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科讲课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基礎及臨床微生物學:臨床微生物學實務訓練三個月(包括細 菌、黴菌、病毒、寄生蟲)。
• 認識抗生素及抗生素之管制。 • 院內感染之防治:院內感控實務三個月,並定期列席感管會。
Taiwan Infection Control Soceity
第十八页,共53页。
台湾高雄荣总感染科
• 感染科
• 感染管制
成均館 醫科大學
第十一页,共53页。
Samsung Medical Center
• 私立综合医院:2000张床位 – 感染科:40张床位
• 气溶胶隔离病房(TB,SARS,禽流感):4-5张 • 接触性隔离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免疫缺陷患者感
染):10张 • 普通床20-25张:HIV/AIDS,呼吸道感染,外科术后
• 感染科specialist兼任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
第十三页,共53页。
Korea感染科医生的培养
• Korea大约100多名感染specialists – 只有不到20所医学院能够培养感染科医生 – 医学生-住院医生-感染科fellow – Fellow(2-3年):临床,科研 – 通过一个严格的感染科医生资格考试
• 三、兼任主治醫師
– 參與建教合作、每週授課、床邊教學、會診及微生物諮詢 四小時以上。
Taiwan Infection Control Soceity
第十七页,共53页。
台湾感染科教学内容
• 臨床內科及兒科感染症學。
– 小兒及成人感染科應互相參與對方之臨床教學及學術研討 會。
– 血液腫瘤科、免疫風濕科、急症加護科及外科系之感染症 會診訓練。
• HIV-SARS、禽流感、人猪链球菌感染-霍乱、伤寒、结核 -细菌耐药、院内感染-免疫缺陷、真菌感染
翁心华,周明行.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2 20(1):5-6
第五页,共53页。
我国感染性疾病学科发展历史
•我国传染病学者:工作重点转移到非传染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预防、 诊断和治疗研究。
•20世纪80年代:戴自英教授提出“Infectious diseases”应该翻译成感染病,而
•“有病不治”、“有病误治”、“医院感染”、“院外扩散”
(三)传染病防、控工作力度下降
•SARS:开始措手不及,最后全国共7000多例, •STD回潮,AIDS防治不容乐观
王明宇.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1 19(5):261-265
第八页,共53页。
我国感染性学科面临“困难”
(四)难治性感染性疾病增加 •滥用抗生素,细菌耐药增加(MRSA、VRE、ESBL、耐碳青霉
烯的绿脓和不动) •多药耐药结核感染
•机会性感染和医院感染高发(肺曲霉菌感染) (五)病原学诊断滞后
王明宇.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1 19(5):261-265
第九页,共53页。
我国感染性学科面临“困难”
(六)教学完整性不够 •只有《传染病》教材,缺少《感染病》教材
•教学内容脱离临床实际:《传染病学(第五版)》包括50多个单病 种,其中白喉、脊髓灰质炎、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作为单病种讲 述没有必要
王明宇,顾长海. 中华传染病杂志 1995,13(3):169-70
第四页,共53页。
感染疾病谱的变化
•经典的传染病逐渐被控制:
•1979年,全球消灭了天花 • 近40年,我国基本消灭了人间鼠疫、新生儿破伤风、麻疹、白 喉、猩红热和脊髓灰质炎 • 随着新生儿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儿童中乙肝病毒感染率明显下 降 •感染性疾病的新动向:
非传染病
•90年代:王明宇教授传染病学更名为“感染病学” •1999年:天津第六届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学会议:通过了学科更名的决定 •2004.6:“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和寄生虫学会”更名为“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 会” •第七届和第八届“全国传染病会议”更名为“感染病会议”:交流内容发生了 很大变化:细菌耐药、抗菌素应用、FUO
• 具分子生物學之微生物基礎研究設備。
Taiwan Infection Control Soceity
第十六页,共53页。
台湾感染科的教学要求
• 訓練計劃主持人
– 感染科主任具感染症專科醫師年資六年以上,或任教醫學 院感染症教職講師以上者。
• 專任主治醫師
– 感染症專科醫師三名以上,指導該科感染症教學包括臨床 (病房、門診及會診8小時)、授課(2小時),合計每 週10小時,且每位主治醫師在三年內需發表(限第一及 通訊作者)感染症論文於本學會認可之雜誌(本學會雜誌 及SCI),同一文章不得重覆。
• 微生物室
第十九页,共53页。
台湾高雄荣总感染科简介
• 感染科是榮民總醫院系統中的一大特色,既擁有自己的病房及獨立的隔離病房,且負 責院內感染管制,疫情監測,感染症病患照顧,會診及最重要的抗生素使用管制等重 要任務。
• 擬定服務、教學及研究三大任務:「任何ㄧ病人住院,絕對讓病人或病人 家屬感到放心,而不會存著隨時要轉院之想法」。
主要病种和临床问题
• 院内获得性感染 • 免疫受损人群的感染 • HIV/AIDS • 发热患者的诊治 • 指导抗生素的使用 • 门诊患者的诊治和随诊
第二十六页,共53页。
UCSF 感染科-training
• 每年招收研究生3-4人
• Very competitive
• 3年培训周期
• 第1年为临床训练:
• 营养和住房条件改善
• 安全的饮用水和食物
• 卫生条件改善
• 免疫学进步 • 20世纪中叶:抗菌药物的发现
• 中国成立后10-20年:主要解决“传染病”问题,“传染病学 ”一直是热门学科
第三页,共53页。
传染病和传染病学
• “传染病学”名称上的局限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 学科完整性不足
• 不能与国外接轨:
• 科室的發展絕對取決於人才的好壞;而人才的獲得又取決於教學的好壞
• 住院醫師由瞭解本科進而仰慕本科,最後投入本科的人大有人在,年年均能吸收
。 優良的醫師加入我們的行列
• 研究工作是個長期而艱苦的工作,絕對不可短視近利,使本科向各不同領域邁進,使 其研究居於國內,甚至於國外具領先之地位。
第二十页,共53页。
第十四页,共53页。
台湾感染科的建制
• 人員:專任感染症專科醫師至少三人以上,以每300床1名為原 則。
• 醫療業務及設備
– 感染症病床數合計30床以上,以提供床邊教學(感染症 專科醫師1名10床)。
– 感染症會診諮詢每月90人次以上(含特殊單位:血液腫 瘤科、免疫風濕科、急症加護科等,會診每月30~45人 次以上)。
• 住院患者会诊+门诊 • 每日会诊量4-10人 • 临床小组组成
主治1人:指导诊治,临床教学; 研究生1人:收集临床资料,初步分析,教学 住院医、医学生3-4人:收集临床资料 临床药师1人:提供药理学支持 • 所有成员床旁看病人,每日查房2次 • 有阳性结果时,直接去微生物实验室观看
第二十五页,共53页。
台湾高雄荣总感染科一周工作
時間 9:0010:00 10:0012:00
12:3014:00
14:0016:00
16:0017:00
18:0019:30
星期一 晨會 門診教學 (無) (無)
(無)
(無)
星期二
EBM討論 會
門診教學
南區感染 症
討論會
期刊討論 會
放射線部 感染科聯 合討論會
(無)
星期三
王明宇,顾长海. 中华传染病杂志 1995,13(3):169-70
第二页,共53页。
传染病和传染病学
• 人类的历史就是与各种传染病斗争的历史
• 16世纪意大利医生G.Fracastoro提出“种子”概念,和“隔离”
概念:为传染病奠定基础 • 发达国家:1700-1900年传染病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渐下降
– 感染症專科門診。
Taiwan Infection Control Soceity
第十五页,共53页。
台湾感染科的建制
• 微生物科:(應具備下列設備及檢驗鑑定能力)
– 應具一般細菌檢驗設備。 – 應具一般血清免疫診斷設備。 – 初級病毒及黴菌檢驗設備。 – 病房單位具一般微生物染色鏡檢設備。 – 應設結核菌檢驗設備。
感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科
第一页,共53页。
感染病和传染病的异同
• 国内学者的误解:
• 传染病专著:“感染又叫传染”
• “Infectious Diseases”翻译成“传染病”
• 传染病属于感染病范畴,反之不能成立:
• 1981年Wehrle 和Top主编《传染病和感染病》 《
Communicable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 • 非传染感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infectious diseases
第二十三页,共53页。
UCSF 感染科-科室结构
• UCSF医院总床位800张 • 感染科团队
医生:44人(教授14,副教
授17,主治医生13人) 药理:4人
微生物室:19人
研究生:21人 管理人员:8人
• 临床和微生物室密切协作, 一线医生与微生物室人员合 作便捷
第二十四页,共53页。
UCSF 感染科-日常工作
台湾高雄荣总感染科门诊工作
時間
星期一
感染科 上午第2
診 感染科 上午第3
診 感染科 上午第5
診 感染科 上午第
32診 一般內
科 上午第
15診

蔡宏津 陳垚生 (無) (無) (無)
感染科 吳冠陞 下午診 (第33診)
星期二 萬樹人 *李欣蓉 (無) (無) 王永興 (無)
星期三 曾鈺婷 王堯顯 施正蓮 蔡宏津 (感染科特 別門診) (無) 王永興 (第3診)
星期四 *李欣蓉 陳瑞光 陳垚生 (無) (無) (無)
星期五 施正蓮 陳怡然 (無) 吳冠陞 陳光銘 (無)
一般內 科
下午診
(無)
(無)
(無)
(無)
陳瑞光 (第32診)
第二十二页,共53页。
*李欣蓉醫 師因產假 ,停診至 xx年x月xx

UCSF 感染科-科室结构和培训
协和医院感染科 张峣大夫提供
住院病人会诊
门诊
微生物室1月 • 第2-3年科研训练(继续门诊)
课题自选,方向广泛
第二十七页,共53页。
UCSF 感染科-科研
• 占较大比重 60-70% • 平均每人:8-10月/年
陈耀凯,王明宇. 西北医学教育 2006 14(1):1-6
第六页,共53页。
我国感染性学科面临“困难”
(一)总体业务受限:病源不足,病种单一,形成所谓“肝炎科”(或 “肝病科”)
•病毒性肝炎以外的“传染病”发病率显著降低 •科室分科越来越细,存在竞争 •肺结核、血吸虫、HIV、肝炎收治到“传染病”专科医院
晨會
門診教學
死亡病例 討論會
會診討論 會*
病例分析 駐診教學
內科部 Chief Round
星期四 晨會
門診教學
(無) 內科部 Grand Round
(無)
(無)
星期五
晨會
門診教學
主任大查 房
(無)
感染、感 管、微生
物科 聯合討論
會*
(無)
• 门诊教学
• 病房查房
• 病例讨论
• 大内科查房
第二十一页,共53页。
•欧美只有“感染性学科” •日本“传染病学会”更名为“感染病学会”(The Japanese
Association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容易引起社会、公众的偏见和误解。
•很多群众甚至异物人员对传染病心怀恐惧心理
•我国:多为“正向隔离”(保护接触者)
•国外:多为“反向隔离”(保护患者:保护性隔离)
•公众的“恐惧”心理,患者诊治不便 •日美医院AIDS病房与其他患者同处一楼、甚至一个病房
•病毒性肝炎在消化内科收治
王明宇.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1 19(5):261-265
第七页,共53页。
我国感染性学科面临“困难”
(二)学科发展滞后
•科室自负盈亏影响感染科发展 •医护人数配备、病房建设、病床设置(专用卫生间、走道和空 床设置)、消毒隔离
感染,发热待查,等等
– 国家对于隔离病房给予资助
第十二页,共53页。
Samsung Medical Center
• 感染科学科构建
– 感染科specialist:5-6人
• 感染科病房
• 门诊:HIV/AIDS咨询,其他感染性疾病 • 院内感染性疾病会诊:抗菌素使用
• 带教和科研
– 感染科fellows:5-10人(病房,科研) – 住院医生,医学生;10-15人 – 微生物实验室:10人
•抗生素、耐药菌、sepsis、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控制:空白
(七)科研低水平重复
王明宇.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1 19(5):261-265
第十页,共53页。
Samsung Medical Center
Sungkyunkwa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三星醫療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