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现场急救处理(共38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
▪ 及时转送医院作
不可因等待获取中和剂而耽误冲洗时间。
进一步救治 Ⅰ度红,Ⅱ度泡,Ⅲ度皮肤全死掉
用身边材料如清洁的被单、衣服等加以简单保护,以免污染,也使创面在搬运过程中得到保护,防止再损伤。
轻度 鼻、口、咽 咽部发干、疼痛
鼻毛烧焦
-
-
用身边材料如清洁的被单、衣服等加以简单保护,以免污染,也使创面在搬运过程中得到保护,防止再损伤。
冲水作用
▪ 冲热力烧伤后及时冷疗能防止热力继续作用于创面使其 加深,并可减轻疼痛,减少渗出和水肿。
▪ 化学烧伤的严重程度除与化学物质的性质和浓度外,多与 接触时间有关。因此均应大量清洁水冲洗至少20分钟以上 ,可起到冲淡化学物质和冷疗的作用。不可因等待获取中 和剂而耽误冲洗时间。而且中和反应可产生热量,可加深 创面。
▪ 用身边不易燃的材料,最好是阻燃材料,迅 速覆盖着火处,使与空气隔绝。
▪ 油点下落、钢水飞溅时应迅速隐蔽或利用衣 服等将身体遮盖,尤其是裸露部位。待油点 落尽后,将着火衣服迅速抛弃,并迅速离开 现场。
▪ 迅速离开不良现场,避免进一步操作或发生 吸入性损伤和窒息。
冲
▪ 立即用清洁的水冲洗 伤处或将伤处浸于水 中;如无法浸水可用 水湿的布敷于伤处。
▪ 特重烧伤 总面积50%以上或Ⅲ度烧伤面积达20%以上者 ;或已有严重并发症。
烧伤的临床分期
——有一定的规律性,伤后不同的时期有不同主导矛 盾,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急性体液渗出期 (休克期) ➢感染期 ➢创面修复期 修复期 ➢康复期
吸入性肺损伤
▪ 以往称“呼吸道烧伤”,是较危重的部位烧 伤。
▪ 头面部烧伤时应首先注意眼睛,尤其时角膜有无烧伤,并 优先予以冲洗。
冲洗方法
▪ 将烧伤创面在自来水龙头下淋洗或浸入冷水 中。
▪ 水温以伤员能耐受为准,一般为5~20℃ 。 ▪ 冷疗的时间无明确限制,一般掌握到冷疗停
止后不再有剧痛为止,多需0.5~1小时。 ▪ 适用于中小面积烧伤,特别是四肢的烧伤。
烧伤严重程度
▪ 轻度 总面积9%以下的Ⅱ度烧伤。
▪ 中度 总面积在10%~29%之间或Ⅲ度烧伤面积10%以 下。
▪ 重度 总面积在30%~49%之间或Ⅲ度面积在l0%~19% 之间,或烧伤面积不足30%,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 全身情况严重或有休克;②复合伤(严重创伤、冲击伤、 放射伤、化学中毒等);③中、重度呼吸道烧伤(呼吸道烧 伤波及喉以下者)。
吸入性损伤临床分度
病变范围 急性体液渗出期 (休克期)
病死率依次为40%~80%;
主要症状
主要体征
X线 血气分析
面颈和前胸烧伤,特别口、鼻周围深度烧伤者。
中度 总面积在10%~29%之间或Ⅲ度烧伤面积10%以下 。
轻度 鼻、口、咽 内脏功能衰竭(internal organ failure)。 咽部发干、疼痛
烧伤深度
▪ 三度四分法 1.组织学划分 2.临床表现 3.预后 ▪ Ⅰ度红,Ⅱ度
泡,Ⅲ度皮肤 全死掉 ▪ 浅Ⅱ度是大泡 、深Ⅱ度是小 泡
烧伤深度 伤及层次
临床表现
预后
I度
表皮浅层,生 局部发红,烧灼感, 3-7天后脱屑愈
发层健在
皮肤温度增高。 合,不留疤痕
浅II度
表皮生发层、 真皮乳头层
红肿明显,疼痛剧 烈,可形成大水泡, 基底红润。
1~2周左右愈合, 通常不留疤痕
深II度 III度
真皮深层,即 网状层
全层皮肤,甚 至伤及皮下组 织
痛觉较迟钝,亦有 水泡形成,基底红 白相间。
如无感染,3~4 周愈合,一般 留有疤痕
创面苍白、焦黄甚 至炭化,痛觉消失, 常见树枝状栓塞血 管网。
除非面积很小, 一般需手术植 皮
I度创面
浅II度创面
深II度创面
III度创面
判断烧伤深度的注意事项
▪ 人体不同部位,皮肤厚度不一。因而同一条 件下的烧伤所引起的损伤深度也不一样。
▪ 同一部位的皮肤、因年龄、性别和职业等不 同,其厚度也不一 。
▪ 烧伤原因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尽一致。 ▪ 皮肤的隔热作用较大,散热也慢。烧伤发生
后,虽然脱离了热源,但在一段时间内热力 仍可继续渗透,使创面加深 ,应动态估计。
烧伤面积和深度是估计烧伤严重程度的主 要因素,也是进行治疗的重要依据。
烧伤面积
中国九分法 头面颈=1 9 双上肢=2 9 躯干 会阴=39 臀 双下肢=59+1
口诀
“三三三头面颈, 五六七双上肢, 五七十三二十一, 十三十三会阴一。”
手掌法 ➢ 伤者本人五指并拢的手掌
占总面积的 1%
➢ 适合于小面积烧伤测量。
刺激性咳嗽,痰中有炭屑者。
病死率依次为40%~80%;
树立安全意识
防
患 于 未 然
谢谢
脱
▪ 尽快脱去着火或沸液或被 化学物质浸渍的衣服,特 别是化纤衣服。以免热力 或化学物质继续作用使创 面加深加大。
▪ 若被黏住了,不可硬脱,可 用剪刀小心剪或撕破
查
▪ 首先检查应立即危及伤员生命的一些情况( 如心跳呼吸停止、窒息、有无吸入性损伤、 复合伤或中毒严重中毒等) 。
▪ 判断伤情,初步估计烧伤面积和深度。 ▪ 若窒息应保持呼吸道通畅 并人工呼吸 。 ▪ 若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进 行心肺复苏术。
▪ 注意生命体征 口诀
均以中小面积占多数,约为80~85%。
灭 冲 脱 查盖 送
▪ 保持呼吸道通畅 喘鸣、干啰音
喘鸣、干啰音 避免用有色药物(碘酊、龙胆紫)涂抹创面,也避免用酱油、牙膏、蜜糖涂抹伤口等土方法,以免增加伤口处理难度。
烧伤现场急救处理文档ppt
由于它们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均为“I”,简称为“3I”。
浅Ⅱ度是大泡、深Ⅱ度是小泡
鼻毛烧焦
--
人体不同部位,皮肤厚度不一。 局部发红,烧灼感,皮肤温度增高。
鼻咽部发红
中度 总面积在10%~29%之间或Ⅲ度烧伤面积10%以下 。
如中果度皮肤起水喉泡,、不要气任意管刺。 声嘶、上气道梗阻
轻度 总面积9%以下的Ⅱ度烧伤。
气道梗阻
气管狭窄影 ±
喘鸣、干啰音 用身边材料如清洁的被单、衣服等加以简单保护,以免污染,也使创面在搬运过程中得到保护,防止再损伤。
盖
创面处理:
▪ 用身边材料如清洁的被单、衣服等加以简单 保护,以免污染,也使创面在搬运过程中得 到保护,防止再损伤。
注意事项
▪ 如果皮肤起水泡,不要任意刺。 ▪ 避免用有色药物(碘酊、龙胆紫)涂抹创面
,也避免用酱油、牙膏、蜜糖涂抹伤口等土 方法,以免增加伤口处理难度。 ▪ 不要用粘性敷料,勿冰敷。 ▪ 烧烫伤手臂时,应及时去掉手表、手镯、戒 指等,防止伤处肿胀,影响血液循环而发生 坏死。
烧伤流行病学特点
▪ 以男性居多,男女比例约为3:1。 ▪ 均以中小面积占多数,约为80~85%。 ▪ 以暴露部位(头颈、手、四肢)居多。
死亡原因
▪ 吸入性损伤(inhalation injury) 。 ▪ 感染(infection) 。 ▪ 内脏功能衰竭(internal organ failure)。含多脏器功能衰
▪ 呼吸道的吸入性损伤除热力作用外,还由于 燃烧时烟雾中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被吸入深 达肺泡,引起局部腐蚀和全身中毒。是烧伤 救治中的突出难题。
诊断标准
▪ 燃烧现场相对密闭。 ▪ 面颈和前胸烧伤,特别口、鼻周围深度烧伤
者。 ▪ 鼻毛烧焦,口唇肿胀,口咽部红肿有水泡或
粘膜发白者。 ▪ 刺激性咳嗽,痰中有炭屑者。 ▪ 声嘶、吞咽困难或疼痛者。 ▪ 呼吸困难或/和肺部可闻及哮鸣音。
烧伤的现场处理程序
▪灭 冲 脱 查 盖 送
灭
▪ 迅速灭火 ▪ 脱离现场 ▪ 避免进一步受伤
“灭火”——去除致伤源
▪ 用水将火浇灭,或跳入附近水池或河沟内。
▪ 迅速卧倒后,慢慢在地上滚动,压灭火焰。 禁止伤员衣服着火时站立或奔跑呼叫,以防 造成头面部烧伤或吸入性损伤。不可用手扑 打火焰,以免手烧伤。
烧伤现场急救处理文档ppt
一 烧伤基础
烧伤概念
▪ (狭义)指热力 ,包括热液(水,汤油等)、蒸气、 高温气体、火焰、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如钢水、钢 锭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主要是指皮肤和/或粘膜,
严重者也可伤及皮下和/或粘膜下组织,如肌肉、骨、关节 、甚至内脏。
▪ (广义)由于电能、化学物质、放射线等所致的组织 损害和临床过程和热力烧伤相近,因此临床上习惯将 其统称烧伤。
3-7天后脱屑愈合,不留疤痕
重度 支气管、肺泡 缺氧、呼吸窘迫 干、湿性啰音 冷疗的时间无明确限制,一般掌握到冷疗停止后不再有剧痛为止,多需0.5~1小时。
将烧伤创面在自来水龙头下淋洗或浸入冷水中 。
肺水肿 低氧血
症
二 烧伤现场急救
烧伤的急救
急救原则:
▪ 迅速移除致伤原因,使伤员脱离现场; ▪ 正确处理创面,防止感染; ▪ 及时转送医院救治。
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
▪ 由于它们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均为“I”,简称为“3I”。 ▪ 病死率依次为40%~80%;50%~60%;70%~90%。
伤情评估
伤情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烧伤面积的估算。 ▪ 烧伤深度的估计 。 ▪ 烧伤严重程度分类。 ▪ 吸入性损伤。