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21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2021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共80分,每题2分) (共40题;共80分)
1. (2分)下面是某一时期英国的对外贸易示意图,该示意图()
A . 表明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
B . 反映了英国成为工业强国时的外贸特征
C . 表明英国的对外贸易出现逆差
D . 反映了英国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外贸状况
2. (2分)下列属于19世纪中叶俄国激进派的主张和活动的有()
①农民向地主赎买坐地②公开批评农民制度③筹划成立革命组织进行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活动④自上而下通过地主和农民之间的自愿协调进行平缓的变革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③④
3. (2分) (2020高一下·襄阳月考) 如图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部分直属机构和下属机构示意图,这说明当时清政府()
A . 中央权力结构完善
B . 中央机构趋于近代化
C . 中枢决策过程变化
D . 中央权力下移的倾向
4. (2分)(2020·天心模拟) 20世纪初,《天演论》所宣扬的思想通过报章、演讲以及戏剧、话本等形式传播到普通民众中去。
“物竞天择”“淘汰”“争存”等术语不仅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且被广泛用作人名或学校社团名称,如“孙竞存”“杨天择”“争存女子学堂”“竞化学堂”“进化报“等。
这种情况最能说明()
A . 民族危机推动社会观念转型
B . 近代教育推动民众思想解放
C . 维新思想已成为时代的主流
D . 文学革命取得了实质性成果
5. (2分)(2016·聊城模拟) 在1876年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展出的是最新蒸汽机车,美国展出了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了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
材料表明()
A . 英国科技创新已落后美德
B .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C . 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D . 德国致力于军备竞赛
6. (2分) 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但是这一时期河水已经浑浊不堪,臭气熏天。
由此可见
A . 工业城市日益喧嚣和拥挤
B . 煤炭已成为当时主要动力能源
C . 工业革命助长了奢侈风气
D . 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环境
7. (2分)(2020·湖南模拟) 关键词是图书馆学中的词汇,用于表达文献主题内容,一些学者用核心关键词的统计分析来刻画晚清民初公共意识的展开。
图8 1860至1915年使用的三个关键词的使用次数
图8中■对应的词汇是()
A . 立宪
B . 经济
C . 洋务
D . 共和
8. (2分) (2019高二上·昌吉期中) “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
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
中国乃不国矣。
”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日本获得赔款增强国力
B . 三国还辽旨在维护中国主权
C . 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D . 列强掀起了强瓜分中国狂潮
9. (2分) (2016高三上·嘉峪关模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①“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平民百姓的称呼,西汉有“布衣将相”之说,当时“布”的主要材料是棉
②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用机器制造机器的机器制造业的建立
③水排主要应用于农业灌溉
④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严格禁止对外贸易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10. (2分) (2017高一上·西湖月考) 美国国家教育部门公布了一份“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共产党宣言》赫然在列耐人寻味。
《共产党宣言》最初是()
A . 《莱茵报》的核心文章
B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指导思想
C .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
D .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指导性文件
11. (2分) (2019高一上·浙江月考) 下图是《马关条约》规定开放的四个商埠分布图,其中沙市位于图中()
A . ①处
B . ②处
C . ③处
D . ④处
12. (2分) (2019高二上·扬州期中) 1913年,康有为在《不忍》杂志上刊文:“自秦、汉已废封建,人人平等,……一切皆听民之自由。
凡人身自由,营业自由,所有权自由,集会、言论、出版、信教自由,吾皆行之久也矣。
”这一言论()
A . 证明了自由平等是我国的传统观念
B . 代表了这一时期思想启蒙的方向
C . 阐释了辛亥革命共和思想的合理性
D . 美化了秦汉以来的专制君主统治
13. (2分)中山装前襟四只口袋代表立国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形,寓为以文治国;前襟五粒扣子代表五权分立;袖口三粒扣子代表三民主义;封闭的衣领寓为严谨治身。
中山装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A . 儒家伦理
B . 中西合璧
C . 全盘西化
D . 固守传统
14. (2分) (2016高一下·湖北期中) 在1636年到1637年间,荷兰出现了一股争相求购郁金香的热潮,导致郁金香价格急速上升,当时很多人变卖家财,参与到投机郁金香上。
到1637年后期,郁金香泡沫破裂,很多人
蒙受巨大损失,引发了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
这反映出当时的荷兰()
A . 资本主义发展影响人们的投资观念
B . 与中国印度的往来非常密切
C . 经济的泡沫引发整个世界市场的波动
D . 生活水平高,上下阶层民众都注重享乐
16. (2分) (2019高一下·扬州期中) 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代表性棉纺织企业。
它们()
A . 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 . 都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 . 都抵抗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D . 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17. (2分) (2019高一下·广东期末) 武昌起义爆发后,政府下诏劝禁妇女缠足;民国成立后政府发布了包括劝禁缠足在内的一系列改革风俗的条规。
1928年统计缠足妇女的比例,湖北为59%、河北为50%、察哈尔(辖境含今河北省、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等地)为53%。
这表明()
A . 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比较艰难
B . 沿海地区受到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
C . 全国各地掀起社会改良的潮流
D . 城市居民的传统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18. (2分)(2019·安徽月考) 1902年1月,《英日同盟》正式签订,规定缔约双方要求通过维护中国和朝鲜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以及一切国家在此两国机会均等,来维持东亚的现状和全面和平。
此条约的签订()
A . 使英国势力范围扩大到朝鲜地区
B . 抑制了日本在东北亚地区的扩张
C . 加剧了英日俄之间争夺远东的矛盾
D . 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9. (2分) 1911年11月,袁世凯在就任清朝内阁总理大臣后,一面命令北洋军猛攻汉口、汉阳,一面向南京临时政府提出议和。
材料主要表明()
A . 汉族地主阶级势力的上升
B . 清政府对内政策的改变
C . 革命党人拥有一定的优势
D . 袁世凯狡诈的两面手段
20. (2分)据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统计:1906至1912年间,中国出现的新式学堂数量和入学学生人数均骤增近三倍,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因为()
A . 民族危机加剧激发了民族意识
B . 选官制度变革切断了传统仕途
C . 民主革命浪潮推动了思想解放
D . 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1. (2分)中国新闻网2013年11月20日报道: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驻华大使骆家辉将于2014年初辞职。
当时骆家辉就任美国驻华大使时,必须经过()
A . 美国最高法院批准
B . 美国参议院批准
C . 中国政府的任命
D . 美国选民直接选举通过
22. (2分)恩格斯称自己是“第二提琴手”,反映的本质是
A . 自己的小提琴技艺不好
B . 自己是马克思革命活动的出色合作者
C . 自己是马克思革命活动的支持者
D . 体现恩格斯高尚的人格魅力
23. (2分)如图是1865—1905年日本女子基础教育的普及率图。
日本是个重男轻女的国家,1865年前,日本女子受教育率不足5%,之后某一时期突然上升,到1905年高达95%以上。
日本女子受教育率突然上升的原因可能是()
A . 幕府放松了对女子的教育限制
B . 日本文部省颁布了教育改革法令
C . 日本天皇下达了《教育敕语》
D . 日本政府确立了殖产兴业的方针
24. (2分) (2016高二下·唐山期中) 西方学者认为,宪法作为最高权威高于一切,是自然法和全民意志的体现。
对此,有评论指出,事实上,资产阶级“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
该评论揭示了()
A . 西方的任何社会力量都不能逾越宪法
B . 资产阶级意志代表全体民众的共同愿望
C . 西方宪政以民主的外衣行资产阶级专政
D . 普通民众并不能从宪法中享有民主权利
25. (2分) (2019高一上·西安期中) 保罗·肯尼迪说统一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帝国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
他所说的德国是()
A . 极端沙文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国家
B . 有封建军事色彩的资本主义国家
C . 有民主政治特色的封建主义国家
D . 现代工业较发达的封建军事国家
26. (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 . 塑料开始投入生产
B .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C . 诺贝尔发明炸药
D . 垄断组织的出现
27. (2分) (2019高一下·洛阳期中) 1851年,英国1800万人口中,大部分都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城市人口占52%。
当时英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10个,其中,首都伦敦的人口达到230万。
促使英国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A . 海外扩张的影响
B . 城市生活条件相对优越
C . 工业革命的推动
D . 农业发展环境不断恶化
28. (2分) (2018高三上·惠州模拟) 英国进口贸易总额及百分比统计表(1804-1836)
以上数据最能表明英国()
A . 原料短缺制约经济发展
B . 经济对外依赖程度不断加深
C . 进口增加导致资本外流
D . 殖民掠夺提供巨大经济红利
29. (2分)(2020·广州模拟)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使命。
1875 年,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成立(后更名为德国社会民主党),它以争取普选权和合法的议会活动为目
标。
这反映出德国工人运动()
A . 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
B . 继承了巴黎公社的革命原则
C . 背弃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D . 引领着社会主义运动的潮流
30. (2分) (2019高二下·安阳月考)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在哪些方面证明或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①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②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途径
③夺取中心城市是取得政权的唯一道路
④资本主义可以被社会主义取代。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31. (2分) (2015高一上·江西期中) 依据178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德国宰相()
A . 任期由皇帝决定,并对皇帝负责
B . 由皇帝提名,联邦议会选举产生
C . 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和立法大权
D . 由帝国议会的多数党领袖担任
32. (2分) (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 民国时期的小说家包天笑在晚年追叙说:“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
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
”他叙述的这一情形的出现是由于清政府签订了()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33. (2分) (2019高二下·大同期中) 观察下表,表中①、②、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A . 原料手工制品机器产品
B . 手工制品原料机器产品
C . 机器产品原料手工制品
D . 原料机器产品手工制品
34. (2分) (2020高二下·大同月考) 王夫之的著作在生前身后相当长时间内未曾整理出版。
1840 年湖南人邓显鹤主持校刻《船山遗书》,形成著作 18 种 150 卷。
1865 年由曾国荃主持重刻、曾国藩校阅的《船山遗书》正式出版,共 56 种 280 卷。
这主要体现了()
A . 传统思想文化具有持久生命力
B . 洋务思想植根于湖湘文化
C . 近代士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感
D . 王夫之唯物思想的先进性
35. (2分) (2019高二上·建瓯期中) 魏源在《海国图志》对英国有如下描述:“大事则三年一会议,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会)议允。
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
”这表明魏源()
A . 主要是介绍西方政治制度
B . 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C . 借以表达反君主专制思想
D . 推动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36. (2分) (2020高二下·双流月考) 如表为1843﹣1850年间白银与制钱比价波动情况一览表。
这些历史现象的出现()
A . 体现了清王朝实施银本位制度
B . 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速度
C . 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D . 民众对制钱需求量增大
37. (2分) (2019高一上·吉林期中) 19世纪中叶,“清政权所关心的主要是维护中国地主文人学者统治阶级对它的忠诚,并借此镇压一切可能在农村平民中掀起的骚动及反清叛乱”“平息沿海英国人的滋事,起初只被当作一个次要的小问题”。
典型地体现了这种论述的历史事件有()
A . 虎门销烟与第一次鸦片战争
B . 太平天国运动与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战争与台湾反割台斗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义和团运动
38. (2分) (2020高一下·任丘开学考) 下表为1871~1910年间中国棉布和棉纱的进口量。
从材料可知()
A . 《马关条约》的签订推动了棉纱棉布进口量的增加
B . 棉布进口量的相对稳定反映了中国贸易地位的改善
C . 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 . 二者进口量折射出近代民族织布业发展变化的特征
39. (2分) (2020高一下·任丘开学考) 在近代中国,这场运动“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合文化的尝试。
”属于这场运动的企业是()
A . 发昌机器厂
B . 汉阳铁厂
C . 大生纱厂
D . 沈阳机床厂
40. (2分) (2020高二下·枣强月考) 下列是有关黄海海战细节的记述,据此可以得出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
致远弹药尽,适与倭舰吉野值,管带邓世昌……谓倭舰专恃吉野,
苟沉是船,则我军可以集事,遂鼓快车,向吉野冲突。
吉野即驶
避,而致远中其鱼雷,机器锅炉迸裂,船遂左倾,顷刻沉没……
(清)姚锡光《东方兵
事纪略》
致远忽出阵冲突吉野,于是吉野以纽状火药连弹装入快炮击之,
密如雨下,三点三十分遂沉没。
浅野正恭《日清海成
史》
日舰第一游击队见致远舰奋然挺进,连连轰击。
有数颗榴弹同时
命中致远水线,致使其舷旁鱼雷发射管内一枚鱼雷爆炸,右舷随
即倾斜,最终舰首先行下沉。
1895年出版《普拉茨塞
海军年签》
A . 致远舰被日舰鱼雷击沉
B . 致远舰欲与吉野同归于尽
C . 吉野号发炮击沉致远舰
D . 致远舰直冲日舰被击而沉
二、非选择题(20分) (共3题;共20分)
41. (5分) (2016高三上·巴彦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一统”理念影响下的中国对外关系,一切政治关系皆为内政,没有“国家间”外交,没有与中国平行的、多元的国家观念,“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威来贡职”。
只有君临天下的一元等级世界秩序:中国居天地之中心,以控周边的万邦属国。
华夷之辨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对外关系,确立了华夏民族在文化上的自信心和优越感,进而形成了对外关系格局里中国居高临下、傲视万国的情势。
怀柔远人指导下的对外关系,是一种对外国单方面施恩、关怀的体现。
文:朝贡、贸易、通过使节团传播先进文化、教授接纳留学人员;武:军事打击;实质是以文化感召为导向的军事基础型外交活动。
体制:天下体系——君臣关系,强时为君,弱时为臣。
中国处于儒家文化共同体的核心位置,既保有道德和法律上的至尊,又能以军力保护诸国,同时在外敌入侵时由邻国充当挡箭牌,为中国争取缓冲时间,实际上也是一种精密的国际安全体系。
——择编自何新华《古代中国的世界观与清政府的三项外交原则》等
材料二 19世纪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东来,清朝原有的由礼部和理藩院处办理对外事务的机制,根本无法满足西方国家想要与中国进行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关系的强烈要求,传统的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体制被打破。
1861年,总理衙门正式成立。
总理衙门的管辖范围,不但包括办理对外交涉、通商等事,凡与洋务有关者,比如修建铁路,开矿办厂,购买机器、船炮、枪械,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管理关税等,皆归其管理。
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次,总理衙门的设立,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使中国有可能步入国际外交轨道;再次,总理衙门的设立,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专门外交机构的政治体制格局;最后,总理衙门还结合当时世界各国的通例和自己的国情,确定了中国的国旗、国歌,使中国不再以王朝而是以国家的面目出现在国际舞台。
——摘编自马彦丽《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外交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并做简要评价。
42. (6分)(2016·安庆模拟)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人权派是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出现的一个政治思想流派,其代表人物是胡适、罗隆基等一批留学欧美的知识分子。
“五四”后,中国各种思想搏击争鸣,自由知识分子办报办刊传布思想,各种论争不断。
1928年8月,国民党宣布“军政”告终,“训政”开始,党国体制及蒋介石的权威地位初步形成。
此时国民党内反蒋力量将“民主”等原则高高举起,与人权派所追求的“民治”、“人权”、“宪政”形成了呼应。
同时,上海出现多个商业团体组织请愿团,要求国民党中央实行民主。
从实质上看,“人权运动”乃十足的“宪政运动”。
但由于实力弱小,他们不具备从事实际政治运动的实力和条件,只能幻想国民党自上而下推行宪政。
人权运动在精英知识界掀起波澜,但广大民众却充耳不闻,实际成效也微乎其微。
国民党对于人权派不断采取封杀手段,始终没有实行宪政。
一直到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宣布由“训政”进入“宪政”,结果是演出了一场滑稽剧,最后被赶出大陆。
——摘编自袁刚、邓博宇《人权论争与国民党的训政、宪政》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人权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人权运动的内容并简析失败的原因。
43. (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62年,一位对农奴制改革法令失望的人说:“皇上已经背叛了人们的希望,他给予人们的自由不是真实的,也不是人们所梦想的所需要的……”
材料二:1876年一位封建地主说:“街上到处都是热烈的气氛……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他们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逝得无影无踪……”
材料三:1978年,一位历史学家这样评价:“农民改革保护了封建主义的许多方面。
毫无疑义,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
”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两人对“二一九法令”的不同观点。
(2)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对农民的诈骗”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0分,每题2分) (共40题;共80分)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答案:21-1、考点:
解析:
答案:22-1、考点:
解析:
答案:23-1、考点:
解析:
答案:24-1、考点:
解析:
答案:25-1、考点:
解析:
答案:26-1、考点:
解析:
答案:27-1、考点:
解析:
答案:28-1、考点:
解析:
答案:29-1、考点:
解析:
答案:30-1、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