甲、丙的车长差,所以丙车长为:150+100=250米
再根据甲、乙、丙三车长度成等差数列关系,可得乙车长等于200米.
再考虑乙、丙错车.
由题意,整个过程的时间等于15秒,
而错车的路程和等于两车车长,即200+250=450米,
因此乙、丙两车速度和等于:450÷15=30米/秒
题目问的是甲、乙错车的时间,所以需要知道甲、乙的速度和.
由于甲比丙快10米/秒,
所以甲、乙速度和比乙、丙速度和也多10米/秒,
即甲、乙速度和等于:30+10=40米/秒
最后,根据甲、乙两车长度和150+200=350米,
算出甲、乙两车的错车时间:350÷40=8.75秒.
【答疑编号10285985,点击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