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设计原理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宅建筑设计
住是人们生活的最基本要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

我国住房由福利型转变为商品型的住房制度改革后,促使人们不断地提高对住宅的认知程度,相应地对住宅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住宅不应仅起到遮风避雨的作用,应更注意其舒适度、适应性、经济性和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住宅设计规范》在总则中指出:住宅设计应以人为核心。

住宅
建设应秉承着“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原则。

住宅是为人所用的,
设计应符合使用、安全、卫生、经济、舒适的要求。

保障居民的基本
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

做到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


人为核心,就是要在住宅各个方面,处处体现出对人的最大关怀。

如:住宅功能空间的设置,平面功能的分区,各空间的组合设计,住宅入
口的布置,门窗和栏杆的设置,给排水、采暖、燃气、通风设施的安装,以及楼电梯的具体尺度,还应方便老年人和残障人员使用等。


且要做到远离噪声、有害物质、电磁辐射、和工程地质灾害、水文地
质灾害等地方,且要满足抗震要求。

住宅应按套型设计,套内空间和设施应能满足安全、卫生等生活
起居的基本要求。

住宅结构上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必须具有足够
的可靠性,并且具有防火功能。

住宅应在有限的能力内进行节能设计。

从大的布局到细部尺寸的确定,都要认真仔细地反复推敲,真正体现对人的关怀。

以下是对在进行居住建筑设计时的各方面要求:住宅设计要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创造方便、舒适、优美的生活空间,在其满足近期使用要求的同时,兼顾今后改造的可能。

积极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促进住宅多样化。

住宅应满足人体健康所需的通风、日照、自然采光和隔声要求。

并且要考虑老年人、儿童等不同阶层人员的使用要求,总的来说住宅设计是要以人为核心,满足一切居住使用要求。

一、户型设计:单体平面设计方面结合总体规划理念,推出从一房一厅到三房一厅一卫均有的户型,以一梯两户一梯三户为主,平面设计上做到功能齐全,布局合理,采光通风良好,充分考虑人的生活起居需要等方面。

二、细部设计:在室内安排了储藏空间;在卫生间内预留洗衣机位置;厨房是家居生活中最主要的污染源,噪声、油烟油污、残渣剩饭、残枝败清洗污水等集中于此,因此应远离卧室、客厅,力求接近户门,避免穿越客厅。

结合景观,规划、降噪等因素,有条件的设小玄关,方便换鞋,整理衣冠,空间上应有过度。

设入口大堂;大单元应放在景观好、朝向好的位置;主人房宽阔,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两房以上单元客厅应不小于3.8米,层高不低于2.9米;双阳台设计,外挂空调考虑封闭式;地下人防工程为一层住户提供地下附属功能考虑设置。

1.每个户型应充分考虑四大基本功能空间,即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等。

其中,卧室之间不应穿越,并且要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主人卧室最使用面积为10m2;单人卧室最小使用面积为6m2,兼起居的卧室最小使面机为12m2)。

起居室(厅)内的门洞布置应综合考虑使用功能的要求,尽量减少直接开向起居室(厅)的门的数量。

起居室(厅)内布置家具的墙直线长度应大于3m。

起居室(厅)也要求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

2.厨房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并宜布置在近入口处。

厨房应设置洗涤池、案台、炉灶及排油烟机等设施或预留位置,按炊事操作流程排列,操作面净长不应小于2.10m。

单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净宽不应小于1.50m;双排布置设备的厨房两排厨具间净宽不应小于0.90 m。

3.卫生间:每套住宅均应设卫生间,适用面积68 m2的住宅应设两个或两个以上卫生间。

每套住宅至少应配三件卫生洁具,不同洁具组合的卫生间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
(1)设便器、洗浴器(浴缸或喷淋)、洗面器三件卫生洁具的为3 m2;
(2)设便器、洗浴器两件卫生洁具的为2.50 m2;
(3)设便器、洗面器两件卫生洁具的为2m2;
(4)单设便器的为1.10m2;
卫生间可将洗漱与浴室分开,洗手台设在外面,然后依次是马桶和沐浴房,三进式设计不仅避免了浴室的潮湿四处散布。

卫生间不应
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厅)、和厨房的上层,可布置在本套内的卧室、起居室(厅)、和厨房的上层;并均应有防水,隔声和便于检修的措施。

无前室的卫生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向起居室(厅)或厨房。

三、层高或室内净高
规范规定:普通住宅层高宜为2.8 m。

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40 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10 m,且其面积不应大于室内使用面积的1/3。

厨房、卫生间的净高不应低于2.20 m,并且其内部排水横管下表面与露面、地面净距不得低于1.90 m,且不得影响门窗开启。

四、阳台
每套住宅均应设阳台或平台。

阳台栏杆设计应防止儿童攀登,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 m,高层住宅的阳台栏杆不低于1.10 m。

五、门窗
外墙窗台距地面、楼面的净高低于0.90 m时,应有防护设施,窗外有阳台或平台可不受限制。

面临走廊或凹口的窗,应避免干扰视线,向走廊开启的窗不应妨碍交通。

住宅户门应采用安全防卫门。

各部位门洞的最小尺寸应符合以下要求:
六、公共部分
(1)走道(水平交通空间):直截了当,与各部分空间有密切关系,(2)楼梯(垂直交通空间):每单元一部,靠近交通枢纽,布置均匀,与使用人流数量相适应。

(3)门厅(交通枢纽空间):使用方便,空间得体,结构合理,装修适当,经济有效。

公共部分的人流疏散要求通畅,要考虑枢纽处的缓冲地带的设置,必要时可适当分散,以防过度拥挤。

1.走廊的净宽不应小于1.20 m。

2.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 m。

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 m,踏步高度不应小于0.175 m。

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 m。

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1.20 m。

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至人行通道的垂直不应小于2 m。

入口处地坪与室外地面应有高差,并不应小于0.10 m。

楼梯梯井净宽大于0.11 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爬的措施。

七、总平面设计
(一)环境设计
住宅建筑从功能上讲是以休息为主,娱乐为辅的场所,充分利用现状,以建筑小品为主,提高广场的功能作用,在丰富居民生活情趣的同时,为广大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以植物造景为主,提高绿地率和功能作用,在丰富小区季相景观和总体景观的同时,并提供良好的生活休闲环境。

景观力求做到造型新颖活泼,为环境增色。

平面布局上立足实际,以人为本,创造出不同要求的多样空间,真正达到美观、实用。

(二)环保设计
1.污水处理:污水经化粪池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2.垃圾收集:垃圾袋装化,由物业管理人员将垃圾送至校园内的垃圾收集中转站。

3.噪声处理:设备选用低噪声,设备基础采用隔震处理,管道与设备接口采用软接口并根据需要安装消声装置。

管道支架采用弹性支吊架。

4.节能设计:采用高性能保温墙体材料砌筑,屋面采用高聚挤塑保温材料,积极借鉴太阳墙的设计理念和太阳能概念设计。

八、通风采光设计
建筑通风的目的是提供人们呼吸用的新鲜空气或在夏季降低室内温度。

空调技术的产生与成熟,使人们可以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内创造出一个独立的小气候,使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始终控制在相对舒适的范围内。

但空调并不是万能的,它在现代建筑中的广泛使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
经引起了人们的警惕,并着手研究相应的解决措施。

给建筑以适当的自然通风是减少使用空调负面影响的有效方法之一。

自然通风的建筑可以降低空调耗电量,进而降低生产这些电能的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量和CO2 向大气的排放量;对人体而言,自然通风可减少“空调病”和各种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的发病率。

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日照,当一套住宅中居住空间总数超过四个时,其中宜有二个获得日照。

获得日照要求的居住空间,其日照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J50180)中关于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规定。

住宅采光标准应符合表5.1.3采光系数最低值的规定,其窗地面积比可按表5.1.3的规定值。

严寒地区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厅)应设通风换气设施,厨房、卫生间应设自然通风道。

厨房排油烟机的排所管通过外墙直接排至室外时,应在室外排气口设置避风和防止污染环境的构件。

厨房和卫生间的门,应
在下部设有效截面积不小于0.02平方米的固定百叶,或距地面留出不小于30mm的缝隙。

最热月平均室外气温高于和等于25摄氏度的地区,每套住宅内应预留安装空调设备的位置和条件。

充分利用外部环境提供日照的条件,每套住宅至少有一个居住空
间能获得冬季日照。

卧室、起居室(厅)、厨房设置外窗,窗地面积比
不应小于1/7.,单朝向住宅应采取通风措施。

卧室、起居室(厅)、
厨房设通风换气设施,厨房卫生间应设自然通风道。

当然在居住建筑设计中也有许多注意事宜,如下:
1.功能流线与动静的分区
2.玄关的设计
3.厨房、卫生间的布局虚妥当、合理
4.功能空间尺度要合理
5.储存空间必不可少
在建筑设计中,住宅户型设计是一件看似简单却往往让设计师煞费
苦心的工作,尤其在小户型中面面俱到的处理好各种空间关系,满足
各项功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只有不断探索,掌握合理的设计手法,
才能设计出不断创新的户型。

结论
住宅很普通,几乎每个人都能对它提出一定的见解,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居住建筑的设计,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同时结合各项规范和国家的有关规定,达到温馨、舒适的效果。

环境设计是住
宅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好的环境可以营造出良好的生活气氛,同时可以调节人的情绪,使人精力充沛,更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学习中。

空间的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要用小的空间创造出大的感觉,利用视觉的弱点打造空间的宽阔感觉。

也可以说住宅是文化、科技、历史的相结合,通过住宅的形式可以体现出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们的生活水平。

综上所诉,住宅设计对设计者的要求很高,是不可小看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以此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