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航天高中、安陆二中、黄香高中、应城二中、孝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航天高中、安陆二中、黄香高中、应城二中、孝昌二中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联考
高二生物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
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或黑色墨水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
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B.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红细胞和肝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液和组织液B.组织液和淋巴C.淋巴和血浆D.血浆和组织液
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B.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
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
4.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外环境分别是()
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5.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
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血浆蛋白④二氧化碳
⑤氨基酸合成蛋白质⑥甲状腺激素的运输⑦精子进入输卵管⑧载体蛋白
A.①③④⑥B.①②⑤C.②③④⑥D.③④⑥⑧
6.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化反应,其中有()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其酸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7.如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
C .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D .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8.右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 段和BC 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BC 段下降的原因:一是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B.AB 段产生的乳酸,在BC 段与Na 2CO 3反应
C.AB 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 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 .AB 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9.人体中内环境稳态所包含的内容不包括( )
A .线粒体基质中pH 的相对稳定
B .组织液的温度相对稳定
C .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
D .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10.下列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 ①小腿抽搐 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尿毒症 ④组织水肿 A .①②③ D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1.高等动物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
A .感受器
B .神经中枢
C .效应器
D .反射弧 12.有关反射弧说法正确的是 ( )
A.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B.切断传入神经、刺激传出神经,不会引起效应器的规律性应答
C.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D.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突触的传导方式相同 13.产生动作电位时( )
A .Na +通道开放,Na +进入细胞
B .K +通道开放,K +进入细胞
C .Na +通道开放,Na +运出细胞外
D .Na +通道关闭,K +运出细胞外 14.下列有关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兴奋可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B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C .静息时神经细胞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D .兴奋传导的方向与细胞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一致
15.大脑皮层是人体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下列属于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是( ) A .听觉功能 B .视觉功能 C .语言功能 D .运动功能
16.在抵御甲型H1N1流感过程中,人体自身的三道防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下列属于第三道防线的是( )
A .皮肤
B .溶菌酶
C .红细胞
D .浆细胞 17.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体液免疫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T 细胞、
B 细胞和记忆细胞
③
废物
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C.B细胞和T细胞均是在骨髓中产生和成熟的
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
18. 关于人体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是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
B.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
C.系统新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过弱导致的疾病
D.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病人的胰岛A细胞受损
19. 以下行为容易传染艾滋病的是()
A.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B.与艾滋病病人共用注射器
C.与艾滋病病人握手D.与艾滋病病人拥抱
20. 在烟草种植过程中,烟农要适时摘除烟草的顶芽。
主要依据的原理是()
A.解除顶端优势B.抑制有氧呼吸
C.抑制光合作用D.抑制无氧呼吸
21. 下列关于生长素的认识正确的是()
A.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B.生长素只能在幼芽中合成
C.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向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背光一侧
D.生长素既可以从形态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也可以反过来运输
22. 白菜需要在1~7℃低温环境处理后才开花结实,未经低温处理的白菜如果外施赤霉素也能正常
开花,此事例能说明的是()
A.赤霉素能解除种子休眠B.赤霉素能促进花的发育
C.赤霉素必须经低温诱导才能合成D.白菜必须经低温环境处理才能开花
23. 植物激素在植物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B.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生长素和乙烯的作用相同
C.脱落酸既能促进叶片衰老,也能促进细胞分裂
D.赤霉素既能促进细胞伸长,也能促进种子萌发
24. 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催熟香蕉等水果作用的植物激素是()
A.乙烯B.赤霉素C.细胞分裂素D.生长素
25. 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一组是()
①培育无籽番茄;②培育无籽西瓜;③果树整枝修剪;
④带芽的枝条扦插;⑤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⑥棉花摘心
A. ②⑤
B.②④
C.⑤⑥
D.①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题,总计50分)
26.(7分)请据图回答
(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会引起图甲[ ] _______________中的液体增多,其水的来源为[ ] _______________。
(2)人体内环境主要由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数字表示)组成,约占人体体液的____________;⑤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3)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为(用图乙中的数字表示) ___________,共穿过___________层生物膜。
27. (12分)下图1是某反射相关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3
是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m、n代表人体内不同激素。
请分析回答:
(1)图1中,a代表_______________。
b在静息状态时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
在b处刺激引起相应的反应_______(填“是”或“不是”)反射。
(2)图2表示的结构称为_____________,兴奋通过该结构的传递方向可表示为_______(用箭头和图中字母表示),完成的信号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中,如果人体内激素②__________水平升高,则耗氧量将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在寒冷环境中,②分泌量增加的同时______(填“m”或“n”)的分泌量也增加,两种激素共同促进新陈代谢,二者关系表现为_______作用。
(4)图3中,如果激素②的合成量过多,激素①③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____调节机制。
28.(11分)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_____会增加,同时肾上腺合成分泌的___________增加,两者共同作用使血糖浓度升高。
(2)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_____会增加,这种激素在降低血糖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有两条途径,一是加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抑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中,除了上述激素调节,还有____________调节,两者共同协调配合调节体内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3)现有甲(正常)、乙(胰岛B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所破坏)、丙(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但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三人,其他生理条件正常且基本相似。
则在进食后2小时,三者体血糖浓度高低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以“>、=、<”表示)。
给乙、丙分别注射适量胰岛素后,具有明显治疗效果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再取丙的血清2mL加入试管,再加入2mL 的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最可能出现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0分)下图是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示意图,其中a、b、c、d为免疫细胞,A、B 为免疫活性
物质,甲、乙为免疫类型。
请回答:
(1)请判断免疫类型:甲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
(2)图中细胞b是______________,其是由造血干细胞在_______________中发育成熟的;细胞c是_______________;既参与特异性免疫,又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是[ ] __________;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__________。
(3)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的是[ ] __________,使其大量死亡,从而导致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完全丧失而不能抵抗疾病的侵袭,进而使人死亡。
(4)过程①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10分)为了探究不同环境下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A花盆侧放在
一个不透光的木箱内(G′、E′表示近地侧,L′、F′表示远地侧);装置B花盆摆放在一个有小孔的木箱中,右侧固定光源位置,让花盆和木箱一起绕d轴匀速转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装置A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生长素具有使根__________(“向地”或“背地”)弯曲生长,使茎__________(“向地”或“背地”)的作用。
其原因是在重力作用下________侧生长素分布多,
__________(“促进”或“抑制”)了近地侧细胞的伸长。
对茎而言,E′侧生长素分布多,茎对生长素敏感度______(“大于”或“小于”)根,__________(“促进”或“抑制”)了近地侧细胞的伸长。
(2)实验一段时间后,装置B箱内幼苗地上部分的生长方向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单侧光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幼苗靠近小孔方向的生长素浓度比对侧的生长素浓度____________(“低”或“高”)。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孝感市五校教学联盟
期中联合考试
高二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50分,每个2分)
二、非选择题(50分)
26.(7分,每空1分)
(1)[B]组织液[A]血浆
(2)①②⑤1/3 无机盐、蛋白质(3)⑥⑤④①③ 6
27.(12分,每空1分)
(1)效应器内负外正不是
(2)突触A→B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甲状腺激素增加m 协同
(4)减少反馈
28.(11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
(1)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2)胰岛素血糖的转化和利用(2分,若只答“转化”或只答“利用”则只能给1分)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和肝糖原的分解(2分,若只答“非糖物质转化”或只答“肝糖原的分解”则只能给1分)神经
(3)甲<乙=丙(若答“甲<乙<丙”或“甲<乙≤丙”也可给给分)乙
蓝色变为砖红色沉淀
29.(10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
(1)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2)T细胞(或T淋巴细胞)胸腺B细胞
[a]吞噬细胞[d]效应B细胞(或浆细胞)
(3)[b]T细胞(或T淋巴细胞)
(4)T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2分,若只答“增殖”或只答“分化”则只能给1分)
30.(10分,每空1分)
(1)向地背地G′ 抑制小于促进
(2))向小孔弯曲生长(2分)生长素分布不匀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