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腭裂患儿麻醉苏醒期的手术室观察与护理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唇腭裂患儿麻醉苏醒期的手术室观察与护理对策
发布时间:2022-03-03T05:26:37.678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2年1期作者:王茹玥[导读] 目的:探究唇腭裂患儿术后麻醉苏醒期的观察及护理策略
王茹玥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210008摘要:目的:探究唇腭裂患儿术后麻醉苏醒期的观察及护理策略。
方法:选择我院整形科2020年1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所有患者中,筛选出确诊为唇腭裂患儿38例,对其术后麻醉苏醒期的护理展开回顾性分析,将出现的症状详细记录于护理手册中,并对其展开分析寻找对策。
结果:38例患儿术后拔管顺利,苏醒状况稳定,其中7例患儿出现不同不良反应,拔管后躁动2例,舌后坠1例,喉痉挛2例,呕吐2例。
结合患儿实际情况实施对应的护理方案,患儿完全苏醒,患儿各项身体数值恢复正常,无后遗症发生。
结论:唇腭裂患儿术后麻醉苏醒期病情复杂多变,护理人员需要配合麻醉师和主治医师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从而最大程度保证患儿麻醉安全。
关键词:唇腭裂患儿;麻醉苏醒期;手术室观察;护理对策;不良反应
随着现代经济的突飞猛进,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加之孕期的饮食、生活习惯未得到重视,可能会导致胎儿出孕育期间身体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1]。
唇腭裂是患儿口腔颌面先天畸形较为常见的症状,遗传或环境因素是其诱发的主要原因,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患儿唇腭裂的发生率高达0.18%。
患儿一旦出现唇腭裂在吮吸、进食以及语言等功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对患儿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造成阻碍,由于外形的原因,会导致患儿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排挤,极易出现负面心理[2]。
因此需要及早进行纠正治疗,以保证患儿尽早恢复,实施纠正手术最佳时间为患儿出生3个月~1周岁,尽早进行修复对患儿后期生理、语言功能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由于患儿接受纠正治疗的年龄较小,对手术的实施难度增大,麻醉风险也随之增高,对治疗方案及护理方案有着较高的要求。
此次探究旨在讨论唇腭裂患儿纠正手术麻醉苏醒期的手术观察及护理策略。
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20年1月~2021年2月期间整形科收治的所有患者,按照病例信息筛选出唇腭裂患儿38例,其中男21例,占此次探究总人数55.26%,均龄(1.26±0.65)岁,平均体重(12.55±5.35)Kg;女17例,占此次探究总人数44.74%,均龄(1.05±0.53)岁,平均体重(11.45±4.97)Kg。
38例患者中,唇裂患儿13例(单侧9例、双侧4例),腭裂患儿25例。
纳入标准:①患儿经影像学确诊为唇腭裂。
②患儿年龄<3周岁。
排除标准:①人体重要器官先天性或后天因素受严重损伤。
1.2方法
进行手术前,对患儿家属进行疏导,使其心态放置平和,告知纠正手术方案,以及术后需观察的时间,以免家属过度担心,从而产生负面情绪。
所有患儿均接受经口气管插管和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在进行纠正手术时,护理人员需要时刻监测患儿的各项身体指标,查看其是否处于正常数值,如发现异常需及时告知麻醉医师,由麻醉医师制定对应解决方案,协助麻醉医师进行方案的实施,以免患儿在手术期间生命受到威胁。
纠正手术实施完毕后,需要在手术室内停留2h,对患儿进行观察、苏醒期护理,具体如下。
①针对患儿给予加强基础护理:患儿的身体免疫能力普遍较低,因此需要在唇腭裂纠正手术完成后对患儿身体体征进行密切的观察,将各项体征数值详细记录,查看患儿生命体征数值是否处于正常数值之间,将抢救仪器、药物等物资准备齐全,以免患儿在术后观察期间出现意外情况的发生,护理人员需要确保患儿出现不良事件时第一时间得到救治[3]。
②患儿呼吸道护理:患儿在手术时需要插入气管导管保证患儿的正常呼吸,在手术完毕后需要将气管导管拔除,在拔出时因患儿的身体素质差异较大,有较高的几率发生呼吸道梗阻,同时可能伴有缺氧症状,例如呼吸困难、呼吸急促、面色暗紫等,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患儿出现缺氧症状的原因,将患儿下颌托起借助面罩加压给氧,保证患儿的正常呼吸。
使用软垫将患儿的肩部垫起,查看患儿咽部是否残留分泌物、渗血等,使用吸痰的方式将患儿的咽部清理干净,以保证患儿的正常呼吸得到恢复。
若清理后患儿呼吸状态未得到改善,可进行二次插管或实施气管切开手术,使患儿生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4]。
③恶心呕吐应对策略:患儿在进行手术治疗时,口腔内部未得到充分的滋润,患儿口干或手术时出现渗血,导致患儿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护理人员需及时的将患儿的头部偏离一侧,避免患儿误吸造成休克。
④躁动应对策略:患儿在术后苏醒期间,因受到麻药残留或麻醉药物失效后伤口疼痛刺激,会导致患儿出现躁动,护理人员需结合患儿的躁动程度实施对应的护理方法,躁动程度较轻的患儿对其进行言语、抚摸等安慰方式,躁动较重的患儿可酌情使用约束带将其四肢固定,以免患儿来回翻动、大声哭喊,从而造成输液针头脱落、分泌物堵塞呼吸道,进而发生不可逆的后果。
需重点看护患儿唇部伤口,避免患儿情绪激动抓挠。
⑤药物把控:合理用药是静脉输液保持通畅的前提。
时刻关注患儿接受注射的位置,查看是否出现皮肤肿胀、针管脱落。
对躁动程度较重的患儿将其肢体使用约束带固定,以保证输液的通畅,由于患儿肌肤细嫩因此在实施约束输液时需要把控力度,以免力度过大对患儿肌肤造成损伤,有效的防止麻醉抢救处理不利造成的影响。
在进行输液操作前,需要结合患儿的年龄、体重、实际情况控制输液量,液体注射时将滴速调整至患儿舒适的状态,以免出现不适感使患儿躁动情况加重。
⑥保暖措施:在患儿手术室观察时期,需要着重关注患儿的身体温度,使用质地柔软的毛毯覆盖患儿身体,以维持患儿身体温度,保证手术室温度、湿度适宜,温度应当保持26℃,湿度应当保持60%。
以免患儿体温过低增加心肌缺血、凝血障碍发生的几率。
⑦患儿心理应对策略:大多数患儿在拔管后意识恢复,因疼痛或麻醉带来的不适感会使患儿产生哭闹情绪,对患儿的术后恢复造成严重影响。
给予患儿安抚,例如言语鼓励、抚摸等,结合当前病情状况,在患儿身体状况较为稳定时,护理人员将患儿抱起,通过轻拍后背、走动的方式对患儿进行安抚,使其尽快平复心情,促进伤口愈合。
1.3统计学方法
以SPSS21.0软件做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8例患儿术后拔管顺利,苏醒状况稳定,其中7例患儿出现不同不良反应,拔管后躁动2例,舌后坠1例,喉痉挛2例,呕吐2例。
结合患儿实际情况实施对应的护理方案,患儿完全苏醒,患儿各项身体数值恢复正常,无后遗症发生。
具体数据如下。
3.讨论
麻醉是利用药物或其他方法抑制患者整体或是局部神经,以实现痛觉丧失的目的[5]。
麻醉已被广泛应用于各大科室的手术实施,以消除患者手术时带来的疼痛,为手术顺利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唇腭裂患儿年龄较小,正值身体生长发育时期,在实施麻醉治疗时,具有为复杂的变化以及较高的风险,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尤其是患儿的呼吸系统。
因此在实施麻醉治疗时,对患儿的术前检查尤为重要,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儿家属对患儿进行血常规的检查,查看患儿血液凝结能力、血红蛋白等数值是否正常,为后续手术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
在实施唇腭裂纠正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儿身体素质对患儿手术期间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牢固掌握患儿自身身体状况,将手术使用或抢救所用的药物及仪器准备齐全,以免患儿在实施纠正手术治疗期间发生意外状况时,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由于唇腭裂手术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在患儿实施纠正手术后,可能会导致患儿口腔内创面发生渗血等状况的出现,因此在患儿围术期,需要重点关注患儿呼吸道的护理。
通过术前禁食、吸痰操作,保证患儿在进行手术时插管的顺利进行。
在术后及时的清理患儿咽部,以免残留的分泌物或渗血阻塞呼吸道,或是患儿误吸造成缺氧性休克。
患儿术后需要在手术室内进行停留观察,待患儿情况稳定后,实施拔管操作,患儿呼吸道较为脆弱,在拔管时切勿心急,小心缓慢的将插管拔出,以免插管对患儿造成反复刺激。
在拔管完成后,严格观察患儿身体体征的数值变化,注意患儿的情绪安抚,保证患儿术后对创口的影响降低至最小。
通过此次探究护理手册中记录所知,唇腭裂患儿术后麻醉苏醒期病情变化较快,在对其进行手术治疗时,需要护理人员配合麻醉医师及主治医师,制定专项的护理对策,保证患儿的麻醉安全。
参考文献
[1]邓艳平.优质护理干预对唇腭裂整复术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22):3871-3872.
[2]武晶晶,陈苗,付凯丽,袁玉新,陈玉.唇腭裂修补术患儿围手术期护理观察[J].中国医疗美容,2020,10(05):121-124.
[3]王玲.术后苏醒室护理在小儿唇腭裂术后的作用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1):167-168.
[4]李尚,马红彤,汤淑香,宋淑娟.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的护理配合[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11):80-82.
[5]刘立华,钟桂兴,卫洁,卢亚运,古文珍.舒适护理在先天性唇腭裂患儿麻醉复苏中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5):25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