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布2009年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专项资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发布2009年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专项资金
课题申报指南的通知
省直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经省直农口部门推荐和专家评审提炼,2009年省财政拟支持的20项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内容已经确定。
根据《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鲁财农〔2007〕42号)的相关规定,现发布课题申报指南。
请符合条件的省级农业科研、教学单位按要求组织课题申报。
联系人:
省财政厅农业处张绍生电话:82669780
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办公室谭涛电话:82352871
二〇〇九年五月二十七日
2009年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申报指南
一、申报课题
(一)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农机农艺配套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条件下,小麦、玉米茬口衔接、最佳种植规格、肥水运筹、提高资源(水、肥、光、热等)利用效率的途径,研制和改进配套种植和收获机械,集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预期效果与考核指标:形成山东省不同生态区适宜的农机农艺配套技术规程,建立配套技术示范田1000亩以上,实现周年粮食产量较传统种植提高15%以上,亩降低生产成本40元以上。
(二)小麦节水、省肥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不同栽培条件(水浇地、旱地)下的土壤水肥动态及水、肥高效利用技术;创新栽培模式,形成栽培技术规程。
预期效果与考核指标:分别形成水浇地、旱地节水省肥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建立水浇地、旱地节水省肥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田各1000亩,比对照节水20%~30%、节肥10%~15%、增产8%~10%。
(三)玉米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玉米品种乱、管理粗放、产量徘徊
不前等问题,开展超高产玉米品种筛选及精量播种、免耕覆盖、合理施肥和高效用水等方面的超高产技术研究,实现玉米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预期效果与考核指标:在山东省不同生态区培创小面积超高产攻关样板田,实现成方连片15亩高产玉米攻关田,平均亩产1000千克以上;提出以增加群体产量为重点,实现穗大、粒多、粒重为目标的玉米超高产群体生理指标体系,形成玉米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规程。
(四)棉花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1、生育规律研究;2、肥水调控技术研究;3、化学调控技术研究;4、熟相调控技术研究;5、超高产栽培技术组装。
预期效果与考核指标:形成棉花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规程,实现成方连片15亩棉花高产攻关田,争取实现平均亩产皮棉150kg,建立高产示范田1000亩以上,实现皮棉亩产125~150kg,增产幅度10%以上。
(五)丘陵旱地花生高产节本增效关键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1、丘陵旱地改良培肥技术研究;2、抗旱耐瘠品种筛选;3、适期晚播优质增产避病技术研究;4、肥效后移防衰增产技术研究;5、测土精准配方施肥模型研制;6、精播节本技术研究;7、蛴螬、根结线虫病等重要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新技术研究;8、新型地膜、农药、肥料等物化成果与栽培新技术的集成。
预期效果与考核指标:形成技术标准和规程1~2套,建立5000亩以上高产示范田,亩增产10%以上,节约成本12%以上,增效15%以上。
(六)主要优势蔬菜(白菜、萝卜、甘蓝等)春夏设施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大白菜、萝卜、甘蓝等我省主要优势蔬菜春夏栽培中的技术难点,进行适宜品种筛选;开展早春设施栽培条件下避免低温冷害、冻害技术与方法研究;控制先期抽薹关键技术研究;夏季防雨防虫网棚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完善和优化主要优势蔬菜不同栽培模式(冬播早熟、春播早熟、夏季栽培)、不同栽培设施(拱棚或简易覆盖)条件下的管理、收获上市等关键技术。
预期效果与考核指标:分别筛选出适宜春夏设施栽培的大白菜、萝卜、甘蓝等品种各2~3个;提出主要蔬菜早春设施栽培冷害、冻害防控指标;提出越夏栽培设施关键技术措施;建立大白菜、萝卜、甘蓝等春、夏设施栽培示范面积各1000亩以上;制定出主要优势蔬菜春夏栽培技术规程。
(七)日光温室环境调控与主要蔬菜优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开展新型日光温室性能、环境调控与优质生产技术研究;黄瓜、番茄等主要蔬菜产量形成规律与稳产、高效管理技术研究;温室内主要病虫害安全控制技术研究;日光温室主要蔬菜优质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等。
预期效果与考核指标:通过该项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新型日光温室结构类型2~3个;提出主要蔬菜产量形成规律;制定日光温室主要蔬菜优质生产技术规程;产量和收益水平提高15%以上;示范面积500亩以上。
(八)大宗露地蔬菜优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主要研究内容:围绕我省大蒜、生姜、大葱、洋葱、胡萝卜等主要出口蔬菜实现优质产品生产,确保出口产品质量,主要开展:1、产品质地环境污染调控技术研究;2、产品基地蔬菜虫害无害化防控技术;3、研究农艺措施防控基地蔬菜病害的技术措施;4、研究提出基地蔬菜合理肥水技术指标和管理措施。
预期效果与考核指标:通过该研究,提出产地环境污染有效防控措施;单位面积产量提高15%以上;分别建立大蒜、生姜、大葱、洋葱、胡萝卜等示范基地5000亩;产品达到无公害或绿色食品标准;制定主要出口蔬菜优质生产技术规程。
(九)秋季马铃薯稳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1、留种技术;2、克服催芽烂种技术;
3、筛选适宜播期;
4、秸秆覆盖、遮阴降温,减少种薯腐烂技术;
5、合理肥水管理技术;
6、白粉虱、茶黄螨防治技术。
预期效果与考核指标:通过该研究,提出山东秋季马铃薯适宜播期;提出留种、催芽配套技术;出苗率提高10%以上;单位面积产量提高15%以上;示范面积10000亩,亩
产达到2000千克以上;制定出秋季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
(十)苹果矮化砧木综合评价与应用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对我省苹果主产区近十多年来利用M 系、SH系等矮化砧木苗木建立的苹果园进行系统调查研究,对其矮化性、抗寒性、适应性以及对产量、质量的影响做出综合评价。
预期效果与考核指标:通过项目的实施,筛选出适合我省苹果发展的优良矮化砧木品系2~4个,适宜的砧穗组合4~6个;研究制定苹果矮化栽培的配套技术规程。
(十一)苹果连作障碍防治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1、系统研究产生连作障碍的主要因子及作用机制;2、研究生物、化学防治机理及方法;3、试验总结土壤消毒、改良的技术措施;4、筛选抗性强的砧木和品种。
预期效果与考核指标:通过项目的实施,初步确定导致苹果连作障碍的主要因子;初步提出克制及预防连作障碍的生物、化学等方法;初步筛选出抗性较强的1~2个砧木和品种;总结制定连作果园的综合管理技术。
(十二)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对松材线虫病的发病规律、传播途径、早期诊断技术、防治技术进行研究,明确主要传播途径,研究出早期诊断技术,研究确定有效杀线虫剂及天然化合物,根除孤立疫点,压缩疫区范围。
预期效果与考核指标:研究出早期诊断技术1~2种,研究确定有效杀线虫剂2~3种及天然化合物1~2种。
(十三)杨树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1、摸清杨树超高产发育主要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提出冠层调控技术,最大限度提高光能利用,增加光合产物积累;2、研究提出超高产杨树丰产林品种合理配置模式;3、结合现有抚育栽培措施,进一步深化平衡施肥、灌溉与根系营养调控等多项技术的高度量化集成,提出系统的超高产栽培配套技术;4、按照不同的材种培育目标,研究提出超高产高效培育模式。
预期效果与考核指标:提出超高产杨树丰产林品种合理配置模式2~3种;提出系统的超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研究提出超高产高效培育模式2~3种。
(十四)奶牛精细饲养管理应用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1、奶牛精细化饲养应用技术方案;2、奶牛数字化精细养殖应用技术;3、奶牛体况控制技术;4、牛群饲养管理状态指标化评价技术;5、乳成分调控应用技术。
预期效果与考核指标:研究提出精细饲养管理方案及配套日粮配方3~4套,奶牛体况控制、牛群饲养管理状态指标化评价、乳成分调控应用等技术4~5项,成母牛平均单产达到6500千克以上,乳脂率3.6%以上,乳蛋白3.0%以上,综合养殖效益较技术应用前平均提高20%以上。
(十五)规模化奶牛饲养场疫病控制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1、安全引种保障技术;2、隔离设施设计及评估技术;3、安全消毒技术;4、疫病免疫程序;5、检测净化技术;6、无害化处理技术;7、投入品安全控制技术。
预期效果与考核指标:口蹄0型、亚I型、A型100%不带毒;隔离设施、消毒设施评估风险为0;提高免疫效果、减少免疫应激,免疫合格率95%以上;逐步建立阴性场,结核病、布氏杆菌病100%净化;废气、废水、粪便等100%无害化处理;建立疫苗、药物、添加剂等投入品的使用记录、饲养档案和100%奶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十六)肉用母牛(鲁西黄牛、渤海黑牛)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1、牛舍设计技术;2、母牛规模化养殖繁育体系与高效繁育技术;3、母牛不同阶段日粮配合与饲喂技术;4、犊牛培育技术;5、繁育母牛管理技术。
预期效果与考核指标:建立适于鲁西黄牛、渤海黑牛母牛规模养殖的牛舍设施和牛舍建筑设计方案各1套;建立鲁西黄牛和渤海黑牛母牛规模化养殖配种、繁殖与育种技术2-3个,建立规模化高效繁育技术体系1套;建立母牛育成期、怀孕期、哺乳期和空怀期日粮配合和饲喂技术各1套,制定配套饲料配方10个;建立犊牛早期断奶和早期培育技术各1套,开发犊牛代乳料2种,制定犊牛饲料配方2~3
个;建立鲁西黄牛、渤海黑牛等可繁母牛的档案、系谱等资料各1000头份以上,建立母牛日常饲养管理技术4套。
(十七)提高母猪繁殖效率综合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1、母猪不同繁殖阶段营养调控与饲养管理技术;2、提高年产胎次和产活仔数的繁育技术;3、早期断奶仔猪安全生产综合技术。
预期效果与考核指标:建立母猪不同繁殖阶段适宜营养调控、饲养和饲料配方技术4套,技术操作规程4套;通过提高年产胎次和产活仔数的繁育技术研究,达到年产胎次2.25以上,年提供肥猪18~20头;通过断奶前后营养、饲养模式及精细化管理技术研究,使仔猪断奶成活率达到95%。
(十八)海参苗种池塘生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利用池塘优化自然生态条件进行优质海参苗种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建立海参池塘生态育苗技术模式。
1、池塘环境的优化技术;2、池塘浮游幼体培育条件;
3、附着基质的选择和设置方式;
4、附苗后的管理。
预期效果与考核指标:降低海参苗种生产成本,比室内育苗降低成本20%;提高海参养成成活率,比室内苗种提高30%;形成海参池塘规模化生态育苗技术规范;池塘生态育苗100亩,当年池塘培育的海参苗种规格达到平均1000头/kg,平均亩产100kg。
(十九)海水工厂化养殖节能减排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开展海水工厂化养殖节能减排新技术研究,构建先进的能源利用和水处理体系。
1、利用地源、水源热泵新技术在养殖海水温度调控上的应用研究;2、敞开式高效能新型生物净化技术研究,实现养殖排放水高效脱氮去磷;3、高效环保饲料筛选。
预期效果与考核指标:确定地源、水源热泵新技术在海水鱼养殖业中应用的主要技术参数及系统工艺设计;建立敞开式高效能新型生物净化技术;研制经济性与安全性匹配的环保配合饲料;构建先进的能源利用和循环水处理模式以及相关配套技术;氮磷去除率达70%,节约能源50%,减少鱼体废物排放量15%,减少养殖废水40%。
(二十)黄河三角洲池塘多元化生态养殖模式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1、池塘水环境优化技术;2、养殖模式优化技术;3、病害生态防控技术。
预期效果与考核指标:研发适用于黄河三角洲池塘底质、水质状况的生物、理化调控技术,优化池塘养殖水环境;选择本地种类或引进适宜外源种类,研究不同养殖条件的养殖容量和生产、检测、管理的成套养殖技术,建立适于黄河三角洲环境特点、以高值品种为主养品种的多元化、立体生态养殖模式,提高水体和生物资源利用率、增加养殖效益;整合健康苗种培育技术、水质调控技术、底质改良技术,使用中草药和绿色饲料,建立病害生态防治技术规范,实施清洁生产;建立以高值品种为主养品种的多元化立体生态养殖
模式2~3个,建立相应的技术规范;水质指标(氨氮、亚硝酸盐、化学耗氧量)降低20%,底质指标(氧化还原电位)降低30%,病害发生率降低30%,死亡率降低20%,单物种生产成本降低10%,单位水体产值增加30%;试验面积100亩。
二、申报要求
有关单位要组织相关科技人员认真学习《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鲁财农〔2007〕42号),并结合本单位研究领域和研究优势,严格按照资金管理办法规定搞好课题申报,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1、创新课题实施年限原则上为1-2年,每个课题省财政支持规模在40—70万元。
2、合理组建课题组。
本课题以课题组为基本单位组织开展研发活动,以合同协议规范课题组组成人员和相关单位的责权利关系。
鼓励跨单位、跨学科组成课题组,鼓励高层次人才参与技术创新,鼓励吸收主产区、有关市县科技人员加入课题组,实现优势集成,强强联合;鼓励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不断提高课题组的研发与管理效率。
课题组成员要以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青年骨干科技人员为主,注重专业、年龄、知识结构的合理搭配。
3、课题主持人的条件。
原则上应是一线从事农业应用技术创新五年以上的科技人员,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学术造诣高,开拓创新能力强,能组织领导创新团队,年龄
一般在55周岁以下。
无不良科研行为,用于本课题研究时间不少于本人工作时间的60%。
4、课题依托单位的条件。
原则上应是现从事农业应用技术创新的省级科研院所、高校等,具有长期从事相关专业或领域研究的工作基础和明显的技术优势;拥有承担本课题研发任务的学科带头人和相对稳定的技术队伍,学科与梯队结构合理;具有开展此项工作所必需的科研设施条件及运行管理经验。
5、申报程序与文件编制。
以课题为单元进行申报,申报材料包括课题依托单位的申请函、课题申报书等,一式15份,用A4纸、4号仿宋字体打印、双面印刷,统一采用羊皮纸(皮纹纸)封皮进行胶订。
申报课题按行业经省直农口相关部门审核后,于2009年6月12日前,将申报文件(包括电子版)报送省财政厅农业处和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办公室。
6、省财政厅将会同省直农口部门,按照“公开申报、统一评审、重点支持”的原则组织专家进行评审,通过评审择优选择确定课题承担单位。
课题研究过程中,省财政厅、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办公室将定期组织检查。
年终和课题研究结束后,课题组和课题成员单位要向省财政厅、省农业专家顾问团报送工作总结、研究成果和经费使用情况。
省里将进行检查验收,对未按期完成研究任务或在经费使用中存在违规违纪现象的,将取消以
后年度课题申报资格,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附件:课题申报书(格式)
附件:课题申报书(格式)
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申报书
课题名称:
课题依托单位:
主要协作单位:
课题负责人:
联系电话及电子邮址:
起止年限:2009 年月至年月
二○○九年六月
编写说明
1.本申报书由课题组组织编写,经课题依托单位审核、行业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省财政厅和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办公室。
2.编写要求:
(1)申报课题符合申报指南要求,研究目标定位准确,指标明确、可考核;
(2)课题研究内容明确,技术路线合理,要充分考虑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可行性;
(3)课题管理符合《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并注重机制创新;
3.课题申报书A4纸双面打印。
课题申报书编写提纲
一、课题概述
二、课题的必要性与意义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
1.课题拟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和问题分析;
2.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四、现有工作基础与优势
1.国内外现有技术发展、技术标准和相关知识产权现状及预期分析;
2.课题组、课题依托单位及主要协作单位研究基础(已有的研发经历、科技成果、科研条件与队伍现状等);
五、任务分工与课题管理
1、课题组的组成与各自承担的任务和责任;
2、课题管理形式和配套管理制度办法等;
六、课题主要的考核指标
1、主要技术指标(如形成的知识产权、技术标准规程、新技术、新产品、新装置、论文专著等数量、指标及其水平);
2、主要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如技术及产品应用产业化前景,在课题实施期内能够形成的市场规模与效益,对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及提升我国相关产业竞争力的作用等);
3、课题实施中可能形成的示范基地及其规模
4、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指标;
5、其它可以考核的指标;
七、经费预算
1.课题总投资预算、各项任务经费分配及分年度经费
需求;
2.资金筹措方案及配套资金落实措施;
八、课题的年度计划及年度目标
九、课题主持人及课题组主要成员情况
1.课题主持人简介
2.课题组主要组成人员
十、课题风险分析及对策
十一、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十二、有关附件
1.相关科研成果、专利等知识产权证明材料;2.课题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利检索、科技查新报告;3.与课题相关的其他证明材料或文件等。
十二、课题依托单位签章
课题依托单位(盖章):
单位法人代表(签字):
课题主持人(签字):
年月日
课题主要协作单位(盖章):
单位法人代表(签字):
年月日
课题主要协作单位(盖章):
单位法人代表(签字):
年月日课题主要协作单位(盖章):
单位法人代表(签字):
年月日课题主要协作单位(盖章):
单位法人代表(签字):
年月日十三、课题申报农口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盖章)
年月日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