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_声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影响声卡效果的因素 (3)
采样精度 (3)
采样频率 (3)
三、声卡的外接插口 (4)
四、声卡的构造 (5)
模拟输出声卡 (5)
数字输出声卡 (5)
五、什么是声道 (5)
5.1声道简介 (6)
5.1声道设置 (6)
六、声卡的作用 (7)
播放数字音乐 (7)
录音 (7)
语音通讯 (7)
实时的效果器 (7)
界面卡 (8)
音频解码 (10)
合成器 (11)
七、声卡的接口 (11)
PCI接口 (11)
AGP接口 (12)
PCI Express接口 (13)
八、声卡声效 (13)
EAX (13)
A3D (14)
H3D (14)
Sensaura/Q3D (14)
九、声卡的主要性能 (14)
声卡性能参数 (15)
采样位数 (15)
采样频率 (15)
MIDI (15)
音频API (15)
HRTF算法 (16)
声卡性能的测试方法 (16)
3D定位精度测试 (16)
波形回放与录音测试 (17)
多音频流播放测试 (17)
全双工通讯模式测试 (17)
MIDI音效测试 (17)
CPU占用率测试 (17)
声卡性能测试软件 (18)
测试参数: (18)
通俗的分类 (19)
主流音效芯片简评 (19)
Creative系列音效芯片 (19)
ESS系列音效芯片 (20)
十一、声卡和音箱 (20)
声卡(Sound Card) (20)
声卡的工作原理 (20)
音箱 (20)
笔记本声卡 (21)
笔记本音箱 (21)
平板电脑声卡 (21)
平板电脑音箱 (22)
十二、声卡和录音问题 (22)
十三、声卡插槽 (22)
PCI插槽 (22)
PCI-Express (23)
十四、声卡的安装 (23)
安装即插即用的声卡 (23)
安装非即插即用声卡 (24)
解决声卡安装故障 (25)
故障现象 (25)
故障分析 (25)
故障解决 (25)
特别提示 (25)
十五、什么是AC’97 (26)
声卡的结构 (26)
什么是AC97 (26)
AC97标准的规格 (26)
音源卡和音频卡 (27)
音源卡 (27)
音频卡 (27)
声卡的选购 (28)
十六、麦克风 (28)
麦克风的发明 (28)
世界上第一款抗噪话筒 (29)
射频电容式麦克风 (29)
颈挂式麦克风 (30)
领夹式电容麦克风 (31)
音乐家们的麦克风 (32)
一、声卡简介
声卡是多媒体电脑的主要部件之一,它包含记录和播放声音所需的硬件。

声卡的种类很多,功能也不完全相同,但它们有一些共同的基本功能:能录制话音(声音)和音乐,能选择以单声道或双声道录音,并且能控制采样速率。

声卡上有数模转换芯片(DAC),用来把数字化的声音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同时还有模数转换芯片(ADC),用来把模拟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声卡上有音乐数字接口(MIDI),能使用MIDI乐器,诸如钢琴键、合成器和其它MIDI 设备。

声卡有声音混合功能,允许控制声源和音频信号的大小。

好的声卡能对低音部分和高音部分进行控制。

声卡上还有一个或几个CD 音频输入接口,用以接收CD-ROM的声音采集信号。

声卡图片
二、影响声卡效果的因素
声卡真正的质量取决于它的采样和回放能力。

模拟声音信号是一系列连续的电压值,获取这些值的过程称为采样,这是由模数转换芯片来完成的。

影响音质的两个因素是采样精度和采样频率。

采样精度
采样精度决定了记录声音的动态范围,它以位(Bit)为单位,比如8位、16位。

8位可以把声波分成256级,16位可以把同样的波分成65,536级的信号。

可以想象,位数越高,声音的保真度越高。

采样频率
采样频率指每秒钟采集信号的次数,声卡一般采用11K、22K和44KHz的采样频率,频率越高,失真越小。

在录音时,文件大小与采样精度、采样频率和单双声道都是成正比的,如双声道是单声道的两倍,16位是8位的两倍,22K是11K的两倍。

CD碟采用16位的采样精度,44.1KHz的采样频率,为双声道,它每秒所需要的数据量为
16×44,100×2÷8=176,400字节。

(在CD碟里,每个扇区有2,352字节,每秒75扇区,2352×75=176,400字节)。

最早的声卡生产厂家有AdLib公司和创新公司(Creative Labs),这两种声卡实际上已成为声卡的标准,大部分的声卡都与它们兼容。

现在市场上已经开始流行PCI的声卡,需要注意的是:许多的PCI声卡标称的32位/64位并不是指它们的声音采样的位数是32/64位,而是指它们的最大复音数是32/64个,也就是在利用波表合成器播放MIDI时,最大可同时发音数是32或者64个,这只在播放MIDI 时有效,而声卡采样精度仍然是16位的,专业的高档专业的数字录音器采样精度也只能达到20位。

三、声卡的外接插口
声卡的外接接口
上图是创新公司的Sound Blaster 16声卡,卡上有一个IDE接口和CD音频接口,外部接口有麦克风插口(Mic)、立体声输出插口(Speaker)连接音箱或耳机;线性输入(Line in)可连接CD播放机、单放机合成器等;输出插口(Line out)可连接功放等;游戏杆和MIDI设备。

音频线
在连接光驱的CD音频时,使用一根3芯或4芯的音频线,其中有两根代表左右声道,一般用红色和白色的线表示,还有一根或两根地线,用黑色表示。

有时在连接这条线时会遇到麻烦,比如只有一个声道或干脆就没声音,此时你要认真研
究一下声卡和光驱的CD音频接口,使它们的左右声道和地线正确连接。

四、声卡的构造
有些声卡同时支持数字输入和模拟输入,这两种输入方式有什么区别呢?这个问题,牵涉到声卡的构造和功能,以下是根据对声卡的基本知识学习后得出的总结。

模拟输出声卡
我们首先了解模拟输出声卡的构造,因为这种类型的声卡更为普遍:模拟输出声卡是由PCI界面、主音频处理芯片(主芯片)、codec芯片、运放芯片、音频插孔构成的。

·PCI界面
对于声卡来说技术含量不大,可以忽略。

PCI界面用于声卡,在近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变化过,甚至创新公司推出革命性的X-Fi系列声卡,依然沿用PCI界面。

对它的认识,止于“插口与大部分非集成网卡的插口一样”这里吧。

·主芯片
是决定声卡具备什么功能的部件。

论到功能,音频的输入和输出(I/O),是使声卡能成为声卡的最最基本的功能。

而主芯片的最最核心的部分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 Signal Processor),就如电脑的CPU、显卡的GPU一样。

以前,主芯片的一个重要的、也是基础性的功能是进行声音信号的数字→模拟转换、模拟→数字转换。

(这个功能现在多交给codec芯片处理。

)现在,主芯片的功能大多数有EQ(均衡器)信号调整处理等,·codec芯片
一般称为混音芯片,上面提到过的,负责D/A和A/D转换,也就是对声音的采集和编码。

很多codec芯片就是遵从Intel公司制定的AC'97音频规范,不过这并不是一个强制性标准,但Intel公司有实力令很多厂商跟它走。

·运放芯片
简单地说,是用于增大对音箱、耳机等推力的部件。

缺少它,音量将会很小。

有些声卡是没有运放芯片的,因为它们的codec芯片的推力本身就很大,单凭codec芯片,就足以使外部音响器材的音量够大。

·音频插孔
就不多说了,大家都能见到的。

数字输出声卡
数字输出声卡的构造,除了少了codec芯片、运放芯片外,其余都一样。

某些声卡号称具有高品质的D/A(数模转换)芯片,可以直接接收声卡的主芯片输出的数字信号。

五、什么是声道
声道是指音乐信号通过扬声器的通道。

但是仅超低音扬声器的声音是听不出什么内容
的,所以既然这个声道并不是一个独立声道,也就习惯性地将其表示成0.1声道。

如果在只包含左右两个喇叭的立体声音响上再加上一个超低音扬声器,就称作2.1声道。

5.1声道简介
其实5.1声道就是使用5个喇叭和1个超低音扬声器来达到一种身临其境感觉的音乐播放方式,由杜比公司开发。

在5.1声道方式中,5个喇叭是在通常的前左、前右的2个立体声喇叭的基础上,再分别在正中和左后、右后等三个方位配置三个喇叭。

因为前后左右都有喇叭,就会产生被音乐包围的真实感。

超低音扬声器只用来表现120Hz以下的超低音。

由于超低音的表现与声音的方向性关系不大,因此这个超低音扬声器并没有规定特定的放置方位。

Windows XP的电脑播放的音乐也已经开始支持5.1声道。

在播放DVD和游戏时如果有硬件支持,就可以利用电脑来配置出具有5.1声道浑厚音质的环绕系统。

5.1声道设置
5.1声道包括中央声道、前置主左/右声道、后置左/右环绕声道,及所谓的0.1声道重低音声道总共可连接6颗喇叭,中央声道喇叭,负责再生配合屏幕上的动作,大部份时间它是负责人物对白的部份;前置主左/右声道喇叭,则是用来弥补在屏幕中央以外或不能从屏幕看到的动作及其它声音;后置环绕音效喇叭则是负责外围及整个背景音乐,让人感觉置身于整个场景的正中央,万马奔腾的震撼、喷射机从头顶呼啸而过的效果,就是拜它所赐;而马达声、轰炸机的声音或是大鼓等震人心弦的重低音,则是由重低音喇叭一手包办。

5.1声道设置
六颗喇叭的正确摆设位置为何呢?两颗前置喇叭应摆设在屏幕两侧,至于两颗喇叭之间的间距则视聆听者到屏幕的距离而定,距离愈近,两颗喇叭则愈靠近,反之亦然,一般来说两颗喇叭与聆听者大致维持45度的夹角。

中间声道喇叭置于两颗前置喇叭的中央,最好与其成一直线。

绕环喇叭则面对面摆在聆听者的两侧上方60~100公分左右最佳,若两侧无适当架设地点,放置于聆听者后方左右两侧偏高的位置也可达到环境音效的效果;至于重低音
则无一定的摆设位置,端看使用者空间的情况而定,一般多置于前方或两侧地板上。

六、声卡的作用
一块声卡有哪些作用呢?平时我们播放MP3/CD之外,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用到声卡呢?其实声卡不仅仅是一块能够发声的卡,而是一块功能众多的多功能卡。

播放数字音乐
这是声卡最基本的功能,这得益于数字音乐的存储方式的改进。

从原始的wav到流行的mp3,在到新兴的wma等音频格式,使得数字音乐被广大用户接受。

边工作边听音乐成了大多数电脑玩家的习惯。

最初的声卡仅仅能够播放一点简单的提示音,到后来的8bit声卡、16bit声卡,电脑也越来越适合播放音乐了。

而目前最高档的声卡更是将声卡支持的最大采样速率推向192kHz,而采用大小也高达24bit。

因此我们能够在电脑上欣赏MP3/CD甚至DVD Audio。

录音
这也是声卡最基本的功能之一,采集来自麦克风的信号。

目前大部分民用声卡都可以采集48khz/16bit的信号,虽然很多普通用户不太在意声卡的录音功能,但不得不说的是,这是一个能够带来很多乐趣的功能。

有了她,可以在电脑上卡拉ok,自娱自乐,不亦乐乎。

如果声卡的录音素质还不错,只需要一支好一点的麦克风,自做个人演唱专辑CD不是难事。

配合语音输入软件,还可以作为语音输入法使用。

目前高档声卡更是支持96kHz/24bit的录音,实际录音效果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这样为组建家庭录音室的硬件环境的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未来的电脑很有可能实现语音化控制,这也将和声卡息息相关。

语音通讯
当声卡有了输出和输入信号的能力时,声卡就成了语音通讯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声卡可以同时输出和输入信号,这块声卡就支持双全工的工作模式,非常适合在网络上进行语音通讯。

网络上语音通讯的成本低得不可想象,比传统的电话要便宜太多,如果要经常进行跨地区联系,用PC to PC的语音通讯是一个非常省钱的办法,得益于现在网络状况的改善,通讯质量也有很大的提高,不会比传统电话差,只有更好。

这也将是未来通讯的发展方向之一。

在某些声卡上,甚至出现了“为Netmeeting优化”的卖点。

用于语音通讯的声卡需要支持全双工,即播放和录音可以同时进行。

实时的效果器
当电脑游戏越来越3D化的时候,用户不但要求画面够3D,也要求声音也能够尽量模
拟真实环境。

其中有厂家提出了3D音效的方案,其中最著名的是Aureal的A3D、Microsoft DirectSound和Creative EAX。

这些方案的提出,要求声卡有非常强大的运算能力以模拟真实的音效。

3D游戏迷也因此做到耳听八方。

这些方案的提出完善了声卡的功能,声卡的娱乐性得到非常大的充实。

这些功能的实现和声卡处理信号的能力有关,不但是游戏中需要这些音效,在音乐欣赏的时候也同样需要,著名的Winamp播放器就有着很多DirectSound的实时效果器,在听音乐的时候,我们可以加入回音、混响甚至胆机的效果,这些效果的实现也需要声卡加速来支持。

当然,这些效果的实现不一定需要声卡,可以通过软件模拟,但硬件加速不会牺牲性能。

界面卡
当使用模拟方式接驳CD-Rom并播放时,声卡就是一块界面卡,声卡不会做控制电平之外的任何处理,这个时候声卡就是一块界面卡,作为一个中介设备出现。

在接驳其他模拟设备,例如电视卡等,声卡都是作为界面卡使用的。

另外,在播放DVD时,声卡输出AC3音频流的时候,也只是作为界面卡使用。

IDE界面卡
早期的声卡都附带了IDE端口,可以用于接驳光驱,现在的声卡都没有这个接口了。

这个时候,声卡也是一块界面卡。

GamePort界面卡
另外大多数声卡也附带了一个MIDI/游戏控制器的端口,用于链接MIDI键盘和游戏手柄等多媒体设备,随着USB标准被日益接受,这个端口的作用也逐渐减小,更多的设备采用了USB标准接驳。

声卡1394接口
随着一些老的端口被淘汰,新的接驳端口被引进,最引人注目的当属Audigy/Audigy2系列附带的SB1394端口,这个端口的导入将大大增强声卡的功能,可接驳IEEE 1394标准接口外接设备如DV摄象机等,并可连接63台电脑进行低延迟的联网游戏。

SB1394 的传输速度高达400Mbps,是USB1.1标准的30倍,使主机与外设之间大文件的高速传送成为可能。

这意味着声卡的网络功能被强加,将成为电脑中名副其实的多媒体界面中心。

Audigy/Audigy2中有不少型号带有遥控器,在遥控操作的时候,声卡也同样是界面卡。

音频解码
音频解码
在数字音频世界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编码方案,大部分都可以由软件解决。

当DVD-Rom 开始普及时,人们发现DVD对系统的要求比VCD要高太多,尤其是音频部分,为了更好的做到身临其境,DVD影片大部分都采用了AC-3/DTS方式编码其音频部分,算法远比以前大部分音频编码要复杂,软件可以解码,但更多朋友更加信赖硬件解码。

新上市的Audigy2 ZS允许用户在播放普通的DTS音效的DVD的时候,将5.1矩阵解码成6.1,这些都是声卡在起作用。

另外,例如CS4630系列的声卡,大部分都支持硬件MP3加速,其实这就是声卡在参与解码的结果。

合成器
播放MIDI的效果好坏取决于声卡的合成能力的好坏。

声卡的波表合成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声卡播放MIDI的性能。

波表的英文名称为“W AVE TABLE”,从字面翻译就是“波形表格”的意思。

其实它是将各种真实乐器所能发出的所有声音(包括各个音域、声调)录制下来,存贮为一个波表文件。

播放时,根据MIDI文件纪录的乐曲信息向波表发出指令,从“表格”中逐一找出对应的声音信息,经过合成、加工后回放出来。

这个能力的好坏曾经是一块优秀声卡的重要指标,也是厂家卖高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当年的SB AWE64 标准版和AWE64 GOLD最大的差异就是波表容量差异,仅仅如此而已,但价格差距确实惊人的。

现在大部分声卡都采用DLS(DownLoadable Sample)波表合成技术,在WDM驱动支持下,所有声卡都能够有较好的合成效果,当然,前提是必须有一个好的DSL音色库。

还有另外一种FM合成,由于合成效果过于单调,基本被淘汰。

七、声卡的接口
接口类型是指声卡与主板连接所采用的接口种类。

声卡的接口决定着声卡与系统之间数据传输的最大带宽,也就是瞬间所能传输的最大数据量。

不同的接口能为声卡带来不同的性能;而且也决定着主板是否能够使用此声卡。

只有在主板上有相应接口的情况下,声卡才能使用。

声卡发展至今共出现ISA、PCI、AGP等几种接口,所能提供的数据带宽依次增加。

而采用下一代的PCI Express接口的声卡也将在2004年正式被推出,届时声卡的数据带宽将得到进一步的增大,以解决声卡与系统数据传输的瓶颈问题。

PCI接口
PCI是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的缩写,它是目前个人电脑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接口,几乎所有的主板产品上都带有这种插槽。

PCI插槽也是主板带有最多数量的插槽类型,在目前流行的台式机主板上,ATX结构的主板一般带有5~6个PCI 插槽,而小一点的MATX主板也都带有2~3个PCI插槽,可见其应用的广泛性。

PCI是由Intel公司1991年推出的一种局部总线。

从结构上看,PCI是在CPU和原来的系统总线之间插入的一级总线,具体由一个桥接电路实现对这一层的管理,并实现上下之间的接口以协调数据的传送。

管理器提供了信号缓冲,使之能支持10种外设,并能在高时钟频率下保持高性能,它为显卡,声卡,网卡,MODEM等设备提供了连接接口,它的工作频率为33MHz/66MHz。

最早提出的PCI 总线工作在33MHz 频率之下,传输带宽达到了133MB/s(33MHz X 32bit/8),基本上满足了当时处理器的发展需要。

随着对更高性能的要求,1993年又提出了64bit 的PCI 总线,后来又提出把PCI 总线的频率提升到66MHz 。

目前广泛采用的是32-bit、33MHz 的PCI 总线,64bit的PCI插槽更多是应用于服务器产品。

由于PCI 总线只有133MB/s 的带宽,对声卡、网卡、视频卡等绝大多数输入/输出设备显得绰绰有余,但对性能日益强大的显卡则无法满足其需求。

目前PCI接口的显卡已经不多见了,只有较老的PC上才有,厂商也很少推出此类接口的产品。

AGP接口
·AGP(Accelerate Graphical Port),加速图形接口。

随着显示芯片的发展,PCI总线日益无法满足其需求。

英特尔于1996年7月正式推出了AGP接口,它是一种显示卡专用的局部总线。

严格的说,AGP不能称为总线,它与PCI总线不同,因为它是点对点连接,即连接控制芯片和AGP显示卡,但在习惯上我们依然称其为AGP总线。

AGP接口是基于PCI 2.1 版规范并进行扩充修改而成,工作频率为66MHz。

·AGP总线直接与主板的北桥芯片相连,且通过该接口让显示芯片与系统主内存直接相连,避免了窄带宽的PCI总线形成的系统瓶颈,增加3D图形数据传输速度,同时在显存不足的情况下还可以调用系统主内存。

所以它拥有很高的传输速率,这是PCI等总线无法与其相比拟的。

由于采用了数据读写的流水线操作减少了内存等待时间,数据传输速度有了很大提高;具有133MHz及更高的数据传输频率;地址信号与数据信号分离可提高随机内存访问的速度;采用并行操作允许在CPU访问系统RAM的同时AGP显示卡访问AGP内存;显示带宽也不与其它设备共享,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系统性能。

·AGP标准在使用32位总线时,有66MHz和133MHz两种工作频率,最高数据传输率为266Mbps和533Mbps,而PCI总线理论上的最大传输率仅为133Mbps。

目前最高规格的AGP 8X模式下,数据传输速度达到了2.1GB/s。

·AGP接口的发展经历了AGP1.0(AGP1X、AGP2X)、AGP2.0(AGP Pro、AGP4X)、AGP3.0(AGP8X)等阶段,其传输速度也从最早的AGP1X的266MHz/S的带宽发展到了AGP8X的2.1GB/S。

·AGP 1.0(AGP1X、AGP2X)1996年7月AGP 1.0 图形标准问世,分为1X和2X两种模式,数据传输带宽分别达到了266MB/s和533MB/s。

这种图形接口规范是在66MHz PCI2.1规范基础上经过扩充和加强而形成的,其工作频率为66MHz,工作电压为3.3v,在一段时间内基本满足了显示设备与系统交换数据的需要。

这种规范中的AGP带宽很小,现在已经被淘汰了,只有在前几年的老主板上还见得到。

·AGP2.0(AGP4X)显示芯片的飞速发展,图形卡单位时间内所能处理的数据呈几何级数成倍增长,AGP 1.0 图形标准越来越难以满足技术的进步了,由此AGP 2.0便应运而生了。

1998年5月份,AGP 2.0 规范正式发布,工作频率依然是66MHz,但工作电压降低到了1.5v,并且增加了4x模式,这样它的数据传输带宽达到了1066MB/sec,数据传输能力大大地增强了。

·AGP Pro;AGP Pro接口与AGP 2.0同时推出,这是一种为了满足显示设备功耗日益加大的现实而研发的图形接口标准,应用该技术的图形接口主要的特点是比AGP 4x略长一些,其加长部分可容纳更多的电源引脚,使得这种接口可以驱动功耗更大(25-110w)或者处理能力更强大的AGP显卡。

这种标准其实是专为高端图形工作站而设计的,完全兼容AGP 4x规范,使得AGP 4x的显卡也可以插在这种插槽中正常使用。

AGP Pro在原有AGP插槽的两侧进行延伸,提供额外的电能。

它是用来增强,而不是取代现有AGP插槽的功能。

根据所能提供能量的不同,可以把AGP Pro细分为AGP Pro110和AGP Pro50。

在某些高档台式机主板上也能见到AGP Pro插槽,例如华硕的许多主板。

·AGP 3.0(AGP8X)2000年8月,Intel推出AGP3.0规范,工作电压降到0.8V,并增加了8x模式,这样它的数据传输带宽达到了2133MB/sec,数据传输能力相对于AGP 4X成倍增长,能较好的满足当前显示设备的带宽需求。

·AGP接口的模式传输方式;不同AGP接口的模式传输方式不同。

1X模式的AGP,工作频率达到了PCI总线的两倍—66MHz,传输带宽理论上可达到266MB/s。

AGP 2X工作
频率同样为66MHz,但是它使用了正负沿(一个时钟周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触发的工作方式,在这种触发方式中在一个时钟周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各传送一次数据,从而使得一个工作周期先后被触发两次,使传输带宽达到了加倍的目的,而这种触发信号的工作频率为133MHz,这样AGP 2X的传输带宽就达到了266MB/s×2(触发次数)=533MB/s的高度。

AGP 4X仍使用了这种信号触发方式,只是利用两个触发信号在每个时钟周期的下降沿分别引起两次触发,从而达到了在一个时钟周期中触发4次的目的,这样在理论上它就可以达到266MB/s×2(单信号触发次数)×2(信号个数)=1066MB/s的带宽了。

在AGP 8X规范中,这种触发模式仍然使用,只是触发信号的工作频率变成266MHz,两个信号触发点也变成了每个时钟周期的上升沿,单信号触发次数为4次,这样它在一个时钟周期所能传输的数据就从AGP4X的4倍变成了8倍,理论传输带宽将可达到266MB/s×4(单信号触发次数)×2(信号个数)=2133MB/s的高度了。

目前常用的AGP接口为AGP4X、AGP PRO、AGP通用及AGP8X接口。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AGP3.0显卡的额定电压为0.8—1.5V,因此不能把AGP8X的显卡插接到AGP1.0规格的插槽中。

这就是说AGP8X规格与旧有的AGP1X/2X模式不兼容。

而对于AGP4X系统,AGP8X显卡仍旧在其上工作,但仅会以AGP4X模式工作,无法发挥AGP8X的优势。

PCI Express接口
PCI Express是下一代的总线接口,而采用此类接口的显卡产品,也将在2004年晚些时候正式面世。

早在2001年的春季“英特尔开发者论坛”上,英特尔公司就提出了要用新一代的技术取代PCI总线和多种芯片的内部连接,并称之为第三代I/O总线技术。

随后在2001年底,包括Intel、AMD、DELL、IBM在内的20多家业界主导公司开始起草新技术的规范,并在2002年完成,对其正式命名为PCI Express。

PCI Express采用了目前业内流行的点对点串行连接,比起PCI以及更早期的计算机总线的共享并行架构,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专用连接,不需要向整个总线请求带宽,而且可以把数据传输率提高到一个很高的频率,达到PCI所不能提供的高带宽。

相对于传统PCI总线在单一时间周期内只能实现单向传输,PCI Express的双单工连接能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和质量,它们之间的差异跟半双工和全双工类似。

PCI Express的接口根据总线位宽不同而有所差异,包括X1、X4、X8以及X16(X2模式将用于内部接口而非插槽模式)。

较短的PCI Express卡可以插入较长的PCI Express插槽中使用。

PCI Express接口能够支持热拔插,这也是个不小的飞跃。

PCI Express卡支持的三种电压分别为+3.3V、3.3Vaux以及+12V。

用于取代AGP接口的PCI Express接口位宽为X16,将能够提供5GB/s的带宽,即便有编码上的损耗但仍能够提供约为4GB/s左右的实际带宽,远远超过AGP 8X的2.1GB/s的带宽。

八、声卡声效
EAX
环境音效扩展,Environmental Audio Extensions,EAX 是由创新和微软联合提供,作为DirectSound3D 扩展的一套开放性的API;它是创新通过独家的EMU10K1 数字信号处理器嵌入到SB-LIVE中,来体现出来的;由于EAX目前必须依赖于DirectSound3D,所以基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