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误差测量理论例题和习题(专题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误差理论
一、中误差估值(也称中误差):
Δi (i=1,2,…,n ) (6—8)
【例】 设有两组同精度观测值,其真误差分别为:
第一组 —3″、+3″、-1″、—3″、+4″、+2″、-1″、—4″; 第二组 +1″、-5″、-1″、+6″、—4″、0″、+3″、-1″. 试比较这两组观测值的精度,即求中误差。
解:"2
2222219.28
41243133±=+++++++±=m
"222223.38
1
3046151±=+++++++±=m
由于m 1〈m 2,可见第一组观测值的精度比第二组高。
同时,通过第二组观测误差的分布情况可看出其误差值的波动幅度较大,因而也可判断出第二组观测值的稳定性较差,则精度较低。
另外,由以上分析可知,中误差仅代表了一组观测值的精度,并不表示某个观测值的真误差。
二、相对误差:观测值中误差m 的绝对值与相应观测值S 相比,并化为分子为1、分母为整数的形式,即
m
S S
m K 1
=
=
(6-10) 三、误差传播定律
【例】 丈量某段斜距S =106。
28 m ,斜距的竖角038'︒=δ,斜距和竖角的中误差分别为cm 5m s ±=、"20m ±=δ,求斜距对应的平距D 及其中误差D m .
解:平距 105.113m 30'cos8106.28cos =︒⨯=⋅=δS D
由于δcos ⋅=S D 是一个非线性函数,所以,对等式两边取全微分,化成线性函数,并用“∆”代替“d ”得
δδδ∆⋅⋅-∆⋅=∆sin cos S S D
再根据(6—29)式,可以直接写出平距方差计算公式,并求出平距方差值
n m ] [
∆∆ ±
=
2"
"2
222"2
22
2
)(477
.24)20626520()'308sin 28.106(5)'308(cos )()sin ()(cos cm m S m m S
D
=⋅︒⋅+⋅︒=⋅⋅+⋅=ρδδδ
因此,平距的中误差为:m D =±5 cm 。
则最终平距可表示为:D =105.113±0。
050 m 。
应用误差传播定律时,由于参与计算的观测值的类型不同,则计算单位也可能不同,如角度单位和长度单位,所以,应注意各项单位要统一。
例如,上例中的角值需要化为弧度。
综上所述,应用误差传播定律求任意函数中误差的步骤如下: 列独立观测值函数式
对函数式进行全微分
写出中误差关系式
应用误差传播定律应特别注意两点:正确列出函数式;函数式中的各个观测值必须是独立观测值。
【例】 用长度为l =30 m 的钢尺丈量了10个尺段,若每尺段的中误差m =±5 mm ,求全长D 及其中误差m D 。
解:列独立观测值函数式
对函数式进行全微分 写出中误差关系式 则,全长的中误差为 m D =±mm 16105555222±=⨯±=+++ 如果采用下面方法计算该题,考虑错误之处:先列出函数式D=10l ,写出全长D 的中误差关系式并计算中误差m D =10·m =10·5=±50mm.答案错误,原因在于错误地列出了函数式。
【例】设有函数式Z=y 1+2y 2+1,而y 1=3x,y 2=2x+2,已知x 的中误差为m x ,求Z 的中误差。
解:若直接利用式(6-16)和(6-23)计算,则
函数Z 的中误差 x m m m m m m x x y y Z
5)2(4)3(42222
21
±=⋅+±=+±=
上面答案是错误的!这是因为y1和y2均是x 的函数,它们不是互相独立的观测值,因此,不能直接应用误差传播定律进行计算。
正确的做法是先将y 1和y 2代入函数式Z ,合并同类项后即为独立观测值,再应用误差传播定律,即
x
Z m m x x x Z 7571)22(23±=+=+++=
)
,,,(21n x x x f z =n n
dx x f dx x f dx x f dz ∂∂++∂∂+∂∂=
221122
2
22
2212
1n
x n x x m x f m x f m x f z m ⎪⎪⎭
⎫ ⎝⎛∂∂++⎪⎪⎭⎫ ⎝⎛∂∂+⎪⎪⎭⎫ ⎝⎛∂∂±= 10
21dl dl dl dD +++= 10
21l l l D +++= 2
210
222110m m m m m l l l D ⋅±=+++±=
【例】 对某段距离进行了5次等精度观测,观测结果列于表6—3,试计算该段距离的最或然值及其中误差。
计算见表6-3.
表6-3 利用观测值的改正数计算观测值中误差
四、加权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例】 已知观测值分别为L 1、L 2、L 3,其中误差分别为m 1=±1″、m 2=±2″、m 3=±3″,则它们的权分别为:
取μ=1时, 91,4
1,12
332
2
22
11=
=
=
===m p m p m p μ
μ
μ
取μ=4时, 9
4,1,423322
221
1====
==m p m
p m
p μμ
μ
取μ=36时,4,
9,
3623
322
22
11==
==
==
m p m p m p μ
μ
μ
【例】 水准测量中按测站数和水准测量距离定权。
设在A 、B 两点间进行水准测量,共设置了n 个测站,各测站的高差分别为h 1、h 2、┅、h n ,则A 、B 点间的高差h AB 为
h AB =h 1+h 2+┅+h n (6-38)
若每个测站的高差中误差为m 站,则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可得h AB 的中误差为
n m m AB h 站= (6—39)
若设每测站的水准距离相等,均为s ,则A 、B 间的水准测量距离S AB =n ·s ,由式(6—39)可得h AB 的中误差
AB AB h S s
m s S m m AB ⋅==站
站
(6-40) 设s
m 站=
μ,则式(6—40)变为AB h S m AB ⋅=μ。
当S AB =1 km 时,AB h m =m 公里=μ,可见μ为
每公里水准测量高差的中误差。
因此,式(6-40)变为
AB h S m m AB ⋅=公里 (6—41)
由式(6-39)和(6-41)可得:水准测量高差的中误差与测站数的平方根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根成正比。
可见,在水准测量中,测站数越少或距离越短,则观测高差的精度越高。
若取c 个测站的观测高差中误差为单位权中误差μ,根据权定义式(6—37)和式(6—39),可得观测高差h AB 的权为
n c
n
m c m m P AB
AB h
h =
=
=
22站站2
2
μ
(6—42)
若取c 公里观测高差的中误差为单位权中误差m 公里,根据定义权公式(6-37)和式(6—41),可得观测高差h AB 的权为
AB
h
h c m c m m P AB
AB S S AB
22=
=
=
公里公里22
μ
(6—43)
由(6—42)和(6—43)式可知:水准测量高差的权与测站数成反比,与水准路线的长度成反比.所以,通过测站数和水准测量距离就可以确定观测高差的权,而不需要利用中误差来定权. 【例】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一未知量分别用不同的次数n 1、n 2、┅、n n 进行n 批观测,
得相应的算术平均值为L 1、L 2、┅、L n ,求 L 1、L 2 、┅、L n 的权。
解:设各观测值的中误差分别为m 1、m 2、┅、m n ,且观测一次的中误差均为m ,则
n
n
n m n m
n m
m
m
m
=
=
=
,,,2
2
1
1
因此,相应的权为i i
i i n n m m p m ⎪⎪⎭⎫ ⎝⎛===2
22μμμ,再令m c 2μ=,则i i n c p ⋅=,若取c=1,则
i i n p = (6-44)
可见,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算术平均值的权与观测次数成正比(或相等)。
设n 个不等精度观测值L 1、L 2、…、L n ,相应的权分别为P 1、P 2、…、P n ,则最或然值(称为加权平均值)为
]
[]
[212211p pL p p p L p L p L p x n n n =++++++=
(6—45)
可以看出,当各观测值为等精度时,则权P 1=P 2=…=P n =1,上式就与算术平均值计算式(6-31)相同。
下面根据式(6-45)推算加权平均值的中误差。
设观测值L 1、L 2、…、L n 的中误差分别为m 1、m 2、…、m n ,则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可得加权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
[]
[]
2
2
2
22
2
2
22
1
2
21
n
n x m P P m P P m P P M +
++
±
= (6-46) 由权定义式(6-37),有i
i
p m 2
2μ=
,代入式(6-46)可得
[][][][]]
[)(n 212
2
2
2
2
2
2
2
2
1
P P P P P P P P P P P M n
x μμμμμ±
=+++⋅±
=+
++
±
= (6-47)
实际计算时,上式中的单位权中误差μ可用观测值的改正数来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
1-±
=n PVV μ
(6—4
8)
将式(6—48)代入式(6—47),可得加权平均值的中误差计算公式
[]
[]
[])
1(-±
=±
=n P Pvv P M x μ
(6—50)
【例】 如图6—3所示,从已知水准点A 、B 、C 经三条水准路线,测得E 点的观测高程H i 及水准路线长度S i (见表6—4),求E 点的加权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各条水准路线权: i
i S p 1
= (由式6-43可得) 加权平均值: )m (469.527]
[]
H [==
p p x
加权平均值中误差:)(84.8)
1]([]
[M x mm n p pvv ±=-±
=
则E 点高程: H E =527。
469±0.009 (m )
图6—3 不等精度水准路线
表6—4 不等精度高程计算表
观测路线 E 点观测高程 H i (m ) 观测路线长度 S i (km )
观测高程权
i p 观测值的改正数
i i H x v -= (mm )
PVV
1 527。
459 4.5 0。
2
2 10 22。
00 2 527。
484 3.2 0。
31 -15 69.75 3
527。
458
4。
0
0.25
11
30。
25
五、思考题习题:
1.观测条件主要由那些因素构成?
2。
观测误差分为哪几类?它们各自是怎样定义的?试举例说明。
3.在水准测量中,有下列几种情况使水准尺读数有误差,试判断误差的性质及符号:
(1)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2)仪器下沉;(3)读数不准确;(4)水准尺下沉;(5)水准尺倾斜. 4。
何谓多余观测?测量中为什么要进行多余观测?
5.偶然误差的统计规律是什么?偶然误差的概率分布曲线能说明哪些问题?
6.已知两段距离的长度及其中误差分别为:300。
465 m ±4.5 cm 及660。
894 m ±4。
5 cm,试说明这两段距离的真误差是否相等?它们的相对中误差是否相等?
7.在三角形ABC 中,已测出,'3'0060,'4'0030±︒=∠±︒=∠B A
求C ∠的值及其中误差。
8.两个等精度观测角度之和的中误差为"10±,问每个角的观测值中误差是多少?
9。
以相同精度观测某角5次,观测值分别为39°40.5’、39°40.8′、39°40。
9′、39°40。
8′、39°40.6′,试计算该角的最或然值及其中误差。
10。
丈量两段直线得 D 1=164。
86m ,D 2=131.34m,其中误差分别为m m m m D D 03.0,04.021
±=±=,求:(1)
每段直线的相对中误差;(2)两段直线之和的相对中误差;(3)两段直线之差的相对中误差.
11。
在水准测量中,已知每次读水准尺的中误差为mm 2±,假定视线平均长为50m ,容许误差为中误差的两倍,求测段长为S km 的水准路线往返测高差的容许闭合差应为多少? 12。
水准测量从点A 到点B,如附图所示。
已知A 、B 点高程分别为m H m H B A 533.48,145.50==。
观测高差及其水准测量距离分别为:
;
2,527.0;3,127.2;2,131.2;4,134.244332211km S m h km S m h km S m h km S m h =+==-==-==-= 求C 点的最或然高程及其中误差. 附图
13.等精度观测了12个三角形的所有内角,求得每个三角形的闭合差ω见附表,试计算测角中误差。
附表
三角形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闭合差ω( ”)
3.2
—1。
6
1.4
-2.5
0。
7
2.3
-3.1
2。
5
—1。
8
-0。
9 2。
7
—2。
2
参考答案: 7。
'5'0090±︒=∠C 8.7。
071” 9.'1.0'7.4039±︒
10.670
159241
4378141211
11.
)(25
4
mm S 12。
48.012±0。
002(m )
13。
ω为真误差,可得三角形内角和的中误差2.2]
[''±=±
=n M ωω,则测角中误差3.13
''±=±=M m 。
六、追加练习:
1。
对某基线丈量六次,其结果为:L1=246.535m,L2=246.548m,L3=246。
520m,
L4=246.529m,L5=246。
550m,L6=246。
537m。
试求:(1)算术平均值; 246。
5365m
(2)每次丈量结果的中误差;11.36mm
(3)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和基线相对误差.4.6mm,1/53000
2。
观测BM1至BM2间的高差时,共设25个测站,每测站观测高差中误差均为±3mm,问:(1)两水准点间高差中误差多少?(2)若使其高差中误差不大于±12mm,应设置几个测站?16站
3。
在等精度观测条件下,对某三角形进行四次观测,其三内角之和分别为:179º59′59″,180º00′08″,179º59′56″,180º00′02″.
试求:(1)三角形内角和的观测中误差?4.6秒
(2)每个内角的观测中误差?2。
6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