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第29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成就: (1)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公正、合作共赢的新型国 际关系。 ①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 ②推动大国协调合作构建总体稳定、_均__衡__发__展__的大国 关系框架。
③按照“_亲__、__诚__、__惠__、__容__”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关 系。 ④提出“_真__、__实__、__亲__、__诚__”原则,形成中国与非洲国家 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友好合作关系。 ⑤中国同欧洲、拉美之间也在相互增进了解,加强合作。
5.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6.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形 成过程及意义的系统认识。 7.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
知识梳理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 1.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包括_邓__小__平__理__论__、__ _“__三__个__代__表__”__重__要__思__想__、__科__学__发__展__观__、__习__近__平__新__时__代__ _中__国__特__色__社__会__主__义__思__想__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三个方面:
①从思想路线上看,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的灵魂,毛泽东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 探索出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邓小平继承了实事求是 的思想路线,使中国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道路。
②从道路选择上看,正如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 路一样,邓小平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取得巨 大成功后再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这符合中国的国 情。
抗、相互尊重,双赢”,这从侧面上承认了“新型大国 关系”……亚投行不会对现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形成 挑战,是对WB、IMF等机构的补充。
——央视网及相关评论
(1)根据史料一,说明当代新型大国关系的主要特征,并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倡导和平崛起的主要原因。 (历史解释) 【点拨】主要特征根据画线句子信息概括;主要原因从 国内、国际两个层面分析。
答案: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素: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生产力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进入世 界先进行列;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对社会生活的要 求提高;城乡、区域之间,经济发展还存在很大差异。
深化理解
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历史地位。 (1)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历史地位: ①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 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把对社会主 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2)中共十九大。 ①召开:2017年,北京。 ②内容: a.指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 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意义。 ①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②是_马__克__思__主__义__中__国__化__最__新__成__果__。 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思考:史料一、二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体现了邓小 平理论的什么特点?(历史解释) 【点拨】根据史料画线信息回答。史料中①是邓小平 理论的特点,②③是其核心思想。
答案:思想: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点:实事求是,一切从 实际出发。
(4)文化创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电视剧数量和图书出版量稳居世界第一。 (6)电影票房连创新高,文学艺术唱响主旋律, 媒体融合 深度发展。
5.国防和军事实力增强: (1)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 (2)中国人民解放军整体实力跃升,向着世界一流军队迈 进。解放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中共十八大。 ①召开:2012年,北京。
②内容: a.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把党的宏伟目标、 国家的发展前景、民族的复兴伟业与人民的幸福生活紧 密联系在一起,集中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 b.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从统一战线的运用上看,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 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同样,邓小平在改革实践中继承和 发展了统一战线,如发展了人民民主专政和政治协商制 度,提出了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 的力量来建设社会主义。
主题二 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史料一 习近平到访海湖庄园,向特朗普介绍了中国 发展理念,强调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不奉行 你输我赢的理念,不走国强必霸的老路,愿同美方一道 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国务卿蒂勒森在两国 元首见面前访华时,说到中美之间要“不冲突、不对
(2)积极发挥在联合国中的作用。 ①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 挥核心作用, 推动和平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 ②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气候变化 《巴黎协定》生效。 ③倡议设立_亚__洲__基__础__设__施__投__资__银__行__,是对既有国际金融 体系的有益补充。
史料实证
主题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 1.邓小平理论的内容 史料一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 起来①,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
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
史料二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 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③。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 裕。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史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 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 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①。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 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 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1.经济: (1)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 (2)经济总量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3)外汇储备规模居全球首位。 (4)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2.基础设施建设走在世界前列: (1)高速铁路总里程、高速公路总里程居世界第一; (2)世界港口吞吐量前10 位里面中国占有7 席; (3)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增强; (4)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快速发展;
(3)划设_东__海__防__空__识__别__区__,执行钓鱼岛维权斗争、南海 常态化战斗巡航,有效进行海上维权、反恐维稳、抢险 救灾、国际维和、亚丁湾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重大任 务。
三、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1.原则:遵循和平发展理念,_全__方__位__开展对外交往,积极 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
(5)_中__国__移__动__支__付__走在世界前列; (6)人工智能助推中国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跨 越式发展。
3.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4.全国教育、文化事业发展: (1)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 (2)全国文化事业费年增速快。 (3)文化产业持续发力,公共文化服务面向基层,均等化、 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
④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_中__华__民__族__伟__大__复__兴__而__奋__斗__。 ⑤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_理__论__自__信__、制度 自信、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 懈奋斗。 (4)地位:被载入国家根本法。
问题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 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是坚持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这些理论成果的 思想精髓是什么? 答案:实事求是。
4.科学发展观: (1)时间、代表: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主 要代表。 (2)解决问题:新形势下实现_什__么__样__的__发__展__、__怎__样__发__展__ 等重大问题。
(3)内容:_以__人__为__本__、__全__面__协__调__可__持__续__发__展__。 (4)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 中体现。
2.邓小平理论: (1)时间、代表: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 小平为主要代表。 (2)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_经__ _济__建__设__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 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 方针、政策。
(3)解决问题:_建__设__社__会__主__义__、__巩__固__和__发__展__社__会__主__义__的 基本问题。 (4)意义: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5)中共十五大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答案:主要特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双赢。主 要原因:儒家“和而不同”的历史传统;国内经济转型 需要;改革开放后雄厚的经济基础;邓小平20世纪80年 代和平外交理念的延续;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 的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
史料二 中国愿意与亚洲邻国和世界共享中国发展机 遇,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与“便 车”。……“一带一路”建设是全新的事物,在合作中 有些不同意见是完全正常的,只要各方秉持和遵循共商 共建共享的原则,就一定能增进合作、化解分歧,把 “一带一路”打造成为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最广泛
第29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课程标准
1.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意义。 2.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 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3.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集中体现。 4.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认清我国发展 新的历史方位。
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②。同时,我国社会 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 进入世界前列③,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 制约因素。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思考:史料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 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新时期社会矛盾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哪些?(历史解释) 【点拨】主要矛盾根据画线信息①回答;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画线信息②③回答。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时间、代表: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 泽民为主要代表。 (2)解决问题:_什__么__是__社__会__主__义__、__怎__样__建__设__社__会__主__义__和__ _建__设__什__么__样__的__党__、__怎__样__建__设__党__的__问__题__。 (3)意义:积累、共享是中国提出_“__一__带__一__路__”__倡__议__的 核心理念。 ⑤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更具有影响力和作用 力的推动者。 ⑥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_人__类__命__运__共__同__体__,为世 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问题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 作用,“一带一路”等彰显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辉 煌。怎样理解新型国际关系? 答案:相互尊重、公平公正、合作共赢。
②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 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③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正确理解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主要体现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