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病毒性出血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兔病毒性出血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
【名称】兔病毒性出血病(Rabbit Viral Hemorrhagic Disease)
兔病毒性出血病俗称兔瘟,也称为兔坏死性肝炎、兔X病.兔出血性肺炎、兔传染性出血病。

它是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特征为潜伏期短、发病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

本病于1984年初,首先在我国江苏等地爆发,以后蔓延到全国部分地区。

此后,在墨西哥、欧渊大部分国家也报道了类似的疾病。

病原
本病由病毒引起,病毒的形态为二十面立体对称结构,浮力密度为1.33--1.34 g/cm3。

目前,关于病毒的分类地位尚无定论,但大多数认为病毒核酸是DNA,属于细小病毒,但是有些学者认为是RNA 病毒,归属于小RNA病毒,欧洲大部分学者认为是RNA病毒,归于嵌杯状病毒属。

本病毒无囊膜,外径为30—35 nm之间。

在病兔的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心肌细胞,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核内可见呈线性排列的类病毒粒子,其直径大约在25—30nm之间。

本病毒具有凝集红细胞的能力,特别是人的O型红细胞,对牛,小鼠、大鼠、地鼠、豚鼠和绵羊的红细胞也有一定的凝集反应。

病兔的许多组织器官内都含有较多的病毒,其中,以肝脏、脾脏的病毒含量最高,其次是肺脏和肾脏器官。

本病毒能刺激兔体产生血凝抑制抗体。

关于本病毒的体外培养,目前尚无成功的报道。

本病毒能抵抗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在pH 3条件下作用lh或50℃处理lh,仍有感染性。

本病毒可被1% NaOH灭活,0.4%甲醛在40℃或37℃条件下能够杀死全部病毒,但仍能保持病毒的免疫原性。

流行病学
本病毒只感染兔而发病,其它动物不敏感。

在兔中尤其以长毛兔最敏感。

本病的发病率达90%以上,病死率为76%--100%。

病兔的病料悬液经皮下,肌肉、滴鼻,口服接种健康兔均可发病,病兔大部分或全部死亡,康复的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

病兔、死免、隐性传染兔为主要传染源。

病料及排泄分泌物污染过的环境是本病重要的传播因素。

从疫区引进新兔放进易感兔群,常造成本病的爆发。

疫场消毒与免疫措施的不严格,会使本病连绵不断和难以清除。

本病主要感染易感的青壮年兔,膘情越好,其发病率与死亡率越高,断奶幼兔及乳兔有一定的抵抗力。

本病的流行没有严格的季节性,但由于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生产方式和饲养管理的不同,在不同地区本病的流行有差异。

本病的流行方式,由于本病毒的传染性强,一旦发生,往往呈迅速的流行。

当感染易感群后,开始仅有一至数只首先呈最急性型临床症状而死亡,以后死亡数量迅速增加,6d左右达到流行高峰,大多数病兔表现为急性型临床症状,病程一般在10 d左右,最后导致90%以上青壮年兔死亡,经济损失十分惨重,往往给兔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临床症状
实验感染表明本病潜伏期为1—2 d临床症状绝大多致病兔呈现最急性型和急性型,极少数呈慢性型。

发病初期多为最急性型,以后大多数为急性型,后期有极少数病例为慢性型。

最急性型;家兔表现正常,无任何临床可见的症状,多在夜间突然死亡;有的家兔在死前突然尖叫几声后猝死,鼻孔内可流出血样、泡沫状液体。

有人认为死之前一段时间,体温可达41℃以上,但呈无规则的热型曲线。

急性型:体温升高到40.9—41℃,此时,病兔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绝食,不喜动,迅速消瘦。

出现临床症状6—30 h后死亡。

在临死前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短时间的兴奋,挣扎,狂奔,全身颤抖,体温突然下降。

有的病兔尖叫几声后死亡,有些死兔鼻孔内及周围有血样,泡沫状液体。

慢性型;病兔出现1—2d的体温升高(40—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消瘦,随着病程的延长,病兔可能死亡。

一般认为病程较长,超过5d以上的病兔,则逐渐恢复正常,血清中出现特异的血凝抑制抗体,并对再次感染具有抵抗力。

当病兔体温升高时,白细胞数量减少,约2800—3500个/mm3(正常值为9175—13500/mm3)。

淋巴细胞也由正常的79%一82%下降至23%—29%。

病变
本病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备器官的出血、瘀血,水肿,实质器官的变性和坏死,微循环障碍和淋巴组织萎缩。

呼吸系统病变明显。

鼻腔,喉头和气管的粘膜高度充血及散在的点状出血,其腔内积有血样泡沫和液体,肺脏呈一致暗红或青紫色,肿胀,有明显的粟粒大的出血点,质度柔韧,切面呈暗紫色。

有些病例的肺小叶间质明显增宽,内有水肿液。

在显微镜下,气管粘膜下血管高度扩张充血,间质结构疏松并水肿,有散在的出血灶;支气管和细支气管扩张,粘膜上皮细胞变性,胞浆红染,破碎或其纤毛端呈现微小的玻璃样颗粒;肺泡多膨胀不全,肺泡间隔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少数肺泡腔内有粉红色水肿液或红细胞。

间质水肿,小血管扩张,红细胞粘滞,部分小静脉腔内有粉红色颗粒状或均质红染的微血栓。

病兔肝脏的病变普遍严重。

明显瘀血肿大,呈深红色或紫红色,质脆易碎。

有时,可见多灶或片状坏死。

在显微镜下,其特征性病变是肝细胞出现广泛的凝固性坏死,索状结构破坏、胞浆均质红染,细胞核固缩或消失。

部分慢性病例的枯否氏细胞肿胀增生;在病变较轻微的肝脏,坏死灶多出现在肝小叶边缘区,其中,中央区和中界区肝细胞严重肿胀及颗粒变性;在病变严重的肝脏,坏死的肝细胞弥救在整个肝小叶。

除此之外,汇管区内血管和中央静脉扩张,瘀血。

在个别实验病例,病程长达一周以上的肝脏,其坏死灶呈现钙化,沉积多量蓝染的细小钙盐类颗粒或团块;汇管区胆管和胆管上皮增生,呈条索状或腺泡状结构。

肾脏明显肿大,呈青紫色或黑紫色,包膜下隐约可见小出血点,质变脆弱。

切面皮质区和髓质区界线清楚,皮质区呈现暗紫红色。

在显微镜下,最特征性的病变是肾小管的毛细血管丛扩张充血。

红细胞粘滞以及微血管检形成。

微血栓多分布于肾小球血管入口部,呈均质红染的粗大团块,部分肾球囊腔积有淡红色蛋白性液体和红细胞;肾
近曲小管扩张,上皮细胞普遍肿胀,颗粒变性以致胞浆破裂或脱人管腔内,部分近曲小管内有红细胞管型。

小叶间血管扩张,瘀血;髓质区内的远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脱离基底膜。

间质内微血管极度扩张瘀血,红细胞粘滞成团。

脾脏瘀血肿大,包膜紧张,呈暗紫色。

切面呈暗紫色,结构模糊,实质易子刮脱,在显微镜下,白髓严重萎缩,中央动脉周围淋巴细胞鞘显著缩小,淋巴小结几乎完全消失,红髓血窦高度扩张充血,红细胞溶解呈污黄色;髓索淋巴区细胞消失,网状组织裸露,网状纤维红染。

心脏的心腔高度扩张,内充积多量血凝块,心室壁变薄,质变软,心肌呈暗红色.心内外膜下有小出血斑点。

显微镜下,心脏纤维细胞出现颗粒变性到坏死,间质血管扩张充血,小静脉管腔内红细胞粘滞,偶见微血栓形成。

心肌纤维间有散在出血灶。

脑膜、脊髓膜和脑室内脉络丛的小血管明显扩张充血。

大脑、小脑和脊髓的切面均见血管扩张,断端出血,在显微镜下,除血管扩张充血和红细胞粘滞外,还可见血管内有散在的透明血栓形成,血管周围间隙水肿增宽和出血等病变。

尤其延髓较为多见.胃胃肠粘膜下及肠索膜的血管扩张充血,出血。

胃底部粘膜翱小肠粘膜充血,呈暗红色,粘膜表面附有多量粘液。

绝大多数病例胃内积多量食物。

部分病洌的小肠和盲肠浆膜上散见粟粒大的出血点。

肛门附近无任何污染。

在显微镜下,粘膜上皮细胞变性,固有膜和粘膜下层内的小血管扩张瘀血,红细胞粘滞,偶见小出血灶。

肾上腺稍肿大,切面皮质区散在暗红色小斑纹。

显微镜下,皮质区球状带血窦扩张充血、出血、结构破坏,上皮细胞坏死脱落。

索状带上皮细胞普遍出现空泡变性,其间敞在有胞浆均质红染,细胞核固缩的坏死上皮细胞;网状带和髓质区仅见血管扩张出血。

胸腺有明显的肿大和出血斑点。

胰腺有出血点。

子宫浆膜和粘膜呈暗红色。

诊断
本病的初步诊断主要根据流行病学,特征性病变和临床症状,应用病毒学的诊断方法,可作出最后的诊断.
根据发病兔的日龄、病程的长短,发病率及死亡率,流行范围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如传染性强、病程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发病者主要是青壮年兔,或不见任何症状突然死亡,或死前有高声尖叫,狂奔,死后有些兔从鼻孔内流出泡沫状,血样液体;剖检可见肺脏、气管粘膜、肾脏等脏器严重出血,实质器官的充血、瘀血、肿大、变性和坏死等特征,可作出初步诊断。

为了进一步确诊,应进行病毒学检查。

电镜检查:采集死亡兔的肝脏或4卑脏,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配制成10%组织匀浆液,3000转/min离心3 min,除去沉淀物将上清液40000转/min离心90 min,弃掉上清液,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悬浮沉淀物,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病毒悬液,直接滴在有支持膜的铜网上,数分钟后,用一片干净滤纸从铜网边吸去液体。

稍干后用另一毛细吸管吸一滴2%磷钨酸染液滴在铜网上染色数十秒或l min左右。

用滤纸吸去染液,凉干,立即进行电镜观察。

血凝试验:取上述步骤制备的上清液为待检物[]。

用96孔V型微量板作微量血凝试验,在本系统中设正常肝脏的悬浮上清液做为阳性对照,把待检物在微量板上作2倍稀释,然后加入1%人的O型红细胞,各种反应物量均为0.025 ml。

在37℃下作用60 min后观察结果,血凝滴度2-6-2-18之间,则证明是兔瘟病毒。

有人认为最佳的血凝反应温度为4℃和22℃。

在本血凝反应系统中,pH可能影响血凝反应的结果,有人认为pH 6.0—6.5时血凝反应最佳,本病毒在pH 5—7.5之间都显示血浆活性,pH 8.0 以下病毒不凝集人的O型红细胞,实验证明病死兔的肝脏,脾脏血凝滴度最高,共次为肺脏和肾脏,心肌最低,圆小囊、骨胳肌和脑组织无血凝滴度。

血凝抑制试验:利用已知的兔瘟病毒的凝集抗原,检查兔体血清中的抗体水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检查疫苗接种效果。

在V型孔微量滴定板上,将已知阳性血清,待检血清和阴性血清经56℃30 min灭活后,分别作1:10、1:20等2倍连续稀释后,加入已知的病毒凝集抗原,混合后在室温下作用1--2 h,再加入1%人O型红细胞悬液,
置室温下,30 min观察一次,lh后记录结果。

以能完全抑制红细胞凝集的血清最高稀释度为该血清的血凝抑制效价。

防制
由于本病来势凶猛,传染迅速,属于病毒性烈性传染病,抗菌素,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健康免和病兔来不及隔离,因此,发病地区主要靠疫苗紧急接种或用抗兔瘟高免血清治疗(按2—3 ml/kg体重量进行肌肉注射).
在本病流行地区定期进行组织灭能疫苗接种,断乳兔和成年兔每只皮下注射1 ml,接种后4—7 d产生坚强免疫力,免疫期可长达5—6个月,有人认为接种10个月后其保护力仍达100%.在发病地区进行紧急预防接种,接种后5d能控制本病的蔓延。

病兔群的兔应禁止出售,停止一切生产活动。

病死兔妻深埋或焚毁。

防止带毒的病死兔、排泄物、器械用品污染环境、饲料和水源。

病兔房舍、环境、兔笼及用具必须彻底消毒,方可引进新兔.严禁从疫区引入种兔,,购进的新兔应隔离观察,及时接种疫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