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同步课件) 课标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政策破产;②陷入越战的泥潭;③美国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被西欧和日本
8.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关系正常化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对中国:打破了长期以来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促进了我 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加强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联系,便利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 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中国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文 化交流,有利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立外交关系。
(3) “一边倒”: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这 有利于中国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外交封锁和包围。思想因素:海洋文明中形
成的集体平等、相对独立和自由意识。
2. (1)从背景看,二战后国际形势变化的突出特征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 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而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对新中 国实行孤立封锁政策,为了巩固新政权,只有依靠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所以 说,新中国提出“一边倒”的政策,是根据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而作出的明智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从图片中的时间看,从1979年开始至1989年,当时中国还没有加入世 贸组织,也未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所以先排除①④项,答案应该是B。 【答案】 B (2009·江苏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的外交历程,就是冲破各种阻力走向世界,与各种不
考向瞭望
2.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原则对构建和谐世界的贡献
3.中美、中日关系的发展演变过程
1.建国初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 “另起炉灶”: ①内涵: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 基础上通过谈判与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对外关系。 ②作用: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对外关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 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然后再考虑与其他国家建
(1)
(2)时间: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4)意义:是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在世界上影响深远,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4.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主权国家有选择本国社会政 治制度、独立自主地决定本国对内对外政策、管辖本国公民及事件的权利。领 土完整则是主权国家存在的物质基础。各国主权一律平等,应充分享有领土不 受侵犯、内政不被干涉的权利。 (2)平等互利是各国经济、贸易关系的基本出发点,同时也是国家间处理相 (3)和平共处是目标,前四项原则是实现和平共处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 遵循前四项原则,才能实现和平共处。
(2)
③尼克松访华:1972年,签订中美《上海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20多年对 ④中美建交:1978年发表《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中美建交,两国关系实
7.中美关系变化的历程 (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 (2)20世纪60年代,美国采取敌视、威胁中国的政策,使中美关系处在敌对 (3)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正常化。原因:美国方面:①孤立
(3)读上图,概述中国对外开放空间扩展的过程。 解析:回答第(1)问,解题关键是抓住问题围绕内外因展开回答,以所学知 识为主。第(2)问,按年份顺序回答开放格局的形成,但要具体一些,防止 过于笼统。 【答案】(2)选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实施 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对外政策,与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 选答2:20世纪60、7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逐渐处于守势,谋求同中国改善关 选答3: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同各 国的友好关系;苏联和东欧部分国家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一批新国家建立。 (3)从东南沿海四个经济特区起步,逐步开放东部沿海地带,随后进一步 开放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城市,从而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对世界: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实现 各国的共同繁荣,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 展。
(2009·江苏卷)分析下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
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 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
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
建交的高峰(见上图)。请从中任选一次,指出促成该次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
(注:本题要求只选三次建交高峰中的一次,若选答多项,只评阅所答第
一项。) 1980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空间的扩展,是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 体现。
5.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1)
②20世纪70年代,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2)恢复:1971年第26
(3) ②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使中国 ③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的力量,有利于打破超级大国控制联合
6.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1) 美国: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长期实行的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美苏争霸中 中国:中苏关系的恶化,构成对中国安全的威胁,改善中美关系,对提高中
选择。
(2)从内容看,它与独立自主的提法并不矛盾,因为它最终的目的是捍卫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从结果看,“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制定很有必要。中苏建交和《中苏友
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是新中国初期在外交领域最突出的成就。它对新中国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和封锁,起了重要的作用。 3.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考点1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课程标准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 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
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1.建国以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