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写作(作文)专项指导 《怎样写读后感》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虚掷光阴,在折损着生命的光;及时努力,在开辟理想的路。 朋友,不要沉湎昨天,不要观望明天,一切从现在开始,从今天开 始。
今天,是奋斗的起点啊!
赏析:“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 年明日能几何?诸君听我《明日歌》。”明代文嘉的这首《明日 歌》,问世数百年来,万口传颂,至今不衰。它告诫和劝勉人们要 紧紧抓住稍纵即逝的今天,不要把一切计划和希望寄托在尚是未知 数的明天。本文作者在准确领会和把握原诗中心思想的基础上,根 据自己读后的实感提出中心论点,然后运用例证、引证、正反对比 等论证方法,论述了今天的宝贵,只有紧紧抓住今天,才能有所作 为,有所成就。反之,就会一事无成,悔恨莫及。因此,应“一切 从现在开始,从今天开始”。文章内容充实,结构谨严,论证有力, 语言流畅。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大大增强了文章的生动 性和感染力,是一篇值得一读的获奖佳作。
不仅在科学上如此,在文学艺术上也是如此。不论是谁只要付 出和他们同样艰辛的努力,都能取得这样或那样的成就。作家狄更 斯、巴尔扎克等人的成功,同样深刻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才能 来自勤奋学习!
【点评】这篇读后感的开头,作者从读《伤仲永》中得 到启示,“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但如果不努力学习, 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就”,紧接着用一个过渡段,使论证由 反面过渡到正面,重点列举了牛顿、爱因斯坦的例子,指出 他们原来不是“神童”,但由于后天的勤奋, “取得了令世 人瞩目的成就”。文章最后指出,“不仅在科学上如此,在 文学艺术上也是如此”,使自己的观点更具有普遍性意义。
16
几乎每一个儿童都爱玩游戏,而几乎每一个大人 都极力反对儿童玩耍,鲁迅先生另一篇作品《从百草 园到三味书屋》中可见一 斑,不仅是古代、近代,连
当代也有这样的事,甚至更“昌盛”。就拿我家从前 住的那幢大楼来说,三天两头就听见琴声,不是提琴, 便是钢琴,还有古筝。我还经常听说三四岁的稚童围 棋下得如何出神人化。我真不明白,难道有那么多的 莫扎特、嵇康……在我们身边吗?难道他们就没有想 过亲手扎一只风筝,让它在蓝天下遨游 吗?难道没有
所以说,才能来自于勤奋学习!“神童”由于后天不好好 学习而沦为“庸人”的,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而本来不是“神 童”、“天才”,但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 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
14
牛顿不是神童,但他终身勤奋学习,终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 成就。爱因斯坦不是神童,大学考了两次才被录取,毕业后到一家 专利局当了7年职员,他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学习和工作,终于奠 定了相对论的基础。
12
《伤仲永》读后感
生而知之者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 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伤仲永》一文给我的启示是: 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但如果不努力学习,也很难取得真正的 成就。
仲永的故事是这样的:并非书香子弟的方仲永5岁时便能“指 物作诗,立就”,并“自为其名”,且“文理皆有可观者”,因而 扬名邑中。到了十二三岁,才气渐减,“令作诗,不能称前之所 闻。”到了成年,竟“泯然众人矣”。
昨天带着回忆默默地逝去了,今天携着希望悄悄地来临了,而 明天,又闪烁着光辉等待着人们。有人沉浸在回忆中,他们依恋昨 天;有人只迷醉在梦幻中,他们企盼明天。这两种人,都忘记了最 应当珍视的是宝贵的今天!
今天,不就是短短的一天吗?我从明天开始勤奋学习。今天, 不就是短暂的二十四小时吗?我从明天开始认真工作。今天,不就 是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分之一吗?我从明天开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有些人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朋友,我决不怀疑你的真诚, 但为什么要把做的事情放到明天,一切要从明天开始呢?日月匆匆, 到了明天,明天又变成了今天,而每个今天之后都有无穷尽的明天。 那么,你的决心,你的理想,哪一天才能变为行动,变为现实呢?
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 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 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 的启迪。
5
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 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 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 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 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 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 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 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 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 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 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
9
莎士比亚说:“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抛弃他。”我说: “抛弃了今天的人,今天也会抛弃他;而被今天抛弃的人,他也 就没有了明天。”
农民种田,不在今天及刈草、施肥、灭虫,哪有金秋时节的 丰收?医生不在今天及时抢救、医治病号,哪有人们日后的健康 体魄?清洁工人不在今天及时清扫垃圾、扫除尘埃,哪有日复一 日街道马路的洁净?解放军战士不在今天全副武装,做好战备, 哪有千家万户永久的安宁?
3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 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 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 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 系、前后脱节。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 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 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 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 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怎样写读后感
1
什么是“读后感”?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 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 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 后感”。
2
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 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 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 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 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读后感在写感想的时候,要防止离开原文;“读”与 “感”互相脱离。初学写作者常犯的一个毛病是引出观点 后,就把所读的作品放到一边了,这是不恰当的。应当在 行文中注意抓住原作品,最后也应当回到原作品上,以照 应开头。
仔细阅读下面这篇读后感,体味一下读后 感的写作技巧。
8
今天,奋斗的起点
──读《明日歌》有感
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 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 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 全文议论的中心。
6
读后感的写法 :
正标题一般标明文章的中心内容,有的正标题就是文章的 中心论点。副标题标明题材,一般为“读《×××》有感”。 副题比正题低两格。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短短的几句诗,是先辈千折百曲、历经磨难的生活体验的结晶啊! 古人有感于此,于是有了“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 光”的勤学佳话。现在我们条件优越,不是更应珍惜,抓紧今天 的分分秒秒吗?
10
抓住了今天,就是抓住了掌握获取知识的机会;抓住了今 天,就是抓住了发明创造的可能。聪明、勤奋、有志的人,他 们深深懂得时间就是生命甚至比生命还宝贵。他们决不把今天 的宝贵时间虚掷给明天。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从来就珍惜时间, 利用在车上卖报的闲暇,搞实验时,渴了,喝口凉水;饿了, 啃块面包;困了,趴在桌上打个盹。爱迪生如此,牛顿、居里 夫人、爱因斯坦……一切有志气、有成就的人莫不如此。他们 决不沉湎在昨天之中,更不空空观望明天,他们永远从今天开 始!
13
一个天资聪颖的神童,因为被唯利是图的父亲每天带着四 处走访,而不让他学习,使得“神童”竟沦为一个默默无闻的 “庸人”!这能不叫人扼腕叹惜吗?神童泯然众人,责任在于 他父亲,原因是“不使学”。像方仲永这样的天才,由于后天 没有好好学习,尚且要成为普通的人,那么,那些本来就普普 通通的人,如果不学习,岂不是连一个普通的庸人还不如吗?

我要飞 ——《风筝》读后感
《风筝》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自己 儿时残酷地将小 兄弟的风筝弄坏的事情。鲁迅先生的本 意是通过这件事来揭示旧的伦理道德下的社会面貌,从 “我”对兄弟家长式的管理,反映出神圣的长幼尊卑秩 序是何等残忍,愚昧无知。或许,我的理解力可能还没 这么强,读完全文,我首先领悟到的是:不要扼杀儿童 爱玩的天性。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 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 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 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 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 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 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 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相反,对有些人来说,时间就像代表它的那本日历,撕了 这一张,还有下一张,撕完了这一本,还有下一本,却不知道 在洁白如雪的日历上留下自己辛勤奋斗的汗水和学习工作的收 获。那样,他们从呱呱落地到长眠地下,都是在闲散和观望、 等待之中度过的。如果人的一生如此度过,那么消逝的岁月将 如一场凄凉的悲剧,留在个人生命史上的回忆,也将拌和着悔 恨、痛惜和哀伤的泪水……
18
其一,确定正副标题,正标题一般标明文章的中心内容, 有的正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副标题标明题材,一般为 “读《×××》有感”。副题比正题低两格。
其二,掌握读后感的一般套路:“引—议—联—结”。 引——扼要写出“读”的内容或直接引用原文某些语句, 很快引出“感”的观点或中心。 议——就自己“感”的重点、中心(或观点)进行分析议论, 说明道理。 联——就议论的中心展开联想,记叙某些典型事例。也可 联系社会和自己的实际抒发感受。 结——结尾概括中心,总结全文得出结论。结论可与开头 照应,可归纳出结论性的意见,可强调某一重点,可发出号召。 这个结论可以是批评式;又可是劝勉式,还可是鼓动式。视行 7 文内容而定。
4
写读后感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重视“读”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 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 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 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 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 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人敢站出来,稍稍反抗一下吗?难道中国的下一代需 要那么多音乐家与优秀棋手吗?这样看来,鲁迅那位 瘦弱的小兄弟还是很自由,很勇敢的呢。
我真想告诉天下的父母们,不要扼杀儿童的天性, 留一些时间给他们放风筝吧!
17
【点评】 每一个孩子都有爱玩的天性,自由自 在就像蓝天下飞翔的风筝,但是,这并不过分的渴 望常常被大人们剥夺。本文小作者在学习了鲁迅先 生的《风筝》后,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尴尬, 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背后,扼杀了多少儿 童不泯的童心呢?“我真不明白,难道有那么多的 莫扎特、嵇康……在我们身边吗?”小作者的困惑, 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应正视的。小作者天真的直 率,能给我们许多启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