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单元滚动检测卷》高考物理(江苏专用)精练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滚动检测一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2.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3.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6年安徽的旅游事业蓬勃发展,黄山和九华山美丽的景色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客.设游客甲驾车从九华山大门去黄山大门,行驶162km.游客乙驾车从黄山大门赶往九华山大门行程158km。
(如图1所示)若两人恰好同时出发且同时到达,则甲、乙在两地之间运动的过程中()
图1
A.研究甲车的行驶路程时不能将车看作质点
B.甲车、乙车的平均速度相同
C.甲车的平均速率大于乙车的平均速率
D.游客乙驾车行驶“158km”指的是位移
2.如图2所示,宇航员为了测定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利用一个小石子在月球地面附近做自由落体运动,下列哪些测量值可测出月球
重力加速度( )
图2
A.石子质量和下落时间
B.着地速度和下落时间
C.下落高度
D.石子质量和下落高度
3.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8s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过4s停下.关于该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
B.加速、减速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
C.加速、减速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之比为2∶1
D.加速、减速过程中速度的变化率大小之比为2∶1
4.某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0,质点达到最大速度v0,在这段时间内关于质点的位移大小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错误!B.x=错误!
C.x>错误!D.无法确定
5.取一根长2m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cm再系一个,以后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cm、
60cm、84cm,如图3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上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上的金属盘.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个垫圈()
图3
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
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
C.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3∶2
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2-1)∶(错误!-错误!)∶(2-错误!)
6.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平直路面行驶,其v-t图象如图4所示,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图4
A.在第10s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在第10s末,甲、乙两车相距150m
C.在第20s末,甲、乙两车相遇
D.若开始时乙车在前,则两车可能相遇两次
7.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错误!-t图象如图5所示,则()
图5
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m/s
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
5m/s2
C.质点在1s末速度为1。
5m/s
D.质点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为1。
5m/s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得0分.
8.四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在2s末能回到出发点的是()
9.两辆游戏赛车a、b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t=0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图象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能够追上另一辆的是( )
10.某航母跑道长为200m,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加速度a大小满足5.25m/s2≤a≤6 m/s2,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m/s.若要飞机正常起飞,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初速度可能是( )A.5m/s B.10 m/s C.20m/s D.25 m/s
11.如图6所示,a、b分别是A、B两物体的v-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6
A.A物体在5s内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5s内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5s内A、B两物体的位移差是35m
C.A物体在第3s末的速度为12m/s
D.前3s内A物体的位移为60m
12.如图7所示,在足够高的空间内,小球位于空心管的正上方h处,空心管长为L,小球球心与管的轴线重合,并在竖直线上,小球可以穿过空心管,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7
A.两者均无初速度同时释放,小球在空中不能穿过管
B.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0,管无初速度,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且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无关C.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0,管无初速度,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且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有关D.两者均无初速度释放,但小球提前了Δt时间释放,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但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有关
三、简答题(共计15分)
13.(6分)某同学用如图8甲所示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时,所打纸带如图乙.(电火花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图8
(1)由打出的纸带可知,实验时纸带的________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A”或“B”).
(2)纸带上1至9各点为计时点,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的加速度为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为9.8m/s2,请列出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有差异的一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4.(9分)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9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精确地把物体从开始挡光到挡光结束的时间记录下来.现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MN是水平桌面,Q是长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长木板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长木板顶端P点悬有一铅锤.实验时,让滑块从长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1。
0×10-2s和4.0×10-3s.用精度为0.05mm的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宽度d,其示数如图丙所示.
图9
(1)滑块的宽度d=________cm。
(2)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________m/s,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2=________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v1和v2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________,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________的宽度减小一些.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3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我国最新交通规则规定:黄灯亮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车头未越过停车线的若继续前行则视为闯黄灯,属于交通违章行为,我国一般城市路口红灯变亮之前绿灯和黄灯各有3s的闪烁时间.国家汽车检测标准中有关汽车制动初速度与刹车距离的规定是这样的:小客车在制动初速度为14m/s的情况下,制动距离不得大于20m。
(1)根据国家汽车检测标准,求小客车制动达标的最小加速度.(2)若绿灯开始闪烁时,某小客车车头距离停车线x=18m,要使黄灯亮起时,小客车停止运动且恰好没有越过停车线,求小客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已知驾驶员从看到灯闪到脚下采取动作再到小客车有速度变化的反应总时间是1s)
16.(8分)如图10所示,一长为200m的列车沿平直的轨道以8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当车头行驶到进站口O点时,列车接到停车指令,立即匀减速停车,因OA段铁轨不能停车,整个列车只能停在AB 段内,已知OA=1200m,OB=2000m,求:
图10
(1)列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的取值范围;
(2)列车减速运动的最长时间.
17.(10分)2016年3月下旬某日,江西赣南出现的新一轮强降雨使多处道路受损.交警提示广大驾驶员:请减速慢行,谨慎驾驶.高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速度均为v0=30m/s,相距s0=100m,t=0时,甲车遇紧急情况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11甲、乙所示,以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
图11
(1)两车在0~9s内何时相距最近?最近距离是多少?
(2)若要保证t=12s时乙车在甲车后109m,则图乙中a0应是多少?
18.(11分)小轿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一个收费站,经10 s后司机才刹车,使车匀减速运动10 s恰停在缴费窗口,缴费后匀加速到20 m/s后继续匀速前行.已知小轿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停车缴费所用时间为30 s,启动时加速度大小为1 m/s2.
(1)求司机是在离收费窗口多远处发现收费站的.
(2)因国庆放假期间,全国高速路免费通行,小轿车可以不停车通过收费站,但要求轿车通过收费窗口前9m区间速度不超过6m/s,则国庆期间该小轿车应离收费窗口至少多远处开始刹车?因不停车通过可以节约多少时间?
答案精析
1.C
2.B
3.C
4.C [画出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直线
运动的v-t图象,如图中Obc.显然三角形Ocd面积为
错误!,是初速度为0(末速度为v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
位移,而Obcd对应的面积比错误!大,选项C对.]
5.B
6.D
7.D
8.AD 9。
AC
10.BCD
11.BD
12.ABD
13.(1)B(2)9.60 (3)有摩擦阻力影响
解析(1)因为重物下落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相等时间内的位移越来越大,可知纸带的B端应和重物相连接.(2)根据x23-x78=
5gT2得:g=x23-x78
5T2=错误!m/s2=9。
60 m/s2.(3)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数
值为9.8m/s2,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可能的原因是有摩擦阻力影响.
14.(1)1。
010 (2)1。
0 2.5 (3)平均速度滑块
解析(1)d=10mm+0.05mm×2=10.10mm=1。
010cm.
(2)v1=错误!=错误!m/s≈1。
0 m/s
v2=错误!=错误!m/s≈2。
5 m/s
(3)v1、v2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平均速度,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滑块的宽度减小一些.15.(1)4。
9m/s2(2)9 m/s 4.5m/s2
解析(1)根据v2=2a0x0
代入数据得小客车制动达标的最小加速度a0=4.9m/s2。
(2)由题意知,小客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1=1s,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2=2s,则
x=v0t1+错误!·t2
a=错误!
代入数据解得v0=9m/s,a=4.5 m/s2。
16.(1)1。
6m/s2≤a≤错误!m/s2(2)50s
解析(1)若列车车尾恰好停在A点,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1,距离为x1,则
0-v错误!=-2a1x1
x1=1200m+200m=1400m
解得a1=错误!m/s2
若列车车头恰好停在B点,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距离为x OB =2000m,
则0-v错误!=-2a2x OB
解得a2=1。
6m/s2
故加速度大小a的取值范围为1.6m/s2≤a≤错误!m/s2。
(2)当列车车头恰好停在B点时,减速运动的时间最长,则0=v0-a2t
解得t=50s.
17.(1)6s 10m (2)8m/s2
解析(1)t1=3s时,甲车的速度v1=v0+a1t1,代入数据得v1=0.
此时两车之间的距离s=s0+错误!-v0t1=55m.
设3s后再经过t2时间,甲、乙两车速度相等,此时两车相距最近,有a2t2=v0+a3t2,
即5m/s2·t2=30 m/s-5m/s2·t2,解得t2=3s,即6s时两车相距最近.两车速度相等时甲车的位移为x甲=错误!t1+错误!a2t错误!
乙车的位移为x乙=v0t1+(v0t2+错误!a3t错误!)
最近距离为s min=s0+x甲-x乙,
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解得s min=10m.
(2)9s末(即t3=6s),甲车的速度为v1′=a2t3=30m/s,
9s内甲车发生的总位移为x甲′=错误!t1+错误!a2t错误!,
代入数据解得x甲′=135m.
9s末,乙车的速度为
v2′=v0+a3t3=30m/s-5×6 m/s=0.
9s内乙车发生的总位移为x乙′=v0t1+v0t3+错误!a3t错误!
代入数据解得x乙′=180m。
所以9s末,甲车在乙车前
x=s0+x甲′-x乙′=100m+135m-180m=55m.
若要保证t=12s(即t4=3s)时乙车在甲车后109m,则应有(v1′t4+x)-错误!a0t错误!=s,
即30×3m+55m-错误!a0×32(m)=109m,
解得a0=8m/s2。
18.(1)300m (2)100m 36.6s
解析(1)根据题意,设司机匀速运动时间为t1,位移为x1,减速运动时间为t2,位移为x2。
x1=vt1=20×10m=200m,
x2=错误!t2=错误!×10m=100m,
所求距离x=200m+100m=300m.
(2)根据题意,轿车应该在收费窗口前9m处速度减为6m/s,设车减速位移为x1′,
由2ax1′=v错误!-v2得x1′=错误!=错误!m=91m,
所以,轿车至少应离收费窗口91m+9m=100m处开始刹车.
设停车收费后加速时间为t3,位移为x3,则
t3=
v
a′=错误!s=20s,
x3=错误!a′t错误!=错误!×1×400m=200m。
若停车收费,经过窗口前100m到窗口后200m的总时间为t2+t0+t3=60s.
若不停车通过也是窗口前100m开始刹车,时间为t4=错误!=错误!s=7s,窗口前匀速运动时间t5=错误!=错误!s=1.5s,
窗口后加速到20m/s所用时间为
t6=错误!=错误!s=14s,
加速到20m/s通过的位移
x3′=6×14m+1
2
×1×142m=182m,
窗口后还有200m-182m=18m为匀速运动,其时间为t7=错误!s=0。
9s,则若不停车,经过窗口前100m到窗口后200m的总时间为t4+t5+t6+t7=23。
4s。
所以不停车通过可以节约的时间为
60s-23.4s=3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