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膳食补充剂的正确认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膳食补充剂的正确认知
全民养生的时代,无论什么年龄的人,最在意的都是自己的健康。
为了健康,各类达人在均衡营养上各显神通,但可能出于各种原因,他们无法做到时时科学饮食,最终不得不求助膳食补充剂,然而商家种种收割智商税的行为又让他们望而却步……膳食补充剂补与不补如何抉择?如果补,怎么补才不是交智商税?
在过往的科普中一直都强调,饮食均衡营养对健康是最重要的。
对于健康人来说,均衡饮食永远是我们获得营养的首要来源。
通过膳食来达到营养的平衡才是最理想的境界,膳食补充剂也永远无法完全取代食物。
那是不是就不需要花钱买营养补充剂了?如果你真的这样认为,那可能就太理想化了。
答案很简单,因为绝大部分人的饮食常常并不合理,大部分人的营养摄入也都是不足的。
比如,我国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居民的维生素C、B族维生素、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摄入水平较低,需要进行改善。
虽然我一直在跟大家科普营养健康知识。
但是,懂营养知识又如何?
“知道”和“去做”完全是两码事。
我们一直强调三餐合理、要吃健康食品,但真正做到的人还是寥寥无几。
就连我自己经常也会因为工作而随便吃点垫一下肚子。
均衡饮食,很多时候是一种理想,何况食品在储存、加工和烹制过程常常导致维生素、矿物质不同程度的损失,加上不健康生活状态,如加班、熬夜、吃外卖、不运动等,让我们对营养素的需求也会更高,长此以往营养缺口越来越大。
比如,丁香医生这次调研就发现,93%的人因为杂粮、薯类吃的少而缺乏B族维生素;44%的人因为晒太阳不足而缺乏维生素D,容易导致骨质疏松。
因此,对于无法保证均衡饮食的人,适当补充选择营养补充剂还是利大于弊的。
作为营养专业人士,在办公室里,我就常备几种维生素、矿物质,比如21金维他,连我老婆都习惯了会主动给我囤几瓶。
在购买的时候,我也都习惯会看下成分表,主要都是自己日常饮食中容易缺乏的元素,含量也比较适量,跟国外的产品比也不会过高。
有时候工作忙了,或者加班熬夜吃一颗就很方便。
再加上从学生时代爸妈就买给我吃过,也比较信赖。
膳食补充剂有没有用?
对于服用营养补充剂,现在国际上公认的是以平衡膳食为基础,根据
自身需要,按照合理剂量服用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制剂,可补充膳食的不足并预防某些慢性疾病的发生。
目前已有大量的证据表明,适当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在部分癌症、冠心病、老年性白内障、2型糖尿病、新生儿出生缺陷、肥胖症和骨质疏松症等防治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并在维护老年人适宜的免疫力和认知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当然,也需要提醒大家,不要指望膳食补充剂能治疗疾病——膳食补充剂应该作为补充膳食上的不足来使用,不应该成为平衡饮食的替代。
如果你是生病了,是否需要补充剂来辅助治疗,请咨询医生和营养师,不要自己乱吃。
选择膳食补充剂的常见误区
最近丁香医生一项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服用膳食补充剂。
但是,从调查来看,大家对于膳食补充剂依然存在很多的误区。
错误1:认为营养素越多越好
膳食补充剂并不是营养素越多越好,关键在于“适量”。
这个“适量”包括补充种类适量和含量适量。
而且,补充哪一种,还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
比如,对于经常熬夜、加班吃外卖的人来说,更容易缺乏维生素B、C、D等,通常注意补充这几种就可以了。
而对孕妇来说,可能需要补叶酸、碘、铁等等。
而有些营养素,比如磷、镍等,人们很少缺乏,也没必要补充。
错误2:认为营养素含量越高越好
并不是,而且过量还会有害。
膳食补充剂的补充量也应该控制总量不要太多,一般要符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推荐摄入量既可以。
缺乏某种营养素会出现相应缺乏症,可过量补充也会“过犹不及”。
比如:维生素A是人体必须营养素之一,它有助于维持暗视力,以及皮肤和黏膜健康,维持和促进免疫功能。
当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可能导致夜盲症。
但维生素A摄入量过大时就会带来毒副作用,增加高钙血症发生的风险。
因此,中国营养学会不仅推荐了维生素A每日摄入量,还设定了维生素A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普通成人维生素A的最大耐受量(UL)是3000ugRAE。
建议大家平时在选择膳食补剂时不要盲目追求含量高,还是注意参考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推荐摄入量来补充。
错误3:认为进口的都是好的
未必,适合自己饮食习惯和营养需求的比较好。
补充维生素是需要考虑个体是否缺乏后再进行相应补充的,而我们日常维生素来源除了补充剂,还有就是日常饮食获取,国人饮食习惯和种类与国外差异很大,
因此,需要补充的维生素无论种类还是剂量都不一样,谈不上进口与国产到底谁优于谁的问题,“适合”才是健康之道。
❤20+1,营养“慧”补刚刚好❤
阮光锋老师提到的21金维他,之前我也给大家介绍过,它是国内较早上市的多维元素品牌,已经经过34年的沉淀,口碑一直不错。
身为营养师,我也时常会被人问到要不要吃营养补充剂,哪个牌子的产品好?是否一定要买进口的?但就如阮老师所说,补充营养素要看自己的饮食习惯和营养需求,并不一定进口的就是最好的。
人体就像一部手机,补充营养就像充电,在国外未必能使用国内的充电插头,身体自然得不到该有的“电量”。
东西方的饮食差异较大。
国外一般以鸡肉、汉堡、三明治、奶制品为主食,但蔬菜少且几乎不吃海鲜、肝脏,比较缺肝脏相关营养素。
所以他们研发的维生素,含有大量的VA、矿物质等,这些中国人往往不太缺。
我们的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米面等主食也都精细化,容易缺乏鱼类、粗粮、乳制品中的钙、B族、VD等,所以21金维他更侧重维B族、VD、钙等国人容易缺乏的营养素,而不是外国人需要的矿物质类型。
21金维他还添加了其他产品所没有的赖氨酸,它是谷物第一限制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喜欢吃白米面的我们比较容易缺乏。
除了营养素的选择,21金维他在含量上也遵循着“刚刚好”的理念,是依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和中国人实际膳食摄入量精准、科学配比的。
膳食补充剂并不是营养素越多越好,关键在于“适量”,比如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长期摄入过量,可能引起副作用。
所以,如果要长期使用,我们一定要选择质量过关,适合我们饮食习惯和体质的产品。
补充剂也是养生的一种方式,但需要大家正确认识和理性选择。
而膳食结构不同,缺乏的营养自然不同。
在无法做到均衡饮食的情况下,如工作忙只能点外卖,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营养补充剂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