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几点认识
丰南一中吴永平
新一轮课改大潮正在全国铺开,2008年河北省高一年级将全面使用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新教材,新教材同老教材相比,从编写体例到内容设置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因此每一名历史教师,又都站在了崭新的教学起点上,新的理念、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接踵而来。
历史教材如何把握,高中历史教学路在何方?本人通过参加新教材培训,并结合自身研读新教材的实际,谈几点对高中历史新课程的认识。
一、新老教材的关系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已经用了十余年了(其间虽有增删修订,但都是小修小补,主要内容没有大的变动。
),其历史功用自不必说。
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其缺点和弊端就逐渐显露出来了。
个人认为主要有:
1.泛政治化功能过强。
高中五本历史教材中政治史的比重几乎占二分之一。
中国近代现代史中中共党史所占比例又近乎一半。
历史的阶级服务功能体现的太明显。
2.重理论轻史实内容枯燥乏味。
为了保证通史的连贯性,教材对很多历史内容都是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粗糙而没有细节。
使历史只是流于文字,失去了其本有的生动与鲜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
同时也就不利于历史这一学科的发展。
3.与现实社会和日常生活实际脱离太远。
没有真正打开尘封的历史大门,没有让历史走进现实,也没有让现实溶入历史,古为今用、以史为鉴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4.长时间久用同一模式的教材不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很多教师,特别是一些老教师往往是一劳永逸。
一年备下课、写下教案,以后就周而复始的使用。
不利于知识的更新,更不利于教学的创新。
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在编写上打破了原有的章节体系,突破了王朝体系,改变编年史体例。
以模块为框架,以专题为基本单元,以中外历史合编为系统,组织性跳跃性强。
新教材在内容上的调整与创新有:
1.增强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相联系的内容。
比如在必修课程《历史Ⅱ》中,增加了“国有企业改革”、“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内容,以及“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内容。
在必修课程《历史Ⅲ》中,增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内容。
从而是历史内容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体现浓厚的时代气息。
2.更加注重面向世界,有利于形成大历史观。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将会被深深的溶入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同世界各国的联系将会越来越密切。
世界需要了解中国,国人更需要了解世界,为此,新的高中历史教材不仅弥补了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没有世界古代史的缺陷,而且使世界史的总量上升到了全课程总量的四成左右。
如必修课程《历史Ⅲ》中,增加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等内容。
选修课程“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增加了“梭伦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选修课程“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增加了“托马斯·阿奎那的君权神圣专制理论”的内容。
这必将有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并能从世界文明发展的角度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以及对历史宏观、整体认识的大历史观。
3.贴近生活实际,充分发挥了历史的社会服务功能。
如在必修课程中增加了“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在选修课程增加的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内容,让学生通过身边衣食住行的历史变化和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来感悟社会进步,感悟历史发展变迁。
4.淡化历史的泛政治化服务功能。
如在课程中对以往决口不提的二战后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问题,在新课程中则以专题的形式出现。
把旧课程中占大量篇幅的中共党史内容,只是以专题的组成部分来出现。
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客观理性的认识历史。
通过新旧教材对比我们不难看出新课程内容精炼,思维层次更高,适合探究性教学,有利于改变过去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和泛政治化教育倾向,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
从而更好的发挥历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
二、新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大力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
这里我要说的全面素质是指广博的知识储备和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广博的知识储备包括精深历史专业知识和丰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
随着历史教材的大幅变化。
要在原有的历史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要尽快对新增知识熟悉掌握,并要据有大量的相关史料。
新教材增加了文学艺术史内容的比重和世界文化遗产的内容。
这就要求我们对这些艺术门类和领域都要有广泛的涉猎。
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是指教师要有全新的历史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历史新课程标准所确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教学目标。
突出重点,明确难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确定探索性教学活动的亮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历史领域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教学活动。
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作用。
教学的过程就是教与学的过程。
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成功与否。
首先是解决好老师的角色转换,即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使历史课由教师一人唱主角变为教师领唱大家合唱的课程,老师更多地要营造和谐、民主、开放、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努力为学生创设能够张扬其个性的空间。
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心智都在教学过程中能得到全面发展。
二是要充分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即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提倡教师积极引导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景、收集资料、课堂模拟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积极探求、体验历史的过程,使教学过程的信息传递由“教师→学生”的单一途径变为“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等多元途径,真正使历史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相长的新境界。
3.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改革的难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在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引导和促进学生将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转变为科学的新型的历史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历史的学习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创设和营造开放性的课堂氛围。
新教材中比以前删减了政治性很强的内容,增加了贴近生活关注民生的内容,这够使我们能更好的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亲身实践的学习情景机会,尽可能让学生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在创新意识的激励下,灵活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和多种思维的变换功能去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新颖成品的一种思维活动过程。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鼓
励学生多问,教师要精心设疑,以设问、追问、反问等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多给学生交流表达的机会,多为学生创造历史考察、调查、探究的机会,组织课堂讨论、辩论会、演讲会、展览会等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不断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本质上是教师一种经常性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和调节。
使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日趋完善和优化。
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面对全新的历史教材和课程,教学反思就更加重要了。
教师要从新教材的特点、教学现状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反思。
并以此来优化教学,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成长为研究型的教师。
总之面对新课程标准的新的历史课堂教学,历史教师的工作任重道远。
我们惟有迎难而上,面对现实,团结协作,通过大家的努力使历史课程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全面实施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真正使高中历史教学走进新时代,闪出新时代的光芒。
让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得更充分──以《辛亥革命》教学为例
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政史组赵庆娟
一、背景分析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尽情展示自我,积极体验感悟。
加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情境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加深感悟。
同时,给学生留下了更多的疑问和思考空间,以促使学生继续进行课后的探究拓展。
二、教学内容
《辛亥革命》这节课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很多,难度大,按传统模式讲授缺乏新意。
基于学生对孙中山的兴趣,故本课巧妙的以孙中山个人成长经历为线索,来透视19世纪初期中国社会发展的艰难历程。
通过此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培养学生从情境中感知历史的能力,从而加深对这段历史的理解。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为追求革命理想不懈奋斗,学生内心容易产生共鸣,易于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感性认知提高到理性认知水平。
在落实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积极的态度取向和正确的价值判断中,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能力要求的领悟。
晚年的孙中山以不息的热忱挽救民国,维护民主,屡败屡战,百折不挠,并且不断改进思想。
最终实现了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
1925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59岁。
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言。
辛亥革命结束后,孙中山依然致力民主革命,并促成与中共合作,为革命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
在讲到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思考:孙中山勉励后人革命尚未成功仍需努力,我们该如何来认识这场革命?同学们可以结合以下两则材料:
材料一: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上述材料反映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材料二: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剪辫子、禁缠足、修改中山装造型……
[学生回答]:辛亥革命促进了民主政治制度化、经济工业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社会生活习俗的的改变。
[活动探究]:(投影)漫画:阿Q像。
仔细观察阿Q的容貌、表情、着装等,从中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教师阐述]:阿Q是鲁迅塑造出来的,并不一定真是存在,但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阿Q 是 20世纪初中国农民的一个缩影。
[设计意图]:阿Q的命运是辛亥革命中一个鲜活生动的例子,尽管他不是真实存在,但深刻的反映出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中国的农村面貌依旧,农民的生活依旧,破落和残败。
社会的现壮使学生易于产生共鸣,同情苦难的中国,同情苦难的人民。
[回顾总结]:在结束这堂课之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的学习过程,在知识、能力方面咱们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把握好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在归纳整理过程中巩固基础知识。
课堂小结: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依旧黑暗,中国人民生活依旧贫困。
中国出路何在?资产阶级的探索又失败了,革命的重任落在了无产阶级身上。
五四运动揭开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序幕,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和顽强的抗争!
三、教学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一定要亲身体会才会印象深刻,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受、去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在讲述辛亥革命历史地位时,遵循了论从史出的精神,并引用了精要的文字图片资料,利用漫画阿Q,让学生获得更为感性的认识,革命有过轰轰烈烈,但在中国大地上一晃而过,阿Q依然还是那个阿Q 了。
“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这是全文的旨意,受本人教学经验和课时限制,教学实践者对本课教材的解读还不够深,但也展现了新课程实施中要敢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反思
教材编排尽管设置了许多问题解决与学生活动,但对知识主线教师仍应加以引导与整理,教学过程中强调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讨论、归纳、练习等方式自主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由讲练习题想到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创新设计
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王丽宫凡华
案由:2007年11月20日,我在高一讲解练习题时,有一道题使我深受启发。
例题:十月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社会主义革命
C.旧式农民运动
D.具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题目的正确答案选择B,这就有一个问题摆在我的面前,如何向学生解释清楚这几个选项和正确答案,我又联想到了这节课的有一个重点知识就是区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性质,后来想到可以用图示的方法解决这些难题。
下课后我反思了这节课,把原来上课的教案重新调整,把历史图示教学法引入我的课堂教学中。
历史图示教学法是以图形,图像或表格为主要形式,揭示历史事物现象或本质特征,激发学生思维,使其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加快教学进程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用形象化的图形,图像或表格的形式讲授历史基本概念揭示历史事物之间的逻辑联系,其实质是使历史知识形象化,抽象理论具体化,零碎知识系列化。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
一、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从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到导致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有:
1.沙皇政府1861年进行农奴制改革,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沙皇制度,工人受到剥削,人民生活极度贫困,开始反抗沙皇的专制统治。
2.各国的社会矛盾尖锐。
包括沙皇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沙皇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俄国与其他帝国主义的矛盾等。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使俄国的腐败和落后暴露出来。
二、十月革命的经过
(一)二月革命
从图示中可以很明显的观察到:
1.二月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一场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的革命。
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简称“民主革命”。
是资产阶级或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
2.二月革命的结果是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即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
(二)十月革命
从图示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十月革命的经过,也可以深刻理解十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
三、十月革命的影响
通过图示掌握苏维埃政府巩固政权采取的措施:
1.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
2.颁布《和平法令》,退出一战;
3.颁布《土地法令》,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必修1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设计
广州市工艺美术职中黄凤仙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概念:“冷战”、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古巴导弹危机等。
2.了解“冷战”局面的形成,认识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到底是由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决定的。
3.概括美国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和苏联的反击措施,培养学生运用归纳比较的方法深入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了解和分析,认识美苏“冷战”造成了二战后初期世界的动荡不安。
理解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及多极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提高学生对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和责任感。
5.了解“冷战”局面的形成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重大影响,通过补充阅读材料和加强对课文的阅读指导,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
教学方式
1.结合主题思路大胆取舍,重新整合教材内容。
建议教师:以“冷战”的形成背景、具体表现及其影响为思路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
例如,课文最后的“历史纵横”可以提前放到“冷战”的概念分析里讲,让学生更好理解即使在“冷战”期间也存在局部的“热战”;“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这一子目的内容可以提前放在“冷战”形成的背景里略讲。
它的详讲,可以放到前一章第三课“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一课里进行。
为了更好理解课文内容,适当补充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力量膨胀、二战后苏联实力增强与政治威望提高、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等历史材料,或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与课后探究。
整合教材内容如下:
2.为了更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建议布置预习思考题:(1)找出重要概念。
(2)美国的“冷战”政策有哪些?(3)苏联采取了哪些反击措施?(4)“冷战”下的国际关系如何?(预习思考题无须用本子专门写下来,能在课本上找到的,只需画在书上就行;需要归纳的可写简要提纲。
预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阅读思考的自学习惯。
预习思考题的难度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水平,一般以了解课文知识、突出重点知识为主,跨度不宜太大。
)
3.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
例如,能在课文里找到答案的,就让学生自己阅读找到答案。
4.注重创设情景,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互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
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
5.围绕主题补充或重新整合课本提供的历史材料。
例如引入资料: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力量膨胀、美国称霸全球的野心、战后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壮大和用计算机演示“北约和华约的对峙地图”等,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冷战”形成的原因及其表现。
引导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进一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认识到历史资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进而懂得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原始材料和时政资料。
教学构想
(注:如果教学对象基础好,自学能力强,并能自觉做好预习思考题的,可省略讲各教学内容的①)
教学设计说明
1.本课教学设计思路是:“冷战”概念剖析──“冷战”形成的历史背景──美国的“冷战”政策──苏联的反击措施──“冷战”下的国际关系。
通过整合课文内容,以“冷战”为主线思路来串讲,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本课的脉络更加清晰。
2.对教材内容分清主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形成知识脉络。
3.依纲据本,适当补充典型事例和有关材料,在充分掌握历史事实等感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分析,提高对史实的理性认识,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以指导阅读为基础,思考议论为过程,教师归纳小结为升华,实行自主式、互动式、探究式双边活动。
5.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简谈中学历史“情景·实践”教学法
湖北省宜昌市教研中心李明海 443000
[关键词] 创设情景实践性学习
[摘要] “情景·实践”教学法,是为了克服学习历史的深层次障碍和直接障碍的一种教学方法。
根据历史及历史教材的构成要素,可以创设问题情景、人物情景、事件情景和文物情景。
根据实践性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可分为课内、课外的实践性学习和再认再现历史、分析阐释历史、总结借鉴历史的实践性学习。
本教学法的基本环节是引导参与、情景创设、实践探究、成果交流。
中学历史“情景·实践”教学法中的“情景”,是根据特定的课程教学内容创设的多种形象化、具体化的历史场景;“实践”是指学生的基本学习特征及性质,即学生的整个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学习具有实践性。
“情景·实践”教学是以历史情景为前提,以实践探究为中心,以历史问题为主线,以师生共同活动为特征的一种教学方法。
历史是过去了的现实,这是历史的最大特征;“二手性”则是历史教材的最大特点,即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都是运用别人的研究成果和思想。
这两大特点是我们让学生客观、准确、全面、深刻地了解、理解、把握历史的深层次障碍。
因为身在现实中的我们,对现实的了解、理解、把握都难以客观、准确、全面、深刻,更何况对已经过去了的历史和具有“二手性”的历史教材呢!现行历史教材基本上是封闭性教材,单一的材料和单一的结论,很少为学生提供自主思维的空间。
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现行历史教学活动也形成了封闭和专制的弊端,教材内容就是教学内容,教学只能“源于教材”,“忠于教材”,不能“高于教材”,更不能“脱离教材”。
而且,就是这种封闭性教材,应试教育还不是让学生去理解,而是去死记硬背。
教材的封闭性和应试教育,是学生学好历史的直接障碍。
现行课改的新理念告诉我们,教师的教学方式要转变,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转变,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改变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中学历史“情景·实践”教学,要求尽可能真实地再现历史事件(现象)的存在和历史人物活动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自主学习、探究,自我完成对历史知识、意义的构建。
因此,我们认为它是让学生克服学习历史的深层次障碍和直接障碍的基本方法。
历史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事件(现象)、人物、时空,历史教材构成的基本要素是陈述、概括和评价。
根据历史和历史教材构成的基本要素,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景”的创设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问题情景类,与“概括”、“评价”、历史时空相对应。
为什么这么“概括”、这么“评价”,而不是另外一个样子?这就可以编拟问题,创设相应的问题情景;二是角色情景类,与历史人物、历史时空相对应。
历史人物为什么只能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他本人到底想怎么做?这就可以创设出角色情景;三是事件情景类,与历史事件(现象)、历史时空相对应。
这个历史事件为什么发生?发生之后为什么只能是这种样子?这就可以创设事件情景;四是文物情景类,与历史时空、文化史等相对应。
这样的遗址,这样的器物,这样的环境,这样的雕刻,这样的绘画等,古人们将如何生活、如何使用、如何创造?这就可以创设文物情景。
就此,分别概述于下。
问题情景。
所谓问题情景就是疑问建立的逻辑背景。
将历史教材中关于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特征、性质、影响及历史人物的概括和评价,构成疑问的原点;关于这些特征、性质、影响、结论、评价的论证材料,以及相应的教材上所没有的、因开放所得的论证材料,构成逻辑背景;这二者组合在一起,就创设出问题情景。
如将“落后就要挨打”这一中国近代史教材上的结论,放到古今中外相应的逻辑背景中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一结论是关于国家关系中强与弱、先进与落后的规律性结论吗?形成这种疑问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