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教科版人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测量气温》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气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天气》单元的第三课。

在前一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气温计的正确使用方法,这节课要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并由此发现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教材从今天的气温是多少?一天中的气温是怎样变化的?引出需要用气温计测量温度。

进而通过气温计测量一天中几个时间段的温度,发现使用气温计需要注意的问题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根据绘制的柱状图,发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特点,同时培养学生坚持每天记录气温的习惯。

研讨部分是针对使用气温计的深层思考,为什么要严格按照规范的操作来测量气温?采用柱状图的优点是什么?教室外一天的气温相同吗?描述一下气温的变化。

这些问题都是有关气温计知识的深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气温计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拓展部分,通过调查资料,了解气象站工作者是如何测量气温的,扩大学生知识面。

【学情分析】
气温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虽然学生们感受到气温的存在,受到气温的影响,但没有认真研究过气温的变化,或者说气温的变化规律,一天中、一个月中、一年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这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测量气温,用表格及柱状图记录数据,发现规律,对于学生来说是初次接触,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提醒。

本节课学生多次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而气温数据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一项,对于分析气温的变化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学生操作的规范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需要根据温度计的经验进行知识迁移,发现二者使用过程中的相同与不同,从而掌握气温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除此之外,本节课还要培养学生观测气温的兴趣,学生在观察和分析中对气温的变化产生兴趣,能坚持观察并记录,利用网络或实地考察的方法对气象站及气象工作者有更多的了解,这些是学生欠缺的,也是教师需要注意培养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空气温度,为了比较,每天可以选同一时间点来测量气温。

2.一天的气温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以此绘制成柱状统计图,分析获得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2.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科学态度目标: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及继续探索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
认识到工具的使用可以提高观测气温的精确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绘制成柱状图,分析获得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

难点:按计划的5个时间点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

【材料准备】
教师:气温计、多媒体课件。

小组:每两人一支气温计、记录表、柱状统计图、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师生谈话:深圳的冬天和夏天感觉有什么不一样?气温不同我们怎样才能知道?靠猜测吗?四季的气温是有明显变化的,一天中的气温有没有变化呢?
学生思考:一年的气温不同,一天的气温可能也不同,可以用气温计来进行测量。

教师活动:提炼学生观点,生成课题“测量气温”,并板书。

设计意图:以深圳冬天和夏天的气温不同为切入点,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发现测量气温的必要性,如果想准确知道气温的变化需要用气温计进行测量。

同时,学生明白气温就在身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今天研究的是天气中一种常见的现象。

2.实际操作
(1)学习气温计的使用方法
学生活动:每两人一组轮流用气温计进行测量,掌握操作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是否能掌握气温计的操作方法,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本课后续实验的效率和结果。

例如填写表格进行分析,绘制柱状图进行分析,如果单独花时间讲解操作注意事项,不仅耗时多,且容易消磨学生耐心,效率低下。

借助“操作”活动,调动学生参与兴趣的同时,自然而然就让孩子在“做”中掌握了操作方法,不至于在后面的正式数据采集活动中,造成因为不能掌握方法而无法进行分析的问题。

(2)测量并记录教室外5个时间点气温的变化
教师提问引导:在教室外测量气温的地点如何选择?需要注意什么问题?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选择通风、阴凉处悬挂好温度计,并做好小组分工,分5个时间段记录数据,后期绘制柱状图,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一天中温度变化的规律。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由测量温度,掌握使用气温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为后面正确测量一天中气温变化奠定基础。

教室外测量气温的地点选择至关重要,如果选择不恰当的话,测量出来的温度没有代表意义,价值不大。

所以老师的提醒及测量之前的分工很重要,为后期得出有意义的数据提供支持。

3.研讨思考
教师提问引发思考:为什么要严格按照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测量气温?教室外一天的气温变化有规律吗?使用柱状图有什么优点?
学生思考: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一天气温的变化相对来说是有一定规律的。

使用柱状图可以通过柱子的高度明显看出这种规律的存在,如: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温度逐渐升高还是降低等。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对气温计的深层思考,这节课学生不但会正确使用气温计,而且能利用这个工具发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但为什么要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是不是每天的气温都有这样的变化规律,柱状图有什么优点,这些问题也许有些学生并没有思考过,通过师生的讨论,学生会对气温计的认识更加深刻、全面,也与我们的生活结合得更加紧密。

【板书设计】
测量气温
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早晚低,午后高
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
【学生记录单设计】
测量并记录教室外某一处一天中五个时间的气温
日期:____ 地点:______ 测量时间 气温(℃)
早读前(8:00) 第一节课后(10:00) 上午放学时(12:00) 中午预备前(14:00) 课后服务第一节前(16:00)
-505 10 2025 30
8
10
12
14
16
(时间)
(℃)一天的气温柱状图
【班级记录表设计】
一周气温记录表
编者寄语
泛舟书海和攀登书山,不仅要有聪明的头脑,还要有踏实的学习态度和不畏艰辛的精神以及持之以恒的毅力。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愿你鼓足勇气,从现在做起,在理想的天空下结网,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老师相信你定会成为有心的“渔人”,德识双收,满载而归。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愿聪明的你树立美好的理想,向着既定的目标,锲而不舍地努力学习,定可以成为知识渊博的人,拥有幸福人生。

加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