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4文言老师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文言文翻译》课件 苏教必修4

高中语文 《文言文翻译》课件 苏教必修4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项庄拔出剑舞起来,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常常用身体像鸟儿 张开翅膀一样掩护刘邦,项庄不能够刺杀(刘邦)。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 不胜,天下皆叛之。
秦王有像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 杀尽,处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因此)天 下老百姓都背叛了他。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 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五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 戴于道路矣。 注重乡校的教育,宣扬孝顺父母、尊敬兄长 的道理,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在 路上肩挑头顶了。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 者,未之有也。 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百姓饿 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从来 不曾有过这样的事。
项伯就在夜里骑马赶到刘邦军中,私下会见 了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张良),想叫 张良和他一起离开(刘邦)。
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张良说:“谁替大王献出这个计策的?”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 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的?”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在秦朝的时候项伯和我有交往,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下来了。现在有了紧 急的情况,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 了什么事了。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 这是我的过错。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越过其他国家而把远地当作边邑,您知道那 是很困难的,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增 加土地呢?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 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重点文言翻译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重点文言翻译

必修四文言翻译《季氏将伐颛臾》1、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够者止。

”译文:史官周任有句话说:“发挥自己的才能担当职务,若是不能够胜任就辞职。

”2、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译文:遇到危险却不去保护,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译文:老虎犀牛从木笼里跑出来,龟甲和玉器在木匣里被损坏,这是谁的过错呢?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文:君子愤恨那种不愿直接说自己想获取而偏要找借口的人。

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译文:不怕财富少就怕分配不均,不怕民众贫困就怕社会不平定。

6、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译文:若是这样,远方的人还不遵从,那么就弘扬教化礼仪来招抚他们。

7、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我担忧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鲁国的宫廷内部啊。

《寡人之于国也》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若是黄河以北地区发生灾荒,就把那处的难民迁移到黄河以东地区,把黄河以东地区的粮食运往黄河以北地区。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咚咚咚地敲击战鼓,开战开始了,士兵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但是没有逃到一百步而已,但是这也是逃跑啊。

4、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能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能胜用也。

细蜜的渔网不入池塘,鱼和鳖就吃不完。

斧头依照节气进入山林砍伐,树木就用不完。

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侧重学校的教育,把孝敬父亲母亲敬爱兄弟的道理屡次重申,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负着东西了。

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狗和猪吃的是人的食品却不知道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赈济。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1、以坚毅不扰之精神,与国贼相搏,踬踣者屡。

(革命党人)依赖着坚毅不扰的精神,与民国的仇家搏斗,多次遭到挫折失败。

2、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所以变色。

高中语文-4-14《孔孟两章-季氏将伐颛臾》-粤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4-14《孔孟两章-季氏将伐颛臾》-粤教版必修4

•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 在萧墙之内也: 后代形成成语 “祸起萧墙”。
问题推测——
• 孔子、冉有、季路、季氏他们 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季氏
冉有、季路 孔子
文谋(主)武勇(次)
权臣
季氏
争权 夺利
家臣(学生) 冉有、季路
老师
孔子
礼治 仁政
归纳总结——
• 思想内容方面
表现孔子的仁政思想; • 写作表技现巧孔方子面敏锐的政治洞察力。
• 能施展能力就去做官, 不能施 展能力就不去做官。(省略句)
• 盲人临危或者跌倒却不去扶, 那么,用那个辅佐的人干什么? (倒装句、省略句、互文)
• 战争爆发了, 礼仪被毁坏了。(比 喻句)
问题推测——
• 孔子是怎么样责备冉有的? •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
• 二、课外阅读
• 1.孔子的“仁”,主要含义有二:①爱 人,“仁者爱人”;即“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等等。② 修身,“克己复礼为仁”;如果谁的一 举一动都能符合周礼的要求,就是仁人。
延伸巩固——
• 2.语段阅读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
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
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远人: 国外的人。
• 夫: 代词,那,句中位置。
• 今夫颛臾: 夫,放在句中,那, 代词。
• 夫如是: 夫,放在句首,发语词。
• 春秋时期等级制度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学习语文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语文必修4文言文知识点汇总一、通假字《廉颇蔺相如列传》可与不:不(fǒu),通“否”。

拜书送于庭:庭,通“廷”,朝廷。

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察,察看。

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

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地。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事,通“侍”,侍奉。

《苏武传》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 ,收藏。

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表现。

请毕今日之驩:驩,通“欢”,欢聚。

因泣下霑衿:霑,通“沾”,打湿;衿,通“襟”,衣襟。

与武决去:决,通“诀”,诀别。

《张衡传》精思傅会:傅,同“附”。

员径八尺:员。

同“圆”。

尊则振龙:振,通“震”,震动。

一时收禽:禽,通“擒”,捉拿。

二、实词活用1、名词活用:(1)名词活用作状语:《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奉璧西入秦:向西。

怒发上冲冠:上,向上。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从小路。

卒廷见相如:在朝廷上。

而相如廷叱之:在朝廷上。

《苏武传》其一人夜亡:夜,在夜里。

剑斩虞常已:剑,用剑。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向上。

朝夕遣人侯问武:朝夕,早晚。

《张衡传》时天下承平日久:时,当时。

(2)名词活用作动词:《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上前。

秦御史前书曰:上前。

于是相如前进缶:上前。

臣乃敢上璧:上,献上。

舍相如广成传舍:舍(shè),安置住宿. 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衣(yì),穿着。

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献礼。

相如每朝时:朝,上朝。

《苏武传》天雨雪:雨,下。

羝乳乃得归:乳,生育,生子。

必修4课文讲解《师说》1.0

必修4课文讲解《师说》1.0
2018/6/6 ——必修3宋词讲解0.0—— 第22页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这段文字运用了怎样的对比手法?详写了士大夫 之族的哪些方面的内容? ▲运用“巫医乐师百工”者不耻相师的正常从 师心态,与“士大夫”耻师的不正常心态进行 对比。说明师道不传的心理原因。▲士大夫耻 于从师的心理原因。官位思想严重,形成了羁 绊,使得从师学习的风尚无法传承。
2018/6/6 ——必修3宋词讲解0.0—— 第4页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第①句,点明了作者的什么观点?第②句运用一 个判断句,说明了什么? 第①句开门见山,提出作者的观点,即认为从师 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尊师重道。 第②句点明教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这就是教师的重大责任、光荣使命,承担着文 化的传承,是传道者的形象,不仅只是儒家之 道的传播者,更要做中华文化的传道者。 口耳相传: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指文化一代 一代传下去。
《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 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
2018/6/6 ——必修3宋词讲解0.0—— 第2页
古之学者①必有师。 师者,所以②传道受业解惑也。
①求学的人。②用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文言文中的什 么句式? 判断句。教师,就是用来“传道、受业、解惑” 的人。
2018/6/6 ——必修3宋词讲解0.0—— 第14页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 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几个特殊的句式:“其出人也远矣”、“其下圣 人也亦远矣”(状语置后) ①古代的圣人在才智、品德方面远远地超过一 般人(圣人的才德远在普通人之上) ②现在的普通人,他们在才智、德行等方面远 远不如古代的圣人(普通人的才德远在圣人之 下)

高中语文必修3必修4重要文言语句翻译

高中语文必修3必修4重要文言语句翻译

高中语文必修3、必修4重要文言语句翻译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必修4重要文言语句翻译1.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我)打算(把这部诗集)保存在家里,让后代的人读到它,能同情我的心志。

2.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即使我正义凛然问心无愧,但是没有向国君和父母自我表白过,国君和父母会怎么说(或是看待)我呢?3.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译文:我们(复)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行,哭声震天动地。

4.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译文:而(这)五(个)人生在民间,平时没有受到过诗书的教诲,却能为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而不反顾,(这)又(是)什么缘故呢?5.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译文:他们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意义)轻重到底怎样呢?6. 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译文:凡四方的士人经过(五人墓时),没有不跪拜而且流泪的,这真(是)百代(难得)的际遇呀!7. 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译文: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空有那(块)石碑,就替它写了这(篇)碑记,也借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平民(一死),关系国家。

8.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译文: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9.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译文:越过别的国家而把远地(郑国)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很难的。

10.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译文:(它)已经把郑国当作东边的疆界,又想扩张它西边的疆界。

11. 阕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译文:损害秦国而让晋国受益,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12.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译文: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自己的)道德仁义。

教材文言文知识梳理 (人教版必修4 )

教材文言文知识梳理 (人教版必修4 )

必修4Ⅰ.古代文化常识梳理《窦娥冤》1.缥缃:代指书籍。

缥,青白色的丝织品;缃,淡黄色的丝织品。

古人习惯用这两种丝织品包书或做书袋,故以此作为书籍的代称。

2.春榜:唐宋考进士都在春季,后世称进士考试为春榜。

3.宫调:古代音乐有宫、商、角、徵、变徵、羽、变宫七音,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

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合称“宫调”。

4.下官:做官的人对自己的谦称。

5.《本草》指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药书。

6.跖:传说是春秋末年奴隶起义的首领,过去被诬称为“盗跖”。

颜渊,孔子弟子,被推崇为“贤人”。

盗跖,颜渊,这里泛指坏人、好人。

7.元杂剧的角色有旦、末、净、杂四类。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

(1)旦是女角,正旦是女主角,配角有小旦(少年女角色)、贴旦(丫环)、搽旦(不正派的女人)。

(2)末是男角,正末是男主角,配角有小末(少年男角色)、外末(老年男子)等。

冲末(男配角)。

(3)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一般扮演性情恶劣、举动粗野的人物),如李逵、张飞。

净的次要角色称副净。

(4)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男次要人物。

(注:元杂剧原本无“丑”的行当,明刊版本中的丑是明人增改的)(元杂剧中无“生”之称,“末”即“生”也)(5)杂,杂角。

如:孛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洁(和尚)、驾(皇帝)、邦老(强盗)、徕儿(小厮、小男孩)等。

《辛弃疾词两首》1.把吴钩看了:吴钩是春秋时期流行的一种弯刀,它以青铜铸成,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充满传奇色彩,后又被历代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

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吴国的利器已经超越刀剑本身,上升成为一种骁勇善战、刚毅顽强的精神符号。

2.一片神鸦社鼓: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

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

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

唐代诗人王驾有《社日》一诗,主要是描绘社日的欢乐场面。

高中语文必修四《常见文言句式整理积累》彭映琅PPT课件 粤教上课新名师优质课获奖公开面试试讲

高中语文必修四《常见文言句式整理积累》彭映琅PPT课件 粤教上课新名师优质课获奖公开面试试讲

名师PPT课件
• 3、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 项是 ( D )
• A、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 • B、孔子云:何陋之有? • C、唯余马首是瞻。 • D、甚矣,汝之不惠!
名师PPT课件
四、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 点。
⑴何以战?
⑵微斯人,吾谁与归?
⑶项王项伯东向坐。
名翻师译下PP列T句课子件,归纳句式特点。
“优质课PPT课件,适合公开课赛 课!”
名师PPT课件
文言文宾语前置句式
粤教版 必修4 汕头查形式】: 1、考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2、考查形式:结合翻译题考查。
名师PPT课件 古代汉语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判断句 被动句 省略句 倒装句 固定句式
名师PPT课件真题演练:
(2015课标全国1)翻译下面这个句子。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
译文: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当 与太子一起去。
名师PPT课件 练习
读下列文段,找出其中的宾语前置句并翻译。
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 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 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操曰:“天下 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 其在君乎?”
•谢谢!
谢谢观赏!
2、都由代词(“自”“之”“余”)充当宾语。
结论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 宾语前置。
名师PPT课件
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B)
A、居则曰:“不吾知也。” B、受制于人。 C、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D、城中皆不之觉。
名师PPT课件
三、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 点。
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名师PPT课件
什么是宾语前置句?

初一文言文必背4

初一文言文必背4

1、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2、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了。


3、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译文】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去左思右想,结果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为好。


4、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5、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6、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互相商议。


7、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译文】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

孔子说:“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事奉大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季氏
8、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译文】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

必修四文言文实词、特殊句式归纳(教师版)

必修四文言文实词、特殊句式归纳(教师版)

必修四文言文实词、特殊句式归纳(教师版)《季氏将伐颛臾》1、重点实词(解释下列字词)(1)是:是社稷之臣也(这是,表判断)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正确,形容词)(2)疾: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厌恶,动词)君有疾在腠理(小病,名词)老臣病足,不能疾走(快,急速地,副词)(3)夫: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指示代词,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成年男子的统称,“夫子”则是对男子的尊称)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句首发语词)(4)止: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停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阻止)(5)过:无乃尔是过与(责备,动词)是谁之过与(过错,名词)过犹不及(超过,动词)(6)相:将焉用彼相矣(辅助者,名词)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辅助,动词)(7)固:固而近于费(坚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8)事: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军事行动)天下事有难易乎(事情)不事产业(从事)(9)辞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名作动,编借口、找借口)(10)来、安既来之,则安之修文德以来之(使动用法,使……来归顺,使……安定下来)2、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中的特殊句式,并翻译句子)(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介词结构后置)译:季氏将对颛臾有军事行动。

(2)无乃尔是过与?(过尔)(宾语前置)译:这恐怕要责备你吧。

(3)是社稷之臣也。

(判断句)译:这是鲁国的臣属啊(4)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之为)(省略句)译:从前先王让它担任东蒙山的主祭人。

(5)何以伐为?(宾语前置)译:为什么要攻打它呢?(6)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介词结构后置)译:老虎犀牛从笼子里逃出,龟甲和宝玉在匣子里毁坏了。

(7)谋动干戈于邦内(介词结构后置)译:谋求在国内发动战争。

《寡人之于国》1、通假字(找出通假字并解释)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不过)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2、重点实词(解释下列字词)(1)数: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shù几,几个)蒙冲斗舰乃以千数(shǔ计算)数罟不入洿池(cù密,与“疏”相对)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命运)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shuò屡次)(2)发: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派遣)野芳发而幽香(开放)(3)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通“只”,只是)中通外直(不弯曲)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值)(4)兵:非我也,兵也(兵器)兵刃既接(兵器)穷兵黩武(战争)草木皆兵(士兵)(5)胜: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shēng,尽)驴不胜怒,蹄之(shēng,能承受)日出江花红胜火(shèng,超过)予观夫巴陵胜状(shèng,优美)(6)王:王好战,请以战喻(名词,大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动词,称王)(7)凶:河内凶古:(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形容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8)加:邻国之民不加少古:(副词,更加)今:(增加)(9)走:弃甲曳兵而走古:(跑)今:(行走)(10)填:填然鼓之古:(拟声词,鼓声)今:(动词,填入)(11)鼓:填然鼓之(名作动,击鼓)(12)生、死、丧:使民养生丧死(生、死:形作名,活的人,死的人;丧:为……办丧事,为动用法)(13)树:树之以桑(名作动,栽种)(14)衣:五十者可以衣帛(名作动,穿)(15)谨:谨庠序之教(形作动,认真从事)(16)罪:王无罪岁(名作动,归咎)3、特殊句式(判断下列句子属于哪种特殊句式,并翻译句子)(1)是亦走也(判断句)译:这也是逃跑啊(2)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结构后置)译:不要希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必修三必修四文言文翻译(教师版)

必修三必修四文言文翻译(教师版)

《必修三》《必修四》文言文翻译姓名班别《寡人之于国也》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2.(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梁惠王说:“不行。

只不过没有逃跑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3.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

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

4.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

5.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

6.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7.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

8.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猪狗吃人的食物却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赈济。

9.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10.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劝学》1.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凝冻而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2.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智慧明达,行动没有过错了。

3.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我曾经整日地思索,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东西多;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比不上登上高处见得广。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总结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总结1、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2、表桌床的:案、几、床、榻3、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4、表揭发的:劾、讦、揭5、表害怕的:畏、惧、惮、骇、患6、表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7、表暗中的:阴、间、密8、表诬陷的:中、谮、诬9、表朝见的:朝、觐11、与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12、与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12、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13、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14、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15、表宽容的:容、贷、恕、宽16、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17、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骂、责、戾、诟、谩18、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杖、流、赭衣、械19、表监狱的:囹圄、狱20、表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语文考试资料兵①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名词,兵器)②穷兵黩武(成语)(名词,战争)③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名词,军队)④草木皆兵(成语)(名词,士兵)胜①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动词,承受)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副词,尽)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形容词,胜利)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动词,超过)⑤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形容词,优美的) 于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比)②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介词,在)④移其民于河东(介词,到)⑤移其粟于河内(介词,从)⑥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介词,与,和)语文怎么复习最佳学生对知识点有了一个系统的宏观上的掌握后再回归教材,把理论性的知识点揉进实实在在的文本里。

苏教版必修3必修4文言文翻译

苏教版必修3必修4文言文翻译

苏教版必修3、必修4文言文翻译《指南录后序》1.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译: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

国事到了这种地步,我不能顾惜自己了,估计元人也是可以用言语打动的。

2.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译:我按理应当自杀,然而仍然含恨忍辱前去。

正如古人所说:“将以此而有作为啊!”3.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译:唉!死和生,不过是昼夜之间的事罢了,死就死了,可是像我这样境界险恶,坏事层叠交错涌现,实在不是人世间所能忍受的。

痛苦过去以后,再去追思当时的痛苦,那是何等的悲痛啊!4.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译:我能够死里逃生,算是幸运的了,可幸运地活着又是为了什么呢?5.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译:所要求做孝子的事,用父母赐予自己的身体去冒险,即使死了也有罪过。

6.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译:以前假使我把尸骨抛在荒野里,我虽然正大光明地问心无愧,但是在君王和父母面前无法文饰自己的过错,国君和父母将怎么讲我呢?《五人墓碑记》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译:(墓中的)五个人,就是当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激于义愤而死于这件事的。

2.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译: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的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

3.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译:但这五个人生于民间,从来没受过诗书的教诲,却能被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也不回头,又是什么缘故呢?况且当时假托的皇帝的诏书纷纷传出,追捕同党的人遍于天下,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抗击,使阉党不敢再株连治罪;魏忠贤也迟疑不决,畏惧正义,篡夺帝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复习优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复习优质
布衣,平民.
9、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古义:条约 今义:限制使不超出范 围 古义:得到惩处 今义:冒犯 古义:第二年
10、赵岂敢留璧而得罪 于大王
11、明年复攻赵 12、鄙贱之人,不知将 军宽之至此也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古义:地位低下,见识浅薄 今义:鄙卑下贱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我为赵将。
反映了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率胸襟狭窄、斤斤计较于名位之争的 特点。


行动: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反映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性格特 点。)
本 文 特 色
一块玉璧 两个矛盾:赵国与秦国(国家)、 廉颇与蔺相如(私人) 三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四个人物:廉颇、蔺相如、赵王、 秦王、
国家为重
蔺相如:大智大勇、不畏强暴、胸 怀坦荡、热爱祖国;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 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 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 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 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太史公说:知道将死而不害怕,必定是很有勇 气的,死并不是难事,勇敢面对死亡这才是难事。 当蔺相如手持和氏璧斜视庭柱,以 及呵斥秦王左右 的时候,就当时的形式来说,最多不过是被杀,然 而一般人却往往因为胆小而不敢有这样的表现。相 如一旦振奋起他的勇气,其威力就伸张出来压倒了 敌国。回来后有对廉颇隐忍退让,他的声誉比泰山 还重,就智慧和勇气来说,他可以说是兼而有之。
D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下列加线字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舍相如广成传 B B.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C.左右欲刃相如 D.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4课内文言文《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词语解释及句子翻译答案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4课内文言文《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词语解释及句子翻译答案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 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使破,打败)之,取阳 晋,拜(授予名位或官职)为上卿,以(凭借) 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 人遗(送给)赵王书,愿以(介词,拿、用)十 五城请易(交换)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 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白白地)见 (被)欺;欲勿予,即患(忧虑、担心)秦兵之 (主谓之间)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 得。(寻找能够出使回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
高中语文必修4
文言文词语解释句子翻 译训练 杨振文
将相和
1)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 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2)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3)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4)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人间疾苦,笔底波澜。
字子长,西汉著名 的史学家、文学家。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发出无可奈何的声
音)。左右或欲引(牵、拉)相如去(离开), 秦王因(于是)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 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由此,趁此)而厚遇 (招待、款待)之,使归赵。赵王岂(难道)以 (因为)一璧之故(缘故)欺(欺骗)秦邪?” 卒廷见相如,毕(使……完成,结束)礼而归 (使……回去)之。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撞破) 璧,乃辞谢(婉言道歉),固(坚决)请,召有司案 (通“按”,审察察看)图,指从此以往(从这里起到 那里止)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估计)秦王特(只,不过)以诈佯为(装作) 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 传(共同传扬,即公认)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 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 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 舍(安置住宿)相如广成传。

高中语文 《与高司谏书 》教学 语文版必修4

高中语文 《与高司谏书 》教学 语文版必修4

可编辑ppt
6
文本互动 一、初步感知 1.通假字
凡十有.四年而三疑之:“有”通“又”
可编辑ppt
7
2.古今异义 ①修顿首再.拜白.司谏足下 再,古义:两次;今义:第二次。白,古义:告
诉;今义:一种颜色。
②未与人接. 古义:交往。今义:接过来。
③以文.学.大有名 古义:文章才学。今义:文学体裁。
④而足下厕.其间 古义:夹杂。今义:厕所。
可编辑ppt
14
7.概括每段的大意。
答案 第1段:通过“三疑”,断定高若讷非君子也。 第2段:指责高若讷在范仲淹被贬时不但不救,反而诋毁
其为人的拙劣表现,怒斥高若讷是“君子之贼”。 第3段:以范仲淹曾被器重的事实,运用两难推理,论证
无论范仲淹贤与不贤,高若讷的“默默”都是失职。 第4段:引用史实,说明贤与不贤自有公论,世人是不可
②而足下厕.其间:夹杂。 ③其后更.十一年:经过。 ④凡.十有.四年而三疑之:凡:共。有:又。 ⑤亦将闵.足下之不能:怜悯。 ⑥此君子之贼.也:败坏者,祸害。 ⑦若.果贤耶:假如。
⑧皆自谏诤擢.用:提拔。
⑨《春秋》之法,责.贤者备:要求。
⑩不.宣.:言不尽意。
可编辑ppt
4
3.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白字 ①顿手( 手—首 ) ③褒砭是非( 砭—贬 ) ⑤诋俏( 俏—诮 ) ⑦既位( 既—即)
与高司谏书
可编辑ppt
1
第 13 课 与高司谏书
目标定位 1.掌握部分文言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了解古今词
义的变化,继续学习翻译文言文的方法,进一步提高 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2.理清文章思路,准确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 3.感受作者嫉恶如仇、胸怀坦荡、无私无畏的高风亮节, 学习借鉴中国古代正直文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胆 识。 4.学习本文观点鲜明、析理透彻、语言简洁有力的写作 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晏子治东阿》一、重点实词1.晏子治.东阿2.景公召而数.之曰3.吾以.子为可4.子退而自察也5.寡人将加.大诛.于子加:诛:6.臣请改.道易.行改、易:道、行:7.属托不行8.货赂不至9.陂池之鱼10.并曾赋.敛11.便事左右12.陂池之鱼,入于权家13.愿乞骸骨14.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下席:谢:15.子强.复治东阿16.寡人无复与.焉二、通假字1.属托不行通2.并曾赋敛通3.仓库少内通4.再拜便辟通三、古今异义1.寡人将加大诛于子2.于是明年上计3.属托不行4.仓库少内5.便事左右6.再拜便辟四、词类活用1.三年不治,臣请.死之2.于是明年上.计3.陂池之鱼,以利.贫民4.而君反以罪.臣五、特殊句式1.寡人将加大诛于子2.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3.而君反以(之)罪臣4.东阿者,子之东阿也。

六、句子翻译1.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2.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谏太宗十思疏》一、重点实词1.必固其根本.树根2.必浚.其泉源疏通3.承天景.命大4.莫不殷忧..而道著深忧5.有善始者实.繁的确6.虽董.之以严刑督责7.振.之以威怒震慑8.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兴作9.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高虚约束10.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堵塞11.简.能而任之选拔12.信者效.其忠献出13.臣闻求木之长.者14根不固.而求木之长15.德不厚而思国之治.16.能克.终者盖.寡17.傲物则骨肉为行路..18.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择善而从.之20.役.聪明之耳目二、词类活用1...貌.恭而不心服貌:表面上。

名词用作状语 3.江海下.百川下:居于……之下。

名词作动词2.人君当神器之重.重:重任、重权。

形容词用作名词4.居域中之大.大:重位。

形容词用作名词5.惧谗邪.邪:邪恶的小人。

形容词用作名词10.择善.而从之善:好的意见。

形容词用作名词6.则思正身以黜恶.恶:奸恶的小人。

形容词用作名词11.简能而任之能:有才能的人。

形容词用作名词7.智者尽.其谋尽:用尽。

形容词用作动词12.必固.其根本固:使……稳固。

使动用法8.知止以安.人安:使……安宁。

使动用法13....正.身以黜恶正:使……端正。

使动用法9.则思虚.心以纳下虚:使……谦虚。

使动用法三、特殊句式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介宾短语后置2.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省略句3.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岂……乎”是固定句式,一般译为“难道……吗?四、古今异义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古义,树木的根;今义,指事物的本质。

2.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古义,放纵情感,即“骄傲”;今义,尽情。

3.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古义,使心虚;今义,一种谦虚的美德。

4.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古义:以(之)为;把(它)当作。

/今义:认为。

5.役聪明..之耳目古义:视觉听觉灵敏五、句子翻译1.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所有帝王,承受上天的大命,开头作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贯彻到底的大概很少。

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即使用严刑来督责他们,用声威震慑他们,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怀念仁德,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

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竭尽诚意就能使北方和南方这样隔绝、疏远的地方也能结成一体。

傲慢地对待人,就是骨肉亲属也能成为各不相关的人。

4.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怕自己耳目被堵塞、受蒙蔽,就要想到虚心接受下面意见;担心有谗佞奸邪的人(说坏话,不正派的人)在自己身边,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排斥邪恶的人;5.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恩惠所施加,就要想到没有因为偏爱而给予错误的的奖赏;惩罚所涉及,就要想到没有因为生气而滥用刑罚。

《季氏将伐颛臾》一、重点实词1、季氏将伐.颛臾。

2、无乃尔是过.与?3、是.社稷之臣也。

4、陈.力就.列陈:就:5、陈力.就列.力:列:6、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危:颠:7、则将焉用彼相.矣?8、且尔言过.矣9、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柙:椟:10、何以伐为?何以……为:11、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1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舍曰:辞:13、不患寡..而患不均患:寡:14、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15、则修文德以来之。

16、今由与求也,相.夫子17、邦分崩离析二、词类活用1、后世必为子孙忧.2、则修文德以来.之3、既来之,则安.之。

三、通假字无乃尔是过与?四、古今异义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2、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4、丘也闻有国有家者5、不患贫而患不安四、特殊句式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3、无乃尔是过与?4、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5、是社稷之臣也。

6、何以伐为?7、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8、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9、固而近于费10、而谋动干戈于邦内五、句子翻译1、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52、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3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5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36、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37、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48、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4《寡人之于国也》知识归纳一、重点实词1、河东凶.亦然.。

凶:荒年然:这样2、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像3、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为什么4、兵刃既.接.既:已经接:接触5、弃甲曳兵.而走。

兵:兵器6、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以:凭何如:怎么样7、直.不百步耳.直:只是耳:罢了8、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主谓间,取独。

9、谷不可胜.食也尽10、数罟不入洿池网眼细密的渔网11、斧斤.以时入山林斤:斧子以时:按时1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是:这丧死:安葬死者13、鸡豚.狗彘.之畜.豚:小猪彘:大猪畜:喂养14、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妨碍15、谨庠序之教学校16、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反复告诉孝:尊敬父母悌:敬爱兄长17、然.而不王者这样1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而:却检:约束19、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20、非我也,岁.也。

年成21、斯.天下之民至焉。

那么二、通假字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三、词类活用1、填然鼓.之名作动,打鼓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动作名,活人、死者1、树.之以桑名作动,种植2、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作动,穿3、谨.庠序之教形作动,认真从事4、然而不王.者名作动,统一天下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名作动,吃6、王无罪.岁名作动,归罪四、特殊句式1、移其民于河东状后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宾前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状后4、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判断5、树之以桑状后6、申之以孝悌之义状后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状后8、未之有也宾前9、非我也,岁也。

判断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状后五、古今异义1、邻国之民不加.少古:更加2、弃甲曳兵而走.。

古:逃跑3、或.百步而后止古:有的人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古:不要希望5、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供养活人6、河内凶古:黄河六、句子翻译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劝学》一、重点实词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君子:已: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于:1、2、3、木直中.绳4、虽.有槁暴5、金就砺..则利就:砺: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省:7、吾尝.终日而.思矣尝:而:8、不如须臾之所学也9、吾尝跂.而望矣10、不如登高之博见也1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疾:彰:12、假舆..马者假:舆:13、非利足也1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兴:兴起焉:于此16、积善.成德善行17、圣心备焉通达事理的思维18、故不积跬.步半步19、无以至千里没有办法来……;没有用来…的(办法)20、骐骥一跃千里马21、驽马十驾.驽马:劣马驾:马拉车走一天22、锲.而舍之雕刻23、金石可镂.雕刻二、通假字1、輮以为轮2、虽有槁暴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君子生非异也三、古今义1、輮以为轮2、金就砺则利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四、词类活用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輮以为轮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上、下:5、用心一.也。

:五、特殊句式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7、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六、句子翻译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3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过秦论》1-3段一、重点实词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2.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3.并吞八荒之心4.务.耕织5.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6.孝公既没7.蒙.故业8.因.遗策9.南取汉中,西举.巴蜀10.约从离衡11.之属、之徒、之朋12.赵奢之朋制.其兵13.秦人开关延敌14.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15.秦有余力而制其弊16.追亡逐北.17.流血漂橹.18.因.利乘便19.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二、通假字1.外连衡而斗诸侯2.合从缔交3.相举为一4.秦有余力而制其弊三、古今异义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3.以致天下之士四、词类活用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2.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3.外连衡而斗.诸侯4.南.取汉中,西.举巴蜀5.会盟而谋弱.秦6.合从缔交,相举为一.7.尊贤而重.士8.约从离.衡9.追亡.逐北五、特殊句式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仰关而攻秦。

第4段一、重点实词1.奋.六世之余烈.奋:烈:2.振.长策而御.宇内振:御:3.履.至尊而制六合履:制六合:4.执敲扑而鞭笞天下5.委.命下吏6.焚百家之言.7.隳.名城8.因.河为池9.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二、古今异义因河为池三、词类活用1.吞二周而亡.诸侯2.南.取百越之地3.却.匈奴七百余里4.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5.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四、特殊句式1.以为桂林、象郡2.委命下吏3.于是废先王之道4.聚之咸阳5.铸以为金人十二6.临不测之渊以为固五、句子翻译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42.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举为一。

43.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