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法学教育的东方明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教育的东方明珠
作为一所政法类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以下简称“华政”)的名气相当响亮,是很多
有志于进入法律行业工作的同学的奋斗目标。
1952年,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东吴大学、安徽大学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
合并,华政由此诞生,并建在圣约翰大学的旧址之上。
伴随着新中國法制建设的波折历程,学校两度撤销并又两次恢复。
华政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是中国政府奖学
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单位、“五院四系”成员、亚
洲法律学会创始成员;是以法学学科为主,兼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等学科的司
法部与上海市共建重点大学。
华政被誉为“法学教育的东方明珠”,其法学专业实力雄厚。
在2012年教育部学科
评估中,华政的法学位列全国五强。
学校积极推进智库培育和建设,提升知识创新和社会
服务能力,是最高人民法院自贸区司法研究基地、上海市教育立法咨询与服务研究基地、
中国(上海)自贸区法治创新研究基地。
学校拥有华东地区最大的法律文献中心,其中外
文法学数据库在全国法律院校中排名第一。
学校坐落于“魔都”上海,在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其地理优势为华政加分不少。
在上海读书,学生们可以接触到更多好吃好玩的东西以及更丰富的文体活动,这对于学生
们放松身心、开阔眼界都是有益的。
更为重要的是,上海能够给毕业生尤其是法学专业的
毕业生提供更高的平台和丰富的资源。
上海是全国第二大法律市场,拥有全国最多的外资
律师事务所,数不胜数的企业在上海设总部或分部,法务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大。
加上上海
自贸区的建立,对外贸易继续扩张,法律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
学生找实习单位或者找工
作时,会发现上海能提供的机会比其他城市要多得多,而且起点往往更高。
在长三角,没
有哪所学校像华政那样每年能输出这么多优质的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所以华政的校友资源
在长三角十分丰富。
华政也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毕业生的就业率多年来保持在95%以上,
名列上海高校的前列,而且绝大多数华政的毕业生对第一份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在国际交流方面,华政先后与150余所境外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拥
有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每年,华政本科毕业生选择出国深造的人数也很多。
目前华政有两大校区,分别位于长宁区和松江区。
长宁校区坐落在圣约翰大学的旧址,校园精致小巧,宛如江南园林一般,温婉含蓄,别致端庄,韬奋楼、格致楼、思孟堂、树
人堂、东风楼等都是久经沧桑的老建筑,而且紧挨华东师范大学,有利于学生们跨校交流。
而新校区松江校区则位于松江大学城,被称为“上海市最美的大学校园”,主体建筑为红
色欧式风格。
杭州师范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杭师大”)建于1908年,前身可追溯到1906年创建的全
浙师范学堂。
它命运坎坷,数次易名,受抗日战事影响,曾多次被迫迁址。
直到2007年,这所历经风雨飘摇的学校最终更名为“杭州师范大学”,并逐渐开始从师范类学校向综合
性学校转型。
百年校史上,曾留下不少我们熟悉的名字:救国会“七君子”之一沈钧儒、教育家经
亨颐等先后在杭师大担任校长;李叔同、夏丏尊、马叙伦、鲁迅等名家曾在这里任教;求
学的学生简直数不胜数——从近代的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画家丰子恺,再到上海市上任
市长徐匡迪……当然,还有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
作为“中国好校友”,马云在各种国内
和国际场合都极力赞美杭师大,在资金投入上也十分慷慨。
2014年,为表达对母校的感恩,马云斥资一亿元在杭师大建立了相关教育基金,力求为母校的教育工作做贡献。
杭师大设有阿里巴巴商学院,马云是该学院的挂牌院长。
该学院的一些学生陆续走上
学生创新、创业的路子。
前脚刚有“90后小鲜肉”利用课余时间搞电子商务,做出了年营
业额300万元的成绩,后脚就有美女师姐自己开办婚礼工作室,创造了超2000万元的年
营业额。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杭电”)是浙江省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共建高校,是省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的电子信息专业突出,带有国防特色,经管学科优势明显。
此外,电子科学和技术、会计学是学校的两大王牌专业,也是省级“重中之重”专业。
杭电被称为是“IT企业
家摇篮”和“卓越会计师沃土”,办学六十年来,累计培养了10万多名IT领域人才和经
管人才。
据统计,全国IT百强企业中近三分之一的掌门人为杭电校友,阿里巴巴、长虹、海信、京东、熊猫等企业的有关负责人皆出自该校。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的前身为蚕学馆,创办于1897年,是我国最早的新学教育机构。
一个
世纪以来,学校几度易名,数迁校址,风雨兼程。
2004年,学校正式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
今天的浙江理工大学以工为主,同时多学科协调发展,其纺织工程专业教学水平在国
内排名前列,纺织教学和科研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
与之相关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也是
学校的特色专业,重点培养服装设计与开发、服装贸易与营销两个大方向的专业人才,就
业前景不错。
此外,浙江理工大学的动画专业实力较为雄厚,毕业生可以在动画应用领域
从事创意设计和编导、动画创作、影视后期制作等方面的工作。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坐落于杭州,前身是创建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创校之初即
为浙江商业教育之先驱,也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商业专门学校之一。
百余年来,浙江工商大
学秉承商科办学传统,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为主,法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
学校下设25个学院和东亚研究院、中国商务研究院等近百个研究机构。
学校统计学
科团队研发的义乌小商品指数、中关村电子产品指数等10多个指数具有市场风向标地位。
学校主办的浙商博物馆成为展示浙商成就、传播浙商文化、弘扬浙商精神的重要窗口。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以下简称“苏大”)虽然是省属高校,但是实力绝对不容小觑。
苏大是原“211”大学,也是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地方高校,而且有5个学科进入世界学科排名ESI
前1%。
苏大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此外,数学、软件工程、纺织工程、汉语言文学、档案学等都是很强势的专业。
蘇大在纳米研究方面成果突出,学校领衔打造
的“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2011计划”,肩负起为国家培养拔尖创
新纳米专业人才,引领中国纳米产业之重任。
参照国外“书院制”的模式,苏大开设了敬文书院和唐文治书院,分别培养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高素质人才,以及复合型、学术型高端文科人才。
在就业方面,苏州民营企业汇聚,也很受外商企业青睐,有15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
入驻苏州,而且苏州毗邻上海,商业气氛浓厚,学生实习、毕业生就业机会多,前景广阔。
学校为了促进就业也做了不少努力,例如与各大知名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基地、联合企业实
施“校企合作带薪实习项目”等。
苏大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80%的毕业生都能
在长三角实现就业。
西交利物浦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以下简称“西浦”)是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于2006
年在苏州合作创立的国际大学。
英国利物浦大学始建于1881年,是英国知名的研究型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则是中国久负盛名的原“985”高校。
两所百年老校强强联合,充分发
挥了二者在理工管学科上的优势。
作为一所中外合作建立的高校,西浦采用专业课全英文教学的模式,学生在第一学年
接受严格的学术英语强化训练。
在师资力量上,学校多聘请外籍名师和学者。
西浦的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2+2”模式或“4+X”模式。
选择“2+2”模式的学
生前两年在西浦学习,后两年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完成学业;选择“4+X”模式的学生在西
浦完成学业后,视自身情况可选择留学深造,也可直接就业或创业。
“2+2”模式的总费
用(包括在中英两校的学费和生活费)约为“4+X”模式的一倍。
无论选择哪种模式,毕
业生皆可获得教育部认可的西浦本科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和全球认可的英国利物浦大学本
科文凭。
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的前身是1926年创办于上海的私立东南医科大学。
1949年底内迁安徽,成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
1952 年改名为“安徽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安徽
医科大学”。
2015年获批成为教育部、卫生计生委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学校现有梅山路校区、翡翠路校区、东校区等4个主要校区,有直属教学机构16个,直属附属医院6所。
建有药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的皮肤病与性病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中药药理学、中医肿瘤病学为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