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市场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菱集团公司包括三菱化学公司 (MCC)、 三 菱 气 体 化 学 公 司 (MGC) 和 三 菱 工 程 塑 料 公 司 (MEP)。 1994 年, 三菱化学公司和三菱气体化学
第8期
王 俐: 聚碳酸酯市场分析
·35·
公 司 (50% / 50%) 合 资 组 建 三 菱 工 程 塑 料 公 司 , MEP 出售包括聚碳酸酯的各种工程塑料, 重点是 日本器具、 汽车公司和出口市场。 三菱集团公司 以 302 kt / a 的 PC 产 能 而 跃 居 为 世 界 第 五 大 PC 生产商, 2011 年占世界产能的 5%。
另一家合资企业由中国石化集团公司 (SINOPEC) 和三菱集团公司构成。 日本 PCL 投资 公司其中 (其中三菱化学公司占 80%, 三菱工程 塑料公司占 20%) 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双方各占 50%股份。 该合资企业在我国上海漕泾建设 60 kt / a PC 装置, 于 2011 年秋季投产。 中国石化集团公 司-三菱化学公司合资企业还建设产能 150 kt / a 的 双酚 A 装置。 总投资近 3 亿美元。 该聚碳酸酯装 置采用三菱专有的非光气熔融酯化工艺[3]。
230
(1)
(1)
印度
Bayer
100
(1)
注: (1) 界面缩聚光气; (2) 非光气。
商 生 产 能 力 [2]。 1.1.1 拜耳公司
拜耳公司一直在大规模地扩张其全球市场的 聚 碳 酸 酯 业 务 。 该 公 司 已 于 1998 年 末 将 美 国 得 州贝汤 (Baytwon) 的 PC 产 能 增 至 180 kt / a, 并 于 2005 年扩增至 350 kt / a。 过去几年, 该公司一 直在大幅提高其亚洲 PC 树脂产能。 1999 年拜耳
2010 年 6 月 , 陶 氏 将 斯 泰 隆 (Styron) 出 售 予本恩资本 (Bain Capital)。 同年 10 月, 斯泰隆 宣布收购陶氏化学公司在原住友陶氏有限公司 50% 的 股 份 。 新 公 司 将 继 续 使 用 CALlBRE 聚 碳 酸酯树脂和 SDPOLYCA 树脂两个品牌, 为客户和 市场提供聚碳酸酯产品。 1.1.5 三菱集团公司
从事化工情报调研工作。
·34·
化学工业 CHEMICAL INDUSTRY
2012 年 第 30 卷
拜 耳 公 司 目 前 是 世 界 最 大 的 PC 生 产 商 , 还 是欧洲和北美的市场领导者。 拜耳向后整合如欧 洲 的 Krefeld 和 Antwerpen、 美 国 得 州 贝 汤 (Baytwon) 以 及 亚 洲 的 我 国 上 海 漕 泾 和 泰 国 马 塔 府 , 都 有 双 酚 A (BPA) 生 产 装 置 ; 由 第 三 方 专 门提供苯酚和丙酮。 除了主要产品 Makolon○R 品牌 外 , 拜 耳 公 司 的 PC 业 务 向 前 整 合 到 PC 薄 膜 和 PC 板材。 该公司是继 SABIC 公司之后第二大 PC 玻璃和板材生产商。 拜耳公司的策略是, 横跨世 界主要经济地区, 即美国、 欧洲 (德国和比利 时)、 中国和远东 (泰国), 拥有 5 个聚碳酸酯聚 合 (粒状产品) 基地和一些复合装置, 拜耳公司 聚碳酸酯生产能力占全球市场的大约 29%[3]。 1.1.2 SABIC 创新塑料公司 (SABIC IP)
第 30 卷 第 8 期 2012 年 8 月
化学工业 CHEMICAL INDUSTRY
市场及趋势
聚碳酸酯市场分析
王俐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北京 100013)
摘 要: 介绍了国内外聚碳酸酯生产商、 市场供需状况及消费结构, 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聚碳酸酯; 市场调查; 市场需求分析
三菱集团公司拥有 2 家亚洲合资企业。 三洋 电器集团在韩国全州有 110 kt / a 的 PC 能力 (三菱 工程塑料公司和三洋电器集团各占 50%股份), 于 1991 年投产; 泰国聚碳酸酯公司在泰国马塔府有 160 kt / a 的 PC 能力 [三菱集团公司 (其中包括三 菱工程塑料公司占 60%、 三菱化学公司占 5%、 三 菱气体化学公司占 5%) 占 70%, TOA 增塑剂工业 公司占 30%], 于 1998 年投产。
文章编号:1673-9647 (2012) 8-0033-06
中图分类号:TQ323.4+1
文献标识码:A
·33·
1 世界市场
1.1 主要生产公司及其生产能力 2011 年 全 世 界 聚 碳 酸 酯 (PC) 的 总 生 产 能
力 约 为 4.5 Mt / a, 主要生产厂商有德国拜耳公司 (Bayer)、 沙特沙比克创新塑料公司 (SABIP)、 日本
此外, 三菱化学还宣布对石油化工业务进行 重组, 退出己内酰胺和苯乙烯单体业务, 幷与帝 斯曼交换聚碳酸酯和尼龙业务, 三菱化学获得帝 斯曼公司的 Xantar○R 聚碳酸酯业务。 1.1.6 其他
公司在泰国建一套聚碳酸酯生产装置。 该公司在 我国建一套 100 kt / a PC 树脂生产装置, 于 2006 年 10 月投产, 另一套 100 kt / a PC 树脂生产装置 也于 2008 年下半年投产。
收稿日期: 2012-06-07 作者简介 : 王 俐 (1961-), 女 , 北 京 市 人 , 高 级 工 程 师 , 长 期
三菱化学公司北九州 (市) 运行一套 40 kt / a 的 PC 树 脂 装 置 ; 另 一 套 60 kt / a 的 装 置 于 2008 年 3 月完工, 原定于 6 月启动, 但直到改进了原 料成本和 PC 市场环境才开 工 。 三 菱 气 体 化 学 公 司在日本有两套 PC 树脂, 原先产能 95 kt / a, 后 来又扩能 25 kt / a。
1991 年 Dow 化 学 公 司 在 德 国 Stade 建 一 套 36 kt / a CalibreBiblioteka BaiduR 品牌 PC 生产装置, 使其步拜耳、 Enichem 和 GEP (现 SABIC 创新塑料) 公司后尘 第四个 进 入 欧 洲 市 场 。 之 所 以 选 择 Stade 作 为 生 产基地, 是由于原料易得。 Dow 化学公司以后又 将其 Stade PC 产能扩大到 155 kt / a。 Dow 公司的 主要市场是包装、 板材、 汽车和耐用品 (如器件、 电 子 和 医 疗 / 手 术 用 品 )。 2004 年 Dow 化 学 公 司 热衷于在亚洲投资和创立合资企业, 但后来 (2006 年) 将其焦点 转 向 了 像 中 东 和 北 非 接 近 上 游炼油厂这样的拥有原料优势的地区, 在这些地 区通过合资企业生产基础产品以分散风险, 并将 产 品 供 应 到 离 市 场 近 的 下 游 加 工 厂 [3]。
国家及地区
厂商
美国
巴西 德国
荷兰 西班牙 比利时 俄罗斯
沙特阿拉伯 伊朗 日本
Bayer Dow SABIC 巴西聚碳酸酯 Bayer Dow SABIC SABIC Bayer Kazanorgsintez Zerya Saudi Kayam PCCI 出光石油化学 住 友 -Dow
表 1 2011 年世界主要 PC 生产企业产能
前 通 用 电 气 公 司 (GE) 是 世 界 第 二 大 的 PC 生 产 商 , 2011 年 其 生 产 能 力 约 占 世 界 产 能 的 25%。 该公司在其日 本 千 叶 市 原 和 西 班 牙 加 勒 比 的装置上采用熔融工艺工业化生产聚碳酸酯 (在 加勒比的装置有两条 130 kt / a 生产线), 而其他装 置 则 是 采 用 界 面 光 气 工 艺 来 生 产 。 2007 年 , GE 决 定 出 售 其 GE 塑 料 产 业 , 其 中 包 括 其 核 心 PC 和 PC 合金业务。 该 公 司 的 聚 碳 酸 酯 业 务 一 直 步 履艰难, 这是由于其原料成本高企 (尤其是苯), 且产能过剩的原因。 2007 年 5 月, GE 公司同意 以 116 亿美元的价格将 GE 塑料产业出 售 给 沙 特 基础工业公司 (SABIC)。 一直以来, SABIC 公司 都在试图实现业务多元化, 拓宽其乙烯衍生物以 外的产品链条。 2007 年 9 月, SABIC 公司完成对 GE 塑料产业的收购。 新公司被命名为 SABIC 创 新 塑 料 公 司 [4]。 该 公 司 将 生 产 工 程 聚 合 物 , 例 如 聚碳酸酯 (PC)、 丙 烯 腈-丁 二 烯-苯 乙 烯 共 聚 物 (ABS)、 聚 亚 苯 基 氧 化 物 、 聚 对 苯 二 甲 酸 丁 二 醇 酯 (PBT)。 SABIC 公司目前在名为沙特 Kayan 的 石 化 合 资 公 司 中 持 有 35% 的 股 份 。 该 合 资 公 司 2011 年在沙特阿拉伯建一套 260 kt / a 聚碳酸酯装 置[5]。 SABIC 创新塑料公司将销售该装置的产品。 该聚碳酸酯装置的工艺技术由旭化成公司提供。 SABIC 公 司 将 是 唯 一 的 联 产 苯 (用 来 生 产 苯 酚 ) 的重要聚碳酸酯生产商。 SABIC 创新塑料公司声 称, 其新建的装置将是世界上成本最为低廉的聚 碳酸酯装置。 1.1.3 帝人集团公司
近年来, 帝人集团公司旗下的帝人化学公司
已成为世界第三大 PC 生产商, 2011 年其生产能 力占世界产能的 9%。 该公司是亚洲最大的 PC 树 脂生产商。 该公司启动其日本松山的 120 kt / a 生 产装置后, 又将其投资转向了我国和新加坡。
日本帝人 60 kt / a 的新加坡工厂于 1999 年投 产; 经 2000—2004 年期间几次扩能, 现已扩增至 200 kt / a。 2005 年第二季度, 帝人化学公司在我国 (浙江省嘉兴) 建成第一套 50 kt / a PC 树脂装置; 第 二 套 相 同 能 力 的 装 置 又 于 2006 年 底 竣 工 ; 第 三 套 60 kt / a 装 置 2009 年 投 产 。 其 PC 树 脂 以 Panilite○R 品牌出售。 1.1.4 Dow 化学公司
帝人株式会社 (Teijin)、 美国陶氏 (Dow) 化学公司 (现 Styron)、 日本三菱集团公司 (Mitsubishi)、 LG 集 团 , 其 生 产 能 力 分 别 占 世 界 总 能 力 的 29% 、 25%、 9%、 5%、 5%、 4%, 合计占世界 PC 总能力 的 80% 以上[1]。 表 1 为 2011 年世界主要 PC 生产
(1)
(1) (1) (2) 40 kt / a 为 (2) 65 kt / a 为 (2)
中国台湾
三洋电器集团 韩国湖南石化 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奇美 / 旭化成
110
(1)
65
65
140
(2)
台化出光石化公司 (FIPC) 75
(1)
(2)
泰国
Bayer
泰国聚碳酸酯
250
(1)
160
(1)
(1)
新加坡 帝人聚碳酸酯
世 界 第 四 大 PC 生 产 商 是 Dow 化 学 公 司 , 2011 年其 生 产 能 力 占 世 界 产 能 的 5%。 该 公 司 主 要 在 3 个 地 区 生 产 PC , 其 中 包 括 在 美 国 (Freeport, 德克萨斯)、 欧洲 (Stade, 德国) 和亚 洲 ( 新 居 滨 , 日 本 和 Yeochon, 韩 国 ) 的 装 置 。 Dow 公司向后整合, 在美国 (Freeport, Texas) 和 欧洲 (Stade, 德国) 建有双酚 A 装置和其前体苯 酚 / 丙酮及光气。
kt / a
生产能力
350 109 550 50 330 170 200 280 240 95 65 260 25 50 55
工艺技术 国家及地区
厂商
生产能力 工艺技术
(1)
SABIC
45
(2)
(1)
帝人化成
120
(1)
(1)
三菱化学
40
(1)
(1)
三菱瓦斯化学
110
(1)
(1)
韩国
LG-Dow
130
第8期
王 俐: 聚碳酸酯市场分析
·35·
公 司 (50% / 50%) 合 资 组 建 三 菱 工 程 塑 料 公 司 , MEP 出售包括聚碳酸酯的各种工程塑料, 重点是 日本器具、 汽车公司和出口市场。 三菱集团公司 以 302 kt / a 的 PC 产 能 而 跃 居 为 世 界 第 五 大 PC 生产商, 2011 年占世界产能的 5%。
另一家合资企业由中国石化集团公司 (SINOPEC) 和三菱集团公司构成。 日本 PCL 投资 公司其中 (其中三菱化学公司占 80%, 三菱工程 塑料公司占 20%) 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双方各占 50%股份。 该合资企业在我国上海漕泾建设 60 kt / a PC 装置, 于 2011 年秋季投产。 中国石化集团公 司-三菱化学公司合资企业还建设产能 150 kt / a 的 双酚 A 装置。 总投资近 3 亿美元。 该聚碳酸酯装 置采用三菱专有的非光气熔融酯化工艺[3]。
230
(1)
(1)
印度
Bayer
100
(1)
注: (1) 界面缩聚光气; (2) 非光气。
商 生 产 能 力 [2]。 1.1.1 拜耳公司
拜耳公司一直在大规模地扩张其全球市场的 聚 碳 酸 酯 业 务 。 该 公 司 已 于 1998 年 末 将 美 国 得 州贝汤 (Baytwon) 的 PC 产 能 增 至 180 kt / a, 并 于 2005 年扩增至 350 kt / a。 过去几年, 该公司一 直在大幅提高其亚洲 PC 树脂产能。 1999 年拜耳
2010 年 6 月 , 陶 氏 将 斯 泰 隆 (Styron) 出 售 予本恩资本 (Bain Capital)。 同年 10 月, 斯泰隆 宣布收购陶氏化学公司在原住友陶氏有限公司 50% 的 股 份 。 新 公 司 将 继 续 使 用 CALlBRE 聚 碳 酸酯树脂和 SDPOLYCA 树脂两个品牌, 为客户和 市场提供聚碳酸酯产品。 1.1.5 三菱集团公司
从事化工情报调研工作。
·34·
化学工业 CHEMICAL INDUSTRY
2012 年 第 30 卷
拜 耳 公 司 目 前 是 世 界 最 大 的 PC 生 产 商 , 还 是欧洲和北美的市场领导者。 拜耳向后整合如欧 洲 的 Krefeld 和 Antwerpen、 美 国 得 州 贝 汤 (Baytwon) 以 及 亚 洲 的 我 国 上 海 漕 泾 和 泰 国 马 塔 府 , 都 有 双 酚 A (BPA) 生 产 装 置 ; 由 第 三 方 专 门提供苯酚和丙酮。 除了主要产品 Makolon○R 品牌 外 , 拜 耳 公 司 的 PC 业 务 向 前 整 合 到 PC 薄 膜 和 PC 板材。 该公司是继 SABIC 公司之后第二大 PC 玻璃和板材生产商。 拜耳公司的策略是, 横跨世 界主要经济地区, 即美国、 欧洲 (德国和比利 时)、 中国和远东 (泰国), 拥有 5 个聚碳酸酯聚 合 (粒状产品) 基地和一些复合装置, 拜耳公司 聚碳酸酯生产能力占全球市场的大约 29%[3]。 1.1.2 SABIC 创新塑料公司 (SABIC IP)
第 30 卷 第 8 期 2012 年 8 月
化学工业 CHEMICAL INDUSTRY
市场及趋势
聚碳酸酯市场分析
王俐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北京 100013)
摘 要: 介绍了国内外聚碳酸酯生产商、 市场供需状况及消费结构, 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聚碳酸酯; 市场调查; 市场需求分析
三菱集团公司拥有 2 家亚洲合资企业。 三洋 电器集团在韩国全州有 110 kt / a 的 PC 能力 (三菱 工程塑料公司和三洋电器集团各占 50%股份), 于 1991 年投产; 泰国聚碳酸酯公司在泰国马塔府有 160 kt / a 的 PC 能力 [三菱集团公司 (其中包括三 菱工程塑料公司占 60%、 三菱化学公司占 5%、 三 菱气体化学公司占 5%) 占 70%, TOA 增塑剂工业 公司占 30%], 于 1998 年投产。
文章编号:1673-9647 (2012) 8-0033-06
中图分类号:TQ323.4+1
文献标识码:A
·33·
1 世界市场
1.1 主要生产公司及其生产能力 2011 年 全 世 界 聚 碳 酸 酯 (PC) 的 总 生 产 能
力 约 为 4.5 Mt / a, 主要生产厂商有德国拜耳公司 (Bayer)、 沙特沙比克创新塑料公司 (SABIP)、 日本
此外, 三菱化学还宣布对石油化工业务进行 重组, 退出己内酰胺和苯乙烯单体业务, 幷与帝 斯曼交换聚碳酸酯和尼龙业务, 三菱化学获得帝 斯曼公司的 Xantar○R 聚碳酸酯业务。 1.1.6 其他
公司在泰国建一套聚碳酸酯生产装置。 该公司在 我国建一套 100 kt / a PC 树脂生产装置, 于 2006 年 10 月投产, 另一套 100 kt / a PC 树脂生产装置 也于 2008 年下半年投产。
收稿日期: 2012-06-07 作者简介 : 王 俐 (1961-), 女 , 北 京 市 人 , 高 级 工 程 师 , 长 期
三菱化学公司北九州 (市) 运行一套 40 kt / a 的 PC 树 脂 装 置 ; 另 一 套 60 kt / a 的 装 置 于 2008 年 3 月完工, 原定于 6 月启动, 但直到改进了原 料成本和 PC 市场环境才开 工 。 三 菱 气 体 化 学 公 司在日本有两套 PC 树脂, 原先产能 95 kt / a, 后 来又扩能 25 kt / a。
1991 年 Dow 化 学 公 司 在 德 国 Stade 建 一 套 36 kt / a CalibreBiblioteka BaiduR 品牌 PC 生产装置, 使其步拜耳、 Enichem 和 GEP (现 SABIC 创新塑料) 公司后尘 第四个 进 入 欧 洲 市 场 。 之 所 以 选 择 Stade 作 为 生 产基地, 是由于原料易得。 Dow 化学公司以后又 将其 Stade PC 产能扩大到 155 kt / a。 Dow 公司的 主要市场是包装、 板材、 汽车和耐用品 (如器件、 电 子 和 医 疗 / 手 术 用 品 )。 2004 年 Dow 化 学 公 司 热衷于在亚洲投资和创立合资企业, 但后来 (2006 年) 将其焦点 转 向 了 像 中 东 和 北 非 接 近 上 游炼油厂这样的拥有原料优势的地区, 在这些地 区通过合资企业生产基础产品以分散风险, 并将 产 品 供 应 到 离 市 场 近 的 下 游 加 工 厂 [3]。
国家及地区
厂商
美国
巴西 德国
荷兰 西班牙 比利时 俄罗斯
沙特阿拉伯 伊朗 日本
Bayer Dow SABIC 巴西聚碳酸酯 Bayer Dow SABIC SABIC Bayer Kazanorgsintez Zerya Saudi Kayam PCCI 出光石油化学 住 友 -Dow
表 1 2011 年世界主要 PC 生产企业产能
前 通 用 电 气 公 司 (GE) 是 世 界 第 二 大 的 PC 生 产 商 , 2011 年 其 生 产 能 力 约 占 世 界 产 能 的 25%。 该公司在其日 本 千 叶 市 原 和 西 班 牙 加 勒 比 的装置上采用熔融工艺工业化生产聚碳酸酯 (在 加勒比的装置有两条 130 kt / a 生产线), 而其他装 置 则 是 采 用 界 面 光 气 工 艺 来 生 产 。 2007 年 , GE 决 定 出 售 其 GE 塑 料 产 业 , 其 中 包 括 其 核 心 PC 和 PC 合金业务。 该 公 司 的 聚 碳 酸 酯 业 务 一 直 步 履艰难, 这是由于其原料成本高企 (尤其是苯), 且产能过剩的原因。 2007 年 5 月, GE 公司同意 以 116 亿美元的价格将 GE 塑料产业出 售 给 沙 特 基础工业公司 (SABIC)。 一直以来, SABIC 公司 都在试图实现业务多元化, 拓宽其乙烯衍生物以 外的产品链条。 2007 年 9 月, SABIC 公司完成对 GE 塑料产业的收购。 新公司被命名为 SABIC 创 新 塑 料 公 司 [4]。 该 公 司 将 生 产 工 程 聚 合 物 , 例 如 聚碳酸酯 (PC)、 丙 烯 腈-丁 二 烯-苯 乙 烯 共 聚 物 (ABS)、 聚 亚 苯 基 氧 化 物 、 聚 对 苯 二 甲 酸 丁 二 醇 酯 (PBT)。 SABIC 公司目前在名为沙特 Kayan 的 石 化 合 资 公 司 中 持 有 35% 的 股 份 。 该 合 资 公 司 2011 年在沙特阿拉伯建一套 260 kt / a 聚碳酸酯装 置[5]。 SABIC 创新塑料公司将销售该装置的产品。 该聚碳酸酯装置的工艺技术由旭化成公司提供。 SABIC 公 司 将 是 唯 一 的 联 产 苯 (用 来 生 产 苯 酚 ) 的重要聚碳酸酯生产商。 SABIC 创新塑料公司声 称, 其新建的装置将是世界上成本最为低廉的聚 碳酸酯装置。 1.1.3 帝人集团公司
近年来, 帝人集团公司旗下的帝人化学公司
已成为世界第三大 PC 生产商, 2011 年其生产能 力占世界产能的 9%。 该公司是亚洲最大的 PC 树 脂生产商。 该公司启动其日本松山的 120 kt / a 生 产装置后, 又将其投资转向了我国和新加坡。
日本帝人 60 kt / a 的新加坡工厂于 1999 年投 产; 经 2000—2004 年期间几次扩能, 现已扩增至 200 kt / a。 2005 年第二季度, 帝人化学公司在我国 (浙江省嘉兴) 建成第一套 50 kt / a PC 树脂装置; 第 二 套 相 同 能 力 的 装 置 又 于 2006 年 底 竣 工 ; 第 三 套 60 kt / a 装 置 2009 年 投 产 。 其 PC 树 脂 以 Panilite○R 品牌出售。 1.1.4 Dow 化学公司
帝人株式会社 (Teijin)、 美国陶氏 (Dow) 化学公司 (现 Styron)、 日本三菱集团公司 (Mitsubishi)、 LG 集 团 , 其 生 产 能 力 分 别 占 世 界 总 能 力 的 29% 、 25%、 9%、 5%、 5%、 4%, 合计占世界 PC 总能力 的 80% 以上[1]。 表 1 为 2011 年世界主要 PC 生产
(1)
(1) (1) (2) 40 kt / a 为 (2) 65 kt / a 为 (2)
中国台湾
三洋电器集团 韩国湖南石化 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奇美 / 旭化成
110
(1)
65
65
140
(2)
台化出光石化公司 (FIPC) 75
(1)
(2)
泰国
Bayer
泰国聚碳酸酯
250
(1)
160
(1)
(1)
新加坡 帝人聚碳酸酯
世 界 第 四 大 PC 生 产 商 是 Dow 化 学 公 司 , 2011 年其 生 产 能 力 占 世 界 产 能 的 5%。 该 公 司 主 要 在 3 个 地 区 生 产 PC , 其 中 包 括 在 美 国 (Freeport, 德克萨斯)、 欧洲 (Stade, 德国) 和亚 洲 ( 新 居 滨 , 日 本 和 Yeochon, 韩 国 ) 的 装 置 。 Dow 公司向后整合, 在美国 (Freeport, Texas) 和 欧洲 (Stade, 德国) 建有双酚 A 装置和其前体苯 酚 / 丙酮及光气。
kt / a
生产能力
350 109 550 50 330 170 200 280 240 95 65 260 25 50 55
工艺技术 国家及地区
厂商
生产能力 工艺技术
(1)
SABIC
45
(2)
(1)
帝人化成
120
(1)
(1)
三菱化学
40
(1)
(1)
三菱瓦斯化学
110
(1)
(1)
韩国
LG-Dow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