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爱国情怀知识点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爱国情怀知识点练习
第1题【单选题】
从《过零丁洋》所写的内容看,这首诗属于( )。
A、状物诗
B、述志诗
C、叙事诗
D、写景诗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文章的标题和文章的内容、中心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最后一课》这个标题,有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哪种说法正确,请选择一项( )
A、概括全文的中心事件。
B、既概括了全文的中心事件,又含蓄地暗示了中心。
C、点明事件发生的环境。
D、点明文章的线索。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A、该校今天订了近一千多种报刊。
B、那是谁?从哪里来啊?
C、今年洪灾,粮食产量比去年减少了一倍多。
D、他上两楼拿了二本书。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对《春望》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作者自己。
作者看到的是战乱中的春景,一片苍凉,感伤国事,见花落泪,
闻鸟而惊心。
B、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作者的妻子,在这战乱连绵的日子,期盼外出游览的丈夫早写信来。
簪,妇
女束发的首饰。
C、作者所经历的这场战乱,是指唐代的藩镇割据。
D、“烽火连三月”,意指战争接连打了三个月,入侵者是吐蕃人。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选出对下列加线的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欲辱之,何以也?(疑问语气,相当于“呢”)
B、齐人因善盗乎?(疑问语气,相当于“吗”)
C、圣人非所与熙也。
(陈述语气,相当于“吧”)
D、寡人反取病焉。
(感叹语气,相当于“啦”)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请选出对杜甫《春望》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草木深”表面上是写春天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
况。
B、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草木到花鸟。
C、这首诗的第五句和第六句写诗人在战火连绵的时期收到家书,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作者读家书时无
比喜悦的心情。
D、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下面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这个实验室后来成为美国火箭技术的摇篮。
A、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
B、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请选出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 )。
A、首联写景,描绘出国都沦陷后山河依旧却残破不堪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回家途中的艰难。
B、颔联中“感时”一语承上,“恨别”一语启下,此联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运用了对偶的修辞
方法。
C、颈联中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尾联中用“搔更短”和“不胜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苍
老之态。
D、这首诗在内容上集中表现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诗风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深沉含
蓄而不浅露。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读课文《最后一课》,小弗朗士心理变化的过程,对表现人物性格起什么作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弗朗士毕竟是小孩子,思想波动大,反映他天真纯洁的性格。
B、小弗朗士善于察言观色,感觉敏锐,放映了他活泼机灵的性格。
C、小弗朗士在局势变化的影响下,认识逐渐转变,反映他有朴素的爱国情感。
D、小弗朗士在同学、老师、镇上人的影响下,转变了认识,反映他端正了学习的态度。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狗窦(dòu) 舂谷(chōng) 羹饭(gēn) 冢累累(zhǒng)
B、狐裘(qiú) 锦衾(jīn) 风掣(chè) 兜鍪(dōu móu)
C、瀚海(hàn) 阑干(lán) 羌笛(qiāng) 踌躇(chóu chú)
D、辕门(yuán) 宫阙(quē) 飘絮(xù) 寥落(Iiáo luò)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填在下列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①“想起这些,我多么________!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
②个个都那么________,教室里那么________!
③这套衣服,他只有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_______的气氛。
④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________地说:“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们就要上课,不等你了。
”
A、痛心留心肃静庄严温柔
B、懊悔专心安静严肃温和
C、悔恨细心寂静肃穆柔和
D、懊悔留心安静肃穆柔和
【答案】: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按要求默写
在《过零丁洋》这首诗中诗人自叙身世经历的诗句是:______;诗中运用贴切的比喻表达诗人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的诗句是:______;诗中借语音双关,表达作者特殊心境的诗句是:______;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诗人誓死不屈的决心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诗句是:______;诗中将个人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动荡不安的痛苦的诗句是:
______;运用双关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当时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句子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4题【填空题】
解释加下划线的字词。
喧闹______
诧异______
婉转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5题【填空题】
诗歌为了凸现主题往往有中心句,《泊秦淮》的中心句: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6题【填空题】
依据课文《最后一课》,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中横线上。
①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______(喧哗、喧嚷、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②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______(塞进、装进、送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③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______(敬意、敬佩、敬仰)。
【答案】:
第17题【填空题】
判断下列句子刻画人物的描写方法。
①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______
②屋顶上鸽子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______
③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8题【问答题】
《过零丁洋》是七言律诗,律诗有四“联”,请说出“四联”的名称和对应句子的次序。
【答案】:
【解析】:
第19题【问答题】
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②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说》)③ ,望峰息心;经纶世物者,。
(《与朱元思书》)④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⑤苏轼《水调歌头》中体现诗人积极人生态度、表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⑥《过零丁洋》中,表现作者舍生取义和民族气节的两句诗是?。
⑦古人(白居易、韩愈)留下了许多咏春的诗篇,请写出吟咏春草的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第20题【问答题】
《晏子使楚》结尾处写道“王笑曰”,你觉得这写出了当时楚王什么样的心态?
【答案】:
【解析】:
第21题【问答题】
下面几句话都是文中留下的伏笔,请找出与伏笔相照应的句子,并在照应句中找出表示照应前文的句子:
①(我)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②最使我吃惊的,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
【答案】:
【解析】:
第22题【语言表达】
不改变句意,把下边的长句改成几个意思连贯的短句。
历史剧《屈原》叙写了战国时代楚怀王不图自强,不辨敌友,梦想依附秦国,屈原虽然“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却依然深怀爱国热忱,同朝廷绝齐亲秦的反动势力进行顽强斗争的故事。
【答案】:
【解析】:
第23题【语言表达】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①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答案】:
【解析】:
第24题【语言表达】
下面一段有关小说《最后一课》赏析的文字中,画线的句子是病句,请修改。
《最后一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
由于其主题表现的深刻与艺术手法的生动,被许多国家选进课本,作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答案】: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解析】:
第25题【翻译】
翻译以下句子。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答案】:
【解析】:
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