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聚碳酸酯生产技术进展及国内外市场分析

合集下载

聚碳酸酯的市场前景及技术进展

聚碳酸酯的市场前景及技术进展

中 图分 类 号 : T Q 3 2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5 — 3 1 7 4 ( 2 0 1 3 ) 0 3 — 0 0 8 9 — 0 4
裹 1 2 0 1 1 年世界 P C生产厂商及产能统计
聚碳酸酯 ( P C ) 是 五 大工 程 塑 料 中需 求 增 长 速 度最 快 的通用 工程 塑料 , 产 品纯 度 和透 明度 高 , 综 合性 能优 良 , 广泛 应用 于 汽车 、 建筑 、 包装 、 医疗 保健、 家 庭用 品 、 航空 、 航天 、 电子 计 算 机 、 光 盘 等
领 域 。P C工业 化 生 产 方 法 主要 有 界 面 光 气 法 和
非 光气 法 . 1 国外供 应情 况
2 0 1 1 年 全球 P C总 产 能 为 4 6 9 . 5万 t / a 。世 界主 要 的 P C生 产商 及其 产 能分 别 为: 萨 比 克 1 3 1 . 5 万 t / a 、 拜耳 1 3 0万 t / a 、 帝人 4 8万 t / a 、 陶
用, 原 因是 国内 企业 生产 的 P C质 量 达 不 到 下 游
宁可信其有的心态 , 欧美市场消费受到很大影响。
另外 , 随着 网络 的 高 速发 展 , P C最 大 应 用 领 域 之

生产 厂 家 的 质 量 要 求 。外 商 在 我 国投 资 的装 置 有: 拜耳公司在上海化学工业 区的 2 0万 t / a
全球 P C需 求量 将从 2 0 1 0 年 的 略低于 3 6 3万 t 增
至将 近 4 5 4万 t 。
我国P C市 场 需 求 强 劲 , 消 费 量 占全 球 消 费

聚碳酸酯行业发展趋势

聚碳酸酯行业发展趋势

3
培养高素质人才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 的聚碳酸酯行业人才队伍。
加强市场开拓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拓展应用领域
积极拓展聚碳酸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电子、汽车 、建筑等,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加强品牌建设
通过品牌建设,提高聚碳酸酯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增强市场竞争力。
03
我国聚碳酸酯行业在技术、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出口市场潜
力巨大。
06
聚碳酸酯行业未来发展建议与 对策
加强环保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环保性能
研发环保型聚碳酸酯产品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配方,降低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提高产 品的环保性能。
推广绿色生产技术
采用环保型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降 低对环境的影响。
原材料供应问题
技术创新需求
为满足环保要求,聚碳酸酯行业需要 加强技术创新,开发环保型产品。
环保政策可能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 影响聚碳酸酯的生产成本。
技术创新对聚碳酸酯行业的影响与机遇
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聚碳酸酯的性能和降低生产成本,为行业发 展提供新的动力。
拓展应用领域
技术创新有助于开发聚碳酸酯在新能源、医疗、航空航天等新兴领 域的应用。
加强环保监管和认证
建立完善的环保监管机制,对聚碳酸酯产品进行环保认证,推动行 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1 2
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
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 和创新,提高聚碳酸酯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聚碳酸酯生产技术和设备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聚碳酸酯市场分析

聚碳酸酯市场分析

帝人株式会社 (e i) T in 、美 国陶氏 ( o )化 学公 司 j Dw ( Syo ) 日本三 菱集 团公 司 ( t bs i、L 现 trn 、 Mi u i ) G s h
集 团 , 其 生 产 能 力 分 别 占世 界 总 能 力 的 2 % 、 9
2 %、9 5 %、5 %、5 %、4 %,合计 占世 界 P C总 能力 的 8 % 以上 _ 0 1 _ 。表 l为 2 1 0 1年世 界 主要 P C生产
收 稿 日期 :2 1 — 6 0 020 —7
拜 耳公 司一 直 在 大 规 模 地 扩 张 其全 球 市 场 的 聚 碳 酸 酯 业 务 该 公 司 已于 1 9 9 8年 末 将 美 国得
州 贝汤 ( at o )的 P 产 能增 至 1 0k/ ,并 B yw n C 8 ta
住友一 o Dw
20 6 2 5 5 0
5 5
() 2
泰 国
B yr ae 泰 国聚 碳 酸 酯
20 5 10 6 20 3 Nhomakorabea10 0
() 1 () 1 () 1
() 1
() 1
() 1
新 加 坡
印 度
帝 人 聚 碳 酸 酯
B yl ae r"
注 : ( )界 面缩 聚光 气 ; ( ) 非光 气 。 1 2
门提供 苯 酚 和丙 酮 除 了主要 产 品 Ma oo 。 kln 品牌 外 .拜 耳 公 司 的 P 业务 向前 整 合 到 P 薄 膜 和 C C P C板 材 该 公 司是继 S B C 公 司之后 第 二 大 P A I C 玻 璃 和 板 材生 产 商 。拜 耳 公 司 的策 略 是 ,横跨 世 界 主 要 经 济 地 区 , 即美 国 、欧 洲 ( 国 和 比利 德 时) 、中 国和远 东 ( 国 ) 泰 ,拥 有 5个 聚碳 酸 酯 聚 合 ( 状 产 品 )基 地 和一 些 复 合 装 置 。拜 耳 公 司 粒 聚碳 酸酯 生产 能力 占全 球市 场 的大约 2 %[。 9 3 ]

2023年聚碳酸酯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聚碳酸酯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聚碳酸酯行业市场环境分析聚碳酸酯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良的透明性、高强度、耐高温、耐化学腐蚀等特点,应用广泛,包括电子、汽车、建筑、包装等领域。

该行业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增加,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下面将对聚碳酸酯行业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一、行业市场规模聚碳酸酯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18年全球聚碳酸酯市场的总产值已经超过15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50亿美元。

在国内市场方面,聚碳酸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如电子电气、汽车、建筑、医疗等领域,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聚碳酸酯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二、行业市场竞争目前国内聚碳酸酯市场的主要竞争者是外资企业和本土企业。

外资企业如Bayer、GE、Sabic等具有先进技术和资本优势,拥有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更广泛的市场占有率。

而本土企业则有当地市场了解的优势,如松下、LG等。

三、行业发展趋势1. 环保发展趋势由于聚碳酸酯对环境的影响,未来这一行业的发展必须符合环保要求。

聚碳酸酯生产过程所需的有机溶剂以及该材料的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是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

2. 标准化趋势在国内,聚碳酸酯的行业标准还未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行业标准,实现标准化生产。

正规化的行业标准实现后将有利于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3. 创新发展趋势聚碳酸酯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汽车等领域,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聚碳酸酯也需要不断创新,满足市场的需求。

四、市场机遇在国内市场方面,聚碳酸酯行业市场机遇较大。

据统计,中国聚碳酸酯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消费量逐年增加。

未来随着国内的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聚碳酸酯的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

总之,聚碳酸酯行业目前市场环境发展良好,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行业内的企业共同合作,加强标准化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聚碳酸酯国内外生产技术及市场消费分析

聚碳酸酯国内外生产技术及市场消费分析

聚碳酸酯国内外生产技术及市场消费分析聚碳酸酯国内外生产技术及市场消费分析一、前言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缩写为PC)是一种无味、无臭、无毒、透明的无定形热塑性材料,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包括有脂肪族、脂环族、芳香族及脂肪族-芳香族类聚碳酸酯,其中仅双酚A型芳香族聚碳酸酯获工业化生产。

由于PC结构中包含了柔性的碳酸酯链与刚性的苯环,因此具有突出的抗冲击性能、耐蠕变性能,具有较高的抗张强度、抗弯强度、伸长率、刚性,并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寒性,可在-100~140℃温度内使用,电性能优良,吸水率低,透光性好,可见光的透过率可达90%左右。

PC还可与其它聚合物共混形成合金,性能可进一步改善。

聚碳酸酯按功能特性可分通用、透明、医药、食品、阻燃、耐热、耐候、润滑、玻璃纤维增强、无机物填充、电磁屏蔽、抗静电等品级及复合品级,各品级又可分为更多牌号。

聚碳酸酯应用与开发正向高复合、多功能、专用化、系列化方面发展,已推出了光盘、汽车、办公设备、箱体、包装、医药、照明、薄膜级等多种产品。

二、聚碳酸酯的生产技术国外PC的早期工业化生产方法有酯交换法和溶液光气法两种,现在已基本不再使用。

目前工业上采用的主要生产方法是界面光气法,由于光气毒性大,同时溶剂二氯甲烷对环境污染严重,故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光气法工艺发展迅速。

现将几种主要工艺介绍如下:1、酯交换法:以苯酚为原料,经界面光气化反应制备碳酸二苯酯。

碳酸二苯酯再在催化剂(如卤化锂、氢氧化锂、卤化铝锂及氢氧化硼等)、添加剂等存在下与双酚A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低聚物,进一步缩聚得到PC产品。

该法生产成本比界面光气法低,但存在的一些缺陷阻碍了其工业化应用。

目前拜耳公司仍在对该工艺继续进行研究,试图用电解法从副产物氯化钠中回收氯,并将氯循环用于制光气。

2、溶液光气法:将光气引入含双酚A和酸接受剂(如氢氧化钙、三乙胺及对叔丁基酚)的二氯甲烷溶剂中反应,然后将聚合物从溶液中分出。

聚碳酸酯市场分析 (一)

聚碳酸酯市场分析 (一)

聚碳酸酯市场分析 (一)
聚碳酸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高性能材料,具有高透明度、高强度、高耐热性和良好的加工性能等特点。

以下是关于聚碳酸酯市场的分析。

一、市场规模
据统计,聚碳酸酯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稳定增长。

预计到2025年,聚碳酸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86.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1%。

二、市场应用
聚碳酸酯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医疗、建筑等领域。

其中,电子行业是聚碳酸酯的最大应用领域之一,占据市场份额的43%。

其次是汽车行业,占据市场份额的21%。

三、市场地区
目前,亚太地区是聚碳酸酯市场的最大地区。

亚太地区的高需求主要来自于电子和汽车行业。

其次是北美市场和欧洲市场,这两个地区的需求增长主要来自于建筑和医疗领域。

四、市场竞争
聚碳酸酯市场是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

目前,市场上的主要厂商有拜耳、山田化学工业、LG化学、萨伊塔赛、日本三菱化学等。

这些公司通过产品创新和技术提升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

五、市场趋势
未来,聚碳酸酯市场将呈现以下趋势:
1.市场需求向高性能产品转移。

市场需求将逐渐向高性能、高附加值的聚碳酸酯产品转移。

2.生物基聚碳酸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生物基聚碳酸酯具有环保、可降解等特点,未来将得到更多应用。

3.高分子复合材料将成为聚碳酸酯市场的热点。

高分子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应用前景,将成为聚碳酸酯市场的热点领域。

总之,聚碳酸酯市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将持续增长。

厂商应抓住市场趋势,不断提高产品性能和附加值,以满足市场需求。

聚碳酸酯的国内外市场现状与前景

聚碳酸酯的国内外市场现状与前景
日本帝 人外 , 亚洲 企 业生产 能 力均 在
6.万 a / 以下 。 2 T年
据P C业 内人 士的估计 , 全球市场
对P C的需 求每年将 以8 ~1 %的速 % 0
率 增长 , 仅在北美地 区 , 每年 的用量就
接 近1 0 万吨 。 0 发展中国家需 求增长更
快 , 管亚 洲金融 危机 减缓 了聚碳 酸 尽 酯 的消费增长速度 , 亚太地区( 日 但 除 本外 ) 增速仍 可达 1 % ~1 0 。 计 5% 预 2 0 年 的增长率仍 能达 到6 ~7 , 07 % % 届 时最 大 的消费 领域 是 光盘 的 生产 。 基 于 新 的DV D光 盘其 存 储 能力 显著 增强 已被 广大 电子产 品公 司 看好 , 市
在宇宙飞船 上则采 用了数百个不 同构 型并 由玻璃 纤维增强 的聚碳酸酯 部件 及 宇航 员 的防 护用 品等 ; 由于 聚碳酸
酯 制 品具 有质 量轻 , 抗冲 击和 透 明性 好 , 热水 和腐蚀 性 溶液 洗涤 处理 时 用
等特 点 。 在光 学透 镜领 域 占有极 其重
要 的位置 : 用光 学级 聚碳 酸酯 制作 采 的 光学透 镜不 仅可 用 于 照相机 、 显微
照 明系统 、 仪表板 、 加热板 、 除霜器及聚 碳酸 酯合金 制的保险杠等 ; 由于聚碳酸 酯制 品可经 受蒸汽 、 清洗剂 、 加热 和大
不 变形 且保 持透 明 的优 点 , 目前 一些
领 域P C瓶 已完全 取代玻 璃瓶 。
由于 聚碳 酸酯 在较 宽 的温度 、 湿 度 范 围 内 具有 良好 而 恒定 的 电绝 缘 性, 同时。 良好 的难 燃性和尺寸稳 定性
场前景 十分 广 阔。 电子 产 品生产企 据

聚碳酸酯研究进展及市场分析

聚碳酸酯研究进展及市场分析

介 绍 了最碳 酸醇的蛄构、 性能、 台成工 艺进展厦应 用范 围, 分析 了国 内外 产需曲志, 并对我 国最蕞酸蓐发
聚碳酸酯 旨成工艺 市场
展 现 状 提 出 了部 分建 议 。
Re e r h Adv n e nd M a k tAna y i o l c r o t sa c a c sa r e l s s f r Po y a b na e
维普资讯
聚碳 酸 酯 研 究进 展 厦 市 场 分 析 / 东 贤等 王
・ 5・ 6
聚 碳酸 酯 研 究进 展 及市 场 分析
王 东贤 亢 茂青 王 心 葵
( 中国科学院 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太原 0 0 0 ) 3 0 1 摘要
关 键 词
he S r w t S g o h
Ke y wor ds
p lc r o a e s n h ssm ak t o y a b n t ,y t e i , r e
0 概 述
聚 碳 酸 酯 是 相 应 于 碳 酸 的 聚 酯 的 总 称 , 主 链 上 含 有 指
1 P C的 结 构 、 能 及 其 相 互 关 系 ] 性
聚碳酸酯于 15 9 4年 由德 国拜 耳 公 司 首 先 研 制 开 发 成 功 , 并于 15 8年 实 现 了工 业 化生 产 它 以 其 所特 有 性 能 , 9 如优 异
的耐 冲击性能 、 电性 能 、 介 阻燃性 、 透明性 、 耐紫 外辐 射性 以及 自熄 性 、 易增强 、 无毒卫 生、 能着色 、 良好的 性能/ 价格 比和 可 化学 修饰物 理改性潜 力 , 速实现 了全 球性商 品化 生产【。 迅 0多年来 , 聚碳酸酯 生产 技术 日臻完 善 , 生产能 力不断增加 ,

聚碳酸酯的技术发展及国内外市场分析

聚碳酸酯的技术发展及国内外市场分析

原 美 国 G 公 司推 出 了环 状 低 聚 E 物 开 环 聚 合 新 工 艺 , 不 仅 改 善 了 产 品 的 加 工 性 能 , 而 且 成 本 有 所 降 低 ,其 关 键 步 骤 是 制 备 环 状 低 聚 物 。 双 酚 A 与 光 气 反 应 生 成 双 酚 A一 双 氯 甲 酸 酯 , 经 水 解 缩 合 生 成 环 状 低 聚 物 ,再 进 一 步 缩 合 即 得 产 品 PC。 此 工 艺 比 间 内可 制 得 比传 统 产 品分 子 量高 1 0倍 的 PC 产 品 。
系 统 、 太 阳 能 采集 系 统 、高 清 晰大 型
电视 屏 幕 、纺 织 品 中可 进 行 织 物 材 料 识 别 的 芯 片 标记 纤维 等 一 些 全 新 的领 域 都 少 不 了 PC 材 料 的 身 影 , PC 制 品 正 在 为 各 行 各 业 作 出 贡 献 , 其 应 用 潜 力还 将 得 到 进 一 步 的开 发 。
工 艺 和 技 术 的提 高 ,PC材 料 在 性 能
完 善 和 个 性 化 设 计 方 面 取 得 了 更 快 的 进 展 ,PC 制 品 的 应 用 已 渗 透 到 建 筑 、
医学 、服 装 、光 盘 片 、汽 车 材 料 、建 筑 材料 、包 装 材 料 、宽 波 透 光 的 光 学
后 处 理 工 艺 的 主 要 改 进 是 开 发 出
酯 ,从 而有 效 地 降 低 生 产成 本 。
该 工 艺 为 “ 色 工 艺 ” 具 有 全 绿 , 封 闭 、 无 副 产 物 、基 本 无 污 染 等 特 点 ,从 根 本 上 摆 脱 了 有 毒 原 料 光 气 , 而且碳 酸二苯酯 的纯 度进一 步提高 , 对 聚 合 更 有 利 , 是 PC 工 艺 的 发 展 方 向 , 将 在 未 来 PC 生 产 中 逐 渐 占 据 主 导 地 位 。 该 工 艺 存 在 的 问 题 是 ,在 反 应 条 件 下 聚 合 物 倾 向 于 重 排 , 并 生 成 支 链 芳 基 酮 。 当 支 链 芳 基 酮 在 P 内 C 的 浓度 达 20 5 0~ 3 0 p m 时 , 会 导 00p

聚碳酸酯的技术与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聚碳酸酯的技术与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量 好 . 光 气 法 路 线 投 资 大 , 产 过 程 中 排 放 二 氯 但 生
甲烷被 怀疑致 癌 , 同时 C C O 1为剧毒 产品 , 险性 危 极大 ,世 界各 国家对 C C: O 1的生产与应 用都 有着
非 常 严 格 的法 律 规 定 和 限 制 。
12 非 光 气 法 .
中 图 分 类 号 : T 4  ̄ 4 Q 32.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聚 碳 酸 酯 ( C) 在 分 子 链 中 含 有 碳 酸 酯 基 P 是
112 直 接 光 气 法 ..
( 0 0 0 ) 一类 高分 子 聚合物 总称 , 据 R 一 R C 一 的 根 基 的 种类 不 同 , 以分 为脂 肪 族 P 、 环 族 P 、 可 C脂 C 芳 香 族 P 。工 业 上 最 具 有 实 用 价 值 的 双 酚 A( P C B A)
综 述
合成树脂 及塑料,0 ,82 7 2 12( :6 1 )
CHI NA YNTHET C S I RES N I AND PLAS CS TI
聚 碳 酸酯 的技 术 与 市场 现 状 及 发 展 趋 势
徐 振 发 . 刚 肖
( 国石 油 化 工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天津 分公 司化 工 部 , 津 3 0 7 ) 中 天 0 2 1
CO 一 , EO— H 法 的 主 要 原 料 有 CO , O, C OH 2E P OH, 酮 ( E) 主 要 产 品 有 P 和 乙 二 醇 h 丙 AC , C
11 .. 间 接 光 气 法 1 间接光气 法 , 称酯 交换熔融缩 聚法 。 又 以苯 酚
( G) 该 法生 产 的 P ME C纯度 高 、 性能好 、 明性 透 好. 而且投 资 比光 气法节 省 3 % 以上 。主要反 应 0

聚碳酸酯的国内外市场分析

聚碳酸酯的国内外市场分析

聚碳酸酯的国内外市场分析摘要:聚碳酸酯是一种广泛用途的高性能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稳定性。

本文对聚碳酸酯在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应用领域、发展趋势以及竞争态势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和市场推广提供参考。

1. 引言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是一种聚合物材料,由碳酸酯结构单元通过聚合反应合成而成。

聚碳酸酯具有高强度、透明度好、阻燃性能高、优异的耐热性和电绝缘性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制造、建筑和包装等领域。

2. 国内市场分析2.1 需求状况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工程塑料的需求日益增长。

聚碳酸酯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在电子电器、建筑材料和汽车制造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特别是家电行业的快速发展,聚碳酸酯在制造电视外壳、机器人零部件和电子设备中的应用逐渐增加。

2.2 应用领域在国内市场,聚碳酸酯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 电子电器:聚碳酸酯在电视外壳、手机壳、电脑电器配件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其优异的透明度和耐热性能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 建筑材料:由于聚碳酸酯的耐候性能和阻燃性能优异,广泛用于建筑外墙、隔热材料和采光顶的制造。

- 汽车制造:聚碳酸酯在汽车行业中主要用于车灯、汽车内饰件和汽车外壳等方面,其高强度和优异的透明度是其应用的关键因素。

2.3 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国内制造业的升级和消费需求的变化,聚碳酸酯市场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智能家居市场的崛起:随着智能家电市场的快速增长,对耐热性、电绝缘性和优异透明度要求的增加,聚碳酸酯在智能家居设备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国内外聚碳酸酯的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国内外聚碳酸酯的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三、发展趋势
1、行业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聚碳酸酯的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扩大。未来,聚碳酸酯 在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国内 聚碳酸酯行业将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快实 现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2、市场前景
在全球范围内,聚碳酸酯的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特别是在亚太地区, 由于电子、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聚碳酸酯的需求将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在国内市场,随着经济的复苏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聚碳酸酯的需求也将保持稳定 增长。
国内外聚碳酸酯的供需现状及发展 前景分析
01 一、背景介绍
目录
02 二、供需现状
03 三、发展趋势
04 四、关键问题研究
05 五、结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聚碳酸酯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耐寒性、 透明性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本次演示将围绕聚碳酸酯的供需现状及发 展前景进行分析,旨在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谢谢观看
一、背景介绍
聚碳酸酯是一种由碳酸酯类单体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与其他塑料相比, 聚碳酸酯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热性、耐寒性和抗冲击性能,而且易于加工和成型。 因此,聚碳酸酯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汽车、电子、包装、医疗器械、 航空航天等。
二、供需现状
1、市场供应情况
目前,全球聚碳酸酯的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几家大型跨国企业,如德国的 BASF、美国的GE、日本的积水等。其中,BASF是全球最大的聚碳酸酯生产商,其 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近1/3。国内聚碳酸酯生产企业在近年来也有很大的发展, 但总体产能仍相对较小。
3、政策、环境等因素对聚碳酸 酯供需的影响

_聚碳酸酯生产技术进展及市场分析

_聚碳酸酯生产技术进展及市场分析

艺。
1.1.1 光气法
光气法因缩聚反应是在有机相和 无 机 相 的 界面进行 的,故 有名 界面 缩聚 法,它 首先 由 GE 和 拜 耳(Bayer)公司 在 1958 年实现了工业化。
针对原来生产工艺中存在的光气 法 阶 段 耗 时 间 较 长,且 缩聚 过 程 反 应 速率慢等缺点,人们 开发出“一步界面 缩聚”,其 特点是在反应 开始时加入能 加速氯甲酸酯基团与酚盐酯化反应速 率 的 催 化 剂,使 光 气 化 与 缩 聚 反 应 两 个 阶段几乎同时进行,同时结束。该 方 法的优点是在光气界面聚合制取聚碳 酸 酯 时反 应 速 度 加 快,而 且也 减 少了 双 酚 A 和 光 气 的 消 耗,同 时也 避 免了 双 酚 A 钠盐在碱性介质中的氧化分解现 象,从而使产品质量得到提高。
TECHNOLOGY FORUM
聚 碳 酸 酯(PC)是 五 大 通 用 工 程 塑料中惟一具有良好透明性的热塑性 工程 塑料,广泛应 用于汽车部件、电子 电气、数 据 载 体、建 筑 材 料、机 械 零 件、 纺 织、办 公自动 化设 备、包 装 业、运 动 器 械、医 疗保 健、航 空 航 天、电子计算 机、光 盘 和 家 庭 用品 等 领 域 。
1.1.2 熔融酯交换缩聚法
熔融酯交换缩聚法是一种间接光 气 法工 艺,其 两 种反 应单体分 别 是 双 酚 A 和 碳 酸二 苯 酯(DPC)。碳 酸二 苯 酯 和 双 酚 A 在 催 化 剂 的 作用 下,先 进 行 酯 交 换 反 应,由于 酯 交 换 反 应 过 程 为 可 逆平 衡反 应,在 反 应 过 程 中不 断 除
得比传统产品分子量高 10 倍的聚碳酸 酯 产 品,并且 不 会 带 来 低 分 子 量 副 产 物,不需要后处理,分 子量的控制在一 定 程 度 上与 催 化 剂 的用量 成 反 比,可 以 实 现 聚 合和 成 型 的 一 体 化,在 螺 杆 内 或 模 具 内 进 行 开 环 聚 合,直 接 成 为高 相 对分 子质 量 聚 碳 酸 酯 制 品,避 免了高 相 对分 子质 量 聚 碳 酸 酯 成 型 时 熔体 粘 度 高,流 动 率 小,加 工 温 度 高 所 带 来 的 加工方面的问题。

聚碳酸酯的技术发展及国内外市场分析

聚碳酸酯的技术发展及国内外市场分析

聚碳酸酯的技术发展及国内外市场分析摘要:介绍了聚碳酸酯(PC)技术进展现状,特别介绍了中国聚碳酸酯研发历程和研发现状,并对改性技术方向做了介绍。

对世界聚碳酸酯市场进行了深度分析,对中国市场进行了展望,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聚碳酸酯技术进展聚碳酸酯(PC)是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抗热性、抗震及加工性能好、有极好的形状和颜色稳定性的透明树脂。

它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以掺混物和合金方式使用,在六大工程塑料中消费量仅次于聚酰胺(P A)。

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PC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近年来由于生产工艺和技术的提高,PC材料在性能完善和个性化设计方面取得了更快的进展,PC制品的应用已渗透到建筑、医学、服装、光盘片、汽车材料、建筑材料、包装材料、宽波透光的光学器械等行业之中,正在迅速改善和提升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关于PC新用途的研究报告也不断问世,如,原美国GE全球研究公司推出了一种新的基片技术,可用于柔性有机光发射二极管(OLED);英国塑料电子产品开发商Plastic Logic公司开发了25.4cm的柔性有机基体显示器材;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光伏发电是聚碳酸酯又一个增长中的应用领域;随着首支耐高压的PC针剂管的问世,PC的应用领域更加广阔了。

PC可制成用于心脏搭桥手术的充氧器外壳,PC 还被用于做肾透析时的贮血池及过滤器外壳,其高透明度可以保证血液流通的快速检查,这使透析变得简单实用。

除此之外,游泳池底部的自照明系统、太阳能采集系统、高清晰大型电视屏幕、纺织品中可进行织物材料识别的芯片标记纤维等一些全新的领域都少不了PC材料的身影,PC制品正在为各行各业作出贡献,其应用潜力还将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1 技术进展目前,国际上聚碳酸酯工业化生产技术主要有三种:光气化界面缩聚法(简称光气法)、酯交换熔融缩聚法(简称酯交换法,也称本体缩聚法)和非光气法。

1.1 聚碳酸酯生产路线(1)溶液光气法以光气和双酚A为原料,在碱性水溶液和二氯甲烷(或二氯乙烷)溶剂中进行界面缩聚,得到的PC胶液经洗涤、沉淀、干燥、挤出造粒等工序制得PC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碳酸酯(PC)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中惟一具有良好透明性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突出的抗冲击、耐蠕变性能,较高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刚性,并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耐寒性,很高的电绝缘性、阻燃性以及抗紫外线和耐老化性能。

此外,聚碳酸酯密度低,容易加工成型。

可与其他树脂共混形成共混物或合金,进而改善其抗溶剂性和耐磨性较差的缺点,使之性能更加完善,能够适应多种特性应用领域对成本和性能的要求。

广泛应用于汽车部件、电子电气、数据载体、建筑材料、机械零件、纺织、办公自动化设备、包装业、运动器械、医疗保健、航空航天、电子计算机、光盘和家庭用品等领域。

1聚碳酸酯生产技术进展1.1生产技术现状1898年,Einhom采用对苯二酚和间苯二酚在吡啶溶液中进行光气化反应,首次合成聚碳酸酯,1958年德国拜耳公司首先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在聚碳酸酯合成工艺的发展历程中,出现过很多合成方法,如低温溶液缩聚法、高温溶液缩聚法、吡啶法、部分吡啶法、界面缩聚光气法、熔融酯交换缩聚法、固相缩聚法等。

目前,可用于工业规模生产的方法主要有界面缩聚法(又名光气法)和熔融酯交换缩聚法和非光气熔融酯交换缩聚法等3种合成工艺。

1.1.1光气法光气法因缩聚反应是在有机相和无机相的界面进行的,故又称界面缩聚法,它首先由GE和拜耳公司在1958年实现了工业化。

光气法是以二氯甲烷和水的悬浊液作为聚合溶剂,用双酚A、氢氧化钠和光气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最后经过分离出有机相进而得到聚碳酸酯。

光气法合成聚碳酸酯的单体式双酚A钠盐和光气。

双酚A的钠盐由双酚A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得。

按照缩聚反应的发生阶段,光气法可分为二步界面缩聚和一步界面缩聚两种方法。

二步缩聚法是传统的界面缩聚法,该方法分光气化和缩聚两步进行。

将双酚A的钠盐溶液送入光气反应釜,以二氯甲烷为溶剂,通入光气,光气溶于二氯甲烷中形成有机相,和无机相双酚A的钠盐溶液在两相界面进行反应生成低分子量的聚碳酸酯(光气化阶段),然后加入催化剂(一般为三乙胺)和氢氧化钠,低分子量聚碳酸酯再经过缩聚得到高分子量的聚碳酸酯(缩聚阶段)。

反应在25℃~42℃和接近常压的条件下进行,产物为多相混合物。

聚碳酸酯进入有机相被溶解,氢氧化钠、双酚A钠盐及副产物氯化钠溶解于无机相。

有机相经洗涤、脱盐、脱溶剂、沉淀、干燥等纯化工序后得到聚碳酸酯粉末状,再经挤出造粒得到聚碳酸酯树脂。

针对原来生产工艺中存在的光气法阶段耗时较长,且缩聚过程反应速率慢等缺点,人们开发出“一步界面缩聚”工艺。

其特点是在反应开始时加入能加速氯甲酸酯基团与酚盐酯化反应速率的催化剂,使光气化与缩聚反应两个阶段几乎同时进行,同时结束。

该方法的优点是在光气界面聚合制取聚碳酸酯时反应速度加快,而且减少了双酚A和光气的消耗,同时也避免了双酚A钠盐在碱性介质中的氧化分解现象,从而使产品质量得到提高。

界面缩聚工艺的优点是工艺成熟,反应在常温常压下进行,适合大规模连续生产;易制得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碳酸酯,产品相对分子量可以达到1.5×105~2.0×105;产品光学性能较好,反应条件温和,对设备要求较低,因此长期占据聚碳酸酯生产的主导地位(目前世界上约90%的聚碳酸酯采用此方法进行生产,而且部分新建装置仍然采用此工艺)。

但该工艺路线也存在以下不足:(1)聚合反应过程使用大量剧毒的光气和大量有毒易挥发的有机溶剂二化工市场◆李玉芳伍小明◆聚碳酸酯生产技术进展及国内外市场分析第38卷第4期2013年4月上海化工ShanghaiChemicalIndustry31··氯甲烷,需要进行后处理,且清洗和纯化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对环境造成危害;(2)反应中产生的氯化钠溶液会腐蚀反应设备,进而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3)副产物难以从聚合物中除去,导致生产的聚碳酸钠产品含有卤素类杂质,进而影响产品的性能。

1.1.2熔融酯交换缩聚法熔融酯交换缩聚法是一种间接光气法工艺,其两种反应单体分别是双酚A和碳酸二苯酯(DPC)。

碳酸二苯酯和双酚A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先进行酯交换反应,由于酯交换反应过程为可逆平衡反应,在反应过程中不断除去小分子苯酚,以使反应向酯交换反应的正反应方向进行。

在缩聚反应过程中,在高温、高真空、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不断除去碳酸二苯酯,使聚合物黏度逐渐升高,当搅拌功率达到一定值时,熔体聚合物直接从缩聚反应器中挤压成条,经切粒机切粒后形成聚碳酸酯树脂。

该工艺使用多釜进行串联,操作简单,不使用溶剂,基本无污染,生产成本较界面缩聚光气法低,但是该反应的条件为高温、高真空,聚合体系黏度较大,传热、传质困难,易生成支化结构,催化剂容易受到污染,副产品酚也难以除去,产品相对分子质量低而且光学性能较差,使得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加上搅拌、传热等问题的存在,较难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1.1.3非光气熔融酯交换缩聚法非光气熔融酯交换缩聚法的两种反应单体同样分别是双酚A和碳酸二苯酯,只不过此种方法的碳酸二苯酯的合成不需要光气等有毒物质,而是以甲醇、一氧化碳、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经氧化、羰基化等反应合成碳酸二甲酯(DMC);或由二氧化碳、环氧乙烷合成碳酸亚乙酯,碳酸亚乙酯再与甲醇反应生成碳酸二甲酯。

碳酸二甲酯再与双酚A发生酯交换反应生产低聚物,然后再进行缩聚反应生成聚碳酸酯。

该工艺的优点是从根本上摆脱了有毒原料光气,基本上无污染,属于环保型生产工艺,在生产过程中苯酚可循环用于碳酸二苯酯的制备,降低了生产成本;不需要干燥和洗涤,减少了投资,副产物较少,同时提高了碳酸二苯酯的纯度;产品纯度较高、光学性能好、透明度高,更适合于高附加值光盘等产品的应用,是今后聚碳酸酯生产工艺的发展方向。

该工艺的不足之处是生产设备需要耐高温、耐高真空,在反应过程中聚合物倾向于重排,易生成支链的芳基酮类化合物,这种支链物质在聚碳酸酯内的浓度高达2.5×10-3~3×10-3,使产品延度降低,流变性变差,在某些范围内限制了其最终用途。

1.2新工艺技术的研发及应用近年来,为了获得高品质或者特殊功能的聚碳酸酯产品,加上人们环保意识的日趋增强和各国环保机构对光气越来越严格的使用限制,世界各大聚碳酸酯生产厂商不仅进一步改进现有生产方法,还开发出其它新的合成方法及工艺。

1.2.1现有非光气法的改进在传统的界面缩聚光气法中,后处理工艺繁杂,始终是困扰该行业的难题。

沉析法后处理工艺是将蒸发与沉析相结合,并配之以排气式挤出机的工艺路线,即将溶有聚碳酸酯的二氯甲烷溶液与甲苯蒸气以逆流方式在汽提塔去除沸点较低的二氯甲烷。

由于聚碳酸酯只微溶于甲苯。

二氯甲烷去除后,便得到聚碳酸酯与甲苯的浆料。

经过薄膜蒸发可得到聚碳酸酯质量分数大于80%的聚碳酸酯-甲苯混合物,然后直接送入排气式挤出机脱净残余的甲苯,共挤出造粒,从而有效地简化了后处理工艺。

沉析法的优点是可以借助溶剂和沉析剂除去可溶性杂质,对树脂有提纯作用,可提高树脂的质量。

1.2.2GE公司的开环聚合新技术GE公司开发出了环状低聚物开环聚合新工艺,其关键步骤是制备环状低聚物,双酚A与光气发生光气化反应生成二氯甲酸酯的聚体混合物,然后再闭环生成低分子量的环状聚碳酸酯齐聚物,最后环状齐聚物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开环聚合得到聚碳酸酯产品。

此工艺为活性聚合,聚合工艺简单,反应速度快,可在短时间内制得比传统产品分子量高10倍的聚碳酸酯产品,并且不会带来低分子量副产物,不需要后处理,分子量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与催化剂的用量成反比,可以实现聚合和成型的一体化,在螺杆内或模具内进行开环聚合,直接成为高相对分子质量聚碳酸酯制品,避免了高相对分子质量聚碳酸酯成型时熔体黏度高、流动率小、加工温度高所带来的加工方面问题。

1.2.3LG化学公司技术LG化学公司开发出了非光气法制取聚碳酸酯的新工艺技术。

该法与其他替代方法相比,只需很少几个步骤和很少的设备。

该工艺使用新催化剂以及聚合和结晶组合工艺,可减少投资费用70%。

LG化学工艺采用碳酸二甲酯和苯酚的反应蒸馏生成碳酸上海化工第38卷32··二苯酯,然后采用专用催化剂在单一反应器中,使碳酸二苯酯与双酚A熔融缩聚并结晶。

LG化学公司已在2kg/h装置中验证了新工艺,生产的无色聚碳酸酯透明度为98%,并且与其他方法制造的聚碳酸酯有相似的加工性能。

公司估算,6万t/a装置的投资费用将低于1亿美元,而采用其他路线的装置需要2.5亿美元。

LG化学公司已考虑进行技术转让,或组建合资企业将其推向商业化。

1.2.4双酚A直接氧化羰基化合成方法以双酚A为原料,选择VIIIB族金属(如钯)或其化合物为主催化剂,配合无机(如Se、Co)和有机(三联吡啶、喹啉、醌等)助催化剂,并选择性地加入有机稀释剂,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通入CO和氧气进行羰基化反应而得到聚碳酸酯。

据报道,日本国家材料和化学研究所已经用直接羰基化法成功合成了分子量为5000的聚碳酸酯,该预聚体进一步聚合可制得商业级聚碳酸酯。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人员采用钯系杂多酸氧化还原体系氧化羰基化双酚A和一氧化碳,直接合成了重均分子量为2450的聚碳酸酯。

同时探索了杂多酸和杂多酸的四丁基铵盐对双酚A氧化羰基化直接合成聚碳酸酯的促进作用。

双酚A羰基化直接合成聚碳酸酯工艺具有毒性小、无污染、产量质量高、工艺流程短等优点,是目前世界各国争相研究的热点,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技术。

1.2.5固相缩聚法固相缩聚反应分两步进行。

双酚A和碳酸二苯酯在催化剂以及加热减压条件下,发生酯交换和缩聚反应生成带有活性端基的预聚物,然后该预聚物在催化剂存在下,在保持固体状态下进行固相缩聚得到高分子量结晶的聚碳酸酯。

1.2.6三光气界面缩聚法此法采用三光气(BTC)替代光气合成双酚A型聚碳酸酯。

以双酚A和三光气为单体,在水/二氯甲烷两相体系中,通过界面缩聚的方法合成高分子质量的聚碳酸酯,此法可制得超过高分子量的聚碳酸酯。

1.2.7超临界流体法超临界二氧化碳具有气体的扩散性和液体的溶解能力,是苯酚的优良溶剂。

对于双酚A和碳酸二苯酯反应所产生的副产物———苯酚,超临界二氧化碳能有效地将其扩散到聚碳酸酯中,减少污染。

针对聚碳酸酯合成工艺路线存在的缺点,华东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探索出了由双酚A和碳酸二苯酯合成聚碳酸酯的新工艺路线。

2世界聚碳酸酯的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2.1生产现状目前,世界聚碳酸酯工业的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生产更加集中和垄断,德国拜耳、沙特沙伯基础创新塑料公司、美国陶氏、日本帝人以及三菱工程塑料等公司控制着世界聚碳酸酯的生产与市场;二是亚洲发展迅速,中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需求的不断增加,导致世界著名聚碳酸酯生产商纷纷到亚洲投资建厂,亚洲已经成为世界聚碳酸酯生产发展的中心;三是生产朝着绿色环保方向发展,聚碳酸酯合金等新产品不断涌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