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专题复习课件: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滞胀:
(1)含义:“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的简称。 (2)表现: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物价 上涨和外贸增长趋缓等。 (3)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反映; 具体原因:政府开支过大,国营企业效益低下; 直接原因:石油输出国组织提高石油价格。
知识梳理 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调整
2.表现:
发达国家纷纷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 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但并没有完全放弃国家干预,出现了政府干预与市 场调节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易错提醒
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还是后来的“混 合经济”,都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不可能超出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范围。
它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私有制、资本与雇佣劳动的 关系,也不可能改变基本的不平等分配关系。
知识梳理 三、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福利国家”的发展历程
阶段
时间
概念起源
19世纪中叶
成功实践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
高峰
六七十年代
缩小规模
80年代
易错提醒
∆二战结束后的福利国家可以看做是“社会主义” 同义语?
不正确。福利制度虽然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普通民众 的生活水平,但它更多的是给垄断资本家带来了好处。 福利基金的来源是劳动者劳动收入的一部分。当资本主 义经济面临危机之时,资本主义国家总是首先减少社会 福利支出。因此,资本主义福利制度是垄断资本家为缓 和国内矛盾、挽救资本主义制度而不得不支付的一种代 价,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按资分配”的制度,并 不能彻底消除贫困和两极分化,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主 要矛盾仍然存在,所以不能同社会主义相提并论。
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低财政赤字、低能耗、经济高增长,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40
46.2
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三产业 69.9 60 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扩大了“新中间阶层”。
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60
57 40.7
20世纪80年代末各国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政策。
美国研制原子弹是在英国、加拿大的合 作下,调集了15万科技人员,花了22亿美元。 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则费时11年半,耗资 近300亿美元,动员42万人,其中包括大批高 级科技人员,2万多家大中小企业和120所大 学和实验室。除了航空技术工程,其他如环 境保护、海洋开发等更需要有几个国家通力 合作才行。有些项目获利少,风险大,预期 收益缺乏保障,私人资本集团往往不愿承担。
知识梳理 三、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6、实质: 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
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7、评价 (1)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和了社 会矛盾,也扩大了社会消费。 (2)使一些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 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8、发展:
20世纪70年代后,为了应对经济的“滞胀”,资本 主义国家削减了社会福利开支。
注意:新经济并非像以前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是一种
独立的经济形态,它是一种经济增长的模式,通过知识经济、 信息技术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特点: 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低财政赤字、低能耗、经 济高增长,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注:第一、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是一种以能源消耗推动经济 增长的模式。)
出路只有两条,一是提高养老保险费,二是降低养老金标准。 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低财政赤字、低能耗、经济高增长,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合的政策。它的主要特征是国家对经济 ②其产值和就业人数超过物质生产部门;
他一家5口人,每月可从社会保障局领到1255欧元的现金作为生活费。 “福利国家”的发展历程
实行干预,进行宏观调控。实质是资本 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实施的主要原因:
知识梳理 一、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1.原因
(1)惨痛教训:二战后,发达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吸取30年代大危 机的教训,放弃自由放任传统。 (2)现实原因: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需要。 (3)理论基础:接受凯恩斯主义,采取国家干预经 济的政策。 (4)实践经验:罗斯福新政为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提供了实践经验。
(5)科技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主 义 自 我 调 节 机
制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干预要和市场相结合 核心:高科技创新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他领域的创新。 促进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福利基金的来源是劳动者劳动收入的一部分。
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相结 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层”。 二战结束后的福利国家可以看做是“社会主义”同义语?
(20C50-70S) 材料 德国:有人要求政府给自己买结婚戒指
资料卡:
新中间阶层:介于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之间的群体, 包括技术管理人员,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和白领工人。 新中间阶层已经成为战后发达国家人口中比例最大的 社会阶层,对社会的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
它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私有制、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也不可能改变基本的不平等分配关系。 (3)理论基础:接受凯恩斯主义,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调整 ②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注意:新经济并非像以前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是一种独立的经济形态,它是一种经济增长的模式,通过知识经济、信息技术拉 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各国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二战后西欧经济与美国经济发展历程 在不同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重点有所不同。 局部调整推动生产力发展 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课标: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 主义的新变化。
知识结构
战后 资本 主义 新变 化的 表现
资
1.经济政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本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社会政策:建立“福利国家” 3.企业经营:人民资本主义
经营者革命 4.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兴起 5.增长模式:新经济
2.背景: (1953—1961)
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经营,获得巨额利润。
企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和生产过程复杂化的要求。 ②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④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英格兰西北小城布来克朴的麦高雷一家一母五女,六人都不外出工作,她们和8条宠物狗住在一套政府提供的房子里,收入居然也近3
万 (英2()镑使,由一被些称于国为家英企财国政最业支懒出家的扩族大。规,造模成财不政赤断字,扩降低大了人,们的企工作业积极生性。产科技含量的增加与生产过 战促后进程资 经本济的主竞义争日新力变的益化提的高复表,现拓杂展了,经济迫活动使领域企,增业加了的就业经,扩营大了者市场具,改有善了很资源高配置的……管理能力与专业技 术。) 扶持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
新科技革命极大提高了生产力,社会物质财富剧增;
3.作用: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反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反映; 股票呈现出分散化趋势,资本家不再拥有企业全部所有权,工人也拥有股票。
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扩大了“新中间阶 扶持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
知识梳理 一、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2.方式:
(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英、德) (2)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法、日) (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 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美国)
3.特点:
在不同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重点有所不同。
知识梳理 一、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4.评价
20世纪80年代末各国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成为经济主体。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美国% 英国%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具体原因:政府开支过大,国营企业效益低下; ②其产值和就业人数超过物质生产部门;
法国%
日本%
中国%
扶持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
1.含义: 企业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经营,企业 父亲不用上班,母亲享受全薪产假
有些项目获利少,风险大,预期收益缺乏保障,私人资本集团往往不愿承担。 福利基金的来源是劳动者劳动收入的一部分。
所有者不再直接从事经营。 二战结束后的福利国家可以看做是“社会主义”同义语?
企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和生产过程复杂化的要求。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成为经济主体。
正是因为这种调节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的 基本矛盾,所以它尽管有用,但起作用也是有限的。
知识梳理 三、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实施的主要原因:
1. 经济 新科技革命极大提高了生产力,社会物质财富剧增; 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经营,获得巨额利润。 2.政治 战后工人运动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导致的贫富 分化加剧,国内阶级矛盾尖锐;资产阶级维护政权的 需要。 3.思想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的盛行;人权观念加 强和民主政治思想的发展。
(1)积极性: 加强了政府的职能和权威;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
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局限性:
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知识梳理 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调整
1.原因:
1973年,“黄金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出现经济 “滞胀”现象。
自80年代以来,美国在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中一枝 独秀,年均经济增长率是欧洲的三到四倍,是日本的六 倍左右。
在克林顿统治时期,美国就出现了“新经济”革命。其 主体是私有资本和创业企业,像微软、英特尔、Yahoo、 Google就是显著例子……
知识梳理 六、第三产业和新经济
(二) 新经济的出现
1.含义: 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 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第一产业 5.2 2 2 3 13.1 (由于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与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迫使企业的经营者具有很高的管理能力与专业技术。
(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一) 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二产业 24.9 38 38 货币学派认为,影响经济的要素是货币的发行量而不是需求。
知识梳理 六、第三产业和新经济
(二) 新经济的出现
3.实质:信息化与全球化 4.核心:高科技创新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他领域的创
新。 (内容包括:一系列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即“三个创新”。 )
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还是后来的“混合经济”,都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不可能超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范围。
材料 德国:有人要求政府给自己买结婚戒指
“福利国家”的发展历程
资料补充
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展起来。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 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 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 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知识梳理 四、“人民资本主义”
1.含义: 股票呈现出分散化趋势,资本家不再拥有企业
全部所有权,工人也拥有股票。 2.背景: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公 司成为经济主体。 3.评价
(1)缓和社会矛盾,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 (2)企业决定权仍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知识梳理 五、经营者革命
知识梳理 六、第三产业和新经济
(一) 第三产业的发展
1.原因: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2.表现: ①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 ②其产值和就业人数超过物质生产部门;
3.影响: 促进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 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一名德国公民汉斯,现年56岁,由于长期失业成为社会救济对象。
它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用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手段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反对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
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20C50-70S)
新中间阶层:介于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之间的群体,包括技术管理人员,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和白领工人。
(1)含义:“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的简称。 (2)表现: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物价 上涨和外贸增长趋缓等。 (3)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反映; 具体原因:政府开支过大,国营企业效益低下; 直接原因:石油输出国组织提高石油价格。
知识梳理 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调整
2.表现:
发达国家纷纷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 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但并没有完全放弃国家干预,出现了政府干预与市 场调节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易错提醒
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还是后来的“混 合经济”,都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不可能超出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范围。
它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私有制、资本与雇佣劳动的 关系,也不可能改变基本的不平等分配关系。
知识梳理 三、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福利国家”的发展历程
阶段
时间
概念起源
19世纪中叶
成功实践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
高峰
六七十年代
缩小规模
80年代
易错提醒
∆二战结束后的福利国家可以看做是“社会主义” 同义语?
不正确。福利制度虽然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普通民众 的生活水平,但它更多的是给垄断资本家带来了好处。 福利基金的来源是劳动者劳动收入的一部分。当资本主 义经济面临危机之时,资本主义国家总是首先减少社会 福利支出。因此,资本主义福利制度是垄断资本家为缓 和国内矛盾、挽救资本主义制度而不得不支付的一种代 价,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按资分配”的制度,并 不能彻底消除贫困和两极分化,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主 要矛盾仍然存在,所以不能同社会主义相提并论。
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低财政赤字、低能耗、经济高增长,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40
46.2
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三产业 69.9 60 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扩大了“新中间阶层”。
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60
57 40.7
20世纪80年代末各国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政策。
美国研制原子弹是在英国、加拿大的合 作下,调集了15万科技人员,花了22亿美元。 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则费时11年半,耗资 近300亿美元,动员42万人,其中包括大批高 级科技人员,2万多家大中小企业和120所大 学和实验室。除了航空技术工程,其他如环 境保护、海洋开发等更需要有几个国家通力 合作才行。有些项目获利少,风险大,预期 收益缺乏保障,私人资本集团往往不愿承担。
知识梳理 三、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6、实质: 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
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7、评价 (1)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和了社 会矛盾,也扩大了社会消费。 (2)使一些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 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8、发展:
20世纪70年代后,为了应对经济的“滞胀”,资本 主义国家削减了社会福利开支。
注意:新经济并非像以前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是一种
独立的经济形态,它是一种经济增长的模式,通过知识经济、 信息技术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特点: 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低财政赤字、低能耗、经 济高增长,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注:第一、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是一种以能源消耗推动经济 增长的模式。)
出路只有两条,一是提高养老保险费,二是降低养老金标准。 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低财政赤字、低能耗、经济高增长,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合的政策。它的主要特征是国家对经济 ②其产值和就业人数超过物质生产部门;
他一家5口人,每月可从社会保障局领到1255欧元的现金作为生活费。 “福利国家”的发展历程
实行干预,进行宏观调控。实质是资本 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实施的主要原因:
知识梳理 一、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1.原因
(1)惨痛教训:二战后,发达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吸取30年代大危 机的教训,放弃自由放任传统。 (2)现实原因: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需要。 (3)理论基础:接受凯恩斯主义,采取国家干预经 济的政策。 (4)实践经验:罗斯福新政为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提供了实践经验。
(5)科技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主 义 自 我 调 节 机
制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干预要和市场相结合 核心:高科技创新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他领域的创新。 促进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福利基金的来源是劳动者劳动收入的一部分。
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相结 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层”。 二战结束后的福利国家可以看做是“社会主义”同义语?
(20C50-70S) 材料 德国:有人要求政府给自己买结婚戒指
资料卡:
新中间阶层:介于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之间的群体, 包括技术管理人员,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和白领工人。 新中间阶层已经成为战后发达国家人口中比例最大的 社会阶层,对社会的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
它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私有制、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也不可能改变基本的不平等分配关系。 (3)理论基础:接受凯恩斯主义,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调整 ②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注意:新经济并非像以前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是一种独立的经济形态,它是一种经济增长的模式,通过知识经济、信息技术拉 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各国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二战后西欧经济与美国经济发展历程 在不同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重点有所不同。 局部调整推动生产力发展 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课标: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 主义的新变化。
知识结构
战后 资本 主义 新变 化的 表现
资
1.经济政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本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社会政策:建立“福利国家” 3.企业经营:人民资本主义
经营者革命 4.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兴起 5.增长模式:新经济
2.背景: (1953—1961)
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经营,获得巨额利润。
企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和生产过程复杂化的要求。 ②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④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英格兰西北小城布来克朴的麦高雷一家一母五女,六人都不外出工作,她们和8条宠物狗住在一套政府提供的房子里,收入居然也近3
万 (英2()镑使,由一被些称于国为家英企财国政最业支懒出家的扩族大。规,造模成财不政赤断字,扩降低大了人,们的企工作业积极生性。产科技含量的增加与生产过 战促后进程资 经本济的主竞义争日新力变的益化提的高复表,现拓杂展了,经济迫活动使领域企,增业加了的就业经,扩营大了者市场具,改有善了很资源高配置的……管理能力与专业技 术。) 扶持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
新科技革命极大提高了生产力,社会物质财富剧增;
3.作用: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反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反映; 股票呈现出分散化趋势,资本家不再拥有企业全部所有权,工人也拥有股票。
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扩大了“新中间阶 扶持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
知识梳理 一、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2.方式:
(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英、德) (2)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法、日) (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 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美国)
3.特点:
在不同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重点有所不同。
知识梳理 一、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4.评价
20世纪80年代末各国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成为经济主体。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美国% 英国%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具体原因:政府开支过大,国营企业效益低下; ②其产值和就业人数超过物质生产部门;
法国%
日本%
中国%
扶持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
1.含义: 企业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经营,企业 父亲不用上班,母亲享受全薪产假
有些项目获利少,风险大,预期收益缺乏保障,私人资本集团往往不愿承担。 福利基金的来源是劳动者劳动收入的一部分。
所有者不再直接从事经营。 二战结束后的福利国家可以看做是“社会主义”同义语?
企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和生产过程复杂化的要求。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成为经济主体。
正是因为这种调节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的 基本矛盾,所以它尽管有用,但起作用也是有限的。
知识梳理 三、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实施的主要原因:
1. 经济 新科技革命极大提高了生产力,社会物质财富剧增; 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经营,获得巨额利润。 2.政治 战后工人运动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导致的贫富 分化加剧,国内阶级矛盾尖锐;资产阶级维护政权的 需要。 3.思想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的盛行;人权观念加 强和民主政治思想的发展。
(1)积极性: 加强了政府的职能和权威;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
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局限性:
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知识梳理 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调整
1.原因:
1973年,“黄金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出现经济 “滞胀”现象。
自80年代以来,美国在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中一枝 独秀,年均经济增长率是欧洲的三到四倍,是日本的六 倍左右。
在克林顿统治时期,美国就出现了“新经济”革命。其 主体是私有资本和创业企业,像微软、英特尔、Yahoo、 Google就是显著例子……
知识梳理 六、第三产业和新经济
(二) 新经济的出现
1.含义: 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 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第一产业 5.2 2 2 3 13.1 (由于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与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迫使企业的经营者具有很高的管理能力与专业技术。
(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一) 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二产业 24.9 38 38 货币学派认为,影响经济的要素是货币的发行量而不是需求。
知识梳理 六、第三产业和新经济
(二) 新经济的出现
3.实质:信息化与全球化 4.核心:高科技创新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他领域的创
新。 (内容包括:一系列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即“三个创新”。 )
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还是后来的“混合经济”,都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不可能超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范围。
材料 德国:有人要求政府给自己买结婚戒指
“福利国家”的发展历程
资料补充
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展起来。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 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 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 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知识梳理 四、“人民资本主义”
1.含义: 股票呈现出分散化趋势,资本家不再拥有企业
全部所有权,工人也拥有股票。 2.背景: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公 司成为经济主体。 3.评价
(1)缓和社会矛盾,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 (2)企业决定权仍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知识梳理 五、经营者革命
知识梳理 六、第三产业和新经济
(一) 第三产业的发展
1.原因: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2.表现: ①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 ②其产值和就业人数超过物质生产部门;
3.影响: 促进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 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一名德国公民汉斯,现年56岁,由于长期失业成为社会救济对象。
它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用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手段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反对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
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20C50-70S)
新中间阶层:介于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之间的群体,包括技术管理人员,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和白领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